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线心理咨询接线员的言语反应类型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建平 李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索热线心理咨询接线员的言语反应类型及其使用特点。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的类属分析法,选取8份通话时长在30~50 min 的热线心理咨询录音资料,进行逐字稿誊录,对得到的1202个有意义单元进行分析归类。结果:问候性反应、设... 目的:探索热线心理咨询接线员的言语反应类型及其使用特点。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的类属分析法,选取8份通话时长在30~50 min 的热线心理咨询录音资料,进行逐字稿誊录,对得到的1202个有意义单元进行分析归类。结果:问候性反应、设置性反应、倾听性反应、跟进性反应和影响性反应是热线心理咨询接线员5类言语反应核心类属。5类言语反应核心类属共包括24项概念类属。接线员均使用了上述5种言语反应类型,倾听性反应与跟进性反应的使用频率最多。在热线心理咨询的开始阶段,接线员主要使用问候性反应和设置性反应;在问题描述阶段,接线员主要使用倾听性反应和跟进性反应;在问题分析阶段,接线员的影响性反应会激增;在结束阶段,接线员主要使用问候性反应和设置性反应。结论:热线心理咨询接线员的言语反应类型包括 5类核心类属和24项概念类属。倾听性反应与跟进性反应在热线心理咨询中的使用频率最多。接线员在咨询的不同阶段,根据助人意图的不同,使用了不同的言语反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线心理咨询 接线员 言语反应类型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特征整合理论优化基于图像符号的信息可视化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义娜 蔡壮 +1 位作者 郑先隽 张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4,共9页
特征整合理论是视觉注意方面最有影响力的重要理论之一,为优化视觉沟通提供了理论基础.文中提出应用玫瑰曲线设计花形图像符号的方法,利用用户在前注意阶段的自动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引导用户觉察到目标信息,从而优化用户对信息可视... 特征整合理论是视觉注意方面最有影响力的重要理论之一,为优化视觉沟通提供了理论基础.文中提出应用玫瑰曲线设计花形图像符号的方法,利用用户在前注意阶段的自动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引导用户觉察到目标信息,从而优化用户对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视觉搜索过程.文中提出的图像符号在信息可视化的应用中能够映射6个变量,变量特征容易识别,并且便于表现2个变量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对2008年美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案例研究,实践了基于明确信息搜索目标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和探索性的信息可视化设计;通过眼动实验测试用户的首次注视时间和5 s的注视时间,探索了用户优先处理的视觉对象,提出了运用花形图像符号控制符号视觉特征相似性以优化用户视觉体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整合理论 信息可视化 图像符号 前注意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0
3
作者 孙汉银 李虹 林崇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260-265,共6页
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对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5所中学557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对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在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性... 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对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5所中学557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对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在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性别因素的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工作满意度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小学生社交能力与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晓莉 贾烜 张睿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6所学校的1784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其社交能力与行为问题。结果这一群体的社交能力与美国同龄群体基本相当,行为问题...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6所学校的1784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其社交能力与行为问题。结果这一群体的社交能力与美国同龄群体基本相当,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1.5%,女生社交能力3个维度分别得分7.39分、7.75分和5.38分,男生3个维度分别得分6.93分、7.08分和5.12分,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且行为问题更少;学校是影响学生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学校情况得分与行为问题得分相关性为-0.358。结论要积极关注存在行为问题的学生,学校健康教育是改善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社交能力 行为问题 儿童行为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小学自杀预防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天舒 樊富珉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58,共4页
自杀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青少年人群死亡的第一要因。如何具体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却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界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日本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分析日本的学校三层级预防体系、教师为核心的专业援助与研修项目... 自杀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青少年人群死亡的第一要因。如何具体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却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界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日本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分析日本的学校三层级预防体系、教师为核心的专业援助与研修项目、整合自杀预防与身心健康的教育模式,为我国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预防教育 日本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焦点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子义 任杰 严进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回顾以往注意焦点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研究。注意焦点可以分为内部注意焦点和外部注意焦点,通常由指导语或双任务控制。在进行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注意动作的影响比注意动作本身更有效果。在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 回顾以往注意焦点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研究。注意焦点可以分为内部注意焦点和外部注意焦点,通常由指导语或双任务控制。在进行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注意动作的影响比注意动作本身更有效果。在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训练效率,并且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动作技能。最后提出此类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相关研究需要完善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焦点 动作技能学习 动作影响 内部注意焦点 外部注意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阳 温忠麟 +1 位作者 王惠惠 管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52-2163,I0001-I0003,共15页
心理学研究常用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揭示调节作用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实现的现象。介绍了第二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meMO-II)的概念及优势;将meMO-II与其它中介调节混合模型进行了辨析;给出了meMO-II的建模方法和分析流程,并用一个实例演示;介... 心理学研究常用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揭示调节作用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实现的现象。介绍了第二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meMO-II)的概念及优势;将meMO-II与其它中介调节混合模型进行了辨析;给出了meMO-II的建模方法和分析流程,并用一个实例演示;介绍了基于潜变量的meMO-II的分析方法、meMO-II建模方法的新进展以及meMO-II的变式。研究有助于推动调节机制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有中介的调节 调节机制 两水平有中介的调节 变量系统 潜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信息的刺激表征及其时间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婷 邱茹依 +1 位作者 陈斌 傅世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3-482,共10页
无意识信息是否存在刺激表征有待解决。实验采用字母Flanker任务,通过目标和flanker在刺激水平和反应水平上的冲突效应,重点考察阈下flanker在刺激水平的表征。在相同的实验设计下,flanker可觉察时(实验1A),观察到经典的刺激冲突效应和... 无意识信息是否存在刺激表征有待解决。实验采用字母Flanker任务,通过目标和flanker在刺激水平和反应水平上的冲突效应,重点考察阈下flanker在刺激水平的表征。在相同的实验设计下,flanker可觉察时(实验1A),观察到经典的刺激冲突效应和反应冲突效应;而flanker无意识时(实验1B),重复了反应冲突效应,却观察到刺激冲突效应发生反转,提示了无意识信息的反应加工及刺激加工。实验2采用符号材料促使刺激-反应的自动联结,减少刺激-反应规则的难度,结果重复了实验1B的发现——无意识信息引起反转的刺激冲突。刺激冲突下反转效应的一致结果表明无意识信息的刺激表征影响了认知加工。实验3考察这种影响在时间进程上的特点。无意识刺激表征的影响随反应时变化:在快速反应中观察到刺激冲突效应,之后该效应发生反转且反转量随反应时增加而增大。相反,无意识反应表征的影响在不同反应时下保持稳定。以上结果提供了无意识信息存在刺激表征的行为学证据并揭示了其时间特性,提供了无意识领域中不一致研究结果的整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 刺激表征 认知冲突 表征水平 flanker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