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华大学为什么要研发微小卫星? |
|
《中国航天》
|
1999 |
0 |
|
2
|
深空通信天线组阵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姚飞
匡麟玲
詹亚锋
陆建华
|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3
|
一种支持QoS的航空自组织网络无反馈MAC协议建模 |
高晓琳
韩丰
晏坚
陆建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4
|
温差发电器及其在航天与核电领域的应用 |
黄志勇
吴知非
周世新
郑文波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4 |
23
|
|
5
|
用于植入式医疗仪器的无线通信系统研究 |
王伟明
马伯志
郝红伟
刘方军
胡春华
李路明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6
|
基于Legendre伪谱法的固体运载火箭轨迹优化研究 |
宣颖
张为华
张育林
|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7
|
一种深空再生复合伪码测距信号的自适应捕获跟踪技术 |
姚飞
匡麟玲
衡量
陆建华
|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8
|
多天线多载波系统物理层安全研究进展 |
陈翔
秦浩浩
|
《无线电通信技术》
|
2014 |
4
|
|
9
|
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选星方法研究 |
梁昊
詹亚锋
尹海亮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0
|
基于LDPC译码软信息的迭代载波恢复 |
包建荣
詹亚锋
陆建华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1
|
N_2O单组元推进器预热过程的建模 |
霍雪亮
韦迪
李路明
|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2
|
数字化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
董文博
吴知非
|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3
|
推力方向受限条件下的编队构型变结构控制 |
王兆魁
张育林
|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4
|
基于大气阻力的卫星编队构形沿航迹模糊控制方法 |
郝继刚
张育林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5
|
分布式卫星精确构形保持变结构控制 |
王兆魁
张育林
|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6
|
一种利用面质比调整提高编队构形稳定性的方法 |
郝继刚
张育林
|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7
|
基于Transputer的小卫星图像星上智能处理 |
戴汩
尤政
|
《航天器工程》
|
2000 |
3
|
|
18
|
一种分布式卫星构形变换路径规划方法 |
王兆魁
张育林
|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卫星姿态控制稳定度对星座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项军华
张育林
|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0
|
微小卫星结构材料选取初探 |
刘方军
李路明
李双寿
|
《航天制造技术》
|
200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