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模式自动布局系统EMMP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长旗 洪先龙 +1 位作者 周强 蔡懿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3,223,共4页
混合模式电路的特征是在大量的标准单元电路中混入一些电路宏模块,这些宏模块的大小和数量在不同的电路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给现有的布局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一些商业的布局软件无能为力。文章介绍了一种混合模式自动布局系统EMMP... 混合模式电路的特征是在大量的标准单元电路中混入一些电路宏模块,这些宏模块的大小和数量在不同的电路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给现有的布局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一些商业的布局软件无能为力。文章介绍了一种混合模式自动布局系统EMMP,该系统采用划分、模块级规划、单元级总体布局和详细布局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统一的数据环境基础之上,自动完成电路所有单元的布局定位任务。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混合模式电路的布局,并能够在合理的运行时间里获得线长指标优良的布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式布局 标准单元 宏模块 EMMP 划分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量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涛 石晶 周立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72-73,82,共3页
不断增长的处理海量信息的需求对传统存储系统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该文着重讨论的海量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方面。该文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存储系统,分析了传统存储系统在可扩展性上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此方案的关键在于使用了虚... 不断增长的处理海量信息的需求对传统存储系统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该文着重讨论的海量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方面。该文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存储系统,分析了传统存储系统在可扩展性上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此方案的关键在于使用了虚拟存储的概念和利用虚拟存储的可组合性来实现系统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存储系统 可扩展性 虚拟存储 物理存储 存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的新闻元数据建模方法概述
3
作者 刁毅刚 武国卫 +1 位作者 金昉霞 李涓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03-206,209,共5页
随着新闻行业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闻信息的数量以爆炸般的速度不断增长,制订统一的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新闻信息交流、共享的紧迫任务,该文在笔者参加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随着新闻行业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闻信息的数量以爆炸般的速度不断增长,制订统一的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新闻信息交流、共享的紧迫任务,该文在笔者参加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研究基础上,对国内外各种新闻技术标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特别对基于语义的新闻元数据建模的思想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元数据 语义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构件自描述的CAR_CLSID机理剖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泛舟 梁宇洲 +1 位作者 陈榕 张素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CAR构件技术是面向构件的编程模型,它兼容微软的COM并对COM进行了扩展。该文分析了COM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以CAR_CLSID扩展CLSID的方案,并应用到CAR构件技术之中。CAR_CLSID是对CLSID的扩展,通过CAR_CLSID,客户可以不依赖于系统注册表来创... CAR构件技术是面向构件的编程模型,它兼容微软的COM并对COM进行了扩展。该文分析了COM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以CAR_CLSID扩展CLSID的方案,并应用到CAR构件技术之中。CAR_CLSID是对CLSID的扩展,通过CAR_CLSID,客户可以不依赖于系统注册表来创建CAR对象,CAR构件不需要安装和注册即可被客户端使用,而且可以很好地描述构件依赖关系,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构件的自描述。该文从以上各个方面深入剖析了CAR_CLSID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_CISID CAR COM 构件 自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认式编译技术的移动代码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罗晓光 王生原 +1 位作者 董渊 张素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69,共3页
应用确认式编译技术解决移动代码的安全性问题是国际上新近开始研究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把确保满足安全策略的主要任务由代码消费方转移到代码生产方,可以有效解决代码消费方运行时负担过重的问题;此外,它是对代码本身进行验证,而不是... 应用确认式编译技术解决移动代码的安全性问题是国际上新近开始研究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把确保满足安全策略的主要任务由代码消费方转移到代码生产方,可以有效解决代码消费方运行时负担过重的问题;此外,它是对代码本身进行验证,而不是对代码产生方的身份进行验证,因而可信度更高并可以支持匿名代码。本文对该研究技术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了解到:支持更高级别的安全性是这种技术获得更广泛应用的焦点;并针对这种需求,在该文中穿插介绍了我们的工作设想,以期与同行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认式编译技术 移动代码 安全性 并发性 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