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附16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金 李胜文 李然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6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16...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6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住院时间37~62d,平均51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d。随访5个月~6年,平均26个月。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正常,未出现酸中毒。膀胱造影未出现单侧输尿管返流。白天可自控排尿14例(87.5%),夜间尿失禁6例(37.5%),皆可通过夜间唤醒控制。新膀胱容量245~380mL(平均316mL),新膀胱充盈时最大压力28~57cmH_2O(平均39cm H_2O,1cm H_2O=0.098kPa)。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可靠,患者原位排尿,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U法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MR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宋志强 沈海山 +5 位作者 沈俊 吴建臣 张明 李然伟 张继珍 李胜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5-689,I0002,共6页
目的:构建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探讨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膀胱癌模型进行无创诊断的价值。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实验组4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大鼠定期膀胱灌注MNU,每次2mg,每2周1次,共4次。对照组... 目的:构建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探讨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膀胱癌模型进行无创诊断的价值。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实验组4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大鼠定期膀胱灌注MNU,每次2mg,每2周1次,共4次。对照组大鼠同时膀胱灌注生理盐水,每次0.2mL。于第14周末麻醉大鼠后进行MRI扫描检测,检测后处死大鼠,取膀胱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实验组45只大鼠14周末存活43只,死亡2只,存活率95.6%,死亡率4.4%;经MRI扫描膀胱均见异常信号,提示肿瘤形成,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存活大鼠成瘤率为100%。对照组15只大鼠14周末存活14只,死亡1只,存活率93.3%,死亡率6.7%;经MRI检查未发现膀胱肿瘤,病理检查未见膀胱癌,成瘤率为0。2组大鼠成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U膀胱灌注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方法简便、可靠;MRI扫描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一致,可作为该模型的无创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膀胱肿瘤 N-甲基亚硝基脲 磁共振成像 活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及其合成酶在膀胱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3
作者 宋志强 沈海山 +3 位作者 王文佳 吴建臣 李然伟 李胜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膀胱和膀胱癌细胞株中硫化氢(H2S)及其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表达,阐明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膀胱癌5637、T24、EJ、UM-UC-3细胞株和人膀胱永生化上皮SV-HUC-1细胞株,Western ... 目的:探讨正常膀胱和膀胱癌细胞株中硫化氢(H2S)及其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表达,阐明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膀胱癌5637、T24、EJ、UM-UC-3细胞株和人膀胱永生化上皮SV-HUC-1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CBS和CSE蛋白酶表达水平,敏感硫电极法检测H2S产率;选取EJ细胞株进行药物处理,实验分组为,1 10μmol·L^(-1)硫酸氢钠(NaHS)组、50μmol·L^(-1) NaHS组、100μmol·L^(-1) NaHS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24和48h细胞生存率;2顺铂组(5μg·L^(-1))、顺铂(5μg·L^(-1))+NaHS(100μmol·L^(-1))组,另设无药物处理为对照组,药物处理48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率。结果:与SV-HUC-1细胞株比较,膀胱癌5637、T24、EJ和UM-UC-3细胞中CBS和CSE表达及H2S产率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外源性H2S可促进EJ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活性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与顺铂组比较,顺铂联合NaHS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H2S及其合成酶CBS和CSE在膀胱癌细胞株中有表达且高于膀胱正常上皮细胞,H2S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并降低顺铂的促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胱硫醚Β合成酶 胱硫醚γ裂解酶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冬霞 王浩浩 +2 位作者 罗雪 樊佳佳 张纾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95-3399,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纾难教授近4年来治疗肺结节的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及药物群组。结果:对221首处方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共涉及... 目的:分析总结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纾难教授近4年来治疗肺结节的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及药物群组。结果:对221首处方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共涉及171味中药,常用药物性味分别是温、寒,苦、辛;最常用归脾经、肝经、肺经药物;最常使用的药味为黄芪、桂枝、川贝母;常用药对是“生黄芪,桂枝”“生黄芪,川贝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由“黄芪、桂枝、川贝母、夏枯草、陈皮、郁金、生龙骨、生牡蛎、山慈菇”9味核心药物组成的关联网络,聚类分析得到4首新方。结论:张纾难教授在治疗肺结节时注重扶正以祛邪,寒温并用,清补共施,善用脾经、肝经、肺经药物,补脾益气,化痰散结,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纾难 肺结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中药 寒温并用 清补兼施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腹膜移植回肠浆肌扩大原位膀胱的重建
5
作者 沈俊 宋志强 +3 位作者 沈海山 李春峰 阮英卯 李胜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为探求一种理想的肠代膀胱重建的方法,设计并建立腹膜自体移植回肠膀胱重建的小型猪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封闭饲养的雌性成年实验用小型猪6只,体重28~33 kg,在全麻下行回肠浆肌层腔外直接剥离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重建手术... 目的为探求一种理想的肠代膀胱重建的方法,设计并建立腹膜自体移植回肠膀胱重建的小型猪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封闭饲养的雌性成年实验用小型猪6只,体重28~33 kg,在全麻下行回肠浆肌层腔外直接剥离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重建手术(将选取的自体腹膜覆盖于带血供的回肠浆肌层表面制备成复合游离瓣膜,将其与膀胱残垣进行吻合修补重建新膀胱),术后5 d拔除双侧输尿管导管,7 d拔除气囊支撑尿管,观察排尿情况。术后12周在麻醉下行膀胱造影及尿流动力学检查,之后予安乐处死动物,取出膀胱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结果将6只猪进行手术实验,6只动物术后正常存活,无1只死亡,无腹膜炎、肠梗阻或尿瘘等并发症发生。移植腹膜-回肠浆肌复合游离瓣膜均全部成活,术后拔除尿管观察动物排尿可,黄清,与术前对比无差异。术后膀胱形态及功能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病理学显示,术后12周可见重建膀胱部位所覆盖腹膜完全被尿路移行上皮取代,未见回肠上皮细胞再生与残留。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重建膀胱部分移行上皮完整致密、排列整齐,吻合交界处膀胱黏膜移行细胞连续,无中断及错位。结论在动物(猪)腔外回肠浆肌剥离与自体腹膜移植替代肠黏膜扩大重建原位新膀胱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克服了肠代膀胱术后与肠黏膜分泌、吸收相关的并发症,但对于是否可以在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移植 腹膜 回肠浆肌 膀胱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