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石坝水力劈裂发生机理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丙印 李娜 +1 位作者 李全明 孙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77-1281,共5页
探讨了心墙堆石坝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机理,认为在土石坝心墙中可能存在的渗水弱面以及在水库快速蓄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弱面水压楔劈效应为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重要条件。基于上述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水压力沿渗透软弱面渗入土体形成... 探讨了心墙堆石坝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机理,认为在土石坝心墙中可能存在的渗水弱面以及在水库快速蓄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弱面水压楔劈效应为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重要条件。基于上述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水压力沿渗透软弱面渗入土体形成水压楔劈效应并诱导发生水力劈裂现象的试验装置,采用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心墙混合土料进行了水力劈裂试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渗透软弱面水压楔劈效应作用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劈裂 高心墙堆石坝 水压楔劈效应 土体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吸力式基础的土工离心模拟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建红 孙国亮 +1 位作者 严冬 鲁晓兵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7,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展的海洋平台吸力式基础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重点讨论了应用离心机模拟吸力式基础承载特性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吸力式基础 土工离心机 承载力 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丙印 付建 李全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22-1526,共5页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料强度下的包线。当达到破坏强度后,在接触界面附近会产生集中的“刚塑性”接触面剪切变形,其位置发生在强度最薄弱处。两种散粒体间的接触变形特性可通过刚塑性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 接触面 单剪试验 刚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在非饱和土中迁移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建红 吕禾 王文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85-1890,共6页
利用土工离心机考察了铜离子泄漏后6个月至3年的时间里非饱和土中铜离子的变化和污染物的迁移机理。通过4种黏性土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总结出铜离子在这类土体中的扩散规律。铜离子在一年内,主要受重力影响和水力梯度的作用,随渗流运移... 利用土工离心机考察了铜离子泄漏后6个月至3年的时间里非饱和土中铜离子的变化和污染物的迁移机理。通过4种黏性土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总结出铜离子在这类土体中的扩散规律。铜离子在一年内,主要受重力影响和水力梯度的作用,随渗流运移,存在一个舌状竖向扩散峰,污染范围近似呈三角形;一年后扩散范围逐渐转变为近似的正方形。竖向扩散速度高于水平向。土体密实度对铜离子的扩散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有效的击实或者碾压有助于防止污染物迁移。黏粒含量对铜离子的迁移阻碍非常迅速而且有效,黏粒含量很小的变化都会对迁移范围和速度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铜离子 非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荣建 于玉贞 李广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5,共4页
将强度折减有限元法推广到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中,并利用研制、开发的可应用于非饱和土边坡的强度折减有限元程序,对一个降雨导致的非饱和土边坡的滑动进行了机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边坡 稳定性 强度折减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肯-张模型和沈珠江双屈服面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70
6
作者 罗刚 张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7-890,共4页
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和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土石坝等土工建筑物应力位移分析中,但足邓肯-张模型存在不能反映土剪胀性的缺陷,沈珠江模型在高围压或较大剪应变条件下也存在模拟土剪胀性偏大的不足。笔者提出... 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和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土石坝等土工建筑物应力位移分析中,但足邓肯-张模型存在不能反映土剪胀性的缺陷,沈珠江模型在高围压或较大剪应变条件下也存在模拟土剪胀性偏大的不足。笔者提出了一个能够统一模拟低围压到高围压条件下土剪胀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对上述两个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粗粒土的大型三轴试验结果的初步验证分析表明,改进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粗粒土在低围压条件下剪胀以及高围压条件下剪缩的应力-应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本构模型 剪胀 剪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以e-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的物理解释及应用实例”的讨论之二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以e-p曲线 塑性力学物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