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交互教学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琼 杨格丹 李敏辉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10期110-117,共8页
随着在线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交互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通过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总结出着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着力... 随着在线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交互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通过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总结出着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三个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解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交互教学模式的效能及其10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以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例进行了该模式的实践应用,以期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教学设计和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构筑未来教育的新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融合交互 个性发展 自主学习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林海波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康飞宇 王选朋 尹钊 戴兴建 林曦鹏 朱轶林 张弛 张宇鑫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俞振华 党荣彬 邱清泉 陈仕卿 史卓群 张华良 李浩秒 徐成 周栋 司知蠢 宋振 赵新宇 刘轩 梅文昕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9-2192,共44页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储能又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一年,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保持了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领域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机构和学者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WIPO国际发明专利数、新增集成示范和产业化项目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型储能装机功率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历史性时刻,总体上中国储能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创造视角的企业并购与重组文献述评——兼谈中国情景下的研究展望
3
作者 李善民 周珏廷 +1 位作者 黄志宏 王彩萍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9,共23页
现有研究就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由于结论呈现分散化特征,亟需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推动并购重组实践的持续创新,诱发了一系列新趋势和新问题,而中国情景下... 现有研究就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由于结论呈现分散化特征,亟需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推动并购重组实践的持续创新,诱发了一系列新趋势和新问题,而中国情景下的并购重组新问题和新现象具有其独特性。从实践推动和理论应用两条路径梳理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研究的分析逻辑,追溯并购重组经典理论的发展脉络,通过归纳主并方特征、标的方特征、交易特征以及制度与环境因素对并购重组价值创造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并购重组“价值创造之谜”,提出未来应基于中国特色的制度、文化、经济以及利益相关者维度构建中国情景下的并购重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价值创造 影响因素 中国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共建转化医学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
4
作者 王畅 王蒲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7,共13页
为跨越医学创新中的“死亡之谷”,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重视研究型医院的知识生产价值,构建协同创新与知识共享的生态系统。基于网络嵌入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研究型医院嵌入传统由医疗科技企业主导的创新网络,参照转化医学中心的制度逻... 为跨越医学创新中的“死亡之谷”,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重视研究型医院的知识生产价值,构建协同创新与知识共享的生态系统。基于网络嵌入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研究型医院嵌入传统由医疗科技企业主导的创新网络,参照转化医学中心的制度逻辑,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访谈进行赋值仿真,探究初始意向、政府引导、自组织约束对演化路径的影响。研究发现,转化医学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包括三方共建的资源集聚型、政府支持的政策引导型和均不参与的主体分散型,也存在生态自组织型的局部稳定策略。研究型医院嵌入创新网络,更倾向于获取长期协同收益;医疗科技企业传递协作网络,逐步实现关系嵌入到结构嵌入,为生态运行发挥更强的内生推动作用;除政府补贴和奖励外,生态自组织的机会主义惩罚产生内部约束,政府可由直接干预转向监督治理。基于此,提出促进转化医学创新生态演进的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转化医学中心 演化博弈 网络嵌入 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能固态锂硫电池研究进展
5
作者 温博华 孟海军 +4 位作者 陈勇龙 李晓辉 罗加严 林琳 张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1444,共21页
固态锂硫电池(SLSB)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等优势,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与采用液态电解液的锂硫电池(LSB)相比,SLSB不存在穿梭效应,且理论上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然而目前其相关基础理论、高比能电芯制备均面... 固态锂硫电池(SLSB)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等优势,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与采用液态电解液的锂硫电池(LSB)相比,SLSB不存在穿梭效应,且理论上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然而目前其相关基础理论、高比能电芯制备均面临诸多难题:如S8到Li2S的固-固转化过程、限制因素及相应的强化手段,高载量电极中电荷逾渗网络的构建方法及动态稳定策略,锂金属负极的枝晶抑制与应变调控等。上述问题需要结合电极材料设计、界面优化匹配结合先进的原位/非原位表征手段来逐步解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固态锂硫电池正极、负极与先进表征手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与重要进展,总结了SLSB在正极材料、电极结构方面与LSB的差异,发现保持电荷(离子、电子)高效导通、调控电极形变是其核心问题;负极方面,提升Li剥离过程的极限电流密度(CCD)是制约高比能固态锂硫电芯的关键挑战。基于此,相关表征技术、机理研究应适当向相关方向侧重,以支撑低应变电芯设计、加速高比能SLSB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硫电池 含硫正极 复合锂负极 极限电流密度 枝晶 原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光学框架下的抗散射成像技术研究(特邀)
6
作者 程雪岷 罗烈玉 +1 位作者 张泽森 郝群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4,共19页
抗散射成像一直是光学成像领域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发展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文中综述了抗散射成像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不同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文中从计算光... 抗散射成像一直是光学成像领域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发展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文中综述了抗散射成像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不同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文中从计算光学的视角出发,对散射成像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分类,并将现有的抗散射成像技术分为六类进行详细介绍:弹道光提取技术、散斑相关成像、光子计数成像、散射补偿技术、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其中,弹道光提取技术是最早的研究方向,随后对于光信息的利用逐渐深入,散斑相关成像,以及光子计数成像进入人们视野。而随着光学元件的发展,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散射补偿技术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计算鬼成像技术因其独特的成像机制而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并与深度学习技术一同推动了抗散射成像技术的进步。文中的内容旨在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各种抗散射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最新进展,明确不同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促进抗散射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散射成像 弹道光 光学相位共轭 计算鬼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参数对杨木激光切削效果交互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龙泳学 郭旭光 +3 位作者 赵洪刚 陈庆轩 赵洪波 孙建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研究激光机技术参数对切削效果交互作用的理论,针对激光切削杨木,对激光机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开展了不同技术参数组合条件下切削效果的对比试验,分析技术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切削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总体... 为研究激光机技术参数对切削效果交互作用的理论,针对激光切削杨木,对激光机技术参数与切削效果之间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开展了不同技术参数组合条件下切削效果的对比试验,分析技术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切削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镜头高对缝深和缝宽的影响最明显。缝深变化规律均呈“右下斜锯齿状”周期性不断下降。在不同区间下:1)在镜头高5 mm时,不同进给速度对缝深的影响差异显著。2)在光强63%时,进给速度39~63 mm/s内,缝深随进给速度增加变化不显著;进给速度到100 mm/s时,对缝深的影响出现差异显著,超过100 mm/s后,缝深不再随进给速度变化而有显著差异。3)低进给速度39 mm/s时,不同镜头高下的缝宽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低进给速度39 mm/s时,提升镜头高对缝宽增大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作用 多因素方差分析 右下斜锯齿状 技术参数 杨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用作3D打印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雨萌 邵小满 徐卫国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5年第2期58-63,共6页
深入探讨了固体废弃物在3D打印混凝土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强调了“十四五”规划对于推动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通过综述的形式讨论了应用于建筑3D打印的固废来源、在材料中充当的组分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评估了环境效益... 深入探讨了固体废弃物在3D打印混凝土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强调了“十四五”规划对于推动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通过综述的形式讨论了应用于建筑3D打印的固废来源、在材料中充当的组分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评估了环境效益。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为固废利用和3D打印混凝土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固废资源化 3D打印混凝土 材料体系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居住场所中一种楼梯助行机器人系统研究
9
作者 胡寒阳 徐卫国 《新建筑》 2025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建设服务老年人的智能、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楼梯是居住场所中的重要元素,然而对于携带物品上下楼梯的老年人来说具有不便之处。研究探索了一种低成本、轻量化的携物助行机器人系统,它... 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建设服务老年人的智能、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楼梯是居住场所中的重要元素,然而对于携带物品上下楼梯的老年人来说具有不便之处。研究探索了一种低成本、轻量化的携物助行机器人系统,它以楼梯扶手为轨道,设有防侧翻杆件,主体可挂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同时给老年人上下楼提供支撑力,为老年人提供了更轻松的上下楼方式。机器人系统原型在实际场景中的真实用户实验证实了该系统辅助老年人上下楼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楼梯 助行机器人系统 智能居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幕对水中声波衰减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张勇龙 曹顺翔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2,共12页
利用气泡幕实现水下声波屏蔽一直是海洋和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通过创新方法对气泡幕屏障技术进行优化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开源代码Multi-Component Flow Code,采用集合平均多相流模型,考虑气泡与周... 利用气泡幕实现水下声波屏蔽一直是海洋和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通过创新方法对气泡幕屏障技术进行优化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开源代码Multi-Component Flow Code,采用集合平均多相流模型,考虑气泡与周围流体的相互作用,模拟了气泡幕在不同参数配置下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对水下声波的屏蔽效果.其中,重点关注气泡大小分布、气泡体积分数、气泡幕厚度和环境压力对屏蔽效果的影响.同时,探索了气泡幕对不同幅值与频率声场的峰值衰减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声波能量的衰减效果与气泡的体积分数呈正相关;气泡幕在低幅值、高频率声场中展现出更为优越的声波屏蔽性能;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通过增加气泡幕的厚度可有效增强声波的衰减效果;存在气泡的初始半径及其标准差的最优值使得声波峰值衰减率最大,多分散气泡分布状态下的声波峰值降低但有限;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声波能量的衰减效果减弱,当水深超过一定阈值时,气泡幕的衰减率趋于极小并保持稳定.为气泡屏障技术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幕 水下声波 多相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本、智能、游戏化理念的办公建筑交互系统研究
11
作者 高嘉婧 李天瑞 +2 位作者 陈璟璇 董灵双 吕帅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0-24,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办公空间人与建筑交互系统,通过人本化、智能化和游戏化三项设计理念,结合物联网、机器学习、可穿戴设备、智能建筑构件、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出了一套实现建筑智能控制和节能行为促进的技术路线,并基于此实现了两个针对小... 提出了一种新型办公空间人与建筑交互系统,通过人本化、智能化和游戏化三项设计理念,结合物联网、机器学习、可穿戴设备、智能建筑构件、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出了一套实现建筑智能控制和节能行为促进的技术路线,并基于此实现了两个针对小型多人办公场景的具体方案,营造了全新的使用者与建筑空间及其构件的交互体验,并通过行为引导促进建筑节能。研究为智能办公环境的节能设计及用户体验提升提供了新路径,为其他人居场景的智能化、低碳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建筑 开放办公空间 游戏化设计 增强现实 使用者行为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含水率检测技术在复杂油水混合形态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国晨 宋宗旭 +2 位作者 张磊 孟敏 曹聪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在油水混合物中会出现不同的乳化形态,不同的乳化形态对应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也具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通过检测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值间接测量含水率的测量结果不准确。针对复杂油水混合状态下含水率难以测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技术... 在油水混合物中会出现不同的乳化形态,不同的乳化形态对应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也具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通过检测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值间接测量含水率的测量结果不准确。针对复杂油水混合状态下含水率难以测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复杂油水两相流含水率检测技术,建立了基于微波技术的“油包水”和“水包油”状态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检测微波信号穿过不同介质后信号幅值的衰减和相位的偏移,推测油水混合物的含水率值。再利用不同输入功率的微波信号在不同介电常数下功率衰减比不同的原理,来区分油水混合物的乳化状态,优化含水率的测量。室内验证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区分乳化液的混合状态,通过含水率标定值对实测数据进行修正,最终测量的含水率误差可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实现了复杂油水混合形态下含水率的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合物 含水率测量 乳化状态 微波信号 介电常数 功率衰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对感恩的影响
13
作者 程建伟 倪士光 《校园心理》 2022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感恩的关系。方法 对深圳市某高等职业院校615名大学生使用生命意义量表(MLQ)和感恩量表(GQ-6)在2019年10月初次测试(T1),3个月以后进行后测(T2),并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 (1) T1和T2时间点... 目的 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感恩的关系。方法 对深圳市某高等职业院校615名大学生使用生命意义量表(MLQ)和感恩量表(GQ-6)在2019年10月初次测试(T1),3个月以后进行后测(T2),并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 (1) T1和T2时间点的生命意义与感恩之间均呈正相关(r=0.355,P<0.01;r=0.431,P<0.01);(2)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生命意义T1预测感恩T2(r=0.092,P<0.01),而感恩T1不能预测生命意义T2(r=0.079,P>0.05)。结论 高生命意义感的职业院校大学生更容易感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生命价值 调查和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模式下研究生在线教学探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袁博 宋晓光 +2 位作者 李琼 彭媛媛 宋思雨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19,共6页
针对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群体性学习氛围缺失、学生学习孤独感较强和学习不够自律等问题,文章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例,从学习氛围、模式活动、教学秩序、师生互动四个维度,对直播模式下研究生在线教学的课堂组织进行... 针对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群体性学习氛围缺失、学生学习孤独感较强和学习不够自律等问题,文章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例,从学习氛围、模式活动、教学秩序、师生互动四个维度,对直播模式下研究生在线教学的课堂组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介绍了直播模式下研究生在线教学的典型交互渠道。文章提出的师生长链互动模式和基于6个代表性交互渠道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消除师生空间隔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为高校研究在线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课堂互动 直播教学 研究生 “雨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对比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虹豆 杨瑞东 倪士光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54,共7页
文章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应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以2015~2019年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中的2249篇论文和WebofScience英文数据库中的575篇论文为研究样本,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 文章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应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以2015~2019年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中的2249篇论文和WebofScience英文数据库中的575篇论文为研究样本,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文章发现:国内研究集中在政策与机制研究、区域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变迁等方面,而国外研究较多地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应用。同时,通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文章发现:国外期刊作者的网络联系比国内更加紧密,且国外作者发表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主题文章的频次稍高于国内作者。对比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不仅可以为未来发展高等教育提供方向指引,而且有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明确今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可视化知识图谱 关键词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工艺对饮用水控藻除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星灿 张宇玲 +3 位作者 江晓铭 黄亮亮 陈阳光 蒋严波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3-60,共8页
当前各水源地水华暴发现象频发,导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是较为常见的藻类代谢嗅味产物,也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味的主要原因。常规除藻技术虽然能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但对其生成的嗅味产物去除效果不佳,... 当前各水源地水华暴发现象频发,导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是较为常见的藻类代谢嗅味产物,也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味的主要原因。常规除藻技术虽然能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但对其生成的嗅味产物去除效果不佳,因此,亟需新技术在除藻的情况下实现同步去除嗅味产物。文中结合藻类与嗅味产物的相关性,综述常规除藻技术的局限性,介绍高级氧化工艺(AOPs)对于两者去除的研究应用,并认为AOPs将成为同步除藻除嗅技术的研究热点,为同时除藻除嗅技术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预处理 控藻 除嗅 高级氧化工艺(AO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相变与气泡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吉东 殷振元 +3 位作者 李清平 李淑霞 焦红梅 刘晓惠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5-1623,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巨大的资源量与高能量密度而被视为一种前景广阔的能源.理解孔隙尺度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动力学及气-水-水合物三相分布对优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工艺至关重要.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压微流控可视化实验装置(最高耐...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巨大的资源量与高能量密度而被视为一种前景广阔的能源.理解孔隙尺度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动力学及气-水-水合物三相分布对优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工艺至关重要.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压微流控可视化实验装置(最高耐压19.0 MPa),可实现孔隙尺度下气体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相变的直接观测.首先,观测并分析了南海神狐海域温压条件下(压力15.5 MPa)甲烷水合物的成核与生长过程.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分析了热激法下3种升温速率(0.5,2.0和8.0 K/h)对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与气泡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孔隙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甲烷水合物生成机制:(1)甲烷气泡主导生成的气-水-水合物三相共存的疏松多孔型水合物;(2)水中溶解相甲烷主导生成的致密单晶型水合物.其中,单晶型水合物包裹在多孔型水合物周围并呈树突状生长,在接触甲烷气泡时会诱导多孔型水合物的快速成核与生长.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气-水-水合物三相共存的多孔型水合物优先分解,单晶型水合物相对稳定,其分解温度高于多孔型水合物约0.3 K.孔隙内水合物分解后产生明显的气泡聚集与融合现象,气泡平均直径为60~100μm.提高升温速率显著加快了水合物分解速率,更有利于气泡融合,造成较大气泡在孔隙内分布.本研究为甲烷水合物在孔隙尺度下生成、分解与微米级气泡演化提供直接实时观测证据,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水合物分解动力学与水合物沉积物两相渗流理论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高压微流控 水合物形貌 气泡演化 相变动力学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赋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坤 刘吉宁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3期75-82,87,共9页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正逐步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研究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网络数智化转型,对工业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营商作为5G新基建的主力军,积极推动信...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正逐步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研究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网络数智化转型,对工业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营商作为5G新基建的主力军,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发展与国计民生深度融合,充分利用5G网络特性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能力中台等技术的结合来赋能千行百业。本文梳理了目前工业互联网数智化转型“敢不敢”“能不能”和“想不想”三大核心问题,提出了基于5G的6层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层次架构,涵盖感知层、连接层、算力层、平台层、应用层和触达层,给出了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建议,为我国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工业互联网 5G行业应用 5G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研究——以“布艺虎寻踪”教育游戏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朱俊洁 李亚楠 孙兴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数字游戏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新兴方式,但当前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教育游戏难以在保证乐趣性、吸引力的同时实现对非遗技艺与文化的有效学习。基于此,文章设计了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开... 数字游戏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新兴方式,但当前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教育游戏难以在保证乐趣性、吸引力的同时实现对非遗技艺与文化的有效学习。基于此,文章设计了面向手工艺类非遗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开发了一款手势交互的教育游戏“布艺虎寻踪”。之后,文章采用包括调查问卷、学习效果客观测试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对照实验,验证了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对于提升手工艺类非遗的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和学习动机具有积极作用。文章设计的具身体验式教育游戏可以提升学习者学习手工艺类非遗的效果与意愿,促进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推动了游戏学习与非遗文化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游戏 具身认知 体验式学习 手势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11模型在河道防洪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深圳市观澜河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史凯升 白佳喆 +1 位作者 白老朋 廖廷光 《人民珠江》 2023年第S01期74-78,共5页
以观澜河4条支流口增设的汀步为研究对象,根据确定成灾水位、保证水位以及警戒水位的原则和洪峰流量成果,考虑选用MIKE11模型计算4个典型断面的特征水位对河道进行防洪评价。通过评价河道典型断面的防洪能力,确定各个河段的过流能力和... 以观澜河4条支流口增设的汀步为研究对象,根据确定成灾水位、保证水位以及警戒水位的原则和洪峰流量成果,考虑选用MIKE11模型计算4个典型断面的特征水位对河道进行防洪评价。通过评价河道典型断面的防洪能力,确定各个河段的过流能力和防洪安全可靠性,为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和防汛调度安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模型 防洪评价 观澜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