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拓与传承:刘仙洲与清华大学的机械史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9,共13页
刘仙洲(1890~1975)是中国机械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文章从学术史角度对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开拓中国机械史的研究工作和推动机械史学科发展的贡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考察。内容包括他早期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开拓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对... 刘仙洲(1890~1975)是中国机械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文章从学术史角度对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开拓中国机械史的研究工作和推动机械史学科发展的贡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考察。内容包括他早期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开拓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机械史的系统整理与研究、他的治学方法及其特色和他的学术工作的传承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仙洲 中国机械史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雷秘要》的翻译与晚清西方海军技术的引进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覃硕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0,共14页
《水雷秘要》是晚清第一本以专书形式全面介绍水雷、鱼雷相关知识的兵学译著,其翻译活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前后洋务派力图“自主”引进相关西方海军技术和装备的时期。本文对《水雷秘要》的底本内容、译员安排和文本翻译等情况进行分析... 《水雷秘要》是晚清第一本以专书形式全面介绍水雷、鱼雷相关知识的兵学译著,其翻译活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前后洋务派力图“自主”引进相关西方海军技术和装备的时期。本文对《水雷秘要》的底本内容、译员安排和文本翻译等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与其他相关文献的承接关系,讨论推动和影响翻译活动的特殊社会因素,考察《水雷秘要》及相关其他译本的翻译与出版对晚清西学和海军相关技术装备引进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雷秘要 鱼雷 徐建寅 舒高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孝和对《授时历》中白道交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立升 王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11,共4页
白道交周算法被认为是《授时历》的五项创新方法之一,但中国明清时期的历算家已不能通晓该法.清初梅文鼎(1633—1721年)等所撰《明史·历志》曾详论前四项,但缺乏对白道交周问题的说明.清初黄宗羲(1610—1695年)虽大致复原了白道交... 白道交周算法被认为是《授时历》的五项创新方法之一,但中国明清时期的历算家已不能通晓该法.清初梅文鼎(1633—1721年)等所撰《明史·历志》曾详论前四项,但缺乏对白道交周问题的说明.清初黄宗羲(1610—1695年)虽大致复原了白道交周算法,但对某些细节没有弄清,推导过程还出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日本数学家关孝和(1640?—1708年)研究《授时历》的著作《授时发明》对白道交周法却有详细的讨论,他的相关工作有助于澄清过去研究这一问题存在的疑问.《授时历》中白道交周问题的算法,以天元术推导多项式方程,而明末清初天元术等宋元数学方法在中国失传,因而当时的历算家无法完全掌握推导过程.由于关孝和等日本数学家通过学习传入日本的元代数学著作掌握了天元术等数学方法,因而能够对《授时历》算法的每一细节作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孝和 《授时历》 代数学 多项式方程 数学家 算法 数学方法 推导过程 疑问 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算表》的形制特征与运算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均明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共17页
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有一组简形制特殊,宽于其他简,正面画有朱色栏线,是一份表格形式的实用运算表。这组简自成一篇,原无标题,整理者据形制与内容定名为《算表》。《算表》未见于传世古籍及以往之出土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 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有一组简形制特殊,宽于其他简,正面画有朱色栏线,是一份表格形式的实用运算表。这组简自成一篇,原无标题,整理者据形制与内容定名为《算表》。《算表》未见于传世古籍及以往之出土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史料。对这组简的形制特征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并对《算表》的运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算表》核心是由"九"至"一"及其乘积"八十一"至"一"诸数构成的乘法表,其他部分则是其核心的扩展与延伸。此《算表》应用了十进制计数方法,并且用到了乘法的交换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及分数等数学原理和概念,它不仅能直接用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而且可用于除法运算,并能对分数1/2或含有1/2的分数进行某些运算,可能还可以用于开平方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算表 运算方法 中国古代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民众教育馆巡回电化教学的实践及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光胜 冯立昇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镇江民众教育馆巡回电化教学实践活动,讨论了电播巡回施教和教育电影巡回施教过程中的方法及有关措施,探讨了电化教学巡回施教的作用,对电化教育思想方法本土化进行了一定的历史研究。
关键词 电化教学 巡回施教 技术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学传播的序曲:艾约瑟、王韬翻译《格致新学提纲》的内容、意义及其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邓亮 韩琦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51,共16页
艾约瑟与王韬合译的《格致新学提纲》正续二篇先后于1853年和1858年发表,是晚清最早出现的西方科学史年表,开列哥白尼日心说以降的科学发展大事。本文介绍了《提纲》的内容,考释其中的科技人物,梳理了《提纲》与王韬《西学原始考》的关... 艾约瑟与王韬合译的《格致新学提纲》正续二篇先后于1853年和1858年发表,是晚清最早出现的西方科学史年表,开列哥白尼日心说以降的科学发展大事。本文介绍了《提纲》的内容,考释其中的科技人物,梳理了《提纲》与王韬《西学原始考》的关系,以及对黄钟骏《畴人传四编》的间接影响,认为编译此文的缘由是为了改变中国学者对西学的固有观念,指出它对晚清时期西方科技新知的提倡与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具有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新学提纲》《中西通书》 艾约瑟 王韬《畴人传四编》西方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制造局科技译著底本新考 被引量:5
7
作者 邓亮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5-296,共12页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了200余种著作,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化学、地学、医学、农学,以及机械、工艺、矿冶、军事、航海等众多领域,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近代化做出较大的贡献。学界对于江南制造局译著底本的研究有较丰富的成果,但仍有...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了200余种著作,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化学、地学、医学、农学,以及机械、工艺、矿冶、军事、航海等众多领域,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近代化做出较大的贡献。学界对于江南制造局译著底本的研究有较丰富的成果,但仍有数十种未得到解决。文章通过对译著和西文原著的比对,考证或补正出30种江南制造局译著的底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制造局 译著 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海说详》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峰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91,共16页
《算海说详》是清初李长茂以《算法统宗》为蓝本编纂的珠算著作,它继承并发展了《几何原本》《同文算指》传入之前中国传统算学的内容。一直以来,学者多认为该书仅仅是《算法统宗》的注解之作,因而关注不够,在数学史上较少论及。本文首... 《算海说详》是清初李长茂以《算法统宗》为蓝本编纂的珠算著作,它继承并发展了《几何原本》《同文算指》传入之前中国传统算学的内容。一直以来,学者多认为该书仅仅是《算法统宗》的注解之作,因而关注不够,在数学史上较少论及。本文首先考证了李长茂的生平及《算海说详》的著刻缘起,对该书的两个刊本作了详细的比对。并通过对该书结构和内容的讨论,试图对《算海说详》在若干算学问题上的创获和局限作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算学 《算海说详》 《算法统宗》 李长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务官员董毓琦“用夏变夷”的思想与实践——以其造船活动和对西算的认识为中心
9
作者 邓亮 贾浩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9-302,共14页
董毓琦是洋务派成员之一,主要活动于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方的科技有一定的认识,但持有较明显的尊崇中学的态度。文章勾勒出其大致生平;梳理其建造气行轮船的经过,并通过分析其中部分构件,指出其所造气行轮船应为人力驱动,通过齿轮、... 董毓琦是洋务派成员之一,主要活动于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对西方的科技有一定的认识,但持有较明显的尊崇中学的态度。文章勾勒出其大致生平;梳理其建造气行轮船的经过,并通过分析其中部分构件,指出其所造气行轮船应为人力驱动,通过齿轮、皮带等机械传动运行的一套装置;概述他在数学上的贡献,辨析其算学辟邪崇正说,指出尽管他对西方数学有所了解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西数学的会通,但在认识上又存在矛盾,更多地体现出固守中国传统算学的思想。他对待西学中"用夏变夷"的态度,在其制造轮船和数学活动上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毓琦 用夏变夷 气行轮船 算学辟邪崇正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创办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期刊——《电化教育》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静 冯立昇 李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120,共7页
1936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创办的《电化教育》(月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期刊。文章以该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阐述该期刊的办刊背景和创刊理念,分析该刊的内容,总结其办刊特点。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史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髀算经》光程极限数值来由新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斌惠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90,共7页
《周髀算经》中光程极限 167 000里这一概念和数值在整个《周髀算经》宇宙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如川和陈文熙认为日出和日落时分,太阳离周城的距离就是光程极限,但在具体推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考虑《周髀算经》中春秋分与实际... 《周髀算经》中光程极限 167 000里这一概念和数值在整个《周髀算经》宇宙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如川和陈文熙认为日出和日落时分,太阳离周城的距离就是光程极限,但在具体推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考虑《周髀算经》中春秋分与实际春秋分的时间差(《周髀算经》中的春秋分按照四分法计算得来),以及由于地球轨道近日点的变化 (1 7度 /世纪 )所导致的春秋分时间的变动,则可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从而使这一数据的来由得到比较合理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髀算经》 光程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译著《声学》的英文底本与翻译时间新探
12
作者 李莉 邓亮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91,共15页
《声学》(1874)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声学译著,译自丁铎尔之Sound。文章基于对英国和美国出版的多个Sound版本的考察和中译本《声学》与不同英文版本结构及文本的比对,结合英文第3版序言对中译本的翻译与出版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傅兰雅的信函... 《声学》(1874)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声学译著,译自丁铎尔之Sound。文章基于对英国和美国出版的多个Sound版本的考察和中译本《声学》与不同英文版本结构及文本的比对,结合英文第3版序言对中译本的翻译与出版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傅兰雅的信函等相关档案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声学》的翻译时间,并对《声学》的底本提出了新的看法。研究表明,《声学》的翻译工作于Sound第2版出版前的1868年就已开始,当时所用底本肯定是Sound第1版,学界流行的认为《声学》底本为Sound第2版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声学》 丁铎尔 英文底本 翻译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