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基于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韦倩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联合国、G8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均把气候合作作为重要议题,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公约和议定书。但是,由于大气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性质,...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联合国、G8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均把气候合作作为重要议题,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公约和议定书。但是,由于大气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性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进展并不顺利。本文首先回顾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进程,然后构建了一个简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若干可以增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措施,包含分阶段实施、改变收益值、全等的制度安排、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外部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等,把它们纳入了一个分析框架,文末还对中国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中的策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合作 博弈论模型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经济与政治关系的一个实证检验
2
作者 杨建荣 邝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5-37,共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PE)是研究国际关系中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和普遍规律的新兴学科。其主要流派—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有不同的理解。...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PE)是研究国际关系中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和普遍规律的新兴学科。其主要流派—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寻找相关指标对经济与政治的因果联系进行实证检验,利用计量模型和统计数据得到的结论与新马克思主义观点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流派 实证检验 统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典权交易的回赎机制——基于清华馆藏山西契约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龙登高 温方方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102,共13页
本文基于清华馆藏山西原始土地契约,分析典权交易在近世土地市场中的表现,发现典的原价回赎机制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并非完全为初始交易的"原价"。交易双方通过契约协商至少通过五种途径可以解决投资回报或利益损失等诸多问... 本文基于清华馆藏山西原始土地契约,分析典权交易在近世土地市场中的表现,发现典的原价回赎机制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并非完全为初始交易的"原价"。交易双方通过契约协商至少通过五种途径可以解决投资回报或利益损失等诸多问题,既保证了承典人的权益和投资激励,也使出典人能灵活应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这种机制产权清晰,使农业生产投资维持在有效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这一论述首次回应了典权交易低效率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赎 地契 产权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周期视角的煤炭消费和GDP关系探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维明 何花 李维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5-50,共6页
采用经济周期理论,将1978~2011年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周期,利用灰色关联序、煤炭消费弹性系数、能源结构影响能源效率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经济周期内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结论有:改革开放后,GDP... 采用经济周期理论,将1978~2011年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周期,利用灰色关联序、煤炭消费弹性系数、能源结构影响能源效率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经济周期内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结论有:改革开放后,GDP增长对于煤炭消费的依赖程度因经济周期不同而有所改变,与其关联程度最高的能源品种经历了"煤-石油-煤"的变革;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煤炭利用效率的变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经济周期内集约性或粗放型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此外,经济过快增长背后低效率煤炭的大量使用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煤炭消费 GDP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常水 史春腾 唐梓午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安全理念、核心技术和主流产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基础薄、起步晚,面临的挑战大、形势严峻也是必须面对的事实。在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信息安全问题梳理基础...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安全理念、核心技术和主流产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基础薄、起步晚,面临的挑战大、形势严峻也是必须面对的事实。在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信息安全问题梳理基础上,探讨我国信息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对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产业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环保技术R&D投资的“挤出效应”研究——兼论中国的碳排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广泳 武普照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对国家投资于资源、能源与环境的研发资金和社会总研发资金数据研究发现,中国节能环保研发投资对总研发投资不存在挤出效应,以新能源装机容量作为节能环保研发投资的工具变量用发达国家面板数据以及中国时序数据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 通过对国家投资于资源、能源与环境的研发资金和社会总研发资金数据研究发现,中国节能环保研发投资对总研发投资不存在挤出效应,以新能源装机容量作为节能环保研发投资的工具变量用发达国家面板数据以及中国时序数据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论;进一步对中国地级市的截面数据研究发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投资对总研发投资有较大的挤出效应;另外,在对环保研发研究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研究发现,中国煤炭、石油、火电消费对碳排放波动的贡献度分别达到25%、17%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环保技术R&D投资 挤出效应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薄煤层采煤方法优选专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文玉 李维明 李维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3,共4页
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煤炭开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优选薄煤层采煤方法更显的尤为重要,薄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不仅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受到煤矿的设备水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薄煤层采煤的特点,建立了薄煤层采煤方法... 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煤炭开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优选薄煤层采煤方法更显的尤为重要,薄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不仅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受到煤矿的设备水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薄煤层采煤的特点,建立了薄煤层采煤方法选择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本系统中利用神经网络的改进算法"自适应学习法"训练网络,最终预测出采煤方法和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工作面单产以及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采煤方法 自适应学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代际职业流动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沫 葛燕 王岩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代际职业流动性,以城镇居民家庭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建立两类群体的职业转移矩阵,采用矩阵距离的测度方法以及代际社会经济指数(SEI)相关系数来比较两者的代际职业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 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代际职业流动性,以城镇居民家庭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建立两类群体的职业转移矩阵,采用矩阵距离的测度方法以及代际社会经济指数(SEI)相关系数来比较两者的代际职业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Logit模型对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职业流动性的机制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相比城镇居民家庭,农业转移人口具有较高的代际职业流动性,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化过程导致农业转移人口从农业到非农职业转移;党员身份、家庭收入以及教育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代际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因素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具有更高的概率从社会地位最低职业层级流动到社会地位最高职业层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促进社会公平的合理政策建议与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代际流动 农业转移人口 城镇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维明 李维红 霍天翔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43,共6页
在明确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内涵基础上,根据客观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基于转变发展方式理念,从资源保障、科技水平、安全生产、人力资源、规模-效益、资本运作、社会责任、环境保护8个方面,构建了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明确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内涵基础上,根据客观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基于转变发展方式理念,从资源保障、科技水平、安全生产、人力资源、规模-效益、资本运作、社会责任、环境保护8个方面,构建了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18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综合竞争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底气从哪来
10
作者 刘涛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9-101,共3页
在中国经济新旧发展动能转化之际,创新型经济在中国正展现出持续稳定的活跃性和自我发展生命力。中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具有领跑的潜力,创新型经济所需的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创新发展既需要有效市场也需要有为政府。当前创新... 在中国经济新旧发展动能转化之际,创新型经济在中国正展现出持续稳定的活跃性和自我发展生命力。中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具有领跑的潜力,创新型经济所需的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创新发展既需要有效市场也需要有为政府。当前创新型经济活动的活跃是有持续性基础的,中国向"创新驱动"转型取得超预期效果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生态系统 规模报酬递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付:从传统经济到网络经济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杨 王勇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2,共3页
支付是商品交易中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经济中,交易可以看成是商品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但随着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变,我们发现为了提升交易效率,需要实现商品流、货币流以及信息流的三流分离。但三流分离又带来了潜在的交... 支付是商品交易中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经济中,交易可以看成是商品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但随着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变,我们发现为了提升交易效率,需要实现商品流、货币流以及信息流的三流分离。但三流分离又带来了潜在的交易风险。为了克服交易风险,需要在支付环节中引入新的参与者。新的参与者通过经济手段或者技术手段来克服交易风险,以保障网络经济中三流分离条件下的交易效率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网络经济 网络支付 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改革中的金融脆弱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建忠 韩英 齐永兴 《技术经济》 2006年第5期39-41,58,共4页
金融脆弱性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通过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解决实现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基本观点、金融脆弱性的根源以及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对金融脆弱性问题进... 金融脆弱性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通过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解决实现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基本观点、金融脆弱性的根源以及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对金融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脆弱性 金融风险 金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流量补贴模型研究与实例分析
13
作者 苏辉 徐恪 +3 位作者 沈蒙 王勇 钟宜峰 李彤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1-872,共12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许多网络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取代了传统的台式机作为首选的上网设备.相应地,用户对移动流量的需求增长也非常迅速.然而,由于高昂的访问成本,人们还是难以完全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已经在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许多网络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取代了传统的台式机作为首选的上网设备.相应地,用户对移动流量的需求增长也非常迅速.然而,由于高昂的访问成本,人们还是难以完全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全局角度看,如何为互联网参与者们设计优化的流量分配方案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与运营商合作的流量补贴模型DA(data allowance),共同为用户提供补贴.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学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该模式能够在内容商、运营商、用户之间形成更具弹性的关系,能有效延长用户的活跃在线时间;2)提出的内容商补贴策略能够实现用户与内容商的双赢结果;3)流量补贴策略不是可以任意实施的,它有约束条件限制以保证补贴的有效性,能够对互联网内容商和运营商制定补贴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网络经济学 移动流量 补贴机制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不良贷款成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9-152,共4页
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高速增长现象突出。本文在分析了新常态经济及不良贷款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政府监管、借款企业和银行自身管理四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探寻了在新常态下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进... 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高速增长现象突出。本文在分析了新常态经济及不良贷款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政府监管、借款企业和银行自身管理四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探寻了在新常态下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不良贷款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供给质量促进了产业结构变迁吗——基于微观土地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清扬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2,共11页
利用2000-2019年中国微观土地出让数据,用香农-维纳指数衡量土地供给质量,实证检验了土地供给质量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质量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产业间离散程度,该影响在地区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和土地... 利用2000-2019年中国微观土地出让数据,用香农-维纳指数衡量土地供给质量,实证检验了土地供给质量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质量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产业间离散程度,该影响在地区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和土地产权明晰的省份表现得更为明显。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可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培育更多种类的土地一级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土地供地模式;同时规范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建立竞争性供地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供给质量 产业结构变迁 微观土地 交易数据 土地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征用补偿的实物期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勇 付时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8-62,共5页
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农民获得的一种实物期权。按照实物期权的定价原理,给出一种征地的货币补偿标准;同时使用期权定价的"复制"思想,提出混合补偿的方式。这将为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不仅可以在土地征用中起到... 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农民获得的一种实物期权。按照实物期权的定价原理,给出一种征地的货币补偿标准;同时使用期权定价的"复制"思想,提出混合补偿的方式。这将为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不仅可以在土地征用中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土地征用 征地补偿 期权分析 征用补偿 土地征用制度 农地 货币补偿标准 农民利益 土地承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信贷关系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邝梅 赵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7-43,共7页
在财政支农和正规放贷额度已存在较大制约的情况下,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农村金融信贷关系博弈的研究表明,在信贷交易成本和贷款利率降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农户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以实现信贷博弈的长期均衡,而这需... 在财政支农和正规放贷额度已存在较大制约的情况下,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农村金融信贷关系博弈的研究表明,在信贷交易成本和贷款利率降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农户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以实现信贷博弈的长期均衡,而这需要以较高的规模效益水平为前提;声誉制约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够部分克服双方信用关系中的"囚徒困境"难题。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政策性金融和财政补贴的重要性,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需要区分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贷 重复博弈 完美贝叶斯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产业政策迈向竞争与创新政策——新常态下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逻辑与对策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涛雄 罗贞礼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2,共7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传统的产业政策亟待转型。综观新常态下政策转型的维度刻画以及政策各要素之间的微观互动,当前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核心议程是从传统产业政策迈向竞争与创新政策。"竞争—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传统的产业政策亟待转型。综观新常态下政策转型的维度刻画以及政策各要素之间的微观互动,当前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核心议程是从传统产业政策迈向竞争与创新政策。"竞争—创新"的政策分析框架与逻辑体系,是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等多个范畴出发创建的。创建竞争与创新政策的关键是要不断加快"从以产业扶持为主转向维护竞争和促进创新"的产业政策目标转型、"从挑选型政策转向普适型政策"的产业政策手段转型、"从行政批文转向行政立法"的产业政策组织与程序转型、"从政府主导转向第三方评估"的产业政策绩效评价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竞争—创新 产业政策转型 经济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现行机制及推进对策 被引量:12
19
作者 缪德刚 龙登高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41,共9页
土地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不仅可以深化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的有效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 土地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不仅可以深化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的有效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发展中国家农村资金短缺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抵押品不足阻碍了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贷款,而确权农村土地使之可抵押是解决对策。本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及开展农地抵押贷款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1936年中国农民银行的土地抵押贷款、1942年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业务、2016年《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进行比较,结合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给出了促进农地抵押贷款实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供给 农村土地 抵押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利贷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6
20
作者 龙登高 潘庆中 林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9,共7页
从高利贷观念历史演变的角度,反思其道德与法律的迷雾,解释其金融与经济逻辑,这样的研究具有特殊学术价值。高利贷之所以广受诟病,一方面起因于消费型借贷下的穷人困境,而后来逐渐增多的投资型借贷则相对容易被接受。另一方面,原始形态... 从高利贷观念历史演变的角度,反思其道德与法律的迷雾,解释其金融与经济逻辑,这样的研究具有特殊学术价值。高利贷之所以广受诟病,一方面起因于消费型借贷下的穷人困境,而后来逐渐增多的投资型借贷则相对容易被接受。另一方面,原始形态的借贷多发生于熟人亲友之间,人格化交易受到强烈的道德抨击,而不特定群体之间的高利借贷则突破道德谴责而逐渐扩展,以利息和抵押为约束纽带的市场机制形成,并为社会所认可。各种形式的高利借贷,尽管风险高,但本质是自由自愿的交易,是其他借贷和投资形式所不可替代的,构成多元化金融手段体系中的有机部分,并以其市场定位与行业细分在多样化体系中降低系统性风险。对高利贷的道德抨击、宗教与法律禁令从来都是适得其反,政府也不可能提供有效的替代产品。高利贷以残酷竞争的途径,使稀缺资本配置到具有生命力的个体与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型借贷 人格化交易 风险 道德约束 高利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