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能源系统能流、㶲流与能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永真
王璇琳
+4 位作者
林嘉瑜
韩恺
王丹
王剑晓
何继江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2期223-236,共14页
能源领域贡献了中国近90%的碳排放,对能源系统能流与能效的多维刻画及分析对碳中和路径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量具有“数量”与“品质”的双重属性,将能量的数量分析法和品质分析法相结合,分别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流和热力学...
能源领域贡献了中国近90%的碳排放,对能源系统能流与能效的多维刻画及分析对碳中和路径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量具有“数量”与“品质”的双重属性,将能量的数量分析法和品质分析法相结合,分别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㶲流的视角,研究并刻画了2010年和2020年中国能源系统的能流图和㶲流图。并从能源生产、加工、转换、消费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能源系统能源各链条能流、能效与损失的特征。发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终端能源效率从74.52%提升至79.04%,同时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但同期中国能源系统的㶲效率仅分别为17.44%和23.91%,能源转换的㶲损失仍较大,存在大量的电能低质利用、热能不匹配利用、能源原料燃烧利用等过程。最后,就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效率从能流视角走向㶲流视角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能流图
㶲流图
双碳
节能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的技经分析与市场机制研究
2
作者
冶兆年
韩恺
+2 位作者
王永真
何继江
丑鹏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以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建设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电化学储能面临技术经济性差以及供用能在品质上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基于能量梯级综合利用的理念和共享经济的模式,提出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的技术与业...
以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建设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电化学储能面临技术经济性差以及供用能在品质上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基于能量梯级综合利用的理念和共享经济的模式,提出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的技术与业态,探讨该类储能的基本运行原理、技术经济特性和商业模式。以高温固体蓄热、余热锅炉与汽轮机组成的典型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的案例分析表明,以固体蓄热为储能设备的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实现系统经济性最优的容量配置和运行调度时,系统内部收益率达到10.6%、投资回收期为8.2 a。同时,研究并揭示了容量租赁比例、辅助服务价格、供热以及储能单位投资对共享储能电站技术经济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从技术及市场层面对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存在的等效储能容量、多重收益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热电联产
新型能源系统
综合能源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能源系统能流、㶲流与能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永真
王璇琳
林嘉瑜
韩恺
王丹
王剑晓
何继江
机构
北京理工
大学
能源
与动力工程系
北京理工
大学
重庆创新
中心
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
研究
生院
天津
大学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大学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2期223-23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20061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22B01018-2)。
文摘
能源领域贡献了中国近90%的碳排放,对能源系统能流与能效的多维刻画及分析对碳中和路径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量具有“数量”与“品质”的双重属性,将能量的数量分析法和品质分析法相结合,分别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㶲流的视角,研究并刻画了2010年和2020年中国能源系统的能流图和㶲流图。并从能源生产、加工、转换、消费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能源系统能源各链条能流、能效与损失的特征。发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终端能源效率从74.52%提升至79.04%,同时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但同期中国能源系统的㶲效率仅分别为17.44%和23.91%,能源转换的㶲损失仍较大,存在大量的电能低质利用、热能不匹配利用、能源原料燃烧利用等过程。最后,就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效率从能流视角走向㶲流视角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能源转型
能流图
㶲流图
双碳
节能
能效
Keyword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nergy flow diagram
exergy flow diagram
carbon peak and neutrality
energy conservation
energy efficiency
分类号
TK-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的技经分析与市场机制研究
2
作者
冶兆年
韩恺
王永真
何继江
丑鹏
机构
北京理工
大学
能源
与动力工程系
北京理工
大学
重庆创新
中心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鹏煜
能源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0061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81)
+1 种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22B01018-2)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计划(2022YCXZ005)。
文摘
以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建设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电化学储能面临技术经济性差以及供用能在品质上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基于能量梯级综合利用的理念和共享经济的模式,提出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的技术与业态,探讨该类储能的基本运行原理、技术经济特性和商业模式。以高温固体蓄热、余热锅炉与汽轮机组成的典型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的案例分析表明,以固体蓄热为储能设备的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实现系统经济性最优的容量配置和运行调度时,系统内部收益率达到10.6%、投资回收期为8.2 a。同时,研究并揭示了容量租赁比例、辅助服务价格、供热以及储能单位投资对共享储能电站技术经济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从技术及市场层面对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存在的等效储能容量、多重收益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共享储能
热电联产
新型能源系统
综合能源
商业模式
Keywords
shared energy storage
cogeneration
new energy system
integrated energy
business mode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能源系统能流、㶲流与能效分析
王永真
王璇琳
林嘉瑜
韩恺
王丹
王剑晓
何继江
《新型电力系统》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的技经分析与市场机制研究
冶兆年
韩恺
王永真
何继江
丑鹏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