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光梳的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外基准测量
1
作者 周思宇 马宇轩 +5 位作者 贺栋 张春京 汤莉 刘欣 王姗姗 吴冠豪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为实现对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精准测量,基于双光梳测距技术的高测速、高精度、绝对测距优势,结合柱面镜与会聚光路组成的空间光学布局,建立了离心机动态半径外基准测量系统。介绍了基于双光梳测距的外基准测量装置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 为实现对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精准测量,基于双光梳测距技术的高测速、高精度、绝对测距优势,结合柱面镜与会聚光路组成的空间光学布局,建立了离心机动态半径外基准测量系统。介绍了基于双光梳测距的外基准测量装置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柱面镜靶标曲率半径误差与装调误差对动态半径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互补偿误差修正方法。然后,搭建实验系统对精密离心机在不同加速度下的动态半径进行了实时测量,评估了静态测量精度和动态测量精度。最后,分析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并提出了系统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有效测量出加速度在0g~15g内的动态半径变化量。在2 kHz的重频差下进行20次滑动平均,动态测量精度优于0.56μm,动态半径最大值为204.90μm,满足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高速、高精度测量要求,可用于提升离心机加速度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测距 精密离心机 动态半径 外基准 双光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频率连续可调的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
2
作者 王新琦 李烨 +4 位作者 廖堂银 杨涛 慈骋 薛振宇 林弋戈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3-988,共6页
超稳激光系统在科学研究和精密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实验室型超稳激光无法满足可搬运和输出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因此开展了光通信波段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研究,设计了对振动和应力不敏感的5 cm立方体参考腔以及满足可搬运要... 超稳激光系统在科学研究和精密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实验室型超稳激光无法满足可搬运和输出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因此开展了光通信波段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研究,设计了对振动和应力不敏感的5 cm立方体参考腔以及满足可搬运要求的真空物理系统,采用多边带调制的锁定方案和集成化的锁定控制系统,实现了集成的单机柜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锁定后的输出激光频率在激光器调谐范围内连续可调(100 GHz,0.8nm),不受参考腔的透射模式频率限制。经测试,该系统输出的超稳激光的频率稳定度在30 s内优于2×10^(-15),洛伦兹拟合线宽约为0.96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激光 参考腔 边带锁定 频率稳定度 线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车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可靠网关设计
3
作者 尹海涛 杨壮涛 +1 位作者 朱纪洪 毛汉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60-2666,共7页
为满足无人车技术的发展及日益复杂的传感器系统对车载网络带宽、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高要求,设计了一种车载网关。采用主干网-子网作为网关总体架构提高数据带宽。主干网采用以太网,增加用户定义协议层和自主冗余链路切换机制,提高通信可... 为满足无人车技术的发展及日益复杂的传感器系统对车载网络带宽、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高要求,设计了一种车载网关。采用主干网-子网作为网关总体架构提高数据带宽。主干网采用以太网,增加用户定义协议层和自主冗余链路切换机制,提高通信可靠性;子网采用时间触发协议(TTP)和FlexRay总线,使用分层容错和异构冗余机制满足通信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网关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车 网关 时间触发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可靠性 实时性 车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漫谈30年科研:激光谐振仪器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书练 刘维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6,共9页
科学方法研究是比获得成果更基础的工作,此文是一篇总结作者30多年科学研究路径和概括研究成果相兼的论文。作者从几个基本的激光物理问题出发,通过改变激光器谐振腔的结构,在腔内/外增加元器件,逐步发现了两镜激光器、三镜激光器腔调... 科学方法研究是比获得成果更基础的工作,此文是一篇总结作者30多年科学研究路径和概括研究成果相兼的论文。作者从几个基本的激光物理问题出发,通过改变激光器谐振腔的结构,在腔内/外增加元器件,逐步发现了两镜激光器、三镜激光器腔调谐中的诸多物理规律,并据此研制成多种激光精密测量仪器。概括了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简述了作者研究激光中发现的物理现象,总结了建立的激光谐振仪器的科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理 正交偏振 激光腔 频率分裂 激光回馈 测量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NiCr/NiSi薄膜热电偶高温测试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阮勇 肖倩 +5 位作者 韩玉宁 刘海龙 李嘉恒 吴宇 石萌 董和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0,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燃烧室内壁等高温恶劣环境下对温度测量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热电偶的高精度测温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C衬底上制备了NiCr/NiSi薄膜热电偶。完成了薄膜热电偶的设计与制备,并设计了一套高精度温度...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燃烧室内壁等高温恶劣环境下对温度测量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热电偶的高精度测温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SiC衬底上制备了NiCr/NiSi薄膜热电偶。完成了薄膜热电偶的设计与制备,并设计了一套高精度温度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芯片采用STM32,数据采集芯片采用16位高精度芯片ADS1118,实现了对高温恶劣环境下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结果表明:设计制备的NiCr/NiSi薄膜热电偶能够实现-40~1000℃温度区间稳定测温,高精度测温系统与标准温度测量系统相比误差优于±0.4%,为高温恶劣环境下温度测量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精度 薄膜热电偶 测温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在仪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子阳 董瑞琦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4-1650,共7页
近些年来,“三位一体”已逐渐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上升到教育理念层面。该理念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保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三位一体”理念符合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三位一体”已逐渐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上升到教育理念层面。该理念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保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三位一体”理念符合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需求。针对仪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价值观引导不足的问题,作者采用“三位一体”理念对仪器学科人才培养开展了教育改革,对课堂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反馈表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对于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仪器科学与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仪器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负刚度弹簧结构的超低频有源垂直隔振系统研制
7
作者 伍康 徐子涵 +3 位作者 周铁生 要佳敏 郭梅影 张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15-4521,共7页
绝对重力仪在地球物理、精密计量、资源勘探等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地面振动噪声严重制约绝对重力测量精度.超低频垂直隔振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绝对重力测量精度.本文研制的超低频有源垂直隔振系统,利用几何负刚度弹簧结构静... 绝对重力仪在地球物理、精密计量、资源勘探等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地面振动噪声严重制约绝对重力测量精度.超低频垂直隔振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绝对重力测量精度.本文研制的超低频有源垂直隔振系统,利用几何负刚度弹簧结构静刚度大、动刚度小的优点,以其替代经典垂直隔振系统中的负载支撑弹簧,通过精密位移检测和伺服反馈控制实现超长的谐振周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等效物理模型和控制模型,推导了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所研制的样机闭环周期超过20 s,相关试验验证了系统可以支撑绝对重力仪实现微伽级高精度测量,并且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该系统的负载安装在结构顶部,适用于激光干涉和原子干涉两种体制的绝对重力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隔振 超低频 几何负刚度 绝对重力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引力波探测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模拟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穆衡霖 李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17,共7页
星间激光干涉仪具有比地面干涉仪更长的干涉臂(10^(6)km),能够探测更低频段0.1 mHz~1 Hz的引力波。星间激光干涉仪具有典型的应答式外差干涉仪结构,其本质是一个光学锁相环。在地面环境下搭建模拟的星间激光干涉仪,成功将从激光器的频... 星间激光干涉仪具有比地面干涉仪更长的干涉臂(10^(6)km),能够探测更低频段0.1 mHz~1 Hz的引力波。星间激光干涉仪具有典型的应答式外差干涉仪结构,其本质是一个光学锁相环。在地面环境下搭建模拟的星间激光干涉仪,成功将从激光器的频率锁定到稳频的主激光器频率上。结果显示:锁相环的锁定时间超过2×10^(4)s,满足了低频信号的探测条件;在较短位移和较长位移的不同条件下,干涉仪无粗大误差。经过分析得出:温度、气压等环境扰动带来的噪声是制约干涉仪精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引力波 光学锁相环 星间激光干涉 低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头戴式三维显示的图像质量测评方法和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琦 何泽浩 +1 位作者 朱巧芬 曹良才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8-607,共10页
头戴式三维显示设备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元宇宙等领域人机交互界面的常用呈现载体,当前,面向头戴式三维显示图像质量测评的方法和系统依然较为缺乏。提出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示质量评价理论,设计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 头戴式三维显示设备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元宇宙等领域人机交互界面的常用呈现载体,当前,面向头戴式三维显示图像质量测评的方法和系统依然较为缺乏。提出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示质量评价理论,设计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示质量测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对头戴式三维显示深度表达能力、畸变、极限可分辨能力和视场角等参量的定量化测评。利用双目视觉原理测试深度表达能力,利用像点弯曲程度和多项式变换关系表示畸变程度,利用条纹MTF值和曲线谷峰比评价极限可分辨能力,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拟合视场角。针对两款待测试头戴式显示设备,测得的深度相对误差小于3.5%,畸变程度小于3%,视场角分别为77°1′44″和86°56′26″。测评结果与人眼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关方法和系统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有望在头戴式三维显示质量测评与设计改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显示 头戴式显示 显示质量 图像质量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视觉惯性地磁紧耦合定位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鹏 万振华 +1 位作者 王琨锋 赵开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3-1033,共11页
为了解决视觉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绝对航向信息缺失与姿态发散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系统定位精度,设计并实现了针对未知磁场环境下的自适应视觉惯性地磁紧耦合定位系统。基于常用的三轴磁力计内外参数联合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地磁信息全局及... 为了解决视觉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绝对航向信息缺失与姿态发散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系统定位精度,设计并实现了针对未知磁场环境下的自适应视觉惯性地磁紧耦合定位系统。基于常用的三轴磁力计内外参数联合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地磁信息全局及帧间约束残差构建方法。通过磁强度差异动态调整融合权重,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设计视觉/惯性/地磁紧耦合系统实现自身运动状态估计。最后,在校园环境下开展户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部分建筑及车辆磁场干扰环境下稳定运行,定位精度均优于0.8%(RMSE),相比于VINS位置误差平均降低了约24%,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磁力计及自适应融合方法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现有视觉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为无人系统提供高可靠性的实时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地磁场 自适应系统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尺度模型发动机高频PLIF测量的脉冲串紫外激光系统
11
作者 曹振 于欣 +7 位作者 彭江波 柳强 杨顺华 张顺平 赵延辉 李沛霖 高龙 张善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2-936,共5页
针对大尺度模型发动机试验台工作时间短(~百毫秒到秒量级)和激光能量要求高(>1 mJ)的特点,常规的紫外激光系统不能满足发动机燃烧流场精细化测量需求,要求用于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测量的紫外激光系统同时满足脉冲串时间间隔... 针对大尺度模型发动机试验台工作时间短(~百毫秒到秒量级)和激光能量要求高(>1 mJ)的特点,常规的紫外激光系统不能满足发动机燃烧流场精细化测量需求,要求用于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测量的紫外激光系统同时满足脉冲串时间间隔短和激光输出能量高,并且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设计了一套用于真实发动机地面试验台高频PLIF测量的脉冲串紫外激光系统,能够获取有效的火焰动力学数据。脉冲串紫外激光系统采用自主研制的脉冲串模式激光器泵浦染料激光器,具备能量监测、波长监测和片光分布监测等功能,可以校正激光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中脉冲串模式激光器采用电光调Q、脉冲串模式和MOPA技术,使输出的泵浦激光具有高脉冲能量(~50 mJ@532 nm)、短脉冲宽度(~10.8 ns)和较高的脉冲串频率(20 Hz)。脉冲串紫外激光系统的串时间间隔为50 ms,是国外激光器脉冲串间隔时间的1/200;系统整体转换效率为6%,紫外单脉冲能量为2.95 mJ@283 nm,是国外连续脉冲激光器典型能量值的7倍。为满足发动机地面试验台测量需求,自主集成了工程可用的高可靠性移动式10 kHz PLIF测量系统,具有抗震、防潮和防尘等功能,提升了高频PLIF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国内首次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脉冲燃烧风洞上实现了大尺度模型发动机燃烧流场远距离大视场成像测量(~15 cm),获得了高信噪比的氢燃料及乙烯燃料高动态燃烧过程可视化结果。未来可结合光谱图像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对其燃烧状态和动态过程开展研究,为发动机复杂流动燃烧机理研究、CFD仿真和发动机设计水平提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诊断 脉冲串激光器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大尺度模型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标准电容装置的高精度温控系统设计
12
作者 曾胥 刘泽 +3 位作者 李俊杰 曹景铭 万泽文 贺晓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02,共4页
在引力波探测的相关技术任务中,需要研究设计标准电容装置用于电容位移传感电路的标定测试。为了保证标准电容装置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设计了配套的大体积高精度温控系统。该系统由保温腔体、温控主机、上位机3个部分组成。温控主机是... 在引力波探测的相关技术任务中,需要研究设计标准电容装置用于电容位移传感电路的标定测试。为了保证标准电容装置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设计了配套的大体积高精度温控系统。该系统由保温腔体、温控主机、上位机3个部分组成。温控主机是整套控制系统的核心,包含主控电路板、高精度线性电源、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通信接口、用户界面(UI)等,系统使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温控系统的短期温度控制稳定性(24 h)能够达到±0.002℃。使用该系统给标准电容装置提供环境保障,能够实现10 h下2 aF(10-21 F)的短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稳定性 控温箱 模糊PID控制 控温精度 控制系统设计 引力波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Sr2锶原子光晶格钟物理系统研究
13
作者 卢炳坤 廖堂银 +2 位作者 杨涛 林弋戈 方占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锶原子光晶格钟在基础物理研究和时间频率精密测量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第1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1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提升光钟性能的研究,研制出了第2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2。NIM-Sr2的物理系统在量子参... 锶原子光晶格钟在基础物理研究和时间频率精密测量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第1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1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提升光钟性能的研究,研制出了第2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2。NIM-Sr2的物理系统在量子参考体系制备、钟激光探寻及系统频移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原子炉和磁光阱之间新增真空差分结构,使原子炉的运行对磁光阱区域真空压力的影响降低到1×10^(-8) Pa;将塞曼减速器中的通电线圈替换为永磁铁,优化了水冷反亥姆霍兹线圈的缠绕方式,并向外延伸塞曼减速器通光窗口,把磁光阱区域环境温度的不均匀性降低到了0.166 K。系统频移评估表明,这些物理系统的改进显著减小了NIM-Sr2的系统频移不确定度,达到了7.2×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钟 光晶格 系统频移评估 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余度通信链路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魏梓成 毛汉领 朱纪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79,共5页
为解决遥控指令和通信链路受到电磁干扰导致无人机失控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容错能力的地面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板、遥控器、双余度遥控器接收机、双余度数传电台、按钮及上位机组成。控制板对双遥控器接收机的数据进行容错处理,再... 为解决遥控指令和通信链路受到电磁干扰导致无人机失控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容错能力的地面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板、遥控器、双余度遥控器接收机、双余度数传电台、按钮及上位机组成。控制板对双遥控器接收机的数据进行容错处理,再与按钮、上位机的数据融合为遥控数据,通过双余度数传电台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的遥测数据通过双余度数传电台和控制板转发给上位机。控制板判断各通信链路的连接和干扰情况,通过链路切换实现双余度容错。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提高通信链路和遥控器指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地面控制系统 双余度通信链路 S.BUS协议 DSP FPGA 容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技术及其应用”专栏序言
15
作者 何志平 郝小鹏 +1 位作者 于磊 杨原牧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高光谱技术凭借其丰富的光谱信息获取能力,在遥感、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生物医学、公安司法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光谱成像设备、光谱探测方法及智能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拓展至更高分辨率、更广光... 高光谱技术凭借其丰富的光谱信息获取能力,在遥感、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生物医学、公安司法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光谱成像设备、光谱探测方法及智能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拓展至更高分辨率、更广光谱范围、更复杂环境适应性的方向,为精准感知、智能分析和高效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可实现多光谱与高光谱数据的融合、复杂场景下的光谱解混及图像增强,提高信息提取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光谱探测与成像系统方面,高衍射效率棱镜光栅、数字微镜阵列光场调控、片上集成光谱检测、大视场宽谱段成像等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了高光谱仪器向高灵敏度、紧凑化和智能化方向演进。此外,高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公安刑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有力赋能新一代光谱分析与感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环境监测 智能计算技术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凯 张海涛 +4 位作者 巩马理 闫平 杨欣 姜丰 金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1-414,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调制方法———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 (DAPIM) .研究了采用该调制方法的红外通信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情况下的性能 ,对DAPIM的符号结构、带宽、功率谱和误码率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与开关键控(OOK)、脉冲位置调制 (PPM)... 提出一种新的调制方法———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 (DAPIM) .研究了采用该调制方法的红外通信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情况下的性能 ,对DAPIM的符号结构、带宽、功率谱和误码率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与开关键控(OOK)、脉冲位置调制 (PPM)和脉冲间隔调制 (PIM)等调制方式做了比较 .DAPIM具有较好的带宽和功率综合特性 .对于DAPIM ,符号位数M =5或 6是较好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 无线红外通信 功率谱密度 高斯白噪声 脉冲位置调制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激光DH-PIM室内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凯 巩马理 +2 位作者 张海涛 闫平 曲秀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研究了加性高斯白噪声和多径码间串扰下采用双头脉冲间隔调制 (DH PIM )的无线激光室内通信系统的性能 ,对DH PIM系统的符号结构、带宽、差错率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与OOK ,PPM和DPIM调制方式做了比较。
关键词 无线激光通信 DH-PIM 多径码间串扰 双头脉冲间隔调制 室内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系统 被引量:16
18
作者 石轶 刘常杰 +2 位作者 郭寅 叶声华 石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36-1942,共7页
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路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其担负着把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直接输送给电力机车使用的重要任务。针对传统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方法中测量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 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路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其担负着把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直接输送给电力机车使用的重要任务。针对传统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方法中测量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快速、高精度测量系统。系统基于双目视觉测量原理,由指示激光器进行特征指引,通过两台高分辨率摄像机采集测量特征并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解算,实现接触网几何参数的实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的重复性精度可以达到1mm,实现了接触网几何参数的实时、可靠测量,为接触网的日常维护与检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双目视觉 非接触式测量 立体控制场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卫星通信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被引量:34
19
作者 滕云鹤 毛献辉 +2 位作者 章燕申 李俊峰 刘进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75,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移动卫星通信的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给出了天线稳定和跟踪的控制方法和最优值搜索法。采用该系统可测量载体的姿态角和经度纬度 ,借助于惯性系统的输出信号控制天线轴使天线跟踪指定的卫星 ,... 介绍了一种应用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移动卫星通信的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给出了天线稳定和跟踪的控制方法和最优值搜索法。采用该系统可测量载体的姿态角和经度纬度 ,借助于惯性系统的输出信号控制天线轴使天线跟踪指定的卫星 ,卫星天线接收的信号可检测出跟踪误差 ,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天线转动 ,以使通讯信号为最强。采用了 GPS修正惯性系统的误差 ,成为 GPS/ INS的组合系统。在山区道路上跑车试验结果表明 ,当车的横滚角和俯仰角达到 6°,频率为 1Hz,方位角变化 180°时 ,在此动态条件下根据测量的卫星信号场强可知 ,跟踪误差小于 0 .2°。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稳定清晰 ,图像和电话信号都是满意的。跑车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天线稳定 激光陀螺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MEMS 技术的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灰尘”)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紫辰 董恺琛 +3 位作者 张益源 王建中 赵嘉昊 尤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95-2109,共15页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灰尘",Smart Dust)是体积小、能耗低、具备多功能传感与探测、信息处理与存储、双向无线通信、能源自供给与管理等功能的集成系统.它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多系统协同工作.本...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灰尘",Smart Dust)是体积小、能耗低、具备多功能传感与探测、信息处理与存储、双向无线通信、能源自供给与管理等功能的集成系统.它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多系统协同工作.本文首先明确智能灰尘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随后介绍智能灰尘集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组成;通过综述智能灰尘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以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总结智能灰尘系统关键的技术难点与重点,并明确今后MEMS工艺及集成技术突破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智能灰尘 无线通信 复合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