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颖
何晋
+3 位作者
刘茜
郭牧遥
王秀梅
崔福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1-19,39,共10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组织破坏,造成神经功能永久性缺失,是长期困扰生物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组织工程技术不仅能通过纳米生物材料为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生长提供结构支持,还能同时递送各种有利于神经再生...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组织破坏,造成神经功能永久性缺失,是长期困扰生物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组织工程技术不仅能通过纳米生物材料为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生长提供结构支持,还能同时递送各种有利于神经再生修复的活性信号分子,有望在促进中枢神经损伤组织修复的同时,实现神经功能的重建,为中枢神经损伤再生修复带来希望。结合国内外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中枢神经修复生物材料设计的主要策略、以及包括天然生物大分子和合成高分子在内的多种中枢神经修复生物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工程
纳米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枢神经再生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崔福斋
任永娟
于晓龙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1-16,共6页
首先介绍了目前中枢神经再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然后系统地综述了脑再生和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发展。研究发现,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的神经干细胞和具有特定分化方向的前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修复功能;生物支架材料与神经干细胞...
首先介绍了目前中枢神经再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然后系统地综述了脑再生和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发展。研究发现,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的神经干细胞和具有特定分化方向的前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修复功能;生物支架材料与神经干细胞的联合使用能够较好地控制细胞微环境,有望提高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状况,促进中枢神经再生。最后,结合现在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热点——神经干细胞,阐述了中枢神经再生材料调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潜能,为联合应用生物材料与干细胞促进中枢再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板剂和氧化剂对聚吡咯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若时
孙晓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75,80,共5页
研究了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氯化铁或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时,纳米结构聚吡咯的制备和形貌调控的方法,发现加入P123作为模板剂可得到球状的纳米聚吡咯,而无P123存在时产物是形状不规则的纳米颗粒。P123的浓度和氧化剂的种类均会显...
研究了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氯化铁或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时,纳米结构聚吡咯的制备和形貌调控的方法,发现加入P123作为模板剂可得到球状的纳米聚吡咯,而无P123存在时产物是形状不规则的纳米颗粒。P123的浓度和氧化剂的种类均会显著地影响聚吡咯的粒径和电导率。在相同的氧化剂条件下,随着P123浓度的升高,聚吡咯的平均粒径变小。P123的加入使得聚吡咯的电导率显著提高。无论是否存在模板剂调控,氯化铁作为氧化剂得到的产物的电导率比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得到产物的电导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纳米颗粒
模板剂
氧化剂
形貌调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颖
何晋
刘茜
郭牧遥
王秀梅
崔福斋
机构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1-19,39,共10页
基金
科技部973计划项目(2011CB606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0977)
文摘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组织破坏,造成神经功能永久性缺失,是长期困扰生物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组织工程技术不仅能通过纳米生物材料为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生长提供结构支持,还能同时递送各种有利于神经再生修复的活性信号分子,有望在促进中枢神经损伤组织修复的同时,实现神经功能的重建,为中枢神经损伤再生修复带来希望。结合国内外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中枢神经修复生物材料设计的主要策略、以及包括天然生物大分子和合成高分子在内的多种中枢神经修复生物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工程
纳米生物材料
Keyword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jury
tissue engineering
nanobiomaterial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枢神经再生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崔福斋
任永娟
于晓龙
机构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1-16,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005CB6239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3044和50830102)
文摘
首先介绍了目前中枢神经再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然后系统地综述了脑再生和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发展。研究发现,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的神经干细胞和具有特定分化方向的前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修复功能;生物支架材料与神经干细胞的联合使用能够较好地控制细胞微环境,有望提高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状况,促进中枢神经再生。最后,结合现在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热点——神经干细胞,阐述了中枢神经再生材料调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潜能,为联合应用生物材料与干细胞促进中枢再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神经干细胞
Keywords
regener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neural stem cells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板剂和氧化剂对聚吡咯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若时
孙晓丹
机构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75,8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3091112049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12017)
文摘
研究了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氯化铁或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时,纳米结构聚吡咯的制备和形貌调控的方法,发现加入P123作为模板剂可得到球状的纳米聚吡咯,而无P123存在时产物是形状不规则的纳米颗粒。P123的浓度和氧化剂的种类均会显著地影响聚吡咯的粒径和电导率。在相同的氧化剂条件下,随着P123浓度的升高,聚吡咯的平均粒径变小。P123的加入使得聚吡咯的电导率显著提高。无论是否存在模板剂调控,氯化铁作为氧化剂得到的产物的电导率比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得到产物的电导率大。
关键词
聚吡咯
纳米颗粒
模板剂
氧化剂
形貌调控
电导率
Keywords
polypyrrole
nanoparticle
template agent
oxidant
morphology contro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王颖
何晋
刘茜
郭牧遥
王秀梅
崔福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枢神经再生材料研究进展
崔福斋
任永娟
于晓龙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模板剂和氧化剂对聚吡咯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电导率的影响
郑若时
孙晓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