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君正 许晓飞 +1 位作者 刘浩 李国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56-166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LC联合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30例患者(A组)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1apar...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LC联合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30例患者(A组)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32例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和平均总住院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术式的住院总费用及平均总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石残留率及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肝外型肝胆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经内镜乳头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史亚波 李扬 +2 位作者 刘华兵 王智聪 黄长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 目的系统评价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从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11月有关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6和Review Manager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共18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网膜包裹组术后胰瘘总体发生率较非网膜包裹组更低(OR=0.30,95%CI:0.22~0.41,P<0.001),亚组分析提示网膜包裹组B/C级术后胰瘘发生率较非网膜包裹组更低(OR=0.29,95%CI:0.21~0.39,P<0.001)。网膜包裹组相较于非网膜包裹组,术后胆漏(OR=0.30,95%CI:0.16~0.56,P<0.001)、术后出血(OR=0.35,95%CI:0.24~0.53,P<0.001)、胃排空障碍(OR=0.45,95%CI:0.31~0.64,P<0.001)、腹腔感染(OR=0.55,95%CI:0.40~0.75,P<0.001)、再次手术(OR=0.31,95%CI:0.18~0.54,P<0.001)、术后30天死亡(OR=0.42,95%CI:0.22~0.80,P=0.009)的发生率更低,开放饮食时间更早(MD=-0.98,95%CI:-1.84~-0.11,P=0.03)、术后住院时间更短(MD=-2.44,95%CI:-4.10~-0.77,P=0.004),两组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MD=-13.68,95%CI:-28.31~0.95,P=0.07)及术中出血量(MD=-17.26,95%CI:-57.55~23.03,P=0.4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网膜包裹可降低术后胰瘘、胆漏、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网膜 外科吻合口 手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抑制NOB1表达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及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斌 刘岳 +2 位作者 林建清 倪亚安 毛盛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RNAi下调Nin1结合蛋白(NOB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肝癌BEL-740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肝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iRNANC组、NOB1 siRNA组3组,其中siRNA-NC组、NOB1 siRN... 目的:探讨RNAi下调Nin1结合蛋白(NOB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肝癌BEL-740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肝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iRNANC组、NOB1 siRNA组3组,其中siRNA-NC组、NOB1 siRNA组分别为稳定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和NOB1 siRNA慢病毒的肝癌细胞,空白对照组为不做慢病毒感染的肝癌细胞。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p38MAPK和活化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OB1 siRNA组细胞中NOB1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磷酸化p38MAPK和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siRNA-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下调NOB1表达具有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中p38MAPK磷酸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BEL-7402细胞 NOB1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吴君正 许晓飞 +1 位作者 刘浩 李国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7,共3页
按入选和排除标准将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肝外胆管取石;B组患者两阶段法先行ERcP肝外胆管取石,2~5d后再... 按入选和排除标准将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肝外胆管取石;B组患者两阶段法先行ERcP肝外胆管取石,2~5d后再行LC。结果显示2组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较B组住院费用低,平均总住院日短(P〈0.05)。认为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经内镜乳头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胆囊炎27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君正 李谦 +1 位作者 梁海飞 苗雅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并穿孔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27例急性胆囊炎并穿孔行三孔或四孔法LC治疗。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18例,完整切除7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并穿孔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27例急性胆囊炎并穿孔行三孔或四孔法LC治疗。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18例,完整切除7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7.4%)。死亡1例(3.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6%(8/27),包括胆漏2例,胆总管狭窄1例,膈下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无切口感染。26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4个月。1例术后3个月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穿孔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并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6
作者 陈翔 陈涛 +3 位作者 刘建平 罗兴喜 訾力 张大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重PCR对89例已行手术治疗的伴HBV感染肝细胞癌患者进行HBV基因亚型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亚型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89例肝细胞癌患者...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重PCR对89例已行手术治疗的伴HBV感染肝细胞癌患者进行HBV基因亚型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亚型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89例肝细胞癌患者中,感染C1亚型HBV者49例(55.06%),感染B2亚型者35例(39.33%),感染C2亚型者5例(5.61%)。B2亚型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FP)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平均水平、子灶形成和包膜不完整的发生率、血管侵犯比例均高于C1亚型患者(P=0.002,P=0.007,P=0.046,P=0.029,P=0.044)。但C1亚型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高于B2亚型患者(P=0.022)。【结论】感染B2亚型HBV的HCC患者肿瘤侵袭性较强,复发风险较高,C1亚型者肝纤维化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