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前清华大学农学研究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富军 冯茵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8-272,共5页
一、教育部令清华添设农业研究所 近代以来,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原有的农业受到强烈冲击,逐渐凋敝。国内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谋求改良农业,振兴农村。至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凋敝、农村衰败问题日益严重,国民政府... 一、教育部令清华添设农业研究所 近代以来,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原有的农业受到强烈冲击,逐渐凋敝。国内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谋求改良农业,振兴农村。至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凋敝、农村衰败问题日益严重,国民政府逐渐意识到“农产不足,国本动摇”。对三农问题“若不设法救济,国家前途,危险将不堪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农业研究所 农学 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 国民政府 三农问题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之运行——以闻一多的学术休假为例
2
作者 刘惠莉 薛建团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48,共3页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曾实行一项重要的教师福利待遇制度——学术休假制度。从时间上看,虽然清华并不是最早实行这项制度的学校,但却是当时国内高校中实行时间最长、教师享受学术休假覆盖面最广的学校。它对于提升清华学术研究水平、吸引...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曾实行一项重要的教师福利待遇制度——学术休假制度。从时间上看,虽然清华并不是最早实行这项制度的学校,但却是当时国内高校中实行时间最长、教师享受学术休假覆盖面最广的学校。它对于提升清华学术研究水平、吸引优秀人才到清华任教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校长梅贻琦曾提及:“历年以来,大凡合于规程标准之教师,以学校经费限度所许,尽量资送,每年约在十人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休假 学术研究水平 梅贻琦 清华大学 学校经费 民国时期 闻一多 优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利安校长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特征及动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珍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81,共9页
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新回归。麻省理工学院在基利安校长的领导下,适时成立了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使人文社会科学由工科的附属地位获得了独立发展,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 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新回归。麻省理工学院在基利安校长的领导下,适时成立了人文与社会研究学院,使人文社会科学由工科的附属地位获得了独立发展,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实现由单一技术学院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关键阶段。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人文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揭示其人文社会科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科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同时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省理工学院 詹姆斯·R·基利安 人文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中的王国维清华园印迹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珍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48,共3页
王国维(1877.12-1927.06),初名国祯,字静庵(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人间、永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在王国维短暂的五十载人生中,其最后两年多时间曾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以渊博精深的学识、科学缜密的研究方法、求新务实的治学... 王国维(1877.12-1927.06),初名国祯,字静庵(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人间、永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在王国维短暂的五十载人生中,其最后两年多时间曾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以渊博精深的学识、科学缜密的研究方法、求新务实的治学学风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而其自身学术造诣更趋成熟。他汇聚凝练早年研究成果之余,更于西北地理、辽金蒙元史等方面开拓、蘖发学术新枝,做出开创性贡献,达学术之巅峰。笔者拟通过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王国维相关文献,借以管窥、追寻先生在清华园的行迹,弘扬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师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清华园 档案馆 清华国学研究院 印迹 学术造诣 文字学家 学风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清华的航船即将驶入充满阳光和微风的大海——解放军第13兵团布告
5
作者 金富军 朱俊鹏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53,共2页
在清华大学档案馆里,有一份特别的档案,那就是1948年年底清华大学解放时解放军第13兵团贴在学校门口的布告。这件经历了岁月冲刷仍完好无损的布告见证着1948年年底清华园解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清华师... 在清华大学档案馆里,有一份特别的档案,那就是1948年年底清华大学解放时解放军第13兵团贴在学校门口的布告。这件经历了岁月冲刷仍完好无损的布告见证着1948年年底清华园解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清华师生和全国人民一道,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门口 档案馆 布告 兵团 清华园 解放军 解放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照片档案智能化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薛四新 薛建团 赵紫毫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3,共3页
照片档案以直观、可视的画面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人们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历史瞬间和现场景象,其形成、归档、保存和利用等管理过程具有区别于文本类档案的独特方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档案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期,馆藏纸质照片档案的数字... 照片档案以直观、可视的画面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人们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历史瞬间和现场景象,其形成、归档、保存和利用等管理过程具有区别于文本类档案的独特方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档案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期,馆藏纸质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原生数码照片的归档处理,以及档案管理机构接收入库的电子照片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等业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海量存储等新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照片档案 档案管理机构 数字化加工 海量存储 数字化转型 数码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