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看环境法的义务本位——以“菲律宾儿童案”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卫先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5,128,共7页
在被国内外环境法学者作为"环境权"之司法实践而广为引用的"菲律宾儿童案"中,作为原告起诉理由以及法院判决根据的"环境权"与法院最终的判决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该案所流露的真实成分就是人们为了保护... 在被国内外环境法学者作为"环境权"之司法实践而广为引用的"菲律宾儿童案"中,作为原告起诉理由以及法院判决根据的"环境权"与法院最终的判决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该案所流露的真实成分就是人们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一公共利益而承担的各种义务,这也是环境法义务本位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儿童案 环境权 义务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得见的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明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5-166,共12页
《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别是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曙光,但是我国政府能否凭借这一法律为可再生能源产业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则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相当的不确定性。我们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法律、... 《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别是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曙光,但是我国政府能否凭借这一法律为可再生能源产业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则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相当的不确定性。我们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产业 立法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背景下水资源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明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1,共7页
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审视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不难发现我国水资源立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应根据循环经济对水资源立法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内容、... 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审视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不难发现我国水资源立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应根据循环经济对水资源立法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内容、重视水资源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应改进现行水资源立法在立法思路、立法机制、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发展循环经济之处;应当调整立法思路、改进立法机制、健全水资源法律体系、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我国水资源立法更好地适应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水资源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城市雨水污染法律对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明远 黎颖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6-142,共7页
我国城市雨水污染对水体造成的危害已经日益凸现,是传统点源污染防治之外必须同时加以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现行的关于雨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和立法却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求和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水污染防... 我国城市雨水污染对水体造成的危害已经日益凸现,是传统点源污染防治之外必须同时加以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现行的关于雨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和立法却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求和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水污染防治法》中缺乏对城市雨水污染类型的确认,现行排水许可适用范围的不确定性,以及雨水治理技术经济激励的缺位等等。通过对我国和美国对城市雨水污染的治理模式以及立法政策的考察,本文探讨了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双重治理模式,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立法建议,如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规划法》等相关立法,构建双重管理体制,创设雨水费等一系列的经济激励机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治理模式 低冲击开发模式 绿色基础设施 雨水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生产法的含义与本质辨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明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8-136,共9页
清洁生产法是与狭义的、传统的污染控制法相对应的,是以确认并规范政府引导,促进甚至迫使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为基本目标的,以经济调节、环境信息公开、行政指导、行政合同以及行政强制等为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广义污染控制法中重... 清洁生产法是与狭义的、传统的污染控制法相对应的,是以确认并规范政府引导,促进甚至迫使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为基本目标的,以经济调节、环境信息公开、行政指导、行政合同以及行政强制等为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广义污染控制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质乃是基于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共同要求,为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而确认和规范政府积极主动地、适当地干预经济领域,通过经济调控影响工业企业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末端处理 环境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洁生产法治的技术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法治的关系,以及企业管理、清洁技术与清洁生产法治的关系,指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和清洁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清洁生产法治的重要技术途径和方式,并已经得到许多国家清洁生产及其... 本文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法治的关系,以及企业管理、清洁技术与清洁生产法治的关系,指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和清洁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清洁生产法治的重要技术途径和方式,并已经得到许多国家清洁生产及其法治实践的普遍采用和证实,而清洁生产法治的实现又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管理更加生态化,促进清洁技术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法治 技术基础 产业结构 清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魏伊丝代际公平说的全面反思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卫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为保护地球环境资源而创设的代际公平理论是建立在两个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的,即把集合概念的人类视为类概念的人类和把地球环境资源财产化。假如没有后代人,人们也同样应该承担保护地球环境的义务。魏伊丝舍今世而求助于后代人及其权利,... 为保护地球环境资源而创设的代际公平理论是建立在两个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的,即把集合概念的人类视为类概念的人类和把地球环境资源财产化。假如没有后代人,人们也同样应该承担保护地球环境的义务。魏伊丝舍今世而求助于后代人及其权利,其原因在于权利时代所型塑出来的权利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虽然代际公平理论能够给我们提供观察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时间视角,但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法律理念,无法担负起指导现代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践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公平 后代人权利 地球环境 时间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代人权利:何种权利?——一种权利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卫先 《东方法学》 2011年第4期14-23,共10页
"后代人权利"直接保护的对象是地球环境,而不是后代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与地球环境这一权利客体相对应的"后代人权利"的真实主体是整个人类,而不是所谓的后代人;并且,"后代人权利"的重心及其实现都在于... "后代人权利"直接保护的对象是地球环境,而不是后代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与地球环境这一权利客体相对应的"后代人权利"的真实主体是整个人类,而不是所谓的后代人;并且,"后代人权利"的重心及其实现都在于人们普遍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如果从权利视角观之,"后代人权利"实质上就是人类整体对地球环境所享有的权利,即人类权利,而非"后代人"的权利。认清"后代人权利"的人类权本质,对环境法理论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实践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代人权利 人类权利 环境权理论 环境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魏伊丝代际公平说的几点质疑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卫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3,共7页
在环境哲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等领域影响广泛并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代际公平理论在论证逻辑上存在诸多断裂,致使该理论自身具有不可圆说性。所谓的后代人及其权利以及各代之间的信托关系都是一种纯粹的虚构,当代人所承担... 在环境哲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等领域影响广泛并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代际公平理论在论证逻辑上存在诸多断裂,致使该理论自身具有不可圆说性。所谓的后代人及其权利以及各代之间的信托关系都是一种纯粹的虚构,当代人所承担的环境义务并非与"后代人的权利"相对应,而是与人类整体的环境利益相对应。人们普遍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才是代际公平理论的正确出路和归宿。虽然代际公平理论无法在法律上加以实现,但如果把它作为我们自己伦理关怀的准则,则对地球环境资源的保护也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公平 代际信托 后代人权利 环境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跨代共同体学说的几点质疑——以否定“后代人权利”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卫先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28,共9页
从柏克关于跨代共同体的论述中诠释出"后代人权利"实际上违反了柏克本人的思想。跨代共同体不仅是一种虚构的想象,而且其成立的前提与其所追求的环境保护目的是相矛盾的。从"跨代共同体"到"后代人权利"... 从柏克关于跨代共同体的论述中诠释出"后代人权利"实际上违反了柏克本人的思想。跨代共同体不仅是一种虚构的想象,而且其成立的前提与其所追求的环境保护目的是相矛盾的。从"跨代共同体"到"后代人权利"只能是从一种虚构走向另一种虚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代共同体 后代人权利 权利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