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智能推理加速技术综述
1
作者 章晋睿 龙婷婷 +3 位作者 张德宇 许愿 任炬 张尧学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3-1102,共40页
智能下沉是迈向泛在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也推动了端智能(on-device intelligence)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在终端设备直接部署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端智能在实时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在自动驾驶、卫星侦察、虚拟现实/增强现... 智能下沉是迈向泛在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也推动了端智能(on-device intelligence)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在终端设备直接部署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端智能在实时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在自动驾驶、卫星侦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VR/AR)等众多场景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深度学习模型参数量不断增大,端侧受限的硬件资源已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计算开销.为提升终端设备在模型推理的计算效率,研究人员从模型算法、编译软件、设备硬件等多个层面开展了系统性优化,有效推动了端智能的发展与演进.本文从算法、软硬件结合优化等方面对现有端侧深度学习模型推理优化工作进行了总结,涵盖模型压缩技术、模型-软件-硬件的协同设计、模型异构并行部署策略以及大模型的端侧优化技术.最后,本文梳理了当前端智能推理加速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智能 模型压缩 推理加速 深度学习 软硬件结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Notes多通道共享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潘红艳 陶霖密 +2 位作者 杨陈科 张军 徐光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1期44-47,共4页
笔记对课堂学习或参加会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和会议实现电子化的情况下,它的作用更显重要,其功能也更为丰富。课堂上电子讲稿文件和其它电子媒体的使用既丰富了授课内容,也省略了板书的时间。这提高了讲课的效率和节奏。但... 笔记对课堂学习或参加会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和会议实现电子化的情况下,它的作用更显重要,其功能也更为丰富。课堂上电子讲稿文件和其它电子媒体的使用既丰富了授课内容,也省略了板书的时间。这提高了讲课的效率和节奏。但也导致学生笔记的速度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造成学生笔记的困难。电子笔记将能帮助学生解决笔记的困难,学生还可通过共享电子笔记来进行讨论。另外缺席的学生还能在事后借助于电子笔记来获取关于教师授课的板书及讲解过程的信息。现有的电子笔记系统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但是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通过对现有电子笔记系统的分析,以及对改进电子笔记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电子笔记系统的设计方案。在新的设计方案中,多通道、实时、共享等特性作为系统的特点,而对音频、视频、PPT文档和手写笔记的同步存储采用MPEG7标准和XML技术,解决了多通道信息的存储问题。该系统分为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从六个方面完成整体功能设计,分别是笔处理、麦克风处理、视频显示处理、PPT文档处理、笔记录同步实时存储处理和笔记录检索处理。该系统已经从技术的角度实现了音频、视频、PFT文档和手写笔记同步存储,但是该系统还未能实现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确定用户身份的功能,系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电子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和视频中基于部件检测器的人体姿态估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延超 艾海舟 劳世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3-1419,共7页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可以应用于人体活动分析,人机交互以及视频监视等方面。该文针对单目图像和视频中的人体姿态估计问题,基于部件及图推理的方法,对观测模型和推理方法提出改进。该文设计实现了一种旋转不...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可以应用于人体活动分析,人机交互以及视频监视等方面。该文针对单目图像和视频中的人体姿态估计问题,基于部件及图推理的方法,对观测模型和推理方法提出改进。该文设计实现了一种旋转不变的边缘力场特征,采用基于边缘力场特征的Boosting分类器作为观测模型,并利用一种基于粒子采样和置信度传播的优化算法进行姿态估计。算法的性能和速度在几个数据集上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人体姿态估计 边缘力场特征 置信度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能FPGA毛刺PUF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庞子涵 周强 +2 位作者 高文超 郭世一 钱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5-1144,共10页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因其特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克隆性,在诸多硬件安全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针对仲裁器PUF和环形振荡器PUF硬件资源消耗大的弱点,在毛刺PUF设计架构基础上,充分利用FPGA中双路选择器转换时延和片(Slice)间配置开关矩阵特性...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因其特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克隆性,在诸多硬件安全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针对仲裁器PUF和环形振荡器PUF硬件资源消耗大的弱点,在毛刺PUF设计架构基础上,充分利用FPGA中双路选择器转换时延和片(Slice)间配置开关矩阵特性,提出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毛刺PUF电路设计方法.根据可编程逻辑块(CLB)所含的不同类型Slice分别设计相应的布局布线方案,通过改变双路选择器的输入状态和调整开关矩阵中路径分配的策略控制到达双路选择器的时延差,确保产生的"毛刺"信号具有PUF特性.该方法不仅将单位CLB输出响应最高提升至2比特,还可以做到芯片Slice资源100%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Xilinx公司Virtex-5芯片实现128比特输出,在保持原有的较高唯一性(49.61%)的前提下,错误率降至2.51%;较原有毛刺PUF设计在稳定性、芯片兼容性和硬件资源使用率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硬件安全 毛刺PU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稳定的可展网格仿真方法(英文)
5
作者 刘永进 汤凯 Ajay Joneja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07年第3期293-304,共12页
动态可展曲面是采用哈密尔顿原理的一类新型动态模型。详细论述了这类动态模型的数值计算引擎。大量实验结果表明:(1)光滑和褶皱的可展曲面都可用动态网格模拟;(2)传统的挑战性问题如纸张褶皱仿真和塑性服装建模等都可用动态网格以稳定... 动态可展曲面是采用哈密尔顿原理的一类新型动态模型。详细论述了这类动态模型的数值计算引擎。大量实验结果表明:(1)光滑和褶皱的可展曲面都可用动态网格模拟;(2)传统的挑战性问题如纸张褶皱仿真和塑性服装建模等都可用动态网格以稳定、快速的方式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稳定 动态网格 developable surfaces HAMILTON principle 可展曲面 动态模型 cloth modeling dynamic model 网格模拟 计算引擎 哈密尔顿 服装建模 纸张 原理 塑性 实验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