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煤基碳纳米管的调控制备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霞 王鲁香 +1 位作者 刘浪 贾殿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42-1848,共7页
以新疆产煤为碳源,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了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大黄山、黑山和库车煤田的产煤中,库车产煤是用直... 以新疆产煤为碳源,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了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大黄山、黑山和库车煤田的产煤中,库车产煤是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碳纳米管的最优碳源。以此为原料,镍粉和硫化亚铁混合物为催化剂,Ar气氛下可得到直径约为500 nm的竹节状碳纳米管,其缺陷密度比相同条件下N2和He气氛所得碳纳米管的缺陷密度小,并探讨了Ar气氛下煤基竹节状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放电法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煤基纳米碳纤维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一涛 王鲁香 +1 位作者 贾殿赠 赵洪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以氧化处理的新疆库车原煤、聚丙烯腈(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的煤基纳米碳纤维前驱体,经高温碳化、CO2活化得到煤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用X射线能谱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 以氧化处理的新疆库车原煤、聚丙烯腈(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的煤基纳米碳纤维前驱体,经高温碳化、CO2活化得到煤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用X射线能谱仪、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等对前驱体及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煤经过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后,部分连接大分子的烷基链被打断,含氧基团明显增多,使原煤在DMF中的溶解度大幅提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煤基活化碳纤维的比电容为259.7F/g,在1000次循环充放电后比电容仍然保持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超级电容器 碳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桥桥连四核M_4[2×2]格子状结构锌(Ⅱ)配合物的自组装、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娟娟 张丽 +1 位作者 许贯诚 贾殿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09-2614,共6页
以席夫碱碳腙类配体H2L自组装合成了一个新的M4[2×2]四方格子状结构锌(Ⅱ)配合物[Zn4(HL)4](ClO4)4·2MeCN·2MeOH(H2L=1,5-bis(1-(pyridine-2-yl)ethylidene)carbonhydrazide),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 以席夫碱碳腙类配体H2L自组装合成了一个新的M4[2×2]四方格子状结构锌(Ⅱ)配合物[Zn4(HL)4](ClO4)4·2MeCN·2MeOH(H2L=1,5-bis(1-(pyridine-2-yl)ethylidene)carbonhydrazide),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表征。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Zn(Ⅱ)离子具有N4O2型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4个配体分别失去1个质子后以醇式与金属离子配位,由4个酚氧原子桥连4个Zn(Ⅱ)离子形成[2×2]格子状结构四核配合物。固态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在530 nm附近有强的荧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配合物 四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由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构筑的M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英文)
4
作者 余万学 张丽 +2 位作者 许贯诚 张艳慧 贾殿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5-212,共8页
以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为配体合成了2个Mn(Ⅱ)配合物[Mn2L2(μ-CH3OH)2(CH3OH)2](1)和{[Mn L(μ-CH3OH)]·CH3OH·CHCl3}n(2)(H2L=N-(1-苯基-3-苄基-4-丙烯基-5-吡唑啉酮)-异烟酰肼),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以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为配体合成了2个Mn(Ⅱ)配合物[Mn2L2(μ-CH3OH)2(CH3OH)2](1)和{[Mn L(μ-CH3OH)]·CH3OH·CHCl3}n(2)(H2L=N-(1-苯基-3-苄基-4-丙烯基-5-吡唑啉酮)-异烟酰肼),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p H值影响配体的配位方式,所得配合物1为双核结构,而2为2D网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稳定性高于配合物2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 锰(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