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血糖变异度与不良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段怡 崔蕾 +2 位作者 陈晔 高志峰 张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6-979,共4页
血糖变异度(GV)作为衡量血糖控制质量的新指标,与高血糖、低血糖共同组成了血糖管理的三大要素。近年来研究表明,GV可预测糖尿病相关不良反应。根据观察时限不同,GV可分为长期GV与短期GV,术中GV属于短期GV。基础研究表明,剧烈的血糖波... 血糖变异度(GV)作为衡量血糖控制质量的新指标,与高血糖、低血糖共同组成了血糖管理的三大要素。近年来研究表明,GV可预测糖尿病相关不良反应。根据观察时限不同,GV可分为长期GV与短期GV,术中GV属于短期GV。基础研究表明,剧烈的血糖波动可通过加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介导不良事件发生,但在临床尚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临床实践中连续葡萄糖监测可实现术中GV评估,但缺乏相应的血糖调整方案控制术中GV。术中GV增高可能与手术部位感染(SSIs)、认知功能障碍、心血管不良事件和院内死亡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升有关。本文拟对术中GV的监测方法和术中GV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探索术中GV在围术期血糖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改善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度 连续血糖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园园 段怡 +5 位作者 高志峰 王晓宇 崔蕾 单彤 陈晔 张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数据,根据术中Glu_(cv)将患者分为两组:L组(Glu_(cv)<29.8%,n=52)和H组(Glu_(cv)≥29.8%,n=74)。记录两组患者术后EAD的发生情况、术后7 d内C反应蛋白(CRP)最高值、ICU停留时间、术后30 d生存情况。结果与H组比较,L组EA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内CRP最高值、术后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中低血糖变异系数的患者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ICU停留时间更短,肝移植术中应减少血糖波动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血糖变异系数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中晶体液和胶体液对血管内皮多糖包被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琳 高志峰 +2 位作者 王晓宇 谷洁 姚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在相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策略下,晶体液和胶体液对血管内皮多糖包被的影响。方法选取拟于我院行择期腹膜后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ASAⅠ或Ⅱ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晶体液组和胶体液组,每组40例。两组... 目的探讨在相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策略下,晶体液和胶体液对血管内皮多糖包被的影响。方法选取拟于我院行择期腹膜后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ASAⅠ或Ⅱ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晶体液组和胶体液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1.5ml·kg^(-1)·h^(-1)连续输注复方乳酸钠以维持基础补液量,连接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CI),并将SVV≤12%、CI≥2.5L·min^(-1)·m^(-2)和MAP≥60mmHg作为目标进行GDFT,晶体液组液体冲击采用复方乳酸钠,胶体液组液体冲击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记录入室、手术开始1、4h、术后24、72h的血清多糖包被降解产物蛋白聚糖^(-1)(SCD^(-1))、透明质酸(HA)和硫酸乙酰肝素(HS)的浓度;记录术中输液总量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和急性肾损伤(AKI)等发生情况。结果与入室比较,两组血清多糖包被降解产物在手术开始1、4h、术后24、72h均呈不同程度增加,手术开始4h升至最高,且于术后逐渐回落,但术后72h仍高于入室;术后24、72h,胶体液组血清多糖包被降解产物明显高于晶体液组(P<0.05)。胶体液组术中输液总量明显少于晶体液组(P<0.05)。两组患者PONV、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和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相同液体管理策略下,胶体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液体输注量,但也会对血管内皮多糖包被产生更加持久和严重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晶体液 胶体液 腹部手术 多糖包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韦玉枝 张欢 +3 位作者 王琳琳 杨博 齐子恒 封春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行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全麻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339例,男264例,女75例,年龄18~80岁,BMI 14~35 kg/m^(2),ASAⅡ—Ⅴ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拔除气管导管分为两... 目的探讨行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全麻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339例,男264例,女75例,年龄18~80岁,BMI 14~35 kg/m^(2),ASAⅡ—Ⅴ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拔除气管导管分为两组:正常拔管组和延迟拔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延迟拔管相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移植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60例(17.7%)患者术后延迟拔管。与正常拔管组比较,延迟拔管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明显升高(P<0.05),手术时间、冷缺血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严重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术中6%羟乙基淀粉输入量、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血浆输入量明显增多,(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ELD评分≥17分(OR=1.829,95%CI 1.004~3.333,P=0.049)、浓缩红细胞输入量>4 U(OR=3.264,95%CI 1.650~7.271,P=0.001)和冷缺血时间≥480 min(OR=2.314,95%CI 1.069~5.008,P=0.033)是成人肝移植术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MELD评分≥17分、术中浓缩红细胞输入量>4 U、冷缺血时间≥480 min是肝移植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延迟拔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