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九届海峡两岸炭材料会议在新竹清华大学举行
1
作者 戴念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9-480,共2页
This report is of the Ninth Cross Strait Symposium on Advanced Carbon Materials,which was held at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in Hsin-Chu,Taiwan,Oct.4-6,2010.More than 60 scientists,including 33 experts from China&#... This report is of the Ninth Cross Strait Symposium on Advanced Carbon Materials,which was held at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in Hsin-Chu,Taiwan,Oct.4-6,2010.More than 60 scientists,including 33 experts from China's Mainland,attended the symposium.Forty-two papers including four plenary lectures were presented.The symposium involved six topics including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materials,microstructure,processing,composites,graphene as well as bio-related carbon materials and new applications.The four plenary lectures focused on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catalytic behavior of carbon nanomaterials,and novel design of the diffusion layer in a fuel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海峡两岸 炭材料 新竹 副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与工艺、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6
2
作者 邹林华 黄勇 +1 位作者 黄伯云 黄启忠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3-70,共8页
对化学气相渗透 (CVI)C C复合材料在偏振光下的显微结构 (偏光显微结构 )类型、结构的形貌特征及对应炭的基本物理性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 -结构 -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C C复合材料具有三种基本偏光显微结构 ,即RL、SL和ISO。... 对化学气相渗透 (CVI)C C复合材料在偏振光下的显微结构 (偏光显微结构 )类型、结构的形貌特征及对应炭的基本物理性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 -结构 -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C C复合材料具有三种基本偏光显微结构 ,即RL、SL和ISO。这三种基本偏光结构的炭对应于不同的形貌特征 ,可从消光十字形、旋光性、光学反射性、生长特征、表面织构、择优取向性和环形裂纹等特征将其分辨出来。工艺参数对沉积炭偏光显微结构的影响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 ,影响因素除了温度、压力、气体成分、气体流速外 ,还与炉子的几何尺寸及试样的堆积尺寸有关 ,对不同的CVI体系 ,都应当摸索出一套适合其运行的最佳工艺参数。C C复合材料的偏光显微结构与材料的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的结构下 ,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通过归纳与分析 ,获得了对C C复合材料偏光显微结构全面、系统的认识 ,明确了它在C C复合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性 ,为制备具有单一、均匀偏光显微结构及所需性能的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 显微结构 C/C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C/C复合材料摩擦学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3
作者 邹林华 黄伯云 +2 位作者 黄启忠 熊翔 黄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综合评述了与 C/ C复合材料有密切联系的炭 -石墨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以及国外 C/ C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现状 .指出关于 C/ 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仍不完善 ,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课题 .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摩擦学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闫俊萍 张中太 +1 位作者 唐子龙 罗绍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0-988,共9页
综述了半导体多相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制备方法及复合材料在光电化学方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着重强调了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与单一的半导体材料相比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并对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 综述了半导体多相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制备方法及复合材料在光电化学方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着重强调了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与单一的半导体材料相比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并对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基 复合材料 制备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材料应用及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5
作者 韩永生 李建保 魏强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29,共4页
回顾了多孔陶瓷材料传统的应用领域和制备方法,总结和归纳了多孔陶瓷材料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制备方法,指出了当前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热点和今后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孔膜 多孔陶瓷 泡沫陶瓷 气孔 制备 应用 传感器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Mn_2O_4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子山 唐子龙 +1 位作者 张中太 沈万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81-1188,共8页
采用醋酸锰和醋酸锂作为起始反应物,在水溶液中混合均匀,通过加热蒸发形成混合均一的反应前趋体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可获得最终产物.在850℃下,起始反应物锂锰摩尔比例采用1.1:2可获得电化学性能较好的活性材料.利用热重分... 采用醋酸锰和醋酸锂作为起始反应物,在水溶液中混合均匀,通过加热蒸发形成混合均一的反应前趋体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可获得最终产物.在850℃下,起始反应物锂锰摩尔比例采用1.1:2可获得电化学性能较好的活性材料.利用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对反应历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XRD、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其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结晶性能好、为蜂窝状结构、比表面积较大,初始容量较高和循环稳定性能良好,初始容量达12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2O4 形貌 结构 正极材料 锰酸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郑子山 唐子龙 +1 位作者 张中太 沈万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具有尖晶石相的LiMn2O4因价格低、无毒、无环境污染、制备简单、研究较成熟,因此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商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由于LiMn2O4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不好,表现在可逆容量衰减较大,尤其在高温下(>... 具有尖晶石相的LiMn2O4因价格低、无毒、无环境污染、制备简单、研究较成熟,因此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商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由于LiMn2O4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能不好,表现在可逆容量衰减较大,尤其在高温下(>55℃)使用衰减更严重,从而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人们对其衰减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提出了造成容量衰减的几种可能原因如Jahn-Teller畸变效应、Mn2+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出现稳定性较差的四方相以及电解质的分解等.通过掺杂、表面包覆、制备工艺的改进,人们已能制得循环稳定性能较好的尖晶相材料.本文结合我们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2O4 正极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石墨吸附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沈万慈 曹乃珍 +2 位作者 李晓峰 吕建中 何参永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3,共5页
综述了医用敷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关于膨胀石墨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着重讨论了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用于医用敷料时的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等应用研究,研究证明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是一种很好的医用创面敷料。
关键词 多孔石墨 吸附材料 生物医学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修复材料 被引量:164
9
作者 冯庆玲 崔福斋 张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制备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nano-HAp/Collagen,NHAC)复合材料,并检测骨修复性能。方法采用仿生方法制备NHAC复合材料。结果NHAC复合材料成分与微结构具有同天然骨类似的某些特征。复合材料的矿物含量约为50%,矿物相为含有碳酸根的... 目的制备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nano-HAp/Collagen,NHAC)复合材料,并检测骨修复性能。方法采用仿生方法制备NHAC复合材料。结果NHAC复合材料成分与微结构具有同天然骨类似的某些特征。复合材料的矿物含量约为50%,矿物相为含有碳酸根的羟基磷灰石,结晶度低,晶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矿物相均匀沉积在Ⅰ型胶原蛋白基质上。NHA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各向同性,其显微硬度可以达到骨皮质显微硬度的下限。用颗粒型NHAC材料压制成的致密种植体植入骨髓腔后,界面层可发生溶解—再沉积的动态快速更新过程。巨噬细胞可在种植体表面或深入种植体内部通过吞噬和胞外降解方式吸收种植体材料。种植体表面及内部被吸收后,伴随有新骨的沉积,这一现象类似骨组织的重塑过程,可使NHAC种植体整合入活体骨的新陈代谢中并最终为自体骨组织所取代。结论NHAC是生物活性材料,种植体与骨组织可形成界面化学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合成 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岳振星 周济 +2 位作者 张洪国 李龙土 桂治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5-37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首先合成了NICuZn铁氧体纳米粉末和MgO-Al2O3-SiO2(MAS)凝胶玻璃粉末,将两种粉末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烧结后得到了由NiCuZn铁氧体和堇青石微晶体两相共存的铁氧体一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电磁...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首先合成了NICuZn铁氧体纳米粉末和MgO-Al2O3-SiO2(MAS)凝胶玻璃粉末,将两种粉末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烧结后得到了由NiCuZn铁氧体和堇青石微晶体两相共存的铁氧体一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电磁性能,其起始磁导率高于3、介电常数低于6、截止频率高于2GHz,可望用作持高频多层片式电感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微晶玻璃 复合材料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复合材料的光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闫俊萍 张中太 +1 位作者 唐子龙 罗绍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综述了插层复合材料的插层机理、插层方法以及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主体材料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及改性方法,并提出在光催化领域插层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插层 主体材料 复合材料 光催化 XRD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_4材料的制备与电池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卢俊彪 唐子龙 +1 位作者 张中太 沈万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670,共5页
通过固相法合成了裂解碳包覆的具有亚微米球形颗粒团簇微结构的LiFePO4粉体材料.材料中裂解碳百分含量为5.01%,一次颗粒粒径在200-600nm,团簇体粒径在10μm左右. 在0.1、0.2、0.5和1C的充放电速率下,研究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变... 通过固相法合成了裂解碳包覆的具有亚微米球形颗粒团簇微结构的LiFePO4粉体材料.材料中裂解碳百分含量为5.01%,一次颗粒粒径在200-600nm,团簇体粒径在10μm左右. 在0.1、0.2、0.5和1C的充放电速率下,研究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变化.当充放电速率<1C时,随着充放电速率的增大,材料的充放电平台和比容量并不随速率的增大而发生较大变化,当充放电速率≥1C时,材料的充放电电压平台迅速升高(充电)或降低(放电),比容量也有较大的降低;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材料的比容量有所增加,然后趋于稳定.在30 个循环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1.7、129.1、123.5和114.4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烧结的温度稳定型Ba_(1-x)Cd_xTiO_3介电材料 被引量:9
13
作者 齐建全 李雯 +2 位作者 王永力 桂治轮 李龙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99-1202,共4页
温度稳定型钛酸钡基介电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然而做为MLCs瓷料时,烧结温度偏高.用固溶体Ba1-xCdxTiO3替代BaTiO3做为基料,可以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制备符合X7R标准的MLCs瓷料,获得较高的室温介电常数.
关键词 中低湿烧结 温度稳定型Ba1-xCdxTiO3介电材料 钛酸钡基陶瓷材料 陶瓷电容器 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锂混合掺杂尖晶石相Li_(1+x)Al_yMn_(2-y)O_4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郑子山 唐子龙 +1 位作者 张中太 沈万慈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3-438,共6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合成工艺 ,将铝和锂混合掺入到主尖晶石相锰酸锂中 ,研究不同掺杂铝量对材料的初始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时掺杂铝锂的材料要比单独掺杂铝或锂的循环稳定性好 .利用扫描电镜、粉末X_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 采用一种简单的合成工艺 ,将铝和锂混合掺入到主尖晶石相锰酸锂中 ,研究不同掺杂铝量对材料的初始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时掺杂铝锂的材料要比单独掺杂铝或锂的循环稳定性好 .利用扫描电镜、粉末X_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对材料形貌及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掺杂铝锂材料颗粒细小、分布均匀 ,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 ,较高的初始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其初始容量达 119mAh/g ,循环 2 0 0次后容量仍然保持在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2O4 掺杂 红外光谱 尖晶石锰酸锂 正极材料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层次界面对C/C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万昌 李贺军 +2 位作者 卢锦花 白瑞成 黄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57-1462,共6页
采用快速化学液相气化渗透法制备了C/C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断口形貌特征;研究了不同层次界面状态对C/C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及断裂模式的影响. 研究表明:束内纤维与基体间结合要适度,既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保证材料具... 采用快速化学液相气化渗透法制备了C/C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断口形貌特征;研究了不同层次界面状态对C/C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及断裂模式的影响. 研究表明:束内纤维与基体间结合要适度,既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保证材料具有高强度同时又具有一定塑韧性;当碳布层间或束间的基体热解碳与纤维柬表面之间残余孔隙量较多或者结合较弱时,则裂纹沿碳布层表面的纤维与基体热解碳之间扩展而分层;热解碳碳层面排列的越紧密,层面间的结合强度越高,则倾向于在基体热解碳内形成齐茬形断面;若碳层面之间存在过多间隙或结合较弱,则倾向于沿碳层面剥离而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快速致密化 组织结构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组织结构对C/C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万昌 李贺军 +1 位作者 白瑞成 黄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1-676,共6页
采用快速化学液相气化渗透法制备了2D-C/C复合材料,沉积温度为1200-1250℃, 系统压力约0.1MPa.利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沉积温度制备的基体热解碳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断口形貌.实验结果表明,1200℃沉积的基体热解碳中粗... 采用快速化学液相气化渗透法制备了2D-C/C复合材料,沉积温度为1200-1250℃, 系统压力约0.1MPa.利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沉积温度制备的基体热解碳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断口形貌.实验结果表明,1200℃沉积的基体热解碳中粗糙层组织占大多数,其弯曲强度较高、韧性较低; 1250℃的基体热解碳呈现为光学各向异性程度不同的光滑层/粗糙层交替层状组织,其弯曲强度较低、韧性较高,具有非脆性断裂行为.不同微观结构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及断裂模式,除了纤维/基体间界面结合强度不同外,不同温度沉积得到的热解碳微观结构的不同引起裂纹在不同微观结构碳层内的扩展阻力也会不同.此外,裂纹在光滑层/粗糙层界面处的偏转会导致断裂面的高低不平,从而使后者韧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快速致密化 热解碳 组织结构 断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和展望(Ⅲ)——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徐利华 丁子上 黄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着重分析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显微结构以及强韧化机理,多组元多层次复合体系的实行,为将来高强高韧陶瓷设计与研制开辟新的工程应用领域。
关键词 陶瓷 复合材料 复合陶瓷 现状 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0-763,共4页
根据近年来TiO2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成果 ,对TiO2 光催化剂的制备尤其是室温制备进行了详细地综述 ,并从粉体纳米化、可见光敏化及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三个方面探讨了TiO2 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最后对TiO2 作为光触媒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TIO2 常温制备 光催化活性 光触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陶瓷人工髋关节材料摩擦磨损研究发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司文捷 李春光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427,共4页
陶瓷已经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制作中获得一定的应用 ,并且有更大的潜力以待开发。对于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 ,其摩擦磨损性能是决定其寿命的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而体外的摩擦磨损测试对于确定其摩擦磨损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 陶瓷已经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制作中获得一定的应用 ,并且有更大的潜力以待开发。对于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 ,其摩擦磨损性能是决定其寿命的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而体外的摩擦磨损测试对于确定其摩擦磨损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于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和碳化硅四种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结果 ,并且结合作者的工作对其进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陶瓷 人工关节材料 摩擦磨损 磨损性能 氧化铝 氧化锆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钢磨球与我国磨球材料 被引量:14
20
作者 方鸿生 杨业元 姜忠良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9,共7页
贝氏体钢磨球是一种新型磨球产品,具有磨耗低、破碎率低、失圆少、粉磨效率高、节约磨矿能耗和成本等优点。其耐磨性是国内优质铸球及高碳球的3倍以上,抗剥落及抗破碎性能则提高数倍,实际应用中的破碎率低于2%。文中基于大量试验结果... 贝氏体钢磨球是一种新型磨球产品,具有磨耗低、破碎率低、失圆少、粉磨效率高、节约磨矿能耗和成本等优点。其耐磨性是国内优质铸球及高碳球的3倍以上,抗剥落及抗破碎性能则提高数倍,实际应用中的破碎率低于2%。文中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及应用数据,较详细介绍了贝氏体钢磨球的优良特性,同时分析了国内磨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针对磨球的工作特点,提出了磨球材料选材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球 贝氏体钢 球磨机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