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CC电厂的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成本的估算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河 何芬 +4 位作者 李政 倪维斗 何建坤 张希良 麻林巍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479,共5页
在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厂进行经济性估算时,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成本(EPC)的估算直接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国外相关EPC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为此,结合国内情况以及相应设备的实际报价和工程造价,充分考虑到国产化程度的不同,对... 在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厂进行经济性估算时,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成本(EPC)的估算直接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国外相关EPC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为此,结合国内情况以及相应设备的实际报价和工程造价,充分考虑到国产化程度的不同,对这些投资模型进行了修正,主要包括对地区因子、规模因子、时间因子的修正和添加,从而得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IGCC的EPC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IGCC EPC 经济性 估算模型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载荷预测与评估模型
2
作者 尹尧杰 褚景春 姜培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221,共5页
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实现规模化发展,风电机组正在朝着大型化、智能化与数字化方向发展。这里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大型风电机组载荷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和主要部件如塔架、机舱以及叶片载... 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实现规模化发展,风电机组正在朝着大型化、智能化与数字化方向发展。这里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大型风电机组载荷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和主要部件如塔架、机舱以及叶片载荷数据进行学习与训练进而对风电机组关键载荷进行预测与评估。应用建立的载荷预测模型对某型3.XMW风电机组DLC1.2所有设计工况载荷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对时域载荷、频域捕捉以及等效疲劳载荷的预测都能很好的跟随测试数据,精确度均达到90%以上,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数字化 卷积神经网络 载荷预测 时域载荷 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产能源系统工程研究方法论框架探讨
3
作者 刘宇 倪维斗 +1 位作者 李政 黄河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2,共6页
结合系统工程思想对多联产的系统工程概念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多联产系统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关键问题,并对其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尺度下的逻辑分解。据此,提出了多联产能源系统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论。
关键词 多联产系统 系统工程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弹性支承动态特性分析
4
作者 尹尧杰 褚景春 姜培学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4-1060,共7页
风电机组正在朝着大型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机组载荷成倍增长,这对机组部件的动力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风电机组齿轮箱弹性支承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风电机组整机动力学模型,并耦合风轮气动载荷计算与风电... 风电机组正在朝着大型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机组载荷成倍增长,这对机组部件的动力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风电机组齿轮箱弹性支承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风电机组整机动力学模型,并耦合风轮气动载荷计算与风电机组控制程序;然后,利用搭建的风电机组整机模型计算了均匀风速下齿轮箱弹性支承的动态响应时频特性,对比分析了风切变、塔影效应以及非线性刚度对弹性支承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实际仿真计算了湍流风速工况下风电机组一个弹性支承出现损坏时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当弹性支承出现损坏仅能匹配50%刚度时,其响应会急剧增大,超过振动标准安全阈值4倍以上,影响风电机组整机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多体动力学 非线性刚度 弹性支承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低电压穿越响应分析
5
作者 尹尧杰 褚景春 姜培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575,共10页
为了分析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对传动链齿轮与轴承等部件冲击载荷的影响,分别采用转子有限元法与集中参数法对传动链中的盘、轴、轴承、联轴器以及齿轮等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结合风电机组气动载荷与控制模型,建立了传动链动态响应... 为了分析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对传动链齿轮与轴承等部件冲击载荷的影响,分别采用转子有限元法与集中参数法对传动链中的盘、轴、轴承、联轴器以及齿轮等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结合风电机组气动载荷与控制模型,建立了传动链动态响应仿真程序。利用建立的仿真程序对风电机组稳态工况进行了仿真,筛选出齿轮啮合力与轴承力最大的部件。将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曲线加载到仿真程序中,对低电压穿越各类工况动态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电压穿越会对风电机组传动链的齿轮与轴承产生冲击,并且冲击载荷的大小与机组工况载荷、电压跌落幅值以及跌落形式相关,并且这三者的影响因素是依次递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传动链 齿轮 轴承 低电压穿越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低氧燃烧条件下氮氧化物的生成特性 被引量:44
6
作者 祁海鹰 李宇红 +2 位作者 由长福 苑皎 徐旭常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22,共6页
高温低氧燃烧原理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 ,使得高温燃烧条件下的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受到大大抑制。为了掌握这种非常规燃烧现象及污染物生成的基本规律 ,采用扩散燃烧模型、热力 NO生成模拟与湍流 N - S方程 ,数值研究了... 高温低氧燃烧原理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 ,使得高温燃烧条件下的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受到大大抑制。为了掌握这种非常规燃烧现象及污染物生成的基本规律 ,采用扩散燃烧模型、热力 NO生成模拟与湍流 N - S方程 ,数值研究了燃烧空间中空气氧浓度对燃烧特性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再现了高温与低氧两种条件相结合 ,形成的稳定的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为发展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低氧燃烧 氮氧化物 排放浓度 数值模拟 扩散燃烧 湍流N-S方程 生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中生物质热解气化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智微 唐松涛 +3 位作者 苏学泳 吕子安 程从明 李定凯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对水蒸汽和氮气流化条件下 ,流化床内生物质热解气化生成的纯煤气产率及低位热值随反应温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五种生物质原料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流化床内生物质热解气化生成气体产物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得到了纯煤气... 对水蒸汽和氮气流化条件下 ,流化床内生物质热解气化生成的纯煤气产率及低位热值随反应温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五种生物质原料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流化床内生物质热解气化生成气体产物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得到了纯煤气产率和热值的计算公式 ,并推荐了循环流化床条件下生物质热解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流化床 热解气化 气体产率 水蒸汽 氮气 纯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分配及透平膨胀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1
8
作者 王德慧 李政 +1 位作者 麻林巍 倪维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0-185,共6页
根据大型发电燃气轮机的结构和性能信息,利用ASPEN软件建立了较详细的系统及部件的热力计算模型,对其冷却空气参数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推测;以逐级计算冷却空气做功的详细计算方法为基准,在透平压比及排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对使用两种透... 根据大型发电燃气轮机的结构和性能信息,利用ASPEN软件建立了较详细的系统及部件的热力计算模型,对其冷却空气参数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推测;以逐级计算冷却空气做功的详细计算方法为基准,在透平压比及排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对使用两种透平进口温度计算透平膨胀功的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展示了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功率和效率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结果证明,两种由透平初温计算透平膨胀功的方法对功率的计算结果相似,但根据ISO方法定义的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膨胀功,相应效率的值更接近透平的级等熵效率,效率意义明确,是一种较理想的简便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燃气轮机 冷却空气量 透平膨胀功 计算方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硫副产物改良碱性土壤过程中化学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6
9
作者 王金满 杨培岭 +1 位作者 任树梅 项光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5,共8页
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脱硫副产物在改良碱性土壤过程中对碱性土壤化学指标(代换性钠、ESP、SAR、pH值)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种碱性土壤(强度碱化土和碱土),两种土壤各分两个脱硫副产物施用水平(强度碱化土为3 g kg-1和3 6 g kg... 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脱硫副产物在改良碱性土壤过程中对碱性土壤化学指标(代换性钠、ESP、SAR、pH值)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种碱性土壤(强度碱化土和碱土),两种土壤各分两个脱硫副产物施用水平(强度碱化土为3 g kg-1和3 6 g kg-1;碱土为7 g kg-1和8 4 g kg-1)。结果表明,经过施加烟气脱硫副产物和淋洗各种试验处理的代换性钠、ESP、SAR和pH值都有了明显的降低,碱性土壤得到了改良;同时,高烟气脱硫副产物施加水平的碱性土壤改良效果要优于低施加水平的碱性土壤;强度碱化土和碱土分别施加3 6 g kg-1、8 4 g kg-1烟气脱硫副产物后,在强度碱化土表层(0~40 cm)和碱土表层(0~20 cm)ESP<15、SAR<13和pH<8 5,已经降至中度碱化土水平,改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化 改良效果 淋洗 施用 变化规律 土壤 试验 烟气脱硫 副产物 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炉协调的增益调度伺服系统(英文) 被引量:32
10
作者 黄祖毅 李东海 +1 位作者 姜学智 孙立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1-198,共8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锅炉-汽机系统的参数在大范围工况下发生变化,提出了增益调度伺服系统。增益调度控制方法把非线性系统在一些工况点下进行线性化,针对每一个线性化系统设计了伺服系统。在相应的工况点下,伺服系统能保证良好的...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锅炉-汽机系统的参数在大范围工况下发生变化,提出了增益调度伺服系统。增益调度控制方法把非线性系统在一些工况点下进行线性化,针对每一个线性化系统设计了伺服系统。在相应的工况点下,伺服系统能保证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对于这些选定工况点之间的其他工况,提出了一种能保证稳定性的插值方法。基于这种插值方法选择的控制器参数可以由极点配置保证全局稳定。这种增益调度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无差跟踪、参数变化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说明了这种控制系统能在大范围工况内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协调控制系统 增益调度伺服系统 汽轮机 锅炉 动态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产物中焦油的催化裂解 被引量:59
11
作者 侯斌 吕子安 +1 位作者 李晓辉 李定凯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对生物质热解产物 (粗煤气 )中焦油的催化裂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主体由一个常压鼓泡床热解反应器和一个固定床催化裂解反应器组合而成 ,生物质原料为玉米杆屑 ,催化剂分别选用煅烧石灰石和煅烧白云石。实验结果表明 ,当催化... 对生物质热解产物 (粗煤气 )中焦油的催化裂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主体由一个常压鼓泡床热解反应器和一个固定床催化裂解反应器组合而成 ,生物质原料为玉米杆屑 ,催化剂分别选用煅烧石灰石和煅烧白云石。实验结果表明 ,当催化裂解反应器内温度在 80 0~ 85 0℃之间时 ,两种催化剂对粗煤气中焦油的催化裂解效果均非常明显 ,焦油裂解率均可达到 90 %以上 ,虽然煅烧石灰石的催化活性比煅烧白云石高 ,其失活速率也相对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焦油 热解 催化裂解 粗煤气 玉米杆屑 煤气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建立喷流床煤气化炉模型 被引量:52
12
作者 张斌 李政 +2 位作者 江宁 麻林巍 郑洪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79-1182,共4页
Two models that can predict and simulate the performance of entrained bed coal gasifier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process simulator--Aspen Plus The models are characterized by handling solid materials directly rat... Two models that can predict and simulate the performance of entrained bed coal gasifier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process simulator--Aspen Plus The models are characterized by handling solid materials directly rather than converting them into equivalent conventional components One model uses Aspen built in RGibbs model, and the other uses a user self defined model Both models were verified by the industrial data of three typical entrained bed gasifiers--Texaco, Shell and Destec Finally, the optimal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ranges of different gasifier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of slurry feed gasifier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dry coal feed Shell gasifier,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lurry feed type gasifier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equilib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床煤气化炉 数学模型 ASP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膛辐射传热数学模型及其仿真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腾飞 罗锐 +1 位作者 冯文 任挺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15-219,共5页
为了准确计算炉膛内的辐射传热量,以辐射传热计算的假想面模型为基础,把锅炉炉膛沿高度方向分区,以炉膛内的燃烧与辐射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比较精确的炉内传热一维集总参数模型,推导出计算真实壁面和假想壁面有效辐射力的矩阵表达... 为了准确计算炉膛内的辐射传热量,以辐射传热计算的假想面模型为基础,把锅炉炉膛沿高度方向分区,以炉膛内的燃烧与辐射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比较精确的炉内传热一维集总参数模型,推导出计算真实壁面和假想壁面有效辐射力的矩阵表达式, 然后通过求解介质的 能量方程,获得了炉内的一维温度分布以及各区段水冷壁的吸热量和热流密度。模型可以实现传热与燃烧子模型间的耦合求解,只需根据锅炉运行的外部参数便可实现炉内传热的自动计算。计算结果与其它文献三维模型的预测值非常一致,但由于模型采用了一维简化处理,收敛较快,可以满足电站实时仿真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炉膛 辐射传热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压缩颗粒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惺 李定凯 +2 位作者 倪维斗 李政 张鹤丹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采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麦秸、玉米秸、胶合板粉粒和松木粒4种生物质压缩颗粒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其着火及燃尽特性,结合前人提出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出用相对失重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质压缩颗粒与煤相比,其着火... 采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麦秸、玉米秸、胶合板粉粒和松木粒4种生物质压缩颗粒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其着火及燃尽特性,结合前人提出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出用相对失重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质压缩颗粒与煤相比,其着火与燃尽温度均较低,燃烧迅速且集中;与生物质粉末相比,其固定碳的燃烧更平稳,燃烧时间延长.4种物质之中,松木粒综合燃烧特性最好,玉米秸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压缩颗粒 综合燃烧特性 相对失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王翠苹 李定凯 +1 位作者 王凤印 杨启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该文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玉米秸秆、木屑、混合木屑三种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段比较了三种颗粒燃料的燃烧特点及各段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的热化学动力学参数,分析了成型处理工序对生物质燃烧特性的影响。结合颗粒燃料在燃... 该文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玉米秸秆、木屑、混合木屑三种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段比较了三种颗粒燃料的燃烧特点及各段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的热化学动力学参数,分析了成型处理工序对生物质燃烧特性的影响。结合颗粒燃料在燃烧炉中的实际燃烧特点,明确了影响颗粒燃料燃烧适应性的主导因素是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速率,由此为改良低质颗粒燃料、提高燃烧炉适应性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颗粒燃料 挥发分析出速率 燃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燃煤电站锅炉NO_x排放的现状分析和应对措施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海 吕俊复 +2 位作者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分析了我国电站锅炉NOx排放的现状,讨论了将低NOx燃烧器(LNB)与空气 燃烧分级相结合,以减少NOx排放的可行性。以清华大学最近开发成功的多重富集型LNB的结构原理和实践为例,阐述了LNB燃烧器的设计原则,强调了应当以系统的观念解决锅炉NO... 分析了我国电站锅炉NOx排放的现状,讨论了将低NOx燃烧器(LNB)与空气 燃烧分级相结合,以减少NOx排放的可行性。以清华大学最近开发成功的多重富集型LNB的结构原理和实践为例,阐述了LNB燃烧器的设计原则,强调了应当以系统的观念解决锅炉NOx的排放;分析了三次风对NOx排放的影响,指出现有三次风的使用和布置不利于降低NOx的排放,并对我国电站锅炉实现低NOx排放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电站锅炉 煤粉燃烧 低NOX燃烧 多重富集型低NOx燃烧器 三次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光热(PVT)系统概况与评价 被引量:53
17
作者 王宝群 姚强 +1 位作者 宋蔷 卢智恒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简要介绍了当前PVT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研究概况,分析了不同的PVT系统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并比较了PVT系统、PV系统和太阳集热器系统的经济性。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了影响PVT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 PVT 评价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建模部分 被引量:40
18
作者 李政 王天骄 +2 位作者 韩志明 郑洪韬 倪维斗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165,1168,共6页
建立了一个预测 Texaco煤气化炉性能的数学模型。建模采用“小室模型”方法 ,将气化炉分为多段 ,分别建立 8种气体成分、固体和碳质量平衡以及总体能量平衡。模型详细考虑了气固流动过程以及包括水煤气反应、CO2 还原、变换反应等 1 0... 建立了一个预测 Texaco煤气化炉性能的数学模型。建模采用“小室模型”方法 ,将气化炉分为多段 ,分别建立 8种气体成分、固体和碳质量平衡以及总体能量平衡。模型详细考虑了气固流动过程以及包括水煤气反应、CO2 还原、变换反应等 1 0多种均相和异相反应在内的动力学反应过程。与常见采用化学平衡假定的气化炉性能预测模型相比 ,本模型的突出优点在于如下方面 :首先 ,可以反映气化炉几何尺寸和结构影响 ;其次 ,可以计算气化炉主要性能参数 (如煤气成分和浓度、温度以及碳转化率等 )以及它们的分布特性 ;第三 ,模型反映的是有限停留时间条件下、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的产物 ,这与气化炉实际运行情况更加贴切。对 3个煤种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 :本模型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和应用价值。图 3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ACO 煤气化炉 数学模型 联合循环 燃气锅炉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的环境、经济和能源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冯文 王淑娟 +2 位作者 倪维斗 陈昌和 郑显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400,共7页
为了推动氢能系统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并为我国在近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 (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及其氢源 )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根据现有的生产、储存和输运氢的技术 ,设计了 11种可行方案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案的环境性、... 为了推动氢能系统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并为我国在近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 (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及其氢源 )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根据现有的生产、储存和输运氢的技术 ,设计了 11种可行方案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案的环境性、经济性和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 ,得到了每种方案的分类环境效应指数、氢气总成本和总能量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综合指标最优的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方案是 :天然气集中制氢厂制氢 ,然后用汽车将装有氢气的高压钢瓶输运到加氢站 ,加注给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氢能系统 环境评价 经济评价 能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转速混流泵叶轮设计方法 被引量:43
20
作者 曹树良 梁莉 +1 位作者 祝宝山 陆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基于二元理论,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高比转速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给出采用流线迭代法求解轴面流动,应用逐点积分法进行叶片绘形,在轴面上进行叶片加厚和在保角变换平面上进行叶片头部、尾部修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了轮毂比、速... 基于二元理论,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高比转速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给出采用流线迭代法求解轴面流动,应用逐点积分法进行叶片绘形,在轴面上进行叶片加厚和在保角变换平面上进行叶片头部、尾部修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了轮毂比、速度矩分布函数、叶片进出口边位置等对设计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具有设计计算精度高、得到的叶片表面光滑、叶片表面数据齐全、便于数控机床加工制造等特点,为高比转速混流泵系列叶轮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二元理论 叶轮设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