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子宫内膜癌相关林奇综合征筛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马珂
杨曦
杨子慧
刘帅
孟轶婷
张蕾
廖秦平
-
机构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理科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编号:PX2018039)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年人才培养“青苗”计划(编号:QML20210902)。
-
文摘
目的: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中应用不同方法筛查林奇综合征(LS),经二代基因测序(NGS)验证比较不同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探讨EC相关LS(EC-LS)的合理筛查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经病理确诊的82例EC患者,应用AmsterdamⅡ标准和修订Bethesda标准进行EC-LS临床筛查,对肿瘤组织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错配修复(MMR)蛋白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检测(MSI)和MMR基因NGS,以NGS为金标准,比较不同筛查方法和联合筛查的准确性。结果:82例EC患者中,经NGS检测确诊EC-LS 5例,发生率6.1%。AmsterdamⅡ标准及修订Bethesda标准筛查的敏感度均为40.0%,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6.1%;IHC法筛查发现21例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其中4例确诊为EC-LS,1例漏诊,敏感度80.0%,特异度77.9%;MSI法筛查发现11例患者存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其中2例确诊为LS,3例漏诊,敏感度40.0%,特异度88.3%;IHC和MSI联合筛查可将全部5例LS检出,敏感度100.0%,特异度77.9%。4种筛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HC、MSI和两者联合筛查EC-LS的敏感度、特异度相似,因联合检测费用较高,因此推荐IHC作为临床首选筛查方法。
-
关键词
林奇综合征
子宫内膜癌
微卫星不稳定
基因检测
-
Keywords
Lynch syndrome
Endometrial carcinoma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Gene testing
-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