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保障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静 屠中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5,共5页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健全我国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质量 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招生选拔中的在线方式探索:疫情应急还是长期选项?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渊 黄静 杨帆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6,共7页
招生选拔是研究生教育必须把住的入口关。聚焦于因新冠疫情防控隔离而更加凸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长期存在的全面考察要求和规模不断增长之间矛盾造成的选拔困难,剖析清华大学以“信息流”代替“人员流”、以“规范过程”防范“各种风... 招生选拔是研究生教育必须把住的入口关。聚焦于因新冠疫情防控隔离而更加凸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长期存在的全面考察要求和规模不断增长之间矛盾造成的选拔困难,剖析清华大学以“信息流”代替“人员流”、以“规范过程”防范“各种风险”、以“个性化问题”推动“创新型选拔”的招生选拔在线方式探索,认为该方式有助于提高创新人才选拔的水平和效率,在面向全球选拔国际研究生的场景中更具优势,有望成为一种长期选项。提出应统筹初试、复试协同改革,在创新人才选拔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线选拔相关制度建设以及推动高校自主创新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互联网时代人才选拔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远程复试 在线复试 云复试 研究生招生 人才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探索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任模 屠中华 +2 位作者 刘惠琴 姚强 杨斌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生选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审核”制 博士生招生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教育的链式反应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渊 王任模 +2 位作者 钟晓征 刘丽霞 章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5,共8页
基于连续函数近似,给出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发现其主要规模数据可以用链式反应类似的数学方程描述,符合指数变化规律。定义博士生教育成长指数并根据其取值划分为爆炸式增长、指数衰减和临界振荡三种发展模式。对美国160年来博士学位... 基于连续函数近似,给出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发现其主要规模数据可以用链式反应类似的数学方程描述,符合指数变化规律。定义博士生教育成长指数并根据其取值划分为爆炸式增长、指数衰减和临界振荡三种发展模式。对美国1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中国40年来在学博士生规模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全球四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链式反应模型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指数函数可以很好地近似主要规模数据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博士生教育不断延续发展并包含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传播传承的基本特征。根据历史数据和本文模型,初步给出四大经济体未来20~30年间博士生教育规模“不容乐观”的预测,美国可能进入“新冠”“衰减–恢复”周期,德国可能维持临界振荡甚至进入衰减,日本可能持续衰减,中国有望保持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动力学模型 链式反应 指数规律 成长指数 规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