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孵化器企业之分层机制探析: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路昊 王程韡 曾国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4-50,共7页
经历25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孵化器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还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作为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经验是否代表着未来转型方向的问题值得探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深清院存在着孵化企业获得资源不均衡的特殊... 经历25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孵化器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还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作为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经验是否代表着未来转型方向的问题值得探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深清院存在着孵化企业获得资源不均衡的特殊状况。面对已有理论框架,普遍预设孵化企业从孵化器所获取的资源是均等的假设前提,本研究转而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案例中建构出一套孵化器企业分层的中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器 转型升级 分层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技协在农村科学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新模式研究———以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彦雨 徐善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4-28,共5页
与传统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管理型"农村科技传播模式相比,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的科技传播模式具有市场导向性、自组织性、体系化、农户科技意识提升的内生性、知识传播内涵的扩延性等特征,从而形成了与(政府)自上而... 与传统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管理型"农村科技传播模式相比,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的科技传播模式具有市场导向性、自组织性、体系化、农户科技意识提升的内生性、知识传播内涵的扩延性等特征,从而形成了与(政府)自上而下式科技传播路径不同的农户间自组织性科技传播模式。分析了农技协及其科技传播模式的特征,并进行了相关案例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科技传播体系应关注农户对"公共产品型科技知识"与"市场竞争型科技知识"的共同需求这一观点,同时对农技协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协 科技传播 公共产品型科技知识 市场竞争型科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技术发展的潜在风险及技术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丁大尉 李正风 胡明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0,共9页
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风险,厘定了"技术治理"的内涵与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欧美国家发展纳米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治理过程为例,探索了新兴技术治理的模式和主要路径,进而指出:中国在构建新兴技术发展环境的... 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风险,厘定了"技术治理"的内涵与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欧美国家发展纳米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治理过程为例,探索了新兴技术治理的模式和主要路径,进而指出:中国在构建新兴技术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存在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对于技术风险问题认识不足、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传统影响、政府之外行动者参与力度不够等问题,并给出了发挥政府作为、科学共同体参与、加强安全性评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技术治理 多元行动者 风险社会 社会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技前沿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毕颖 杨小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协同创新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面向科技前沿,研究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 协同创新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面向科技前沿,研究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在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在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确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在组织管理体制层面,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以确保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有益于协同创新;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层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X计划 科技前沿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基础科学研究政策的战略转向及启示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大尉 李正风 高璐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3,共9页
在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若干典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的先进理念、规划模式、战略思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的基础科学研究政策已经呈现出功能目标、价值判断和治理路径三个方面的明显转向。进而指出,典型... 在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若干典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的先进理念、规划模式、战略思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的基础科学研究政策已经呈现出功能目标、价值判断和治理路径三个方面的明显转向。进而指出,典型国家基础研究政策的战略转向给我们带来了建立服务多元社会目标的基础研究体系、培育应对社会风险的公共科技体系、构建治理视域下的基础研究政策环境、参与全球化范围内基础研究的竞争与合作等四个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基础科学研究 科学政策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院所主导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帅 李海波 李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6,共6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科研院所的发展,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无论是角色定位、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途径都呈现出区别于以往院所和大学的新特征。以科研院所主导的国家级联盟——海洋监测设...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科研院所的发展,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无论是角色定位、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途径都呈现出区别于以往院所和大学的新特征。以科研院所主导的国家级联盟——海洋监测设备产业联盟为例,聚焦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过程,分析院所在推进产业创新网络、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协同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协同等方面的特征,总结该类联盟成功运行的规律。结果发现,相较于大学和企业,科研院所主导的联盟拓展了协同创新范畴。其中,产业化协同创新是该类联盟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研院所 产学研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共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印本文库(e-print archive)研究——介绍一种非正式科学交流系统 被引量:13
7
作者 乔冬梅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e-print archive”是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运动推荐的一种非正式科学交流系统,本文系统研究了“e-print archive”的中文翻译、学术交流理念、基本功能、学术交流过程、主要特点和基本类型等问题。
关键词 E印本文库 非正式科学交流 开放存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燮林关于“新摆”和“重力秤”的研究——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早期研究工作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1期1-11,共11页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专门机构。丁燮林是该所的第一任所长。文章通过考察丁燮林关于“新摆”和“重力秤”的研究这一典型案例,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描述了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创建初期研...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专门机构。丁燮林是该所的第一任所长。文章通过考察丁燮林关于“新摆”和“重力秤”的研究这一典型案例,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描述了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创建初期研究工作的某些特色。在学术意义与国家需求之间,在“实行科学研究”和“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两大任务之间,在研究工作的推进与研究机构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研究者围绕着科研选题的制定及其推进所作的权衡和选择,既体现了特定时期中研院物理所的职责与特征;又展示了物理学研究与制度背景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燮林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新摆 重力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目标已知条件下的跟踪追赶——毛二可、吴嗣亮团队矢量脱靶量技术研究中的创新
9
作者 王公 李英杰 岳素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5,共5页
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吴嗣亮团队十余年如一日进行矢量脱靶量测量技术研究,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通过多次对毛二可院士、吴嗣亮教授及其多名团队成员的访谈,对该团队的创新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该团队归纳分析了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吴嗣亮团队十余年如一日进行矢量脱靶量测量技术研究,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通过多次对毛二可院士、吴嗣亮教授及其多名团队成员的访谈,对该团队的创新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该团队归纳分析了技术目标已知条件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创新方式,即以我国现有技术条件基础为研究起点,通过研究系统中的子技术、创新性利用已有技术或者二者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路径,以达到甚至超越国外先进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目标 跟踪追赶 创新模式 矢量脱靶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耦中的合法性动员对南方某大学孵化器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程韡 王路昊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58,共29页
脱耦与合法性重建是组织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和中国科技孵化器建设事业的重点。已有研究对组织特性和可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的强调,并不能完满地解释中国大学孵化器脱耦中的合法性动员机制。本文通过对南方某成功运作的大学孵化器的扎根... 脱耦与合法性重建是组织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和中国科技孵化器建设事业的重点。已有研究对组织特性和可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的强调,并不能完满地解释中国大学孵化器脱耦中的合法性动员机制。本文通过对南方某成功运作的大学孵化器的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当面对强大的环境神话压力时,无法实现经济效率的初创期组织必须首先完成合法性重建,才能进行正式的制度化。该孵化器成功的关键在于,首先移植已形成特殊信任的校友网络实现道义合法性,再进一步抓住现实机遇,借助项目的成功实现实用合法性。唯一权威领导的塑造和"四不像"模糊制度理念的宣导等都是重建中重要的意义建构的部分,这也离不开与更大的制度场域的重新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耦 合法性 重新耦合 大学孵化器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基础研究资助规模、结构与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乔冬梅 李正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6,共5页
文章从资助规模、资助结构和资助方式三个维度比较国内外基础研究资助模式的异同,以此揭示我国基础研究资助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资助规模 资助结构 资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公共治理: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转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舜 王彦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68,共3页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具有明显的"政府主管"特质,以农业管理部门及其所属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为主导,以自上而下方式作为主要传播路径,并主要通过刚性的行政命令模式来实现各要素的整合。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主管...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具有明显的"政府主管"特质,以农业管理部门及其所属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为主导,以自上而下方式作为主要传播路径,并主要通过刚性的行政命令模式来实现各要素的整合。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主管"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路径依赖性,但是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农业市场化的推进,这种模式出现了政府指导失灵、市场参与失效、系统整合困局等问题。因此,反思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路径,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传播体系 政府主管 公共治理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及演变路径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彦雨 程志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94-99,共6页
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经历了初创与曲折发展期、改革与完善期及国家层面的全面推动期3个阶段,其资助模式亦由行政指令性的"大科学"资助向具有市场特征的项目式资助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在系统构成、管理模... 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经历了初创与曲折发展期、改革与完善期及国家层面的全面推动期3个阶段,其资助模式亦由行政指令性的"大科学"资助向具有市场特征的项目式资助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在系统构成、管理模式、资助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的演变,体现出以下路径律:从资助理念层面讲,基础研究开始从"边缘资助带"转变为"核心资助区";从资助体系构成层面讲,基础研究执行主体从开始的"中科院一元主导"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存与博弈";从资助模式层面讲,我国基础研究活动向日益具有"市场性"特征的项目式资助模式转变;从管理层面讲,国家开始关注自由探索式基础研究活动,体现出从"统治"模式到"治理"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资助体系 资助模式 路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文化系统演进与结构研究——基于深圳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平聚 曾国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3,共4页
基于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案例,从历史和结构两个视角探讨了表现层面上资源与力量的获取和利用方式,进而深入核心层阐述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理想与信念,揭示其发展四阶段、八要素之间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以及系统构成与要素间的交互作... 基于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案例,从历史和结构两个视角探讨了表现层面上资源与力量的获取和利用方式,进而深入核心层阐述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理想与信念,揭示其发展四阶段、八要素之间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以及系统构成与要素间的交互作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文化系统 系统构成 系统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社会性基础培育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占忱 肖广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5,共8页
本文从社会性基础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教育和社会知识基础、文化及社会心理结构、信息交流与知识网络系统、创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创新激励体系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社会性基础条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我们仍需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 本文从社会性基础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教育和社会知识基础、文化及社会心理结构、信息交流与知识网络系统、创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创新激励体系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社会性基础条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我们仍需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营造务实灵活尊重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探索适应现代社会特点的创新组织形式,完善创新的社会激励体系,这些方面综合起来体现为更深层次的社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社会性基础 社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国际贸易中专利维权的制度差异:基于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晨箫 李正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30,共10页
本文以通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断路器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为案例,分析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专利保护制度差异。研究发现美国在进口环节设置的337调查作为一种准司法制度,有效弥补了专利司法保护国际贸易领域的缺点,其实质是保护美... 本文以通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断路器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为案例,分析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专利保护制度差异。研究发现美国在进口环节设置的337调查作为一种准司法制度,有效弥补了专利司法保护国际贸易领域的缺点,其实质是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具有"防火墙"的功能。比较而言,中国针对专利侵权的行政保护力度弱,未能真正发挥对司法制度的补充作用,同时本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缺少有针对性并行之有效的专利维权渠道。本文认为,在整体上提高我国专利行政保护力度的前提下,有必要针对国内和国际贸易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特点,构建有差异的专利行政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保护 国际贸易 337调查 案例研究 制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概念与界定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铠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4,共6页
创新理论正从创新系统范式和相关产业政策开始向创新生态系统范式转变。然而,创新环境的复杂性和自上而下政策的单一性,促使学者自下而上地进行微观视角研究。区分微观创新生态系统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对宏观、中观、微观... 创新理论正从创新系统范式和相关产业政策开始向创新生态系统范式转变。然而,创新环境的复杂性和自上而下政策的单一性,促使学者自下而上地进行微观视角研究。区分微观创新生态系统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对宏观、中观、微观创新生态系统3个层次进行了重新划分,对理论发展和创新治理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视角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政府与科学之间的新型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正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100,共6页
在当代社会,科学与政府之间的传统契约正在面临挑战,科学与政府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联系。这种新型关系强化了政府应当支持科学的观念,以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非线性模式作为政府科学政策的理论基础,突出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并由此确立... 在当代社会,科学与政府之间的传统契约正在面临挑战,科学与政府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联系。这种新型关系强化了政府应当支持科学的观念,以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非线性模式作为政府科学政策的理论基础,突出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并由此确立政府资助科学的新原理,同时,强调进一步强化政府管理科学系统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政府 非线性模式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范式:概念、结构及演进机制辨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铠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9-66,共8页
产业技术范式转变是一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与核心,其内涵与范式、技术范式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技术范式指称的对象是技术本身,而产业技术范式的指称对象则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历次产业革... 产业技术范式转变是一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与核心,其内涵与范式、技术范式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技术范式指称的对象是技术本身,而产业技术范式的指称对象则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历次产业革命演化视角出发,借助生物隐喻的方法,先后形成了以"深度-广度"模式为结构、以往复过程为实现机理的"单细胞膨胀观",以"硬核-保护带"为结构、以协同进化为实现机理的"精卵融合观",以及以"共时性-历时性"为结构、以忘却性学习为实现机理的"种群迭代观"。不同产业技术范式之间既有替代关系,又有包容关系;既有不可逆性,又有路径依赖特征;既有累积性和渐进性,又有阶跃性,因而上述3种主张难以对其全面兼顾。"长河"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更具有诠释力,有助于理论发展,并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范式 技术范式 演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规训与社会秩序——近代中国公共卫生和身体“革命”视野下的口腔与牙齿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瑶华 章梅芳 刘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6,共8页
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之风兴起,隶属于西医外科学的牙科学和公共卫生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结合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和身体隐喻,采用分类话语和规训机制来分析牙科知识在中国的传入过程;认为国家通过卫生政策的推行,将权力渗透在... 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之风兴起,隶属于西医外科学的牙科学和公共卫生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结合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和身体隐喻,采用分类话语和规训机制来分析牙科知识在中国的传入过程;认为国家通过卫生政策的推行,将权力渗透在对民众口腔训练的各种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与建构中,并在公共卫生的名义下对身体进行监控,这展现出国家权力、现代性、国人身体间纠葛复杂的多元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 公共卫生 身体规训 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