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智能社会:现实图景、发展趋向与治理使命 被引量:4
1
作者 苏竣 魏钰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共11页
科技发展正推动人类快速迈入以人工智能作为主导技术和生产力,被智能革命全面影响、改造和定型的智能社会。基于对“技术—社会—治理”关系的阐释,揭示了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下,智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系统变革。... 科技发展正推动人类快速迈入以人工智能作为主导技术和生产力,被智能革命全面影响、改造和定型的智能社会。基于对“技术—社会—治理”关系的阐释,揭示了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下,智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系统变革。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作为独立主体带来的新质生产力、文明新形态、社会运行新机制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价值观对立、经济活动无序、社会管理超复杂、认知混乱、能耗激增等风险挑战与治理要求。从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规训的角度,阐释了以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为代表的实验主义治理新范式,提出在通用人工智能日臻成熟、智能社会转型提速的新形势下,加快从“智能的社会治理”转向“智能社会的治理”,构建人文智能社会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社会 实验主义治理 社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毅清 陈潇寒 舒全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共事物泛指除私人物品之外,所有依赖集体行动的公共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以除私人物品之外的公共事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人们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认识,...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共事物泛指除私人物品之外,所有依赖集体行动的公共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以除私人物品之外的公共事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人们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集体行动困境的认识,以及突破集体行动困境的方案。目前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已经经历了两代集体行动理论的发展,正朝着第三代集体行动理论进行开拓。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镇化背景下的公共事物治理研究主要围绕劳动力外流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以及土地问题与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之间的关系展开。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如何系统诊断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挑战,现有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物治理 集体行动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新兴自组织形态研究——基于“形成-适应-反馈”的自组织过程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延昊 苏竣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87,M0004,M0005,共24页
为应对智能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新兴自组织应运而生,这类自组织是缘何形成的,产生之后与智能技术之间发生了哪些互动,与传统社会的自组织有何差异,都是亟待回答的理论命题。对此,论文以外卖骑手形成的自组织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田野调查,... 为应对智能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新兴自组织应运而生,这类自组织是缘何形成的,产生之后与智能技术之间发生了哪些互动,与传统社会的自组织有何差异,都是亟待回答的理论命题。对此,论文以外卖骑手形成的自组织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田野调查,提供了新兴自组织与智能技术互动的探索性结论,补充了关于自组织的理论知识,为被“困入”算法的骑手仍具有自主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发现,骑手基于内向、互动和外向的动机,以他组织脱离和基于虚拟身份的联系,最终形成了实体态、虚拟态和交互态的自组织。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骑手之间通过紧密和松散的直接交互和间接交互产生自组织适应,共享信息资源,形成自组织认同。最终,骑手通过自组织对算法进行反馈,形成自我规劝的内向算法适应、成员调整的互动算法应对以及外部求助的外向算法逃离。研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拓宽自组织聚集渠道、提供公益法律援助、引导技术创新方向的方式对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新兴自组织发挥“保底线”的政府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自组织 外卖骑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其言,观其行”:大模型价值倾向表征的多重进路
4
作者 吕立远 李延昊 +2 位作者 王健骁 魏钰明 苏竣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9,共11页
随着大模型智能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观点开始将其视为一类准社会主体,驱动着以智能体为对象的机器行为研究的兴起。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大模型正在不同维度上展现出与人类相似的价值倾向性。精准识别大模型的价值倾向性,有助于发展面... 随着大模型智能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观点开始将其视为一类准社会主体,驱动着以智能体为对象的机器行为研究的兴起。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大模型正在不同维度上展现出与人类相似的价值倾向性。精准识别大模型的价值倾向性,有助于发展面向智能体的行为科学,并为更加高效、安全的人机交互奠定基础。现有文献已从不同视角开展大模型价值倾向性的研究探索,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方法论体系。通过综合借鉴行为科学、多模态信息分析、博弈论等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构建基于“分析尺度—表征逻辑”的类型学分析框架,阐释大模型价值倾向性研究的4个代表性进路,并借助每个路径中的研究实例,详细剖析大模型价值倾向性的表征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大模型价值倾向性的系统性认识,为丰富和拓展面向智能体的行为科学提供新的方法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价值倾向性 智能体 行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工程”的制度设计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舒全峰 王晓莉 于珊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87,共11页
2003年,浙江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千万工程”的成功蕴含着丰富的制度设计思想与原则。通过明确权责主体、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了有用的制... 2003年,浙江省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千万工程”的成功蕴含着丰富的制度设计思想与原则。通过明确权责主体、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了有用的制度供给,确保监督有力和约束规范有效促进了有力的制度执行,通过分类化解冲突、凝聚人民共识、动员多方力量提供了有用的制度保障制度供给、有力的制度执行和有效的制度保障三位一体合力为“千万工程”的行动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制度设计理论 人居环境整治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