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组织工作的领头雁——记清水河县林业局党总支书记姜华
1
作者 赵占厚 石荣珍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52-52,共1页
姜华是清水河县林业战线上的老兵,思想进步,业务水平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在从事造林绿化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整整二十年时间里,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怀着对林业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赤诚之情,积极落实林业的各项方针... 姜华是清水河县林业战线上的老兵,思想进步,业务水平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在从事造林绿化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整整二十年时间里,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怀着对林业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赤诚之情,积极落实林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每一项任务,为全县林业绿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担任林业局党总支书记以来,在党的建设及机关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令人钦佩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组织工作 林业局 姜华 管理能力 服务工作 组织管理 造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播绿领头雁——记清水河县林业局局长马俊
2
作者 张占雄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06年第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林业局局长 清水河县 西部大开发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 生态基础 跨越式发展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林业发展“苦、乐、酸、甜”四部曲
3
作者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14-15,共2页
清水河——黄土高原边缘的一环,滚滚黄河腰中的一佩,东南以古长城为界,与山西省朔州市、偏关县接壤,西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北与兄弟旗县托克托、和林毗邻,整体处于“晋、陕、蒙”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和“呼、包、鄂”... 清水河——黄土高原边缘的一环,滚滚黄河腰中的一佩,东南以古长城为界,与山西省朔州市、偏关县接壤,西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北与兄弟旗县托克托、和林毗邻,整体处于“晋、陕、蒙”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和“呼、包、鄂”经济圈内,地理位置相当优越,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建设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林业发展 黄河中上游地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北”防护林 鄂尔多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林业战线上的排头兵
4
作者 郝晓文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50-51,共2页
位于滚滚黄河东岸、巍巍长城脚下的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基础相当脆弱。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2000年清水河县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以来,生态建设突飞猛进,全县面貌日新月异,林业建设走... 位于滚滚黄河东岸、巍巍长城脚下的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基础相当脆弱。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2000年清水河县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以来,生态建设突飞猛进,全县面貌日新月异,林业建设走上了绿色兴县、生态强县的跨越式发展轨道。这除了政策好和机制灵活之外,更离不开一批拓绿建设者们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作为清水河林业绿化建设排头兵的清水河县林业工作站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林业建设 西部大开发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 生态基础 跨越式发展 林业工作站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海红果产业发展思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志忠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3期34-34,共1页
海红果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林树种,以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口感好、具有保健功能而闻名。其果实含可溶性糖15.18%、可滴色酸1.04%,每百克含维生素C2.38毫克,此外,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每克含钙66.59毫... 海红果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林树种,以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口感好、具有保健功能而闻名。其果实含可溶性糖15.18%、可滴色酸1.04%,每百克含维生素C2.38毫克,此外,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每克含钙66.59毫克、铁2.16毫克、锌0.54毫克,含钙量居水果之首,素有“果中钙王”之美称。清水河县利用海红果研制出的果丹皮、罐头、果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海红果 产业 经济林树种 含钙量 营养丰富 保健功能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林地征占用管理规范有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银贵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16-16,共1页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发展林地资源,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来清水河县投资的企业增多了,工业的大发展。带...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发展林地资源,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来清水河县投资的企业增多了,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清水河县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也不以短期利益损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坚持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管理工作 林地资源 清水河县 经济社会 生态环境 有序 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松树梁流域生态建设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国玲 齐学敏 侯栓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37-38,共2页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 ,境内以山地最多 ,山峦起伏 ,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有大小支沟 660 0多条 ,仅 1 km以上的大沟就达 630条。为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山丘区生态...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 ,境内以山地最多 ,山峦起伏 ,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有大小支沟 660 0多条 ,仅 1 km以上的大沟就达 630条。为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山丘区生态建设树立样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模式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绿惠民实干家——记清水河县绿化办高级工程师张占雄
8
作者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6期22-22,共1页
他于2007年4月被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评为“国土绿化与义务植树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3月被自治区绿化委员会授予“内蒙古绿化奖章”,同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个人”;2008~2011年连续4年被清水河县县委、政... 他于2007年4月被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评为“国土绿化与义务植树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3月被自治区绿化委员会授予“内蒙古绿化奖章”,同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个人”;2008~2011年连续4年被清水河县县委、政府评为“优秀科级干部”;2016年2月获“全国绿化奖章”……他就是清水河县绿化办主任张占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全国绿化奖章 国土绿化 绿化委员会 生态建设 区域绿化 绿化事业 造林绿化 绿化模范县 方案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看清水河林业五年巨变
9
作者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07年第4期13-13,共1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林业跨人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以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为主,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并举,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治理与保护,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林业跨人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以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为主,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并举,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治理与保护,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县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林业建设走上了绿色兴县、生态强县的跨越式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建设工程 清水河县 生态建设工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民义务植树 社会效益 呼和浩特市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清水河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10
作者 赵福达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6-7,共2页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并且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上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并且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上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清水河县 保护生态环境 林业 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 能源资源 消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多措并举 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
11
作者 张荣生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10-11,共2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实施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系统工程。清水河县于2000年被列...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实施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系统工程。清水河县于2000年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时至今年,这项工程已实施了九个年头。九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清水河县 社会系统工程 调整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中华民族 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分析
12
作者 张譞 《内蒙古林业》 2011年第12期18-19,共2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促进农、林、牧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状况变化...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促进农、林、牧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状况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面科学地评价工程建设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局和内蒙古林业厅的要求和部署,清水河县从2004年开始,在城关镇平顶山流域建立了效益监测站,开展了土石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工程效益 清水河县 监测分析 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清水河县禁牧工作之我见
13
作者 赵福达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12-13,共2页
一、禁牧工作实施情况 1999年以来,清水河县在认真落实草原“双权一制”的基础上,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客观要求,县委、政府做出了从2000年5月1日起在全县全面实行禁牧的决定。之后几年问,相继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实行封育禁牧... 一、禁牧工作实施情况 1999年以来,清水河县在认真落实草原“双权一制”的基础上,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客观要求,县委、政府做出了从2000年5月1日起在全县全面实行禁牧的决定。之后几年问,相继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实行封育禁牧、舍饲养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禁牧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禁牧的相关政策,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牧工作 清水河县 生态环境建设 生物多样性 林草覆盖率 舍饲养畜 组织机构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抗旱造林十八字方针
14
作者 赵占厚 石荣珍 郝晓文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26-26,共1页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衔接地带,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境内多高山丘陵,立地条件较差,自然环境恶劣,生态基础脆弱。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加之造林过程中技术含量不高,造林机制不活等原因,导致当地造林“...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衔接地带,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境内多高山丘陵,立地条件较差,自然环境恶劣,生态基础脆弱。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加之造林过程中技术含量不高,造林机制不活等原因,导致当地造林“两率”较低。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清水河县坚持立足抗旱造林,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将科技支撑贯穿于生态建设全过程。经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了“挖大坑、栽壮苗、夏浇水、秋覆土、勤补植、严管护”抗旱造林十八字方针,目前已在干旱黄土丘陵区广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造林 清水河县 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丘陵区 自然环境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立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
15
作者 张占雄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18-18,共1页
据史籍记载,清水河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禽兽出没的地方,古人称之为榆树梁。后因战乱、滥伐、垦荒等原因,使其丰富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地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清水河县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植树造林”、“再造秀美山川”的号... 据史籍记载,清水河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禽兽出没的地方,古人称之为榆树梁。后因战乱、滥伐、垦荒等原因,使其丰富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地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清水河县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植树造林”、“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大力开展造林种草、义务植树和封育禁牧,昔日的荒山秃岭逐渐重披绿装。目前,全县各类林木保存面积已达到1359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生态旅游业 清水河流域 经济社会发展 森林资源 造林种草 森林覆盖率 植树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区域绿化 助推清水河县生态文明建设
16
作者 赵占厚 潘妤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10期8-9,共2页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衔接地带,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目前,清水河县林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5500亩增加到现在的141.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0.1%提高到32.9%。2013年,清水河县县委、政...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衔接地带,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目前,清水河县林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5500亩增加到现在的141.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0.1%提高到32.9%。2013年,清水河县县委、政府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响应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号召,启动实施了以公路、城区、“十个全覆盖”村等为主的重点区域绿化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区域绿化 生态文明建设 助推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生态区位 林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警营文化 护航生态文明——清水河县森林公安局开展警营文化建设侧记
17
作者 赵占厚 李千良 付忠堂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6期23-23,共1页
位于巍巍长城脚下、滔滔黄河岸边的内蒙古清水河县,曾经荒山秃岭、环境恶劣,林木保存面积不足5000亩;如今满目皆绿、生机盎然,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9%。在这片绿意浓浓、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森林执法队伍,... 位于巍巍长城脚下、滔滔黄河岸边的内蒙古清水河县,曾经荒山秃岭、环境恶劣,林木保存面积不足5000亩;如今满目皆绿、生机盎然,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9%。在这片绿意浓浓、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森林执法队伍,这个捍卫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林业综合执法机构,便是奋进中的清水河县森林公安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营文化 森林公安局 清水河县 生态文明 文艺演出活动 从严治警 林区社会 生态安全 黄河岸边 林区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措施
18
作者 石鑫 刘维宗 赵占厚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6期18-19,共2页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衔接地带,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工程造林、重点区域绿化、义务植树、封育禁牧、防火防虫等综合治理,目前,全县各类森林保存面积达到14...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衔接地带,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工程造林、重点区域绿化、义务植树、封育禁牧、防火防虫等综合治理,目前,全县各类森林保存面积达到141.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造林 公益林面积 森林病虫害 生态建设 衔接地带 森林资源 生态区位 森林火灾 补偿资金 清水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浓绿色情 悠悠赤子心——记清水河县国有南壕赖林场场长乔福成
19
作者 赵占厚 郝晓文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10期53-53,共1页
清水河县国有南壕赖林场成立于1964年3月,现经营面积7万余亩,有林地面积59万亩,活立木蓄积18万立方米。现任场长乔福成自上任以来,始终坚持“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和“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团结奋进... 清水河县国有南壕赖林场成立于1964年3月,现经营面积7万余亩,有林地面积59万亩,活立木蓄积18万立方米。现任场长乔福成自上任以来,始终坚持“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和“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团结奋进,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朝着现代化林场方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林场 乔福成 经营面积 林地面积 立木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河县南壕赖林场小老头”林分改造建议
20
作者 乔福成 潘国平 潘妤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6期15-15,共1页
内蒙古清水河县国有南壕赖林场地处黄土高原边缘,由于库布其沙漠的东移,在林场附近地表覆盖一层风积沙,形成3米以下低沙区,形成平梁、沙坡、沙凹地形,沙下为淡栗钙土,土层深厚,局部梁顶30厘米以下有白干土,土壤干旱、贫瘠。地下水位在1... 内蒙古清水河县国有南壕赖林场地处黄土高原边缘,由于库布其沙漠的东移,在林场附近地表覆盖一层风积沙,形成3米以下低沙区,形成平梁、沙坡、沙凹地形,沙下为淡栗钙土,土层深厚,局部梁顶30厘米以下有白干土,土壤干旱、贫瘠。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受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所控制,为极端大陆性气候,冬季干燥、严寒,夏季酷热,最高气温36.8℃,最低气温-29℃,无霜期147~160天,历年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为2894℃~3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县 蒙古高压 林分改造 近地表 淡栗钙土 风积沙 高原边缘 土壤干旱 杨树林 平均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