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图中的幻像与自我 被引量:73
1
作者 彭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18,共5页
美图软件的出现,使个体凭借美化后的个人形象与个人生活在社交空间有了更多存在感,也拥有了赢取社会资本的更多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技术赋权。美图也将个体在社交表演中的自我整饰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创造了更多的自我幻像,... 美图软件的出现,使个体凭借美化后的个人形象与个人生活在社交空间有了更多存在感,也拥有了赢取社会资本的更多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技术赋权。美图也将个体在社交表演中的自我整饰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创造了更多的自我幻像,然而在这些幻像的背后,也有现实的动因。美化的"自我"也体现着个体的"自我建构"理想,以及"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影响,作为一种自我关注的"镜像"的美图中交织着自我的凝视与他者的凝视。与此同时,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种方式,美图也代表着消费社会的新驯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图 技术赋权 社会比较 自我建构 镜像认同 文化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边界时代的专业性重塑 被引量:81
2
作者 彭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新媒体时代,各种力量都在进入传媒业,各种边界在打破。行业壁垒被打破后,众声喧哗考验专业媒体的成色,挑战专业媒体的社交传播力,也会放大信息茧房、后真相等困扰,但另一方面,自媒体也有助于推动专业力量的提升。传播渠道垄断的打破,不... 新媒体时代,各种力量都在进入传媒业,各种边界在打破。行业壁垒被打破后,众声喧哗考验专业媒体的成色,挑战专业媒体的社交传播力,也会放大信息茧房、后真相等困扰,但另一方面,自媒体也有助于推动专业力量的提升。传播渠道垄断的打破,不断削弱着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传统媒体需要理解每一种渠道的传播动力与流量逻辑,在此基础上寻找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的最优配置,也要用专业守望来维护良好的内容生态。人机边界打破后,智能化技术为内容生产与分发带来新可能,但仍然需要用专业价值引导机器的发展方向。无论边界如何打破,未来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方向,都是专业性的重塑,这种重塑的专业性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实践的专业性,除了媒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外,各种参与公共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主体,都需要某种程度上的专业性,即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专业性 专业媒体 自媒体 智能化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时代的节点化用户及其数据化测量 被引量:25
3
作者 彭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131,共7页
新媒体环境下,被称为"不定量多数"的受众正在演变成节点化的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点化存在更为明晰。节点化的用户是传播的基础单元,他们可以根据意愿来构建个人化传播中心,这样一个传播网络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网络连... 新媒体环境下,被称为"不定量多数"的受众正在演变成节点化的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点化存在更为明晰。节点化的用户是传播的基础单元,他们可以根据意愿来构建个人化传播中心,这样一个传播网络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网络连接的基本单元,同时还是内容—社交—服务的融合单元以及资源的贡献单元。在新媒体用户被全面数据化的今天,用数据测量用户的节点位置变得可能,这包括用户的物理位置、社会位置及服务位置的测量。节点位置的测量是个性化服务和精确化运营的依据,也是激发用户潜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用户 节点化 数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得失权衡的实践与逻辑——我国传媒从业者在转型进程中的个体代价感知 被引量:3
4
作者 翁之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4,共4页
转型是传媒业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同时也是个体代价集中付出的阶段。本文认为,在转型进程中传媒从业者亦不断进行着自我得失的权衡,在收入低、体制制约等维度有清晰的个体代价感知,这些代价呈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统筹考量个体... 转型是传媒业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同时也是个体代价集中付出的阶段。本文认为,在转型进程中传媒从业者亦不断进行着自我得失的权衡,在收入低、体制制约等维度有清晰的个体代价感知,这些代价呈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统筹考量个体代价的感知与呈现,有助于从人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现阶段传媒转型的阶段性弊病,并对下一阶段传媒转型工作面临的潜在阻力有所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转型 传媒从业者 个体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