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的底层逻辑与框架(笔会)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巍 蒋柯 +5 位作者 刘燊 刘嘉 傅安国 彭彦琴 王波 张建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共28页
心理学界将超越特殊而具体研究领域的理论思考称为“理论心理学”,这大致相当于对广泛心理学内容进行的哲学思考。而当前心理学界缺乏有效的心理学知识供给,特别缺乏中观和宏观的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进步,应该将重点放在训练研究者的... 心理学界将超越特殊而具体研究领域的理论思考称为“理论心理学”,这大致相当于对广泛心理学内容进行的哲学思考。而当前心理学界缺乏有效的心理学知识供给,特别缺乏中观和宏观的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进步,应该将重点放在训练研究者的底层逻辑思维,从而有足够的胆识去“推翻”旧有理论并创建新的理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人文哲学关于“主体性”在历史文化中实践的思辨底层框架。心理学界应当进行一些建立中国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尝试,把身边的具体问题看清楚,以不可替代的新理论、新体系突显其创造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心理学 认知科学 底层认识论逻辑 底层思辨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的分配公平性:心理理论的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童 伍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9-1309,共11页
心理理论是影响儿童分配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重动机"的理论假设认为心理理论能够帮助儿童在不同的动机中权衡利弊,找到满足自我利益和他人需求之间的平衡;其中,感知需求、推断意图、理解情绪是影响独裁者博弈、最后通... 心理理论是影响儿童分配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重动机"的理论假设认为心理理论能够帮助儿童在不同的动机中权衡利弊,找到满足自我利益和他人需求之间的平衡;其中,感知需求、推断意图、理解情绪是影响独裁者博弈、最后通牒博弈、第三方惩罚中分配公平性的主要成分。未来研究需为此提供更多实证依据,探讨不同类型的公平分配与心理理论各组成成分的关系,以及可否通过训练心理理论能力促进儿童公平概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公平性 心理理论 独裁者博弈 最后通牒博弈 第三方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科学看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8,共16页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GT语法)是语言学革命和认知科学革命的基础,今天它又成为ChatGPT的理论依据。从GT语法到ChatGPT,人工智能到底走了多远?从乔姆斯基GT语法分析和语言认知入手,我们重新认识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的意义,揭示人工智...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GT语法)是语言学革命和认知科学革命的基础,今天它又成为ChatGPT的理论依据。从GT语法到ChatGPT,人工智能到底走了多远?从乔姆斯基GT语法分析和语言认知入手,我们重新认识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的意义,揭示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之间的紧密关联、依存关系和发展动力。认知科学的建立使我们有可能从多学科综合的高度来理解人类心智与人工智能。在此基础上,我们以ChatGPT为例,分析这款人工智能软件的利弊得失及其所造成的困惑,提出“人工智能不能做什么”这个终极问题,并尝试给出我们的回答。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所建造的非人类的智能,它不过是对人类心智的模仿。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的差别,本质在于高阶认知(人类认知),在于语言认知及其基础之上的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人工智能今后的发展必然是体现语言驱动的、语言、思维和文化层级的人类心智和认知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将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心智 人工智能 乔姆斯基 GT语法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指示性手势与其语言学习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伍珍 郭睿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05-1712,共8页
指示性手势是指明空间中某个物体、处所或事件的手部动作,在婴儿1岁时出现,与婴儿的语言学习存在着较强的相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此相关。可能存在两种内在机制:(1)指示性手势影响婴儿的学习环境——引发了适时的语言输入;(2... 指示性手势是指明空间中某个物体、处所或事件的手部动作,在婴儿1岁时出现,与婴儿的语言学习存在着较强的相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此相关。可能存在两种内在机制:(1)指示性手势影响婴儿的学习环境——引发了适时的语言输入;(2)影响学习者本身——帮助婴儿创造有效的学习状态并示意给他人。未来的研究需要探讨这两种机制如何交互作用,以及如何将指示性手势作为诊断或干预工具,用于识别和帮助有语言障碍风险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性手势 语言学习 联合注意 语言障碍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受教育水平和青少年学业自尊的关系:母亲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啸莳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5,共7页
本研究探索了母亲教养方式在母亲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学业自尊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对上述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以715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儿童自尊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学... 本研究探索了母亲教养方式在母亲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学业自尊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对上述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以715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儿童自尊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学业自尊;母亲温暖、拒绝、惩罚的教养方式在母亲受教育水平和青少年的学业自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上述中介作用受性别的调节。相比男生,母亲温暖的教养方式更显著正向预测女生的学业自尊;母亲拒绝和惩罚的教养方式更显著负向预测女生的学业自尊。提升母亲受教育水平,对于促进母亲的积极教养和降低母亲的消极教养,进而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学业自我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受教育水平 教养方式 青少年 学业自尊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和风格:理性思维的两种测量途径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雪 彭凯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0-1559,共10页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关于理性思维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介绍和区分了两种有关理性思维的测量途径,并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性思维可以分成技能和风格两种形式。前者常用评价性的、情境测试方式进行评估,后者常用描述性的、自陈量表方...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关于理性思维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介绍和区分了两种有关理性思维的测量途径,并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性思维可以分成技能和风格两种形式。前者常用评价性的、情境测试方式进行评估,后者常用描述性的、自陈量表方式进行测量。通过分析认知能力对这两种理性思维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认知能力与理性思维技能和思维风格关系的理论模型,为后续在理性思维测量方法上的研究提供一种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思维技能 理性思维风格 直觉和偏差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脑机接口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小刚 陈菁菁 +1 位作者 刘冰川 高小榕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5-1366,共12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旨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脑机接口的初衷是帮助运动障碍患者利用其意图直接控制辅助设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旨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脑机接口的初衷是帮助运动障碍患者利用其意图直接控制辅助设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重拾生活信心。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应用已拓展至游戏娱乐、学习教育、智能家居和军事等领域。作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的重要部分,脑机接口已成为多个国家的科技战略重点。随着脑科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快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的进步步伐加速,脑机接口已成为全球科技前沿热点。脑机接口技术主要涉及硬件、软件和算法,其中硬件主要包括脑信号采集与处理器件,是保障脑机接口性能的前提;软件的优化将降低脑机接口系统的使用门槛,惠及更多人群;算法则主要是对脑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以又准又快地解读用户意图。脑机接口在硬件、软件和算法三方面的技术进步不仅推进脑机接口从实验室演示走向实际应用,同时也将拓宽脑机接口的应用范围。因此,本文从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等方面着手对2022年脑机接口领域的研发热点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增进脑机接口研究现状的了解。同时,对当前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希望能够为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硬件 软件 算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证式践行教育之理论内涵
8
作者 张晓明 樊富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3-165,共3页
通过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提出体证式践行教育的理念。文章初步阐述了体证式践行教育提出的背景、理论内涵、理论内容及教育的对象等命题。
关键词 体证 知行合一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意义追寻与自我中心生命意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自我超越调节作用的解释
9
作者 卢林鑫 周瀚翔 +4 位作者 Reed Pamela G 班永飞 孙霁 宋海迎 高池 《心理学探新》 2025年第4期361-369,共9页
为探讨生命意义追寻与自我中心生命意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以及自我超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中文版人生意义寻求分问卷、中文版人生意义体验分问卷、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中文版青少年自我超越量表对39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为探讨生命意义追寻与自我中心生命意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以及自我超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中文版人生意义寻求分问卷、中文版人生意义体验分问卷、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中文版青少年自我超越量表对39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生命意义追寻与自我超越、自我中心生命意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均呈显著正相关;(2)自我超越分别在生命意义追寻与自我中心生命意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随着自我超越水平的不断升高,生命意义追寻对自我中心生命意义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而生命意义追寻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正向预测作用则增强。该研究发现对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意义追寻 自我中心生命意义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自我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惠燕 苗心 +5 位作者 王鹏飞 林志为 王孟成 杨文登 麻彦坤 曾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1-874,共14页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目前难以确定戒断后,冲动性及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否还呈异常状态。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方法,以35例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和无任何成瘾史的健康个体26人为研究对象,探索在长期戒断后,海洛因成瘾者与其冲动性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戒断组灰质总体积及右内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右侧颞中回和左内侧旁扣带回的灰质体积随用药总量的增加而降低;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尾状核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右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右眶额中回的ReHo值、右眶额下回和左海马体的ALFF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而右中央后回的ReHo值显著更高。这些脑区的状况与冲动性的神经基础相吻合,说明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在戒断44个月,奖赏、凸显、习惯性行为等网络系统仍然呈现异常状态,且与成瘾药物使用总量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是成瘾冲动性的驱动力的神经基础,可以作为解释成瘾者戒断后容易复吸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成瘾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体的注意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欣 袁杰 +1 位作者 徐依宁 傅世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08-1722,共15页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注意选择的表征不仅可以基于空间,也可以基于物体。基于物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OBA)的研究范式主要有双矩形提示范式和侧干扰范式,有关基于物体的注意的机制的理论有感觉...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注意选择的表征不仅可以基于空间,也可以基于物体。基于物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OBA)的研究范式主要有双矩形提示范式和侧干扰范式,有关基于物体的注意的机制的理论有感觉增强理论、注意优先理论和注意转换理论。影响基于物体的注意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刺激本身的特征(如刺激呈现时间)、其它知觉过程和经验因素等。视觉物体的概念既包括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定义的物体,也包括无意识下的物体、变化之后的物体和自上而下的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物体的注意 基于空间的注意 双矩形提示范式 视觉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增强基层公务员的幸福感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倩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4-65,共2页
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幸福感不足会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影响到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提升基层公务员心理资本,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保证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促进政府成功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主观幸福感 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学习到思维培养: ChatGPT时代的教育变革 被引量:40
13
作者 胡思源 郭梓楠 刘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2,共10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预示着教育领域的底层逻辑将发生范式转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教育的演化,探讨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在智能文明时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从知识学习转... 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预示着教育领域的底层逻辑将发生范式转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教育的演化,探讨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在智能文明时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从知识学习转向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需要在教育的目标和方式上实现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面对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教师可以利用ChatGPT的问答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问题,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利用ChatGPT进行辩论的方法,通过模拟不同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论证技巧,实现苏格拉底倡导的以辩求真的教学法;利用ChatGPT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历史人物或文学角色,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理解和探索,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创造力;利用ChatGPT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及时和个性化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ChatGPT 知识学习 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范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困境研究的范式沿革及其理论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传军 廖江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8-1520,共13页
通过评述道德困境研究范式的发展过程,系统阐释了经典两难法、加工分离法、CNI模型法和CAN算法的优缺点和理论价值。后来的研究范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之前研究范式的局限。加工分离法克服了经典两难法的加工纯粹性假设等局限,CNI模... 通过评述道德困境研究范式的发展过程,系统阐释了经典两难法、加工分离法、CNI模型法和CAN算法的优缺点和理论价值。后来的研究范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之前研究范式的局限。加工分离法克服了经典两难法的加工纯粹性假设等局限,CNI模型法在加工分离法基础上进一步分离了道德困境决策的多种心理过程, CAN算法则修正了CNI模型法的序列加工的不恰当预设。研究范式的沿革启示研究者综合应用新方法来解决研究争议和重新审视以往道德理论,合理应用新方法来探索其他具有潜在冲突性的研究议题。总之,本文为道德困境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 加工分离 CNI模型 CAN算法 道德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拒绝的三维动机理论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语嫣 许丽颖 +3 位作者 喻丰 丁晓军 邬家骅 赵靓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3-1105,共13页
算法拒绝意指尽管算法通常能比人类做出更准确的决策,但人们依然更偏好人类决策的现象。算法拒绝的三维动机理论归纳了算法主体怀疑、道德地位缺失和人类特性湮没这三个主要原因,分别对应信任、责任和掌控三种心理动机,并对应改变算法... 算法拒绝意指尽管算法通常能比人类做出更准确的决策,但人们依然更偏好人类决策的现象。算法拒绝的三维动机理论归纳了算法主体怀疑、道德地位缺失和人类特性湮没这三个主要原因,分别对应信任、责任和掌控三种心理动机,并对应改变算法拒绝的三种可行方案:提高人类对算法的信任度,强化算法的主体责任,探索个性化算法设计以突显人对算法决策的控制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以更社会性的视角探究算法拒绝的发生边界和其他可能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决策 算法拒绝 心理动机 人-机器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如何影响道德?文化间变异、文化内变异与多元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晓檬 喻丰 彭凯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1-2090,共10页
道德判断与行为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文化经历的个体,对于同一道德现象的理解与建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心理学的复兴繁荣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文化视角的道德心理学在当代社会心理学语... 道德判断与行为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文化经历的个体,对于同一道德现象的理解与建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心理学的复兴繁荣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文化视角的道德心理学在当代社会心理学语境中备受关注,并已开展了初步的理论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证据。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本文将分别从文化间变异、文化内变异和多元文化三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不同文化因素(比如地域、生态、社会阶层等)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与行为,期望推动未来研究进一步探索快速而剧烈的文化变迁背景下中国人的道德心理和价值体系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与行为 文化变异 多元文化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数量加工机制分离现象的ERP研究
17
作者 孙霁 孙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大量行为研究表明,个体对4以上非符号数量的加工存在加工机制分离现象,但是相关的神经机制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选取21名大学生被试,结合ERP技术和数量判断任务,以数量比率效应为指标,比较4以上不同大小数量加工的神经反应模式。结果显示... 大量行为研究表明,个体对4以上非符号数量的加工存在加工机制分离现象,但是相关的神经机制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选取21名大学生被试,结合ERP技术和数量判断任务,以数量比率效应为指标,比较4以上不同大小数量加工的神经反应模式。结果显示,大小数量加工条件下数量比率效应对P2p成分幅值的调节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支持了小数量加工基于数量属性,大数量加工基于非数量属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量 小数量 数量比率效应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