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能风险接受性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时振刚 张作义 薛澜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公众接受性倏关核能的生存与发展。三里岛事故后 ,新建核电站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公众对核能的接受性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其主要原因在于公众与专家在核能风险问题上的态度存在极大的差异。本文从“风险认知”和“风险决策”... 公众接受性倏关核能的生存与发展。三里岛事故后 ,新建核电站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公众对核能的接受性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其主要原因在于公众与专家在核能风险问题上的态度存在极大的差异。本文从“风险认知”和“风险决策”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风险接受性 公众风险认知 风险决策 核电站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可靠性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沾杰 梅启智 马昌文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5-188,192,共5页
核电站可靠性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研究徐沾杰梅启智马昌文(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关键词核电工程数据库可靠性数据库1引言核电发展必须注意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创建核电工程数据库(NPEDB)[1]并把它成功地应用... 核电站可靠性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研究徐沾杰梅启智马昌文(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关键词核电工程数据库可靠性数据库1引言核电发展必须注意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创建核电工程数据库(NPEDB)[1]并把它成功地应用于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工程 数据库 可靠性数据库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供热堆主换热器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厉日竹 李笑天 傅激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6-98,共3页
描述了核供热堆主换热器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在大庆200MW核供热堆主换热器的基础上,把连续翅片加装在传热管束的外侧,大大提高了传热系数,从而设计了一种紧凑高效的主换热器。
关键词 核供热堆 主换热器 传热系数 自然循环 回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设计和应力分析工程数据库平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建令 周羽 +1 位作者 张晓航 孟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2-585,共4页
反应堆回路系统设计和分析是反应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用的管道设计和分析软件的出现使得对该过程建立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管理和无纸设计成为可能 .文中归纳了管道系统设计和分析流程 ,建立了管道设计和应力分析工程数据库平台模型 ... 反应堆回路系统设计和分析是反应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用的管道设计和分析软件的出现使得对该过程建立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管理和无纸设计成为可能 .文中归纳了管道系统设计和分析流程 ,建立了管道设计和应力分析工程数据库平台模型 ,分析了其中关键技术和难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设计 应力分析 工程数据库平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MWt模块式高温气冷球床堆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大中 蒋志强 高祖瑛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109,5,共9页
提出一种350 MWt模块式高温气冷球床堆(HTR-350)方案设计,该堆采用具有石墨球中心区的环形堆芯设计方案,以强化反应堆在失冷失压事故中堆芯固有余热导出能力,从而可将国外设计的球床式模块堆的单堆功率由200 MW提高到350 MW,改善了模块... 提出一种350 MWt模块式高温气冷球床堆(HTR-350)方案设计,该堆采用具有石墨球中心区的环形堆芯设计方案,以强化反应堆在失冷失压事故中堆芯固有余热导出能力,从而可将国外设计的球床式模块堆的单堆功率由200 MW提高到350 MW,改善了模块堆的经济性。文章描述了HTR-350设计特点、主要参数及事故安全特性,并论述为克服环形堆出口气流温度不均匀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给出了堆芯出口气流混合模型实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型堆 球床堆 模块式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研究型大学科技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立颖 阙广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6-99,共4页
本文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系统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使命和战略指导方针, 对其在进行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攀登科学高峰、科研队伍和高科技产业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 本文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系统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使命和战略指导方针, 对其在进行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攀登科学高峰、科研队伍和高科技产业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给研究型大学科技系统的发展规划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 大学科技系统 21世纪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10氦气透平直接循环回热器的设计研究
7
作者 吴莘馨 王继胜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2-65,共4页
回热器是10MW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HTR-10GT)发电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利用透平出口的高温氦气加热反应堆入口氦气温度,以保证反应堆入口的氦气温度满足设计值,提高氦气透平能量转换装置的效率,并保证系统在满... 回热器是10MW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HTR-10GT)发电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利用透平出口的高温氦气加热反应堆入口氦气温度,以保证反应堆入口的氦气温度满足设计值,提高氦气透平能量转换装置的效率,并保证系统在满功率以及启动和停堆的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回热器的主要参数、结构特点、热工水力分析以及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10 氦气 热工水力 10MW高温气冷堆 反应堆 停堆 回热器 透平 能量转换装置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仿真和控制设计集成系统研究
8
作者 石磊 高祖瑛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79-83,共5页
开发了结构紧凑、扩展性强、人机界面友好的高温堆可视化仿真和控制集成系统HTRSC。它采用代码算法和模型数据分离的仿真建模方法 ,基于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系统分析程序THERMIX ,具有工程设计、控制研究、自动组态和过程仿真等多种功能 ,... 开发了结构紧凑、扩展性强、人机界面友好的高温堆可视化仿真和控制集成系统HTRSC。它采用代码算法和模型数据分离的仿真建模方法 ,基于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系统分析程序THERMIX ,具有工程设计、控制研究、自动组态和过程仿真等多种功能 ,实现了高温堆仿真和控制系统可视化设计的有机结合。HTRSC不仅对HTR 10的设计、运行和培训具有实用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冷实验堆 仿真系统 中国 控制系统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W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回热循环系统热力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士耀 高祖瑛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7,共6页
高温气冷堆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堆堆型 ,它可以提供高达 90 0℃的高品质热源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需要在核能利用中引入气体轮机这一常规工业中的先进技术。给出了 2 0
关键词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 回热循环系统 热力学设计 气体轮机 回热循环效率 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吸附法处理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胡湖生 杨明德 +2 位作者 叶血清 党杰 杨立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活性炭吸附处理某制革厂的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ρ(DMF)为93 4g L),研究了CHCl3对DMF的萃取效果、活性炭对萃余液的动态吸附性能、用溶剂CH2Cl2再生的效果和反复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CHCl35级逆流... 采用溶剂萃取-活性炭吸附处理某制革厂的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ρ(DMF)为93 4g L),研究了CHCl3对DMF的萃取效果、活性炭对萃余液的动态吸附性能、用溶剂CH2Cl2再生的效果和反复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CHCl35级逆流萃取后,萃余液ρ(DMF)降到1 33g L,萃取率达98 6%。萃取液拟用精馏分离回收CHCl3和DMF。萃余液经活性炭吸附后COD可降到100mg L以下,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饱和活性炭经CH2Cl2洗脱、160℃空气活化再生后,其吸附性能和数量基本不变,可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 COD 萃取 活性炭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邹彦文 张杰 +4 位作者 贺俊 郑永平 唐亚平 孙斌 邱学良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3-308,共6页
 以高分子预聚物为粘合剂,天然或人造石墨为导电骨料,通过模压一次成型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研究了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含量,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对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  以高分子预聚物为粘合剂,天然或人造石墨为导电骨料,通过模压一次成型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研究了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含量,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对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含量对制品的性能影响较大;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对制品的性能影响较小。2)人造和天然两种石墨混合组分为导电骨料的制品,其导电性能明显高于单一石墨组分的制品;乙烯基树脂为粘合剂的性能优于以邻苯基树脂为粘合剂的双极板的性能。3)使用质量分数为16%~18%的乙烯基树脂作粘结剂,在成型压力为10MPa~20MPa,成型温度为150℃~20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300S cm,抗折强度>30MPa,空气透气率为10-7cm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极板 复合材料 导电骨料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亚铁氰化钾钛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铯的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姜长印 王士柱 +3 位作者 宋崇立 孙永霞 王秋萍 徐世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104,共6页
合成了一种球形亚铁氰化钾钛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了它对模拟酸性高放废液中铯的离子交换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水力学性能,对艳的离子交换选择性高。在硝酸盐含量达450g/l的模拟酸性高放废液中,Cs ̄... 合成了一种球形亚铁氰化钾钛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了它对模拟酸性高放废液中铯的离子交换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水力学性能,对艳的离子交换选择性高。在硝酸盐含量达450g/l的模拟酸性高放废液中,Cs ̄+的静态交换容量为1.0mmol/g(干树脂),动态(柱式流动实验)交换容量为0.81mmol/g(干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氰化钾钛 无机离子交换剂 高放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氧化锰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吴宇平 李阳兴 +1 位作者 万春荣 姜长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2,共5页
综述了最近几年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氧化锰锂的研究。研究的氧化锰锂材料主要有尖晶石结构的LiMn2 O4、Li4Mn5O9和Li4Mn5O12 以及层状结构的LiMnO2 。对于LiMn2 O4,通过引入适当的杂原子和采用新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 ,可以有效地... 综述了最近几年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氧化锰锂的研究。研究的氧化锰锂材料主要有尖晶石结构的LiMn2 O4、Li4Mn5O9和Li4Mn5O12 以及层状结构的LiMnO2 。对于LiMn2 O4,通过引入适当的杂原子和采用新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 ,可以有效地克服Jahn -Teller效应所造成的容量衰减现象。Li4Mn5O9和Li4Mn5O12 可以用低温方法合成 ,能作为 3V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 ,层状结构LiMnO2 的容量比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的质量容量均要高 ,可达 2 70mAh/g ,而且循环性能也比较理想。随电子技术的发展 ,以氧化锰锂为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池 氧化锰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花岗岩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矿石性质研究 被引量:55
14
作者 池汝安 徐景明 +1 位作者 何培炯 朱永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1-269,共9页
华南稀土花岗岩风化壳主要可分为腐植层、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在岩石的风化淋滤过程中,稀土以水合或羟基水合离子吸附在全风化层中的主要矿物埃洛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上。这些层状粘土矿物具有取代结构和断面余键两个吸附活性中心。... 华南稀土花岗岩风化壳主要可分为腐植层、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在岩石的风化淋滤过程中,稀土以水合或羟基水合离子吸附在全风化层中的主要矿物埃洛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上。这些层状粘土矿物具有取代结构和断面余键两个吸附活性中心。量子化学计算表明两个吸附活性中心对不同稀土的吸附能力为:La^(3+)>Ce^(3+)>Pr^(3+)>Nd^(3+)>Sm^(3+)>Eu^(3+)>Gd^(3+)>Tb^(3+)>Dy^(3+)>Ho^(3+)>Y^(3+)>Er^(3+)>Tm^(3+)>Yb^(3+)>Lu^(3+),再加上Ce^(3+)的不稳定易形成CeO_2,导致了稀土在迁移富集中分异,出现了风化壳矿体上层轻稀土和下层重稀土稍高的现象。风化壳矿石有四个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含水多样性、对酸碱的缓冲性、吸附稀土的相对稳定性和可交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壳 稀土族 矿石性质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酸性高放废液中去除^(137)C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于波 陈靖 +1 位作者 朱晓文 宋崇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7,共7页
概要综述了从酸性高放废液中去除 (回收 ) 137Cs的沉淀、挥发、溶剂萃取和无机离子交换等方法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酸性高放废液 ^137CS 铯137 处理 沉淀 挥发 溶剂萃取 无机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储氢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靖 毛宗强 +3 位作者 郝东晖 张先锋 徐才录 吴德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4-337,共4页
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曲线 ( CV)和电化学阻抗技术 ( EIS)等方法对定向多壁碳纳米管 ( AMWCNTs)储氢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储氢机制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定向 AMWCNTs-Cu电极有较高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其储氢容量在 1 5 0 0 m A/g的电... 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曲线 ( CV)和电化学阻抗技术 ( EIS)等方法对定向多壁碳纳米管 ( AMWCNTs)储氢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储氢机制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定向 AMWCNTs-Cu电极有较高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其储氢容量在 1 5 0 0 m A/g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达到 1 1 62 m A·h/g.定向 AMWCNTs的电化学储氢能力强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而铜粉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管的电催化反应表面积和电极电化学反应活性 ,有利于氢在碳纳米管中扩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行为 储氢机制 空间结构 铜粉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气法在线测量脉冲萃取柱参数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靖 徐世平 +3 位作者 吴秋林 刘秉仁 邰德荣 宋崇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B05期34-40,共7页
用吹气法在线测量脉冲萃取柱参数。结果表明 :两相界面测量的偏差在± 4mm以内 ,脉冲频率测量的相对偏差在 2 %以内 ,存留分数测量的相对偏差在± 5%以内。由信号曲线得到的参数S与脉冲腿中的表观脉冲振幅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 用吹气法在线测量脉冲萃取柱参数。结果表明 :两相界面测量的偏差在± 4mm以内 ,脉冲频率测量的相对偏差在 2 %以内 ,存留分数测量的相对偏差在± 5%以内。由信号曲线得到的参数S与脉冲腿中的表观脉冲振幅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脉冲柱内真实振幅与表观振幅和频率比值之间也存在相关性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萃取柱 吹气法 参数测量 乏燃料后处理 萃取分离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18
作者 应皆荣 张国昀 +1 位作者 姜长印 万春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综述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的方法及其发展方向。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具有突出的优越性,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工业化尚有较大困难。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溶胶凝... 综述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的方法及其发展方向。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具有突出的优越性,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工业化尚有较大困难。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溶胶凝胶过程的基础性研究;尖晶石型LiMn2O3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低温合成、纳米化和薄膜化;优化工艺过租,降低制备成本,实现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型 溶胶凝胶法 制备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致密热解炭层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钧国 张秉忠 +3 位作者 杨冰 彭新立 梁彤翔 徐小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致密热解炭在工业各个技术部门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采用丙烯(C3H6)和乙炔(C2H2)的混合气体制备致密热解炭层的新工艺,以消除只用丙烯作为反应气体时产生的热效应问题,讨论了沉积温度、反应气体浓度对致密热解炭... 致密热解炭在工业各个技术部门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采用丙烯(C3H6)和乙炔(C2H2)的混合气体制备致密热解炭层的新工艺,以消除只用丙烯作为反应气体时产生的热效应问题,讨论了沉积温度、反应气体浓度对致密热解炭层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热解 炭层 混合气体 热效应 气相沉积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11石墨在不同气氛中的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雒晓卫 于溯源 +1 位作者 盛选禹 何树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10MW高温气冷堆用石墨材料IG-11自配副及其与不锈钢配副在空气和氦气气氛中的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试样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环境气氛对石墨自配副磨损性能的影响较大,在氦气环境中石墨的... 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10MW高温气冷堆用石墨材料IG-11自配副及其与不锈钢配副在空气和氦气气氛中的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试样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环境气氛对石墨自配副磨损性能的影响较大,在氦气环境中石墨的磨损率较大,磨屑尺寸相对较小且呈棱状,主要发生磨料磨损;在空气环境中石墨的磨损率相对较小,磨屑尺寸相对较大,且形成大量片状磨屑,主要发生疲劳磨损;而就石墨与不锈钢摩擦配副而言,由于硬质不锈钢表面粗糙峰对石墨的切削作用,环境气氛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石墨 环境气氛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