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稀溶液体系中自组装合成纳米介孔氧化硅及其铝修饰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成红云 史彦涛 +3 位作者 南海明 耿怡 陈保华 蔡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5-1059,共5页
在极稀溶液中,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去离子水的量或原料中铝源的量,可控合成了不同粒径(20~70nm)、形貌和孔道结构的纳米介孔氧化硅颗粒和纳米介孔铝掺杂氧化硅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BET比表面积1000 m2/g)和较大的孔容(1.1~1.8 cm... 在极稀溶液中,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去离子水的量或原料中铝源的量,可控合成了不同粒径(20~70nm)、形貌和孔道结构的纳米介孔氧化硅颗粒和纳米介孔铝掺杂氧化硅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BET比表面积1000 m2/g)和较大的孔容(1.1~1.8 cm3/g).反应物浓度降低或反应物中添加铝源后,介孔材料的有序性下降,粒径减小,孔容增大,并产生大量的间隙孔.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SAXRD)、透射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表征了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稀溶液 纳米介孔氧化硅 自组装 形貌控制 铝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波材料理论设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晨 顾家琳 康飞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共4页
吸波材料的理论设计是吸波材料研究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理论设计能有效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针对吸波材料的设计方案,从等效电磁参数拟合、多层材料计算以及优化设计3个层次对当前吸波材料理论设计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吸波材料的理论设计是吸波材料研究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理论设计能有效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针对吸波材料的设计方案,从等效电磁参数拟合、多层材料计算以及优化设计3个层次对当前吸波材料理论设计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随着纳米吸波材料的兴起,吸波设计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等效电磁参数 多层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石墨烯材料——储能特性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6
3
作者 智林杰 方岩 康飞宇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优异的性能和各种潜在的应用价值,是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简要评述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讨论了作为电极材料的石墨烯结构与功能调控的重要性,指出石墨烯基纳米材料...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优异的性能和各种潜在的应用价值,是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简要评述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讨论了作为电极材料的石墨烯结构与功能调控的重要性,指出石墨烯基纳米材料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尤其针对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钴镍合金粒子/石墨薄片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晨 康飞宇 顾家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10,共5页
利用超声和酸处理工艺将膨胀石墨剥离成纳米厚度的薄片,并利用简单的共沉积和退火还原工艺在石墨薄片上均匀沉积了铁钴镍磁性合金粒子.样品静磁性能与吸波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此类材料具备优异的软磁性能和电磁波吸收性能.以600℃退火的... 利用超声和酸处理工艺将膨胀石墨剥离成纳米厚度的薄片,并利用简单的共沉积和退火还原工艺在石墨薄片上均匀沉积了铁钴镍磁性合金粒子.样品静磁性能与吸波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此类材料具备优异的软磁性能和电磁波吸收性能.以600℃退火的Fe3Co6Ni/石墨薄片作为吸波剂的复合材料在12.6GHz处最大吸收可达-24dB,有效吸收带宽(<-5dB)达8GHz.通过调节合金的元素比例和退火工艺,可以控制样品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薄片 铁钴镍合金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纤维状炭材料 被引量:6
5
作者 楠顶 黄正宏 +1 位作者 康飞宇 沈万慈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纤维状炭材料有各种尺度和形貌,由于成本和性能缺乏竞争力,制约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一些改性后的新型炭纤维表现出良好的负极材料性能。文章综述了近年各种纤维状炭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国内... 纤维状炭材料有各种尺度和形貌,由于成本和性能缺乏竞争力,制约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一些改性后的新型炭纤维表现出良好的负极材料性能。文章综述了近年各种纤维状炭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依据纤维状炭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研究思路,分别归纳了石墨纤维、炭纤维及具有各种微观结构的炭纳米纤维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应用前景。结果表明,纤维状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经历了从石墨化炭纤维到非石墨化炭纤维,从微米级直径到纳米级直径,从注重研究工艺参数到注重研究和设计微观结构的过程。从提高容量和倍率性能的潜力及成本和可工业化角度考虑,纤维状炭材料极有可能是未来炭负极材料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状炭材料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声表面波材料及器件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冬梅 陈菁菁 +1 位作者 李晖 潘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0-42,36,共4页
研究了磁控溅射和电子束蒸镀工艺对在LiNbO3基片上沉积铝膜的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匀胶、曝光和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制备出中心频率在920MHz纵向谐振耦合换能器结构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结果表明,电子束蒸镀的铝膜与LiNbO3单晶间具有... 研究了磁控溅射和电子束蒸镀工艺对在LiNbO3基片上沉积铝膜的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匀胶、曝光和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制备出中心频率在920MHz纵向谐振耦合换能器结构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结果表明,电子束蒸镀的铝膜与LiNbO3单晶间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具有适合SAWF器件制备所需的微观结构,在随后的叉指换能器制备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声传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薄膜 声表面波材料 LINBO3 谐振耦合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铈锆基复合氧化物储氧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礼 翁端 +1 位作者 王斌 吴晓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4,共5页
铈锆复合氧化物是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TWC)中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热稳定性、低温还原性及储放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应用中主要以铈锆为基体进行多元改性来获得高性能的催化助剂。简述了... 铈锆复合氧化物是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TWC)中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热稳定性、低温还原性及储放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应用中主要以铈锆为基体进行多元改性来获得高性能的催化助剂。简述了稀土、碱土、过渡金属等元素对铈锆复合氧化物进行改性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用于汽车尾气净化方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 改性 储氧性能 三效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双极板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8
8
作者 冯彪 郑永平 沈万慈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高效以及环保等诸多优点,被看作是未来重要的新型能源。双极板作为PEMFC的关键组件之一,同时也是制约PEMFC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双极板材料对于PEMFC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阐述...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高效以及环保等诸多优点,被看作是未来重要的新型能源。双极板作为PEMFC的关键组件之一,同时也是制约PEMFC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双极板材料对于PEMFC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阐述了目前几类用于制备PEMFC双极板的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对其各自的利弊做出了分析,并讨论了双极板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双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樊星 郑永平 沈万慈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04-108,共5页
负极理论容量最大的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过度膨胀粉化导致容量衰减快,成为其作为商用负极材料的最大障碍。碳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结构也较稳定,可以作为硅电极的"缓冲基体";具有高容量和优良循环性能的硅-碳复合... 负极理论容量最大的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过度膨胀粉化导致容量衰减快,成为其作为商用负极材料的最大障碍。碳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结构也较稳定,可以作为硅电极的"缓冲基体";具有高容量和优良循环性能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按照碳材料的分类,评述了Si/C复合电极材料,并初步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材料 缓冲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合瑾 万贤 +2 位作者 路佳慧 张红雨 郭宝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61,共16页
以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我国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为研究背景,总结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分析了建筑相变材料的选用,并调研了相变储能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和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对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相变储能 建筑领域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合金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道炎 顾家琳 +1 位作者 黄正宏 康飞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2-714,共3页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镍钴的多壁碳纳米管,得到一维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镀镍钴碳纳米管的形貌、微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还采用网络矢量分析仪对该复合材料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参数进行...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镍钴的多壁碳纳米管,得到一维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镀镍钴碳纳米管的形貌、微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还采用网络矢量分析仪对该复合材料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参数进行了研究并作了对微波反射率的数值拟合.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在碳纳米管表面镀上磁性金属层来调节材料的综合吸波性能,在镍钴比例为6:4的时候,其吸收峰最强,达到-1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镀 镍钴合金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薄膜润滑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6
12
作者 尚顺事 顾家琳 +1 位作者 康飞宇 蒋东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1-44,共4页
在自制的摩擦试验机上进行了3组长时间的薄膜润滑实验,测量在不同压力、承载面积、转速等实验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轻载条件下,薄膜润滑的摩擦系数受转速、面积的影响显著;而在重载时,转速和面积表现出对摩擦系数的不敏感... 在自制的摩擦试验机上进行了3组长时间的薄膜润滑实验,测量在不同压力、承载面积、转速等实验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轻载条件下,薄膜润滑的摩擦系数受转速、面积的影响显著;而在重载时,转速和面积表现出对摩擦系数的不敏感性。另外,参照薄膜润滑的有序模型,提出了在正常磨损情况下,摩擦系数和油膜厚度之间具有单向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润滑 承载面 摩擦系数 摩擦试验机 油膜厚度 转速 重载 正常 影响 不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拉伸后轧制纯镍中滑移系与位错结构的关系
13
作者 魏绎郦 Andy Godfrey +3 位作者 刘庆 Gretha Winther 黄晓旭 刘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对柱状晶纯镍样品先拉伸后冷轧,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表征其位错结构。在拉伸变形时形成的结构在后续的轧制变形后保持或改变取决于当应变路径改变时开动的滑移系是否发生了改变。当开动的滑移系发生变化时,最终的结构由第二应变路径中... 对柱状晶纯镍样品先拉伸后冷轧,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表征其位错结构。在拉伸变形时形成的结构在后续的轧制变形后保持或改变取决于当应变路径改变时开动的滑移系是否发生了改变。当开动的滑移系发生变化时,最终的结构由第二应变路径中开动的滑移系所决定。这些结果为支持已发表的滑移系活动与位错结构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系 位错结构 应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钢的强韧化途径 被引量:78
14
作者 方鸿生 刘东雨 +2 位作者 徐平光 白秉哲 杨志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41,共6页
发现在粒状贝氏体组织中 ,控制其小岛尺寸、数量和分布 ,可获良好强韧性 ,研制出粒状贝氏体钢。首次用断续的仿晶界型铁素体作韧性相与粒贝结合 ,可获优良强韧性 ,并研制出此类复相钢。通过合金设计 ,在空冷条件下获得具有超精细结构的... 发现在粒状贝氏体组织中 ,控制其小岛尺寸、数量和分布 ,可获良好强韧性 ,研制出粒状贝氏体钢。首次用断续的仿晶界型铁素体作韧性相与粒贝结合 ,可获优良强韧性 ,并研制出此类复相钢。通过合金设计 ,在空冷条件下获得具有超精细结构的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组织 ,贝氏体各层次单元由奥氏体膜包围 ,使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组织具有优良的强韧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韧性 粒状贝氏体 仿晶界型铁素体 贝氏体/巴氏体复相组织 贝氏体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竹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40
15
作者 朱江涛 黄正宏 +2 位作者 康飞宇 傅金和 岳永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研究了30℃下活性竹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粒径的影响,并用三种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活性竹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拟合所得的初始吸附速率随着苯酚浓度的... 研究了30℃下活性竹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粒径的影响,并用三种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活性竹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拟合所得的初始吸附速率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加和竹炭粒径的减小而提高。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表明,活性竹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为主要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竹炭 苯酚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α-Fe碳纳米管的电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吕瑞涛 康飞宇 +3 位作者 韦进全 顾家琳 王昆林 吴德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8,共6页
通过热解二茂铁的工艺简便地制备了填充有α-Fe纳米线的碳纳米管(记为FCNT),铁纳米线的长度在30~500nm之间.碳纳米管的保护作用可以使铁纳米线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测试了所得FCNT产物与石蜡组成的复合材料在2~18GHz频段的介电谱和磁... 通过热解二茂铁的工艺简便地制备了填充有α-Fe纳米线的碳纳米管(记为FCNT),铁纳米线的长度在30~500nm之间.碳纳米管的保护作用可以使铁纳米线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测试了所得FCNT产物与石蜡组成的复合材料在2~18GHz频段的介电谱和磁谱,并计算和测试了其吸波性能.与普通碳纳米管相比,FCNT产物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均有较大提高;FCNT产物的磁导率实部也比普通碳纳米管高,但虚部值在2~13GHz频段略低;FCNT吸波涂层在频率为3.5和5.0GHz处分别有两个较强的吸收峰,其强度值分别为-3.9和-4.0dB,表明这种新型吸收剂有望在2~4GHz频段实现对电磁波的有效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填充 磁性金属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SAPO-11分子筛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钺伟 沈美庆 +4 位作者 吴晓东 翁端 张志华 田然 迟克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95-1500,共6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及离子交换法将稀土元素镧、铈引入SAPO-11分子筛,通过XRD、BET、孔分布、in-situ FTIR及NH3-TP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稀土对SAPO-11分子筛结构及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PO-11分子筛经稀土元素La、Ce改性后,分子筛摩尔组... 分别采用浸渍法及离子交换法将稀土元素镧、铈引入SAPO-11分子筛,通过XRD、BET、孔分布、in-situ FTIR及NH3-TP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稀土对SAPO-11分子筛结构及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PO-11分子筛经稀土元素La、Ce改性后,分子筛摩尔组成改变、结晶度下降,其中La3+离子交换改性带来的变化最为明显.在分子筛表面聚集的稀土元素可作为Lewis酸中心,造成分子筛L酸含量增多,B/L比值下降;同时,由于三价稀土离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弱于Al3+,改性后催化剂的桥连羟基强度下降.经稀土改性后,催化剂总酸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 LA CE 改性 表面特性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变形铝合金微观组织与织构的EBSD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永皞 姚宗勇 +1 位作者 黄光杰 刘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通过EBSD技术对两种典型铝合金冷轧过程中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进行了表征,分析概括了合金在不同加工过程中微观组织、织构及取向差等的演变规律。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在形变铝合金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形变铝合金 EBSD 微观组织 织构 取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微球包埋药物的稳定性及释放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明波 冯庆玲 +1 位作者 佘振定 谭荣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591-595,共5页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是一种前景良好的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缓释给药系统的基体材料被广泛研究。这主要基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已被欧美药监局批准等优点。微球缓释给...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是一种前景良好的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缓释给药系统的基体材料被广泛研究。这主要基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已被欧美药监局批准等优点。微球缓释给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加临床治疗效果,在医药行业和生物材料领域备受推崇。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动力学特征是微球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也主导着临床治疗的效果。围绕最近两年关于PLGA微球所载药物的稳定性及释放动力学的研究报道,结合本课题组在PLGA微球加载骨生长因子(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及其相关多肽)方面的工作作一个综述。同时,总结了现有国内外主要的PLGA微球产品,展望了微球载药体系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微球 药物稳定性 释放曲线 降解 酸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珍珠的生物矿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玉菲 乔莉 冯庆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碳酸钙广泛存在于生物矿物中,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生物矿物之一。贝壳和珍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碳酸钙无机相。我国淡水养殖珍珠多数品质优异,具有良好的珍珠光泽。该种珍珠以文石晶型碳酸钙为无机相,称为文石珍珠。近年来,在我国淡水养殖珍... 碳酸钙广泛存在于生物矿物中,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生物矿物之一。贝壳和珍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碳酸钙无机相。我国淡水养殖珍珠多数品质优异,具有良好的珍珠光泽。该种珍珠以文石晶型碳酸钙为无机相,称为文石珍珠。近年来,在我国淡水养殖珍珠中发现了球文石的存在,球文石的出现是导致珍珠失去光泽、降低质量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比阐述了淡水文石珍珠和球文石珍珠的微观结构与性能,总结了与珍珠层有关的体外模拟碳酸钙生物矿化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珍珠层生物矿化机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珍珠 文石 球文石 生物矿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