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7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地空间信息感知技术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致远 杨翾 李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信息利用效率低、误差较大及难以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旨在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 【目的】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信息利用效率低、误差较大及难以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旨在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方法】算法结合城市用地空间信息和电网负荷数据,采用分区分类处理策略:对已开发区,利用历史负荷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预测;对新开发区,以已开发区的同类用地性质负荷平均密度值进行等效处理,形成基础预测信息后,再开展负荷预测。对历史负荷数据和等效负荷数据进行精细化和颗粒化处理,整合指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模型,通过动态权重组合形成最优拟合方案,构建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以2014—2020年历史数据为基准进行参数拟合,统计工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商业用电、公共设施用电和其他用电类型的负荷数据,并以2021年负荷情况为目标进行预测。实验对比分析了指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模型在总量预测与分区分类预测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分区分类预测准确度较总量预测提高约33%。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基于动态权重和均值权值的最优拟合效果,计算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权重的最优拟合预测误差为1.12%,较均值权重误差值降低约12%,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分区分类方法将空间信息按用地性质和负荷类型进行归类,可有效提升负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动态调整参数权重,整合单一预测模型,算法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能够实现最优拟合结果,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结论】本文创新点为:一是采用分区分类数据处理方式,提升城市电网空间信息和负荷信息的利用率;二是引入动态权值整合传统负荷预测模型,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通过这两种创新手段,显著提高了城市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 负荷预测 分类处理 指数模型 生长曲线 弹性系数 分区分类 最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网动态等效电路模型及其在电-气耦合系统动态仿真中的应用
2
作者 宋瑞凯 杜松怀 +3 位作者 夏越 陈颖 苏娟 方旺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0-902,I0036,I0037,共15页
随着电力和天然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有必要对电-气耦合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类比的天然气管网动态建模方法,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构建了天然气网络动态仿真模型。首先,利用差分近似将描述天然气管道动... 随着电力和天然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有必要对电-气耦合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类比的天然气管网动态建模方法,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构建了天然气网络动态仿真模型。首先,利用差分近似将描述天然气管道动态特性的偏微分方程转换为常微分方程,通过将气动量类比为电气量,建立了考虑流体阻力时变且具有恒阻抗参数的天然气管道等效电路模型。然后,依据调节阀的调压与截流特性构建了恒阻抗等效电路模型,并有效地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调节阀在管道中的调节特性。最后,以单轴燃气轮机为能量转换元件构建了电-气耦合系统,并深入分析了天然气网络与电力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等效电路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恒定阻抗参数的模型有效提升了仿真效率。天然气网络中的负荷波动或调节阀误动作会导致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不稳定进而对电网侧产生影响,同时,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的调整也会对天然气网络中的流量和压力分布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耦合系统 天然气管道 调节阀 等效电路 恒定阻抗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外送系统主动支撑技术综述
3
作者 阳岳希 贺之渊 +3 位作者 彭程 张汉斌 高冲 胡泽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0-2733,共14页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饱和,远海风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凭借其灵活可控、可孤岛运行及适应远距离输电等优势,成为规模化远...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饱和,远海风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凭借其灵活可控、可孤岛运行及适应远距离输电等优势,成为规模化远海风电输送的首选技术。然而,大容量的海上风电柔直工程大规模接入,将给电网带来弱系统、低惯量和电压支撑不足等稳定性挑战。因此,提升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外送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为此,首先介绍了海上风电柔直外送系统拓扑结构和传统控制策略。接着,从有功和无功支撑2个层面,讨论了跟网型控制结构下通过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主动支撑的方法及其局限性。然后,探讨了对构网型主动支撑技术的需求与相关标准,并梳理分析了构网型控制结构下不同的技术路线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技术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及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 主动支撑 跟网型控制 构网型控制 虚拟惯量 频率支撑 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简化模型改进与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约束解析计算
4
作者 黄怡涵 王小海 +3 位作者 张红光 陈磊 郝玲 杨志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6-47,共12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占比的提高,频率安全问题成为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瓶颈之一。为了满足电网侧对大规模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解析分析的需求,首先对现有解析法所用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简化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综...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占比的提高,频率安全问题成为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瓶颈之一。为了满足电网侧对大规模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解析分析的需求,首先对现有解析法所用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简化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综合考虑负荷反馈控制特性、阀位限幅特性及主汽压力稳态值影响的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二阶简化模型。然后,为准确反映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真实的调频特性,基于机组实时测量的稳态运行数据,提出了一次调频简化模型参数的在线确定方法。最后,为了实现系统频率安全约束的解析计算,对平均系统频率模型进行开环处理。将机组一次调频简化模型应用于平均系统频率开环模型中,提出了系统频率安全约束的解析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简化模型及频率安全解析分析方法能够对系统频率安全特性进行有效评估,且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频率响应 一次调频 火电机组 频率安全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的碳化硅电力电子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姬世奇 赵争鸣 王飞 《广东电力》 2020年第12期14-21,共8页
新型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硅器件,碳化硅器件由于材料属性在电压等级、开关速度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将其应用于中压配电网中可以提升变换器效率和功率密度等性能,实现更多的并网功能... 新型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硅器件,碳化硅器件由于材料属性在电压等级、开关速度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将其应用于中压配电网中可以提升变换器效率和功率密度等性能,实现更多的并网功能。但由于碳化硅器件开关速度更快,在使用碳化硅器件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大的挑战。对此,介绍了碳化硅器件的发展以及现状,总结了基于碳化硅器件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电子装置的潜在优势;分析了碳化硅器件应用过程中,在封装、门极驱动、电磁干扰等方面的挑战以及技术现状,最后介绍了目前碳化硅器件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的实际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电力电子 中压配电网 开关速度 并网功能 门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S技术在电力系统智能电子设备中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巩俊强 黄益庄 夏明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5,共4页
电力系统中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和自控装置等智能电子设备IEDs(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鄄ces)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因通信规约不同,造成互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制造报文规范MMS(ManufacturingM... 电力系统中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和自控装置等智能电子设备IEDs(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鄄ces)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因通信规约不同,造成互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制造报文规范MMS(ManufacturingMessageSpecification)。MMS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将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广泛应用。介绍了把MMS技术用于电力系统的方法,并用此规范开发了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报文规范 面向对象 智能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的雷电暂态感知、监测和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庆 柯锟 +3 位作者 胡军 姚子恒 吴世林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03-3323,共21页
雷电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首要原因,实现对雷电暂态电压电流信号的感知、监测和数据应用对于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日益复杂的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传感器件在满足雷电宽频测量的基础上,监测装置正朝着微型化、高精... 雷电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首要原因,实现对雷电暂态电压电流信号的感知、监测和数据应用对于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日益复杂的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传感器件在满足雷电宽频测量的基础上,监测装置正朝着微型化、高精度、强互联和易取能方向发展。因此,该文基于雷电暂态感知方法、监测装置关键技术和雷击数据统计应用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基于不同原理的电压/电场和电流/磁场传感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其次梳理了传感器微型化、时间同步、通信和供能等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随后通过对雷击暂态波形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监测数据在雷击故障识别与定位中的应用;最后对电力系统中雷电暂态感知、监测与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电场传感技术 电流/磁场传感技术 微型化技术 时间同步 供能与通信 统计分析 雷击故障识别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博弈论-工程优化决策中的博弈思想、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梅生伟 刘锋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9-1171,共13页
实际工程优化决策问题中经常会面临多决策主体、多决策目标以及不确定性等复杂场景,常规的优化决策方法有较大局限性.受钱学森先生名著《工程控制论》的启发,将工程决策问题中应用博弈论基本概念、建模方法、求解算法并考虑复杂工程技... 实际工程优化决策问题中经常会面临多决策主体、多决策目标以及不确定性等复杂场景,常规的优化决策方法有较大局限性.受钱学森先生名著《工程控制论》的启发,将工程决策问题中应用博弈论基本概念、建模方法、求解算法并考虑复杂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决策的理论称为“工程博弈论”.本文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并阐释了工程博弈论“以均衡协调冲突”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非合作工程博弈原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合作工程博弈原理和多主体决策问题的演化工程博弈原理及其在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部分典型工程应用.本文希望通过对相关进展的介绍可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进入这一领域,共同完善工程博弈论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使之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工程博弈论 优化决策 能源–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9
作者 路广 张伯明 孙宏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4-57,共4页
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面向主题、而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它是集成的,也是稳定的。与其相比,数据集市则是更小、更集中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知识的过程。文... 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面向主题、而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它是集成的,也是稳定的。与其相比,数据集市则是更小、更集中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知识的过程。文章对这些数据库新技术做了介绍,并且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它们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据仓库 数据集市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相量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11
10
作者 谢小荣 李红军 +2 位作者 吴京涛 张涛 童陆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同步相量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同步相量响应的广域暂态稳定性控制的概念,阐述了其原理和系统结构,重点讨论了系统实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功角测量、暂态稳定性判别和控制决策、响应时间、通信方式和可靠性设... 在同步相量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同步相量响应的广域暂态稳定性控制的概念,阐述了其原理和系统结构,重点讨论了系统实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功角测量、暂态稳定性判别和控制决策、响应时间、通信方式和可靠性设计等,从而论证了同步相量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控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控制 同步相量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沈沉 王继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0,共4页
介绍网格技术的产生、网格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性能等;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际需要,展望网格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可能应用,预测满足互联电网监控的电力网格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网格技术 因特网 TCP/IP协议 电网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船舶中压直流系统的电力电子配电变压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世恩 郑泽东 李永东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31-39,共9页
中压直流系统适合应用于大型船舶,能够减少系统体积重量,提升运行能效。但是目前直流断路器和直流配电研究进展缓慢,限制了直流系统的应用。电力电子变压器由电力电子变换器和高频变换器组成,拥有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适用于船载... 中压直流系统适合应用于大型船舶,能够减少系统体积重量,提升运行能效。但是目前直流断路器和直流配电研究进展缓慢,限制了直流系统的应用。电力电子变压器由电力电子变换器和高频变换器组成,拥有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适用于船载的配电应用。在分析对比了几种直流变压器拓扑的基础上,提出将串联输入并联输出(ISOP)双主动桥(DAB)变换器用作船载配电变压器,研究了该拓扑的调制和控制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主动桥变换器 串联输入并联输出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的RTU测量非同步分析及其校正方法研究
13
作者 林俊杰 陈冰冰 +3 位作者 郭宜通 宋文超 江昌旭 陆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7-39,共13页
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 RTU)是当前电网中最主要的测量终端,但是其量测量没有统一时标,更新频率低,而且存在不确定性的传输时延。而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具有高同步、高精度等特点,成为电力系... 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 RTU)是当前电网中最主要的测量终端,但是其量测量没有统一时标,更新频率低,而且存在不确定性的传输时延。而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具有高同步、高精度等特点,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数据采集装置。为协调利用这两种测量数据,首先归纳出RTU量测非同步的来源,分析了量测数据不同步对状态估计和潮流计算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的验证结果。并提出基于能量交互算子的量测数据相关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同步数据间相关性最大的原理,利用PMU所产生的精确数据来同步RTU数据,为混合测量系统确定测量基准时刻。通过对IEEE39节点电网和广东83节点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校正量测数据非同步以及改善状态估计和潮流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远程终端单元 电力系统 状态估计 潮流计算 数据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机直驱操动机构速度环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14
作者 黎卫国 马丽娟 +4 位作者 张长虹 杨旭 李明洋 肖曦 王潇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7,共8页
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作为一种融合电力电子器件与永磁同步电机的新型操动机构,具备传动结构简单、控制柔性高、数字化能力强等优势。针对在实际运行工况中,电机直驱操动机构负载的变化导致速度环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 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作为一种融合电力电子器件与永磁同步电机的新型操动机构,具备传动结构简单、控制柔性高、数字化能力强等优势。针对在实际运行工况中,电机直驱操动机构负载的变化导致速度环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uzzy neural network,FNN)-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电机直驱操动机构速度环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标准PSO算法用于优化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中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的速度环PI(Proportional integral,PI)参数,而FNN算法用于优化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首先,建立PMSM数学模型,并分析速度环PI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其次,基于标准PSO算法对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中PMSM控制系统速度环PI控制器参数优化进行分析;随后,结合FNN算法对标准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进行优化;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电机直驱操动机构控制系统速度环性能,为电机直驱操动机构在面对系统惯量变化时的控制性能提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操动机构 模糊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量测的电力系统自适应抗差动态状态估计方法
15
作者 林俊杰 洪宏彬 +2 位作者 宋文超 江昌旭 陆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694-4707,4721,共15页
快速准确地获取整个系统的实时状态,对于随机性和波动性大大增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变得更为重要。为减小未知测量噪声的影响,准确获取系统状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IAREKF)算法的混合测量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 快速准确地获取整个系统的实时状态,对于随机性和波动性大大增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变得更为重要。为减小未知测量噪声的影响,准确获取系统状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IAREKF)算法的混合测量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量测变换技术实现混合量测的融合,并基于系统的时空特性构造伪量测;其次,引入自适应遗忘因子,改进噪声估计算法,能够更快速准确地估计时变系统噪声,提高算法的动态跟踪能力;然后,分析量测装置特性来估计量测噪声,并基于标准新息构造抗差因子以抑制不良数据;最后,基于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模型参数未知、系统状态变化和不良数据的影响下,均有良好的估计性能及较强的抗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混合量测 卡尔曼滤波 抗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状态PWM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多模式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衍 孙立鹏 +2 位作者 李军伟 李强 陆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0-1021,共12页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 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逆变器中的高频开关动作是产生开关损耗影响逆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为适应驱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不得不采用较高的开关频率,从而在低速时产生不必要的开关损耗,使逆变器效率偏低。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来减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高全工况范围的逆变器效率。根据工况动态改变调制模式:在不同转速下采取变载频分段异步TSPWM;根据电机的相电流幅值动态地改变TSPWM不连续调制的钳位模式,使电流幅值较大的相保持在钳位状态以减小损耗。为了解决不同模式切换时相位突变导致电流或转矩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波周期角度计算的电压矢量相位补偿算法,通过精确分析调制模式改变时刻对电压矢量角的影响,计算出切换后的补偿角度对空间电压矢量角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不同模式的平滑切换。最后,通过算法仿真和电机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TS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的电机驱动系统,其逆变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具有较小的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状态脉冲宽度调制(TSPWM) 多模式调制 分段变载波比调制 共模电压 电机驱动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多模块扩展均压技术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祺 薛明 +2 位作者 章鹏程 刘力舟 杨新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980-6989,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多模块可扩展充电均压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充电系统自身高频特性取代传统均压电路所需高频电源。同时,基于其物理隔离特性提高无线充电系统应对复杂场景的可行性,解决传统均压系统体积大,难以用于对体积...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多模块可扩展充电均压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充电系统自身高频特性取代传统均压电路所需高频电源。同时,基于其物理隔离特性提高无线充电系统应对复杂场景的可行性,解决传统均压系统体积大,难以用于对体积要求高的无线充电场景这一问题。该文分析非理想状态下各电池串充电电压不均导致的电池寿命削减和充电灵活性较差问题,并提出一种在非理想状态下系统可靠充电的方法,通过设定期望的阈值电压可靠关断充电系统,实现灵活充电。该无线充电均压系统可实现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均衡、延长电池寿命,同时减小系统的体积占用,无线充电均压系统对于偏移状态也具有一定适应性,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等多种无线充电场景,为无线充电均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倍增器 无线充电 电压均衡 物理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关键电力设备与材料碳排放核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可昀 张宁 +3 位作者 赵乐 赵成 李嘉宇 唐诚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4,共12页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核算输变电工程的碳排放水平可为电力工程的减碳工作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当前,输变电工程碳排放核算领域面临着标准缺失与研究基础薄弱的问题,亟待建立精细化方法和模型。面向输变电工程供应链上游减碳的应用场景,...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核算输变电工程的碳排放水平可为电力工程的减碳工作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当前,输变电工程碳排放核算领域面临着标准缺失与研究基础薄弱的问题,亟待建立精细化方法和模型。面向输变电工程供应链上游减碳的应用场景,首先,从研究对象和核算边界两方面界定了碳排放核算范围;其次,梳理了关键设备与材料在原材料获取与生产制造环节的碳排放活动,研究了工程前期数据受限情况下的活动量获取与转换方式,构建了输变电工程关键设备与材料的碳排放核算模型;最后,面向某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基于在初设阶段的有限数据源,核算了7种关键电力设备与材料在原材料获取与生产制造环节的碳排放。结果表明,导线、杆塔材料和变压器是输变电工程关键设备与材料的主要碳排放来源,应聚焦这3类设备在原材料与制造工艺方面的碳排放,推进电力设备与材料的降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 碳排放核算 输变电工程 排放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在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阎涛 王树民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80,共5页
传统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通常采用RS232或现场总线等有线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往往因为布线困难等原因受到限制。本文基于蓝牙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一个电能质量数据采集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开发流程。最后... 传统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通常采用RS232或现场总线等有线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往往因为布线困难等原因受到限制。本文基于蓝牙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一个电能质量数据采集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开发流程。最后,利用PDA实现了对工业现场电能质量数据的无线实时测量和显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低成本、灵活性、移动性及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监测 单芯片 蓝牙 BlueCore PDA E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鲁棒优化配置调度方法
20
作者 陈柯蒙 肖曦 +3 位作者 田培根 慈松 周琦 杨毅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4,共9页
针对光伏发电与负荷需求不确定性对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系统规划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光储容量协同配置及能量调度方法。首先,对光伏发电及建筑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考虑全寿命周期... 针对光伏发电与负荷需求不确定性对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系统规划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光储容量协同配置及能量调度方法。首先,对光伏发电及建筑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考虑全寿命周期系统成本与收益,根据分时电价分布特点建立了光伏储能容量优化配置及经济调度模型,充分发挥储能“峰谷套利”的优势;随后,基于鲁棒优化理论,参考列约束生成(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思路,将含有不确定性变量的模型转化为双层含确定性变量的主、子问题交替迭代求解;最后,仿真分析表明光伏发电和建筑负荷的“时间逆向分布”特性导致了“最恶劣”场景。同时,将所提模型与传统均值确定性模型进行比较,发现“最恶劣”场景下,鲁棒优化方法的日运行收益较均值模型提高25%。所提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发电、负荷曲线波动较大的情况并保障系统收益,为BIPV系统的储能建设规划和运行调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不确定性 储能容量 经济调度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