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VID-19疫情前后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就诊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孟洪 季丽娜 +5 位作者 黄静 晁爽 周佳雯 李学军 尹小梅 樊丽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2-956,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前后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就诊量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有...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前后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就诊量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有挂号登记的年龄0~16岁的儿科门诊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疫情前后就诊量,重点是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就诊量的变化及其与年龄、季度分布的关系。结果:(1)2018年和2019年的门诊量中呼吸道感染均为主要就诊原因(分别占60.6%和60.5%),而2020年的门诊患者中以非呼吸道感染为主,呼吸道感染仅占47.4%。2020年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流感的就诊量较2018年和2019年均显著下降(P<0.05);(2)每年呼吸道感染就诊者中均以婴幼儿占比最高,学龄期儿童最少(P<0.05),且均为第四季度最高。不同于2018年和2019年,2020年第二季度呼吸道感染就诊量显著下降,年内各季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每年呼吸道传染病均以流感为主,且均为第一季度就诊量最高,与年内其他季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于2018和2019年全年均有散发流感病例,2020年的流感病例全部发生在第一季度,且99%集中在1月份。结论:COVID-19疫情后北京某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尤其流感的就诊量较疫情前显著下降,这与疫情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防护密不可分。建议在冬春季加强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及流感预防的健康宣教,促进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和手卫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儿科门诊 COVID-19 呼吸道感染 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异常的病例对照研究
2
作者 宋琳 孙蕊 +4 位作者 王健 李宁宁 杜燕燕 贺兰 徐樨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背景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尚无CV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关联的文献报告。目的探讨CVS患儿的RAAS指标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 背景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尚无CV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关联的文献报告。目的探讨CVS患儿的RAAS指标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住院的首次确诊CVS且在非发作期采血行卧位RAAS系统检查的患儿,根据RAAS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集发病年龄、入院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入院血压、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平均每日呕吐频次、RAAS水平、电解质、皮质醇、ACTH,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影响RAAS异常的可能因素。结果纳入CVS 105例,RAAS正常组49例(46.7%),RAAS异常组56例,其中肾素浓度升高39例(69.6%),血管紧张素Ⅱ升高28例(50.0%),醛固酮浓度开高28例(50.0%)。两组入院年龄、发病年龄、舒张压、血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年龄是影响RAAS异常的因素,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RAAS异常。结论CVS患儿有53.3%出现RAAS指标异常,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儿童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1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季丽娜 耿海云 晁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7-929,共3页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1966年由Stephens等[1]报道,又称为假性尿路感染、白天尿频综合征或精神性尿频,多见于2~12岁儿童,尤其以学龄前儿童高发,主要表现为白天排尿次数增加但无尿量增加,入睡后症状消失,不伴...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1966年由Stephens等[1]报道,又称为假性尿路感染、白天尿频综合征或精神性尿频,多见于2~12岁儿童,尤其以学龄前儿童高发,主要表现为白天排尿次数增加但无尿量增加,入睡后症状消失,不伴尿痛、发热、烦渴多饮等,尿常规、尿培养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均正常。本病病程一般为良性经过,多数患儿症状可自发缓解,但有时也会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数年,严重干扰患儿日常生活并影响心理健康,对家长亦造成不少困扰和精神负担。目前为止关于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亦无统一方案。国内的报道多采用抗胆碱能药物以及中药治疗、中医推拿等[2_4],但是样本数均较小,有一定疗效,但儿童依从性不佳,且抗胆碱能药物副作用较大,停药后容易复发,另外不少基层医生将其误诊为尿路感染而不恰当地予以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膀胱训练 特异性日间尿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杜燕燕 王健 +2 位作者 贺兰 季丽娜 徐樨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6-761,共6页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疾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7岁余男...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疾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7岁余男孩,持续高热6 d,伴草莓舌、双眼球结膜充血、全身大片红斑样充血样皮疹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丙种球蛋白(2 g/kg)静脉滴注24 h后患儿仍有发热,且出现头痛、嗜睡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局限性梭形肿胀,T1稍低、T2稍高异常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s,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明显低信号,提示MERS,予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数小时后患儿热退,头痛、嗜睡症状消失。1周后复查头颅MRI正常,出院时没有神经系统异常和冠状动脉扩张。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12篇,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报道17例川崎病合并MERS患儿,中位年龄6.5岁(1~14岁),其中5岁以上儿童11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者4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视、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MRI符合MERS影像学改变,经积极治疗,所有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3例患儿复查了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均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川崎病合并MERS的病例报道非常少见,并发MERS的川崎病多发生在5岁以上年长儿童,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积极治疗可以使MERS病情短期内逆转,不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