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通用全数字时钟匀滑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晓懿 王瀚晟 曾烈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276-1279,共4页
针对锁相环在匀滑含有低频大幅度的抖动和漂移的时钟时有诸如同步和捕捉范围很窄、容易失锁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全数字时钟匀滑技术一统计预测法.其主要思想是用一个周期的统计结果来预测下一个周期的处理值.从该方法的原理和性能... 针对锁相环在匀滑含有低频大幅度的抖动和漂移的时钟时有诸如同步和捕捉范围很窄、容易失锁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全数字时钟匀滑技术一统计预测法.其主要思想是用一个周期的统计结果来预测下一个周期的处理值.从该方法的原理和性能分析可知,其可有效的匀滑各种抖动和漂移,抖动积累较小,同步和捕捉范围很宽,可以匀滑不同频率的时钟.另外,改进的变周期的统计预测法也可使捕捉时间降到合适的长度,以适用于不同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匀滑技术 统计预测法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和非线性寄存器系统的并行化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秦晓懿 王瀚晟 曾烈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并行化技术可降低电路工作速率、延时和功耗 ,广泛应用于通信处理中 .对线性寄存器系统 ,通过对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讨论提出一般性的 (1,N)并行化方法 ,其对任意并行路数N均有统一计算方法 ;并对某些情况下的 (M ,N)并行提出一种... 并行化技术可降低电路工作速率、延时和功耗 ,广泛应用于通信处理中 .对线性寄存器系统 ,通过对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讨论提出一般性的 (1,N)并行化方法 ,其对任意并行路数N均有统一计算方法 ;并对某些情况下的 (M ,N)并行提出一种新实现方法 .对非线性寄存器系统 ,给出其定义 ,对其状态转移进行线性化 ,提出线性化矩阵法的并行方法 ;并对其特例———非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并行化提出推广延时因子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寄存器 非线性寄存器 非线性移位寄存器 (M N)并行 线性化矩阵法 推广延时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对PCB电路系统辐照效应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薇 杜正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41-2844,共4页
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程序用于分析高功率微波注入下半导体器件的毁伤机理,以此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程序为基础加以扩展,添加了电磁波辐照射下微带线的SPICE电路模型。扩展后的程序可以同时用于分析平... 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程序用于分析高功率微波注入下半导体器件的毁伤机理,以此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程序为基础加以扩展,添加了电磁波辐照射下微带线的SPICE电路模型。扩展后的程序可以同时用于分析平面波入射下含半导体器件的PCB电路的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和置于带孔缝屏蔽腔中的PCB电路的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应用此仿真程序分析了一个含有低噪声放大器的简单PCB电路,得到了该PCB电路在不同形式平面波入射下低噪声放大器的烧毁阈值,在该PCB电路置于屏蔽腔中时,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口出现耦合干扰电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半导体器件 SPICE模型 PCB电路 屏蔽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天线技术与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正和 杜正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7-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电磁带隙结构、多(单)天线系统、多(单)天线信道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电磁带隙结构小型化、宽带化技术,小型化、多频带/宽频带天线单元,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手机多天线系统,室内... 本文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电磁带隙结构、多(单)天线系统、多(单)天线信道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电磁带隙结构小型化、宽带化技术,小型化、多频带/宽频带天线单元,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手机多天线系统,室内外环境下的多(单)天线系统的信道特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 多输入多输出 电磁带隙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话音业务的动态接入技术
5
作者 徐晓慧 姜红旗 林孝康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5,共4页
在简单介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之后 ,给出了一个 3.5GHz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MAC实现方案 ,着重研究了话音业务如何动态地接入骨干网 ;最后给出了话音业务通过E1接口接入PSTN的实现框图。本系统工作在 3.5GHz频段 ,采用FDD的双工... 在简单介绍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之后 ,给出了一个 3.5GHz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MAC实现方案 ,着重研究了话音业务如何动态地接入骨干网 ;最后给出了话音业务通过E1接口接入PSTN的实现框图。本系统工作在 3.5GHz频段 ,采用FDD的双工技术、TDM/TDMA的复用多址技术、MAC技术实现了数据 /话音混合传送 ,并且通过动态资源分配保证了带宽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MAC协议 动态资源分配 话音业务 复用多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Hoc网络中的TCP改进技术
6
作者 李海涛 林孝康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近年来,有关移动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何有效地提高其网络性能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这种网络拓扑动态变化、路由易发生改变的特点,分析了传统TCP协议在应用上遇到的挑战,并从两个途径研究了针... 近年来,有关移动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何有效地提高其网络性能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这种网络拓扑动态变化、路由易发生改变的特点,分析了传统TCP协议在应用上遇到的挑战,并从两个途径研究了针对TCP技术的各种改进方案,同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C网络 TCP协议 移动AD 路由 网络拓扑 网络性能 改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测试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宁 阳辉 宋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S1期261-26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测试系统及其软件和硬件实现方案,能够实现视频的播放、测试数据的实时显示以及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后期的统计处理。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的网络测试、评估和规划。
关键词 地面数字电视 覆盖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型晶体管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怀安 杜正伟 龚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1-1864,共4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器件烧毁过程中电场、电流密度、温度等参数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分别观察了低电压和高电压脉冲作用下烧毁过程中热点的形成过程,并得到了器件烧...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器件烧毁过程中电场、电流密度、温度等参数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分别观察了低电压和高电压脉冲作用下烧毁过程中热点的形成过程,并得到了器件烧毁所需时间以及能量与脉冲电压幅度之间的关系.在电压脉冲较低时,烧毁点位于通道中靠近集电极的位置,当脉冲电压达到一定幅度的时候,由于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发生雪崩击穿,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势会抬高,从而引起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击穿,形成新的热点,并在电压幅度约高于100V的情况下会率先达到烧毁温度.随着脉冲电压幅度的增高,晶体管烧毁所需时间呈负指数减少,而所需能量在55~100V之间接近于线性增长,直到电压幅度约高于100V时才开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响应 电磁脉冲 双极型晶体管 烧毁 2维器件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时空混沌二值化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宁 山秀明 +2 位作者 任勇 夏永祥 尹逊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0-63,共4页
指出经符号函数二值化方法生成的时空混沌序列存在伪随机性差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空混沌序列二值化方法 ,并应用多种方法对其产生的二值序列的伪随机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伪随机性能很好 ,并且二值序列的相关特性也比较理想 ... 指出经符号函数二值化方法生成的时空混沌序列存在伪随机性差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空混沌序列二值化方法 ,并应用多种方法对其产生的二值序列的伪随机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伪随机性能很好 ,并且二值序列的相关特性也比较理想 ,表明了这种改进的方法是一种实用的时空混沌序列二值化方法 ,而且二值化后的序列比较适合于作为码分多址 (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通信系统中的扩频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化方法 时空混沌 单向耦合映像格子 伪随机性 码分多址 CDMA 扩频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路在电磁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作用过程中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曦 杜正伟 龚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97-1202,共6页
借助自主开发的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器,研究了电磁脉冲从发射极注入双极型晶体管时,外电路的影响,分析了共基极接法晶体管的电流分配系数,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种典型外电路元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冲从发射极注入时,基极外... 借助自主开发的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器,研究了电磁脉冲从发射极注入双极型晶体管时,外电路的影响,分析了共基极接法晶体管的电流分配系数,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种典型外电路元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冲从发射极注入时,基极外接电阻对器件烧毁过程影响不大;集电极外接正电压源等效于削减电磁脉冲的幅度,有延缓器件烧毁的作用;集电极外接电阻能明显提高器件对电磁脉冲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双极型晶体管 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器 外电路 烧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型晶体管损坏与强电磁脉冲注入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怀安 杜正伟 龚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9-692,共4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BJT)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电磁脉冲从不同极板注入时BJT的响应情况,根据温度分布的集中程度分析了发生烧毁的难易程度。模拟得出:发射极注入最容易导致烧毁,集电极...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双极型晶体管(BJT)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了2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电磁脉冲从不同极板注入时BJT的响应情况,根据温度分布的集中程度分析了发生烧毁的难易程度。模拟得出:发射极注入最容易导致烧毁,集电极注入次之,基极注入相对不易导致烧毁;发射极注入烧毁所消耗能量随着脉冲电压上升而下降,到30 V以后基本与电压的升高无关,集电极注入烧毁所消耗的能量则随着电压上升而上升,到100 V以后由于BE结上热点的出现而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器件数值模拟 电磁脉冲 双极型晶体管 烧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极注入强电磁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的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曦 杜正伟 龚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空间电磁脉冲注入硅双极型晶体管后可能会导致晶体管烧毁。借助2维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基极注入短电磁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的作用,得出结论:晶体管的热斑位于基极边缘,由于该点既是电场峰所在,又是电流最密集之处,热量产生集中,因... 空间电磁脉冲注入硅双极型晶体管后可能会导致晶体管烧毁。借助2维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基极注入短电磁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的作用,得出结论:晶体管的热斑位于基极边缘,由于该点既是电场峰所在,又是电流最密集之处,热量产生集中,因此基极注入脉冲使晶体管烧毁所需的能量比其它两电极注入要少;在基极注入短脉冲作用下,晶体管烧毁所需能量几乎不随脉冲宽度变化;烧毁所需脉冲功率近似与脉冲宽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器件数值仿真 电磁脉冲 双极型晶体管 基极注入 烧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上升沿电磁脉冲作用下PIN二极管中的电流过冲现象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怀安 杜正伟 龚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3-787,共5页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脉冲对PIN二极管的干扰,利用基于扩散漂移模型的基本半导体方程,采用半导体器件一维瞬态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快上升沿阶跃电磁脉冲作用下PIN二极管中的电流密度和电荷密度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别观察了正反偏电压脉冲... 为了研究瞬态电磁脉冲对PIN二极管的干扰,利用基于扩散漂移模型的基本半导体方程,采用半导体器件一维瞬态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快上升沿阶跃电磁脉冲作用下PIN二极管中的电流密度和电荷密度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别观察了正反偏电压脉冲作用下过冲电流的产生过程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过冲电流是和PIN二极管在高频下的容性表现相关的,无论是在正电压还是负电压情况下,脉冲上升沿时间越短、初始正偏压越高,则过冲电流密度的峰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上升沿电磁脉冲 PIN二极管 干扰 过冲电流 器件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H自愈环生存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皇甫伟 容鹏 曾烈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58-1560,共3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生存性指标的概念 ,并对基于SDH自愈环拓扑结构的网络在灾害条件下的网络生存性进行了定量研究 .文中分析了不同的业务分布条件对网络生存性指标的影响 ,以及灾害强度和网络生存性的关系 .
关键词 同步数字序列 自愈环 网络生存性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反相器的电磁干扰频率效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杰 杜正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器,研究了CMOS反相器在1 MHz^20 GHz电磁干扰作用下的响应。仿真结果表明:低频电磁干扰通过控制CMOS反相器中MOS管的导通、截止影响CMOS反相器的正常工作;高频电磁干扰通过MOS管中的本征电容... 利用自主开发的2维半导体器件-电路联合仿真器,研究了CMOS反相器在1 MHz^20 GHz电磁干扰作用下的响应。仿真结果表明:低频电磁干扰通过控制CMOS反相器中MOS管的导通、截止影响CMOS反相器的正常工作;高频电磁干扰通过MOS管中的本征电容耦合到输出端,干扰CMOS反相器的工作状态;CMOS反相器对于电磁干扰的敏感度随着干扰频率上升而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反相器 器件物理模拟 电磁干扰 翻转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P声码器基音周期参数量化合成改进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计哲 李晔 +1 位作者 崔慧娟 唐昆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8,共4页
针对正弦激励线性预测(SELP)声码器在解码端使用整型基音周期会引入额外舍入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码本整型化修正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码本中的各个码字在线性域进行取整,达到与解码端反量化过程一致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 针对正弦激励线性预测(SELP)声码器在解码端使用整型基音周期会引入额外舍入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码本整型化修正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码本中的各个码字在线性域进行取整,达到与解码端反量化过程一致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基音周期对数域矢量量化的量化误差,并且能够将合成语音的平均意见得分(MOS)提高0.05左右,明显改善合成语音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编码 基音周期 矢量量化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同步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14
17
作者 尹晶 曾烈光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时钟数据恢复(CDR)电路是通信传输设备中的重要部分,对于突发式的接收,基于锁相环的传统的CDR往往不能满足其快速同步的要求。对此,文章采用过采样方式基于FPGA设计实现了一种全数字化的155.52Mb/s下的CDR电路。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测... 时钟数据恢复(CDR)电路是通信传输设备中的重要部分,对于突发式的接收,基于锁相环的传统的CDR往往不能满足其快速同步的要求。对此,文章采用过采样方式基于FPGA设计实现了一种全数字化的155.52Mb/s下的CDR电路。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CDR电路可以有效地对相位变化实现快速同步,有很大的捕捉范围,且系统较锁相环便于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R 过采样 快速同步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反相器内部瞬态闩锁效应的脉冲宽度效应理论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杰 杜正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0-1204,共5页
从基本半导体物理出发,通过求解载流子连续性方程,建立了能够定量描述引起CMOS反相器内部瞬态闩锁效应的微波脉冲功率阈值与脉冲宽度关系的解析理论模型。通过与仿真结果以及文献中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该理论模... 从基本半导体物理出发,通过求解载流子连续性方程,建立了能够定量描述引起CMOS反相器内部瞬态闩锁效应的微波脉冲功率阈值与脉冲宽度关系的解析理论模型。通过与仿真结果以及文献中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该理论模型表明,引起CMOS反相器内部瞬态闩锁效应的微波脉冲功率阈值首先随着脉冲宽度增加逐渐降低,但是存在一个明显拐点区域,当脉冲宽度超过该区域之后,引起闩锁效应的功率阈值变化不甚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脉冲 CMOS反相器 闩锁效应 脉冲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信元界面的并行ATM信元定界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皇甫伟 曾烈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15,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缺乏字节边界条件下的并行ATM信元定界算法,并讨论了并行电路的实现中的最优参数确定。文中采用Markov模型分析了信赖度在正确字节边界和错误字节边界两种情形下的不同分布,并按照字节同步时间最小化的目标确定最优的电... 本文介绍了一种缺乏字节边界条件下的并行ATM信元定界算法,并讨论了并行电路的实现中的最优参数确定。文中采用Markov模型分析了信赖度在正确字节边界和错误字节边界两种情形下的不同分布,并按照字节同步时间最小化的目标确定最优的电路参数并给出电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元界 并行处理 模型分析 异步传输模式 信元定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广播策略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晓峰 王有政 +1 位作者 梅顺良 王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7-188,191,共3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广播策略(OBA),通过对虚拟骨干结构算法的优化,在不改变其数学特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广播信息传输开销,给出了这一优化策略的理论分析和数据仿真验证。
关键词 自组织网络 广播策略 虚拟骨干结构 连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