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工程的实践与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斌 蓝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8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在系统观的指导下,归纳出康复工程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在康复领域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进一步论述了康复系统工程、康复工程及其在康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最后提出了,作为一项专门工程技术体系,康复工程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 本文在系统观的指导下,归纳出康复工程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在康复领域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进一步论述了康复系统工程、康复工程及其在康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最后提出了,作为一项专门工程技术体系,康复工程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拾遗补缺,突出特点,加强在界面/接口处作文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系统工程 康复工程 界面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交互作用的心血管系统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新胜 白净 +1 位作者 崔树起 王苏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在多元非线性心血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了反映心肺交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就呼吸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首先对比了模型仿真结果与文献中给出的检测结果 ,所选取的指标为心率 /收缩压变异信号中... 在多元非线性心血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了反映心肺交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就呼吸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首先对比了模型仿真结果与文献中给出的检测结果 ,所选取的指标为心率 /收缩压变异信号中与呼吸相关的高频功率 (HF ,0 .15~ 0 .4 0Hz)。模型仿真结果与临床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该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出呼吸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就压力感受器和心肺感受器反馈调节能力的变化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交互作用 心肺感受器 自主神经系统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肌肉痉挛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广志 张立群 +1 位作者 杨福生 丁海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关键词 肌肉痉挛 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交互作用的血液动力学效应的数字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菊鹏 白净 +2 位作者 陈劲 杨毅华 吕鸿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1-359,共9页
本文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于呼吸运动过程中心肺的交互作用及其血液动力学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对于常态自主呼吸进行了模拟,然后分析了呼吸深度和频率对心血管系统参量的作用,最后根据临床需要,对于阶梯式呼吸的血液动力学效... 本文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于呼吸运动过程中心肺的交互作用及其血液动力学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对于常态自主呼吸进行了模拟,然后分析了呼吸深度和频率对心血管系统参量的作用,最后根据临床需要,对于阶梯式呼吸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以及呼吸时相与心搏时相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字仿真实验。该研究结果表明,呼吸对血液动力学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与呼吸深度和频率有关,同时也与呼吸模式有关。若采用阶梯式呼吸,则与常态呼吸相比,可产生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效应,这种效应可应用于发展心肺康复性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仿真 血液动力学 心肺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和及时反馈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海曙 杨建国 +2 位作者 王广志 丁辉 王培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5-38,共4页
本文介绍一套由二极管激光器、位置敏感检测器、光靶及微机构成的射击训练测试分析系统,本系统能实时给出整个瞄准过程中枪的晃动信息,已在北京射击场进行了试验。
关键词 二极管激光器 位置检测器 光靶 射击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超声探头的特性和电学匹配 被引量:1
6
作者 祁文康 白净 +2 位作者 杨福生 张志勇 王琳 《应用声学》 CSCD 1992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超声探头——PVDF(Polyvinglidene-Flouride)探头的特性和等效电路,并研究了如何将这类探头与发射和接收电路进行匹配方可获得高分辨率.
关键词 超声波 探头 电学 匹配 性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控制前臂假手握力反馈装置
7
作者 王广志 张济川 Chr.Boosfeld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62-16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假手握力及采用电刺激方法实现假手握力反馈的原理与反馈装置的实现,并对如何达到良好的反馈效果及实际应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反馈信号的特征明显,反馈效果良好。... 本文研究了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假手握力及采用电刺激方法实现假手握力反馈的原理与反馈装置的实现,并对如何达到良好的反馈效果及实际应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反馈信号的特征明显,反馈效果良好。本文所述方法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动假手,构成感觉反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手 感觉反馈 电刺激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