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PZT陶瓷自热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宜亚丽 旷庆文 +4 位作者 陈美宇 秦越 韩雪艳 褚祥诚 金贺荣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多层PZT陶瓷作为压电驱动器的核心组件,其压电性能受自热温度影响,在高交变电压作用下易发生失效。该文从交变电压特性、陶瓷多层结构角度对PZT陶瓷自热温度作用规律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扫描电镜下陶瓷断面结构形貌,建立了多层PZT陶瓷细... 多层PZT陶瓷作为压电驱动器的核心组件,其压电性能受自热温度影响,在高交变电压作用下易发生失效。该文从交变电压特性、陶瓷多层结构角度对PZT陶瓷自热温度作用规律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扫描电镜下陶瓷断面结构形貌,建立了多层PZT陶瓷细观结构仿真模型;然后搭建了温度测量实验平台,开展陶瓷表面自热温度测量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交变电压幅值、频率特性和陶瓷压电层、死层厚度对陶瓷表面自热温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陶瓷表面自热温度与交变电压幅值、频率呈近似线性增长;自热温度极值分布在陶瓷表面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温度差值小于3℃;压电层越厚,陶瓷表面自热温度越低;表面自热温度随死层厚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且在死层厚度约300μm时达到最低值。该结论为多层PZT陶瓷自热温度调控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温度 交变电压 多层结构 热模拟 PZT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5)[Nb_(1-x)(Al_(1/3)Mo_(2/3))_(x)]_(4)O_(15)陶瓷的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
2
作者 张晓辉 张哲汇 +2 位作者 张效华 马帅 岳振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移动通信的全面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频率温度系数小的中等ε_(r)、高Q值的微波介质陶瓷新材料。本工作通过固相反应法,将(Al_(1/3)-Mo_(2/3))^(5+)引入缺位型六方钙钛矿陶瓷Ba_(5)Nb_(4)O_(15)的B位,研究离子掺杂对其相组成、微结... 移动通信的全面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频率温度系数小的中等ε_(r)、高Q值的微波介质陶瓷新材料。本工作通过固相反应法,将(Al_(1/3)-Mo_(2/3))^(5+)引入缺位型六方钙钛矿陶瓷Ba_(5)Nb_(4)O_(15)的B位,研究离子掺杂对其相组成、微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适量的(Al_(1/3)-Mo_(2/3))^(5+)有利于Ba_(5)Nb_(4)O_(15)陶瓷的致密化烧结,然而当掺入量过多时,并未完全形成固溶体,出现了第二相BaMoO4,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陶瓷基体的微波介电性能。随着取代量的增加,Ba_(5)[Nb_(1-x)(Al_(1/3)Mo_(2/3))_(x)]_(4)O_(15)陶瓷的介电常数及Q×f值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复合取代令τ_f值朝负方向移动。当x=0.1时,1385℃下烧结的陶瓷样品具有最优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37,Q×f=10300 GHz,τ_(f)=6.5×10^(-6)/℃。结果表明,改性的Ba_(5)Nb_(4)O_(15)陶瓷介质可作为候选材料应用于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Ba_(5)Nb_(4)O_(15) 六方钙钛矿 离子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陶瓷材料烧结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谢志鹏 许靖堃 安迪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1-830,共10页
先进陶瓷材料作为工程材料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通信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陶瓷粉体多为离子键或共价键化合物,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制备致密陶瓷材料所需的烧结温度较高,保温时间较... 先进陶瓷材料作为工程材料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通信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陶瓷粉体多为离子键或共价键化合物,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制备致密陶瓷材料所需的烧结温度较高,保温时间较长,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晶粒粗化及气孔残留,进而影响陶瓷材料的各项性能。为了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提高烧结致密度与材料性能,各国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多种新型烧结技术,包括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闪烧(flash sintering,FS)、冷烧结(cold sintering,CS)以及振荡压力烧结(oscillatory pressure sintering,OPS)等。利用上述烧结技术,可显著降低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提升材料的各项性能,从而使陶瓷材料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展。从理论及应用两方面综述了先进陶瓷材料烧结新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烧结新技术在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期望为陶瓷烧结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陶瓷 烧结新技术 烧结理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价键表面修饰的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昊 张辉 +1 位作者 张继华 赵云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4-52,共9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中。石墨烯表面惰性,与聚合物相容性较差,难以在复合材料中充分发挥优异的性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与共价键表面修饰方法相比,对石墨烯进行非...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中。石墨烯表面惰性,与聚合物相容性较差,难以在复合材料中充分发挥优异的性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与共价键表面修饰方法相比,对石墨烯进行非共价键表面修饰,可以在改善其表面活性的同时维持原始结构,更适合构筑高性能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石墨烯非共价键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采用非共价键修饰的石墨烯填充的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讨论了复合材料存在的界面结合较弱问题,提出了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微观结构精确调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非共价键表面修饰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国振 汪长安 高莉 《新型建筑材料》 2013年第12期41-45,61,共6页
以高岭土、钠水玻璃、双氧水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轻质发泡保温材料,研究了双氧水用量、稳泡剂用量、水玻璃模数及用量和养护温度对材料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及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其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导热... 以高岭土、钠水玻璃、双氧水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轻质发泡保温材料,研究了双氧水用量、稳泡剂用量、水玻璃模数及用量和养护温度对材料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及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其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双氧水用量为0.25%,硬脂酸用量为0.75%,养护温度为25℃,水玻璃模数为1.2,水玻璃用量为50%时,地质聚合物轻质发泡保温材料的性能最佳,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分别为8.8 MPa和0.72 g/cm3。材料的吸水量随着双氧水用量增加而增大,且所制备出的材料导热系数最低能达到0.10 W/(m·K),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发泡材料 偏高岭土 抗压强度 体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晶格固化用LaMgAl(11)O(19)材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浩然 汪长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2-999,共8页
高放废物的固化是防止核废料放射性扩散的第一道安全屏障。磁铁铅矿结构的LaMgAl_(11)O_(19)材料,因其高包容性、高致密、低核素浸出率、抗辐照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核燃料循环后端克服玻璃固化技术固有缺陷、最具应用前景的新一代高... 高放废物的固化是防止核废料放射性扩散的第一道安全屏障。磁铁铅矿结构的LaMgAl_(11)O_(19)材料,因其高包容性、高致密、低核素浸出率、抗辐照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核燃料循环后端克服玻璃固化技术固有缺陷、最具应用前景的新一代高放废物晶格固化候选陶瓷材料之一。本文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湿化学工艺制备了LaMgAl_(11)O_(19)陶瓷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投射电子/选取衍射技术对材料的化学组分、微观形貌及电子衍射花样进行了表征;对LaMgAl_(11)O_(19)陶瓷材料经去离子水浸泡前后的组分、微观形貌、抗潮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aMgAl_(11)O_(19)陶瓷材料具有单一的六方磁铁铅矿型结构;经谢乐公式计算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1 500℃下保温4h样品的平均晶粒粒径为89.4nm;经去离子水浸泡48h后的LaMgAl_(11)O_(19)材料发生了潮解,因Mg^(2+)离子的溶出造成磁铁铅矿结构的失稳。本研究为后续商用高放废物晶格固化候选材料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晶格固化 磁铁铅矿结构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材料隐身理论应用于多物理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扬 刘传宝 +2 位作者 周济 乔利杰 白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41,共12页
超材料指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其物理性质不取决于其组成材料本身,而是由单元结构所决定。超材料对物理场具有超强操控能力,因此可以突破传统材料的物理极限,实现诸多新颖功能和重要应用。变换... 超材料指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其物理性质不取决于其组成材料本身,而是由单元结构所决定。超材料对物理场具有超强操控能力,因此可以突破传统材料的物理极限,实现诸多新颖功能和重要应用。变换光学理论的提出及其在完美电磁隐身衣中的成功应用,大大拓展了超材料的研究范围,而且将超材料研究由电磁场调控推广到声、力、热、化学以及静电/静磁等其他多物理场,发展出一系列非电磁超材料,而隐身也作为最典型的物理场调控类型,受到广泛的研究。这些物理场往往具有相似的理论表达形式,但物理细节又各有特点,近些年超材料隐身用于多物理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简要介绍了超材料的发展,阐述了超材料隐身的几种典型方法,还对超材料隐身在多物理场、尤其是非电磁物理场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隐身衣 变换光学 波动场 拉普拉斯场 化学梯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非接触式点胶阀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大任 袁松梅 +2 位作者 褚祥诚 崔宏超 张淑兰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近年来,点胶系统的使用日益广泛,各类精密液体分配系统对该技术需求旺盛。该文提出了一种由叠层压电陶瓷驱动的非接触式点胶阀,该阀由两个相同的叠层压电陶瓷驱动,通过位移放大机构,改变位移的输出方向,并将力传递给阀杆,最终实现喷射... 近年来,点胶系统的使用日益广泛,各类精密液体分配系统对该技术需求旺盛。该文提出了一种由叠层压电陶瓷驱动的非接触式点胶阀,该阀由两个相同的叠层压电陶瓷驱动,通过位移放大机构,改变位移的输出方向,并将力传递给阀杆,最终实现喷射。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点胶过程,分析了流体喷射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阀杆抬起时间、气压、流体粘度等喷射参数对于点胶量的影响,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实验使用直径为0.35mm的喷嘴、喷射液体为甘油时,可以获得平均直径为0.53mm的液滴,其一致性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非接触式点胶 流场分析 FLUENT 电子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纵振换能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秀侦 吴超峰 +2 位作者 姚方周 王轲 柴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4-682,共9页
高性能环境友好型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应用是当前压电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探究其在水声换能器领域的应用潜力,该文对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和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纵振式换能器进行了对比研究。依据仿真结果优化结构尺寸,制作了两种换能... 高性能环境友好型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应用是当前压电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探究其在水声换能器领域的应用潜力,该文对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和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纵振式换能器进行了对比研究。依据仿真结果优化结构尺寸,制作了两种换能器样机并测试了其在空气中和水中的电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为35 kHz,最大发送电压响应为151 dB,声源级可达190 dB,在26-67 kHz的频率范围内发送电压响应的起伏不超过-4:5 dB,谐振频率处-3 dB的指向性开角约为76◦。该无铅压电陶瓷换能器具有和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换能器相当的发射性能,有望推动无铅压电材料在水声换能器领域的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钾钠 无铅压电陶瓷 锆钛酸铅 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孔微球发泡法制备泡沫玻璃及其烧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渠亚男 谢永江 +1 位作者 仲新华 杨金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工作以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多孔微球,利用多孔微球发泡法制备高气孔率的泡沫玻璃,研究了烧成温度、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对泡沫玻璃孔结构特征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多孔微球制备泡沫玻璃的最佳烧成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玻璃粉球... 本工作以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多孔微球,利用多孔微球发泡法制备高气孔率的泡沫玻璃,研究了烧成温度、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对泡沫玻璃孔结构特征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多孔微球制备泡沫玻璃的最佳烧成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玻璃粉球磨至D50为4μm左右时,可以制备高气孔率的泡沫玻璃。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泡沫玻璃的孔径增大,气孔率增加;适当提高升温速率可增加泡沫玻璃的气孔率,降低其体积吸水率;延长保温时间,泡沫玻璃的体积吸水率增加,析晶增多,主要晶相包括SiO_(2)(石英)、SiO_(2)(鳞石英)和Na_(2)Ca_(3)Si_(6)O_(16)(失透石)。利用多孔微球制备泡沫玻璃的最佳烧成温度为700~750℃,升温速率为3~5℃/min,保温时间为1~2 h。本实验制备的泡沫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0.8~2.9 MPa),可用作建筑保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微球 泡沫玻璃 烧成工艺 孔结构 保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佳炜 朱宏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6,共11页
病毒的快速、灵敏和特异性检测是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关键问题。自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对快捷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新材料尤其是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很多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物理、化学与... 病毒的快速、灵敏和特异性检测是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关键问题。自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对快捷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新材料尤其是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很多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能,在病毒检测中展现出应用潜力。纳米材料从结构上可分为零维材料、一维材料与二维材料。本文从病毒检测基本方法入手,围绕纳米材料的分类,结合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综述了各类纳米材料在病毒探测领域的应用,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病毒检测 生物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基超薄层BME MLCC的可靠性机理
12
作者 朱超琼 蔡子明 +5 位作者 冯培忠 张伟晨 惠可臻 曹秀华 付振晓 王晓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作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无源电子元器件,是基础电子元件产业中需要突破关键技术的重点产品之一,在汽车电子、5G通讯、电网调频、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型化、薄层化发展趋... 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作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无源电子元器件,是基础电子元件产业中需要突破关键技术的重点产品之一,在汽车电子、5G通讯、电网调频、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型化、薄层化发展趋势下,MLCC的介质层厚度不断降低,单层介质在相同电压下的电场显著增大,尤其是中高压超薄层MLCC。因此,MLCC的可靠性愈发成为一项关键的产品质量指标。本文结合加速老化测试、高温阻抗谱、漏电流测试,系统研究超薄层MLCC的劣化机理,揭示抑制氧空位的迁移与富集是保证超薄层MLCC可靠性的重中之重。为此,应减小介质层内部的氧空位浓度,增大其迁移所需的激活能,提高界面肖特基势垒,从而提升超薄层MLCC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超薄层MLCC介质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多层陶瓷电容器 可靠性 加速老化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心微球制备超轻泡沫玻璃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渠亚男 谢永江 +1 位作者 仲新华 杨金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9,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一种利用空心微球制备超轻泡沫玻璃的新方法,以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材料制备高气孔率的空心微球,研究了空心微球的发泡过程和发泡机理,利用空心微球发泡法制备出了超轻质泡沫玻璃。结果表明:空心微球气孔率高,发泡过程可控,可... 本工作研究了一种利用空心微球制备超轻泡沫玻璃的新方法,以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材料制备高气孔率的空心微球,研究了空心微球的发泡过程和发泡机理,利用空心微球发泡法制备出了超轻质泡沫玻璃。结果表明:空心微球气孔率高,发泡过程可控,可以制备气孔尺寸均匀、高气孔率的泡沫玻璃。随着玻璃粉粒径的减小,空心微球的体积膨胀率逐渐增加,当玻璃粉D50为4.3μm时,空心微球的最大体积膨胀率约为280%。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泡沫玻璃的容重降低,气孔率增加,泡沫玻璃中析晶增多,主要晶相包括SiO2(石英)、SiO2(鳞石英)和Na_(2)Ca_(3)Si_(6)O_(16)(失透石)。当烧结温度为725~800℃时,可以制备气孔率大于95%的超轻泡沫玻璃。本工作提出的空心微球发泡法对制备无机多孔材料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球 超轻泡沫玻璃 发泡过程 发泡机理 高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矾土对Al2O3-SiO2质可塑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旭东 张国栋 +1 位作者 谢志鹏 刘宝超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以4种不同Al2O3含量的矾土及SiO2微粉和Al2O3微粉为原料,以Al(H2PO4)3/H3PO4和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和促凝剂,通过混炼、成型、养护、烘干等工序制备了Al2O3-SiO2质可塑料。通过引入不同品位矾土原料,重点研究不同Al2O3含量的矾土原料对... 以4种不同Al2O3含量的矾土及SiO2微粉和Al2O3微粉为原料,以Al(H2PO4)3/H3PO4和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和促凝剂,通过混炼、成型、养护、烘干等工序制备了Al2O3-SiO2质可塑料。通过引入不同品位矾土原料,重点研究不同Al2O3含量的矾土原料对烘干后及1100℃烧后可塑料体积密度、常温强度、烧后线变化率、耐磨性、矿物相组成及基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矾土Al2O3含量增大(即提高矾土品位),烘干后和烧后Al2O3-SiO2质可塑料体积密度逐渐增大,常温强度减小。随着原料矾土品位提高,可塑料烧后矿物组成中刚玉相特征峰强度会逐渐增强,矾土中杂质及铝酸钙水泥对可塑料起助烧结作用。矾土中Al2O3含量增大,会增大骨料颗粒强度,但会降低基质烧结性,最终导致基质与骨料强度匹配性变弱,烧后可塑料磨损量增大,耐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矾土 Al2O3-SiO2质可塑料 耐磨性 烧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部双触点型压电驱动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艳强 袁松梅 +2 位作者 褚祥诚 祝聪 仲作金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690,共4页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矩形块状压电陶瓷一阶纵振和二阶弯振模态耦合的直线型压电驱动器。该压电驱动器在矩形块状压电陶瓷的2个端部均布置1个氧化铝陶瓷触点,2个触点交替工作,提高了矩形块状压电陶瓷振子的振动利用率。采用有限元与实...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矩形块状压电陶瓷一阶纵振和二阶弯振模态耦合的直线型压电驱动器。该压电驱动器在矩形块状压电陶瓷的2个端部均布置1个氧化铝陶瓷触点,2个触点交替工作,提高了矩形块状压电陶瓷振子的振动利用率。采用有限元与实验结合的方法设计并优化了驱动器的结构尺寸。并通过实验发现,在电压峰-峰值600V下,该驱动器的最大空载速度为250mm/s,最大输出力为16N。最后,对驱动器中板簧发热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得出,板簧在设计时应尽可能远离驱动器的工作频率,否则会使板簧共振发热,影响驱动器的寿命,严重时将损坏驱动器内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器 有限元分析 模态耦合 双触点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天然染料共敏化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寿东 王刚 +4 位作者 杨桂军 南辉 陈慧媛 林红 闫志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0-223,共4页
从高原型朱砂垒牡丹和胡萝卜中提取牡丹花染料和类胡萝卜素染料,对提取、提纯的染料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牡丹花和类胡萝卜素染料的纯度均达到90%以上。染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染料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染料敏化太... 从高原型朱砂垒牡丹和胡萝卜中提取牡丹花染料和类胡萝卜素染料,对提取、提纯的染料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牡丹花和类胡萝卜素染料的纯度均达到90%以上。染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染料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剂。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单一染料和共敏化染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敏化染料不仅拓宽了光谱吸收范围,而且激发态氧化电位与TiO_2导带能级相匹配。当共敏化比例为1∶1时,共敏染料具有更佳的激发态和基态氧化电位,对其稀释3倍和调节pH=3,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0.935%和1.130%,是共敏化比例为1∶1时的1.13和1.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共敏化 激发态和基态氧化电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瓷砖装饰用压电喷墨打印头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仲作金 褚祥诚 +3 位作者 陈海超 张淑兰 崔宏超 周梅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压电喷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数字印刷领域的喷墨打印技术。根据压电陶瓷变形模式不同,压电喷墨可分为挤压式、弯曲式、推动式和剪切式4种驱动原理。该文介绍了4种压电喷墨原理及相关研究方法。有限元分析和流体动力学计算可模拟... 压电喷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数字印刷领域的喷墨打印技术。根据压电陶瓷变形模式不同,压电喷墨可分为挤压式、弯曲式、推动式和剪切式4种驱动原理。该文介绍了4种压电喷墨原理及相关研究方法。有限元分析和流体动力学计算可模拟墨滴生成与飞行的过程,便于研究喷头电学参数和几何尺寸对喷墨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喷墨打印头的压电元件、喷嘴板等材料优化,以及压电喷墨头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压电陶瓷 流体仿真 电压波形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循环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择良 伍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9-512,共14页
硅是已知质量比容量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制造可靠的高容量硅负极,生产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但由于充放电过程中锂在硅材料中嵌入与释放,硅材料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以致破碎,并从负极上脱落下来.硅负极容量随... 硅是已知质量比容量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制造可靠的高容量硅负极,生产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但由于充放电过程中锂在硅材料中嵌入与释放,硅材料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以致破碎,并从负极上脱落下来.硅负极容量随着充放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是其应用进程中受到的最大制约.本文结合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研究现状,从硅材料本体结构、整体负极结构两方面介绍几种不同的提高硅负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稳定性、成本、制备方法等进行比较,提出对未来硅负极材料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材料 纳米结构 循环寿命 固态电解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态电解质的熔融碱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匡宇 刘凯 伍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共14页
电池技术的发展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非常重要。近年来基于固态电解质的熔融碱金属电池展现出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本文介绍基于beta-Al_(2)O_(3)和NASICON电解质的熔融钠电池(SELS电池)和基于石榴石型电解质的熔融锂电池(SELL... 电池技术的发展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非常重要。近年来基于固态电解质的熔融碱金属电池展现出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本文介绍基于beta-Al_(2)O_(3)和NASICON电解质的熔融钠电池(SELS电池)和基于石榴石型电解质的熔融锂电池(SELL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结构和成分会显著影响其电导率和稳定性。因此,固态电解质的新型制备方法、掺杂技术以及表面改性技术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截至目前,铅合金、金属氯化物、硫、硒和碘等材料已被证明可以作为SELS和SELL电池的正极,相应的电池体系具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能、材料成本以及应用场景。本文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比较。值得注意的是,SELS电池已经实现数百兆瓦时规模的储能系统应用,而SELL电池的技术成熟度仍然较低。但是,具有高能量密度、低运行温度以及制造成本的SELL电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这两种电池的许多研究进展和技术成果可以共享,从而促进该领域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电池 固态电解质 电网储能 beta-氧化铝电解质 NASICON电解质 石榴石型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同型相界钛酸铋钠钡晶体的制备及光学性能
20
作者 赫崇君 邓晨光 +4 位作者 朱星蓉 李自强 高慧芳 路元刚 李千 《应用技术学报》 2022年第4期299-304,共6页
无铅材料(1-x)(Na_(0.5)Bi_(0.5))TiO_(3)-xBaTiO_(3)(NBT-xBT)具有准同型相界结构,采用顶部籽晶助熔剂法生长出不同组分NBT-xBT单晶,研究其准同型相界结构附近的单晶的组分、取向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001]取向极化的四方相NBT-xBT... 无铅材料(1-x)(Na_(0.5)Bi_(0.5))TiO_(3)-xBaTiO_(3)(NBT-xBT)具有准同型相界结构,采用顶部籽晶助熔剂法生长出不同组分NBT-xBT单晶,研究其准同型相界结构附近的单晶的组分、取向和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001]取向极化的四方相NBT-xBT单晶透光率达到70%。晶体的透光率决定于极化后的电畴组态。测得室温下[001]取向极化晶体的折射率,拟合出折射率色散方程,在紫外及可见光谱区域,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大迅速地减小。此研究有助于环保型光学器件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材料 准同型相界 晶体生长 光学性能 透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