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据增强设计下的北京行政副中心评估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周垠
龙瀛
-
机构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增强设计研究室
-
出处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
文摘
通州定位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1)。北京将通州打造成能独立、宜居宜业的新城,以期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改变北京单中心蔓延的发展模式,优化空间布局,北京行政副中心能否按照预期生长,还需客观分析与科学验证。基于数据增强设计(DAD)的方法,将城市视为生命体,探求"城市生长基因",对北京未来城市形态和城市活力展开定量分析与预测。首先,以成都市行政中心搬迁为研究案例,分析行政中心迁移之后,成都市南部新区土地城镇化进程、城市活力变化,为北京行政副中心提供借鉴。基于北京城市发展模型(BUDEM),模拟2020年不同发展模式和增长速度的9种情景下的北京城市形态。研究表明(:1)随着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土地城镇化明显,而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新城建设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2)若北京行政副中心持续快速发展,可能突破第一、二绿化隔离带,与北京中心城区连片(;3)若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影响与现有新城相同,北京依然呈单中心向外蔓延的发展趋势,城市形态与顺势发展并无太多差异。
-
关键词
数据增强设计
城市增长
城市形态
城市活力
行政副中心
-
Keywords
Data Augmented Design
Urban growth
Urban form
Urban vitality
Sub-center
-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基于百度热力图的中国多中心城市分析
被引量:42
- 2
-
-
作者
李娟
李苗裔
龙瀛
党安荣
-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日本金泽大学环境设计学院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增强设计研究室
-
出处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30-36,共7页
-
文摘
以市民借助互联网的活动为出发点重新定义城市中心,采用百度热力图数据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识别全国658个城市的城市中心,其中69个城市表现出多中心性。基于识别出的多中心城市,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多中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依据城市中心的数量,将多中心城市划分为起步型多中心城市、成长型多中心城市以及成熟型多中心城市3类;分析了城市中心面积、城市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城市活动强度等,以此考察中国多中心城市的多中心特征。其中,中国大城市表现出明显的多中心性,而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的中心发育极其滞后;各城市中心面积的差距悬殊,但总体上都有层级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多中心城市由起步到成熟,中心间的沟通距离会逐渐增大,但中心对于城市活力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就业人数和人均GDP与城市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显著相关。最后,从中心培育的重要性、中心网络效率以及中心识别方式3方面给出了建议。
-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
百度热力图
人群聚集
-
Keyword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Polycentric
Baidu heatmap
Human aggregation
-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北京街道活力:测度、影响因素与规划设计启示
被引量:104
- 3
-
-
作者
郝新华
龙瀛
石淼
王鹏
-
机构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增强设计研究室
-
出处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37-45,共9页
-
文摘
对北京五环内街道活力展开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分别对比了3套指标体系对3种类型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并将北京的街道活力影响要素与成都街道活力影响要素进行了对比。3套指标体系分别是只考虑空间句法的指标体系、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和二者都考虑的指标体系。3种类型的街道分别是A类(公共管理与服务)、B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和R类(居住)街道。研究表明,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对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远大于只考虑空间句法的指标体系,而二者都考虑的指标体系对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略大于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通过与成都街道活力的案例对比,发现北京3类街道活力均与功能密度关系最为密切等。此外还对街道功能布局进行了识别,并且对街道功能布局与街道活力的相关关系做了初步探索,发现业态均匀分布在街道的街道活力最高。
-
关键词
街道城市主义
街道活力
街道功能布局
数据增强设计
北京
-
Keywords
treet urbanism
Street vibrancy
Layout of street function
Data Augment Design
Beijing
-
分类号
TU984.11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龙瀛
-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增强设计研究室
-
出处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
文摘
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务公开的推进使大量数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刷卡记录等大数据和来自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的开放数据共同促进了“新数据环境”的形成,所产生的微观个体(社会层面和物理空间层面)数据,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谋而合。
-
关键词
信息通讯技术
政务公开
商业网站
刷卡记录
公共交通
数据环境
政府网站
物理空间
-
分类号
TP393.0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