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毛泽东思想研究评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桥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3期60-70,共11页
回顾2018年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毛泽东经典著作的历史考证,毛泽东思想中的党建、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教育、农业现代化... 回顾2018年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毛泽东经典著作的历史考证,毛泽东思想中的党建、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教育、农业现代化、军事国防等内容的时代解读,海外毛泽东研究的译介与反思等问题是学界的焦点议题。新时代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域,重视引入和运用新的方法论和理论分析框架,不断构筑新的学术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的首要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木才 彭隆辉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6,共6页
从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实践出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面对的政治伦理关系主要有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和政党关系,其中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政治伦理关系,这一首要政治伦理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 从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实践出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面对的政治伦理关系主要有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和政党关系,其中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政治伦理关系,这一首要政治伦理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党群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伦理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伦理 首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周期率”对话及其文本若干细节问题之考证
3
作者 冯务中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100,共8页
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历史周期率”对话不是发生于7月5日,而是发生于7月4日;不是“夜谈”,而是“午后谈”;不是“两人谈”,而是“多人谈”;应该不在毛泽东家中,而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记载“历史周期率”对话的《延安五日记》... 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历史周期率”对话不是发生于7月5日,而是发生于7月4日;不是“夜谈”,而是“午后谈”;不是“两人谈”,而是“多人谈”;应该不在毛泽东家中,而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记载“历史周期率”对话的《延安五日记》的撰写地不是延安,而是重庆;黄炎培的延安日记与《延安五日记》不是一回事。“历史周期率”对话文本首次面世于《延安归来》一书而非《国讯》杂志;《延安归来》初版于1945年8月而非7月;《延安归来》有多个版本,各版本关于“历史周期率”对话的记载在文字和标点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周期率”对话 《延安归来》 延安日记 文本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效能的多理论视角透视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土凤 叶子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102,共4页
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政策执行中发挥着纽带和协调功能。从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权力距离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视角进行透视,在“后扶贫时代”,需要增强正外部性效应和消除负外部性效应,破解不同政策执行者间以及政策... 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政策执行中发挥着纽带和协调功能。从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权力距离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视角进行透视,在“后扶贫时代”,需要增强正外部性效应和消除负外部性效应,破解不同政策执行者间以及政策执行者和受益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困境,化解职能距离和情感距离难题,发挥各治理主体的协同优势,推进制度协同和科技协同,从而进一步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驻村“第一书记” 工作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