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预防血管开放术后黏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楠
龙安妮
+5 位作者
胡畅
刘思博
王迁
邱菊
陈东
李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4-718,共5页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PVA-CMC)复合膜预防血管开放术后黏连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本研究合成并检测了PVA-CMC复合膜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安全性;纳入新西兰白兔16只,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实验模型,将兔进行自身对照,即一侧...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PVA-CMC)复合膜预防血管开放术后黏连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本研究合成并检测了PVA-CMC复合膜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安全性;纳入新西兰白兔16只,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实验模型,将兔进行自身对照,即一侧颈动脉PVA-CMC复合膜植入(实验组)和对侧颈动脉实施假手术(对照组)。于术后4周、12周取材行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评估PVA-CMC复合膜抗术后血管周围组织黏连的能力。结果:(1)理化检测:PVA-CMC复合膜的厚度、含水率、溶胀比、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计算结果显示其柔顺性、黏附性及稳定性优良,电镜下观察PVA和CMC结构相容性良好。(2)细胞毒性实验:达到了国颁标准对生物材料细胞毒性所限定的要求;(3)皮内刺激实验:PVA-CMC复合膜侧注射点的平均原发刺激指数为0.17;(4)动物实验:术后4周、12周肉眼观察,对照组血管与周围组织黏连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02);术后4周、12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而实验组的颈动脉周围纤维化表现显著弱于对照组(4周:P=0.015;12周:P=0.002)。结论:PVA-CMC复合膜可有效预防术后血管周围黏连,并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防黏连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树杰
龙安妮
+6 位作者
王迁
胡畅
徐广阳
刘思博
刘晶哲
李雷
唐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验证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6只实验用猪随机分为2组:个性化支架组(n=3)和标准化支架组(n=3),获取主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
目的:验证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6只实验用猪随机分为2组:个性化支架组(n=3)和标准化支架组(n=3),获取主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后分别测量主动脉各位置血压,术后1个月复查造影,并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结论: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进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在技术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3D打印技术
个性化
主动脉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预防血管开放术后黏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楠
龙安妮
胡畅
刘思博
王迁
邱菊
陈东
李雷
机构
首都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安贞
医院
血管
外科
清华大学
医学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首都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安贞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4-718,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PVA-CMC)复合膜预防血管开放术后黏连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本研究合成并检测了PVA-CMC复合膜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安全性;纳入新西兰白兔16只,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实验模型,将兔进行自身对照,即一侧颈动脉PVA-CMC复合膜植入(实验组)和对侧颈动脉实施假手术(对照组)。于术后4周、12周取材行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评估PVA-CMC复合膜抗术后血管周围组织黏连的能力。结果:(1)理化检测:PVA-CMC复合膜的厚度、含水率、溶胀比、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计算结果显示其柔顺性、黏附性及稳定性优良,电镜下观察PVA和CMC结构相容性良好。(2)细胞毒性实验:达到了国颁标准对生物材料细胞毒性所限定的要求;(3)皮内刺激实验:PVA-CMC复合膜侧注射点的平均原发刺激指数为0.17;(4)动物实验:术后4周、12周肉眼观察,对照组血管与周围组织黏连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02);术后4周、12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而实验组的颈动脉周围纤维化表现显著弱于对照组(4周:P=0.015;12周:P=0.002)。结论:PVA-CMC复合膜可有效预防术后血管周围黏连,并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无明显不良影响。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防黏连
血管
Keywords
Polyvinyl alcohol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nti-adhesion
Vessel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树杰
龙安妮
王迁
胡畅
徐广阳
刘思博
刘晶哲
李雷
唐锋
机构
清华大学
临床医学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清华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0-394,共5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6-2-4121)。
文摘
目的:验证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6只实验用猪随机分为2组:个性化支架组(n=3)和标准化支架组(n=3),获取主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后分别测量主动脉各位置血压,术后1个月复查造影,并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结论: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进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在技术上可行。
关键词
降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3D打印技术
个性化
主动脉覆膜支架
Keywords
descending aorta aneurysm
aortic dissection
3D printing
customized
aortic stent graft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预防血管开放术后黏连的实验研究
何楠
龙安妮
胡畅
刘思博
王迁
邱菊
陈东
李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黄树杰
龙安妮
王迁
胡畅
徐广阳
刘思博
刘晶哲
李雷
唐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