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与文化——认知科学三个层次的自然文化观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曙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4,共20页
本文讨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和文明的关系以及自然与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提出人类心智和认知五个层级的划分理论和三个层次的自然文化观,即科学的自然文化观、哲学的自然文化观和宗教的自然文化观。作者重点分析和阐释了老子的宇宙生... 本文讨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和文明的关系以及自然与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提出人类心智和认知五个层级的划分理论和三个层次的自然文化观,即科学的自然文化观、哲学的自然文化观和宗教的自然文化观。作者重点分析和阐释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自然文化观,指出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理论是自然文化观的终极真理。本文最后提出作者认同的自然文化观的四个重要命题并进行了讨论:人类与文化是来源于自然并依存于自然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是对自然的消费;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文明与文化的背离和对自然的破坏;道法自然人类才会有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文化 老子 认知科学 自然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的时代:从认知科学到聚合科技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6-37,共12页
20世纪最后25年有两个最重要的科学和学科的发展:1975年出现的认知科学和2000年出现的纳米-生物-信息-认知聚合科技(NBIC)。在21世纪,我们将实现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知识创新和人才全面发展。NBIC聚合科技将极大地拓展人类认知和交流,... 20世纪最后25年有两个最重要的科学和学科的发展:1975年出现的认知科学和2000年出现的纳米-生物-信息-认知聚合科技(NBIC)。在21世纪,我们将实现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知识创新和人才全面发展。NBIC聚合科技将极大地拓展人类认知和交流,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群体和社会效益,加强国家安全,统一科学和教育。认知科学和聚合技术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1世纪是一个综合的时代,反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以交叉综合为特征的学科发展。综合的时代将需要与20世纪分析时代不同的思想理论和创新方法。我们预测,这些发展将使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21世纪的教育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时代 认知科学 聚合科技 学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科学看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8,共16页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GT语法)是语言学革命和认知科学革命的基础,今天它又成为ChatGPT的理论依据。从GT语法到ChatGPT,人工智能到底走了多远?从乔姆斯基GT语法分析和语言认知入手,我们重新认识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的意义,揭示人工智...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GT语法)是语言学革命和认知科学革命的基础,今天它又成为ChatGPT的理论依据。从GT语法到ChatGPT,人工智能到底走了多远?从乔姆斯基GT语法分析和语言认知入手,我们重新认识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的意义,揭示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之间的紧密关联、依存关系和发展动力。认知科学的建立使我们有可能从多学科综合的高度来理解人类心智与人工智能。在此基础上,我们以ChatGPT为例,分析这款人工智能软件的利弊得失及其所造成的困惑,提出“人工智能不能做什么”这个终极问题,并尝试给出我们的回答。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所建造的非人类的智能,它不过是对人类心智的模仿。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的差别,本质在于高阶认知(人类认知),在于语言认知及其基础之上的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人工智能今后的发展必然是体现语言驱动的、语言、思维和文化层级的人类心智和认知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将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心智 人工智能 乔姆斯基 GT语法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科学与技术条件下的心身问题新解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76,共21页
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是哲学千年难题,两千年多来哲学科学和哲学家所关心的无非就是"心身问题"。唯物论是身心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唯心论是心身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二元论则是心身平衡模型的表现形式。"人类基因... 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是哲学千年难题,两千年多来哲学科学和哲学家所关心的无非就是"心身问题"。唯物论是身心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唯心论是心身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二元论则是心身平衡模型的表现形式。"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认知组计划"为心身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在当代科学与技术条件下,人心能够被识别,"他人之心"可知。通过从人类心智五个层级对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的分析,为深入思考人类意识、自我意识和他人之心等重大问题、为心身问题这个千年难题提供新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与技术 心身问题 人类认知五层级 他人之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科学时代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综合创新 被引量:8
5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5,共20页
大科学就是综合时代的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大综合。21世纪的大科学由认知科学、聚合科技引领,呈现一种包含人类五个层级的认知能力,全部人类知识和学科体系,聚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反映人类心智... 大科学就是综合时代的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大综合。21世纪的大科学由认知科学、聚合科技引领,呈现一种包含人类五个层级的认知能力,全部人类知识和学科体系,聚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反映人类心智和人工智能协同进化的综合结构。在分析的时代,我们取得了各门学科知识的丰硕成果,但人类知识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在综合的时代,我们重新将这些学科知识整合成“四部十二门”立体结构,并给交叉综合学科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应用学科和核心技术、科学技术综合创新,并对芯片技术综合创新、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通用智能、意识问题与自主人工智能等一些重要创新领域进行了示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时代 基础理论 核心技术 综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形态复杂词汇的神经表征和处理机制研究——以心理语言学研究结论为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江铭虎 +2 位作者 姚登峰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艾山.吾买尔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00-2305,共6页
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来研究维吾尔语屈折词和派生词在大脑心理词典中的表征及存储形式。实验一是维吾尔语屈折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二是维吾尔语派生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一的行为实验结果揭示人脑加工维吾尔语屈... 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来研究维吾尔语屈折词和派生词在大脑心理词典中的表征及存储形式。实验一是维吾尔语屈折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二是维吾尔语派生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一的行为实验结果揭示人脑加工维吾尔语屈折词时需要对它进行形态分析。实验二的行为数据却显示派生词和单语素词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本文实验结果显示维吾尔语派生词、屈折词的加工形式是彼此独立和不同的过程,维吾尔语屈折词是分解加工,而派生词进行整体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折词 派生词 维吾尔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音障碍说话人自适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7
作者 康新晨 董雪燕 +1 位作者 姚登峰 钟经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9,共9页
自动化语音识别工具让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沟通变得顺畅,因此,近年来构音障碍语音识别成为了一项热门研究。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的研究包括:收集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发音数据,对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语音进行声学特征表示,利用机器学习... 自动化语音识别工具让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沟通变得顺畅,因此,近年来构音障碍语音识别成为了一项热门研究。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的研究包括:收集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发音数据,对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语音进行声学特征表示,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比较和识别发音的内容并定位出差异性,以帮助构音障碍者改善发音。然而,由于收集构音障碍者的大量语音数据非常困难,且构音障碍者存在发音的强变异性,导致通用语音识别模型的效果往往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提出将说话人自适应方法引入构音障碍语音识别。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发现,当前此类研究主要围绕特征域和模型域对构音障碍语音进行分析。文中重点分析特征变换和辅助特征如何解决语音特征的差异性表示,以及声学模型的线性变换、微调声学模型参数和基于数据选择的域自适应方法如何提高模型识别的准确率。最后总结出构音障碍说话人自适应研究当前遇到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语音变异性的分析、多特征多模态数据的融合以及基于小数量的自适应方法的角度,提升构音障碍语音识别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说话人自适应 辅助特征 变换 微调 域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 被引量:76
8
作者 蔡曙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20,共16页
本文提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的划分: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进而区分低阶认知和高阶认知。人类认知即高阶认知是以语言为基础、以思维和文化为特征的认知形式。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是按照科学标准划分的,即... 本文提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的划分: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进而区分低阶认知和高阶认知。人类认知即高阶认知是以语言为基础、以思维和文化为特征的认知形式。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是按照科学标准划分的,即按照人类头脑里的认知过程的层次进行划分的,这种划分也是科学研究的分类依据。五个层级的认知决定了认知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五个层级认知的交叉决定了更多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五个层级的划分使我们看清了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也看清了认知科学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五个层级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 心理认知 语言认知 思维谁知 文化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谐音与语义双关语的认知神经加工差异——ERP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思琴 徐文玉 +1 位作者 江铭虎 张骁晨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该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观测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两者是否存在认知神经加工上的差异。结果发现,语义双关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谐音双关语以及不符合逻辑语篇的正确率。谐音双关语组、语义双关语组和不合逻辑语篇引发的脑电波数... 该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观测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两者是否存在认知神经加工上的差异。结果发现,语义双关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谐音双关语以及不符合逻辑语篇的正确率。谐音双关语组、语义双关语组和不合逻辑语篇引发的脑电波数据在300~900ms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语义双关语和不合逻辑语篇都引发了N400效应。脑电波形图和脑电波地形图显示,前者引发的N400效应略微晚于后者引发的N400效应,但数据统计的结果不显著。在600~900ms,谐音双关语引发了P600效应。研究由此推论: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认知层面的加工差异与双关语的呈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语 N400 P6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登峰 江铭虎 +2 位作者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侯仁魁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8,共10页
我们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空间隐喻进行相似性分类和计算,使用多维量表和聚类方法,以聋人为被试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聋人为实现空间隐喻理解的计算,使用了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的特征信息,同时受手语语言特点的影响,其空... 我们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空间隐喻进行相似性分类和计算,使用多维量表和聚类方法,以聋人为被试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聋人为实现空间隐喻理解的计算,使用了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的特征信息,同时受手语语言特点的影响,其空间隐喻的认知主题包括手势者自身参照系、参照物的相对坐标系、手势空间的饱和度、以手部或胸部为边界。同时表明由于两种空间的存在,聋人大脑对空间隐喻的理解存在着层次,并且在长期使用手语交流的过程中,其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相互作用,影响了聋人大脑空间隐喻的结构和表征,从而导致了独特的高效快速空间隐喻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隐喻 语义计算 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技术的变革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铭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39,共12页
人脑是语言的大脑,语言是记载知识的工具,可以说,语言使人类的历史得以留存。人类认识可以划分为物理对象、主观意识和客观知识三个世界,认知领域、物理领域和信息领域密切相关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信息时代的第一次革... 人脑是语言的大脑,语言是记载知识的工具,可以说,语言使人类的历史得以留存。人类认识可以划分为物理对象、主观意识和客观知识三个世界,认知领域、物理领域和信息领域密切相关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信息时代的第一次革命,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促进了认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认知技术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第二次革命,将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人脑 认知领域 物理领域 信息领域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手语信息处理述评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登峰 江铭虎 +3 位作者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李晗静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夏娣娜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6-227,共12页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中国手语进行信息处理,需要针对中国手语的特性提出相应的信息处理方案。该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从基于规则和基于语料库的角度,讨论了中国手语信息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可借鉴的中国手语信息处理技...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中国手语进行信息处理,需要针对中国手语的特性提出相应的信息处理方案。该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从基于规则和基于语料库的角度,讨论了中国手语信息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可借鉴的中国手语信息处理技术,同时从中国手语自身的词法、句法出发,参考国外手语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中国手语信息处理中有关信息表征、理解、生成等问题。最后指出未来手语的信息处理将会更多地建立在跨学科、多模式的基础之上,该项研究将有力地促进信息无障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手语 信息处理 书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进化与人工智能——对生命3.0的质疑 被引量:13
13
作者 蔡曙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9,共17页
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以后,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神话已成为现实,2017年泰格马克的奇书《生命3.0》对人工智能赋予生命,2018年霍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警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这些“大问题”应该从生命进化、人类心... 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以后,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神话已成为现实,2017年泰格马克的奇书《生命3.0》对人工智能赋予生命,2018年霍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警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这些“大问题”应该从生命进化、人类心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找答案。在达尔文物种进化论和现代综合进化论(基因进化论)的基础上,根据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本文创立心智进化论,对生命3.0提出质疑,最后得出结论:生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造生命违背了自然法则;心智和意识是生命的唯一标准,不存在其他的标准和定义;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永远不能也不可能充当上帝,更不可能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命3.0 生命进化 人类心智 心智进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手语的分类词谓语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登峰 江铭虎 +1 位作者 张荣兴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分类词谓语是手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中国大陆学者对分类词谓语的研究刚开始涉足,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报道。该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手语分类词谓语做了语义认知分析,首先结合Talmy的动态事件和代形词的分析,解释中国手语的分... 分类词谓语是手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中国大陆学者对分类词谓语的研究刚开始涉足,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报道。该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手语分类词谓语做了语义认知分析,首先结合Talmy的动态事件和代形词的分析,解释中国手语的分类词谓语现象,分析主体和背景的代形词如何形成以达到手语同时性和序列性要求,并由此确定主体代形词和背景代形词通常是由非运动的手形组成;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手语与汉语的相互影响,对"动作"和"位于"这两类的手语代形词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及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手语 分类词谓语 代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手语信息化的现状、瓶颈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天宇 姚登峰 +1 位作者 仰国维 康新晨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2,共9页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中国语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但中国手语的信息化却明显滞后,表现为理论建构、实践模型和应用软件的欠缺以及手语数据集及语料库的薄弱。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在于将手语数字化等同于信息化、手语信息化必须建立书...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中国语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但中国手语的信息化却明显滞后,表现为理论建构、实践模型和应用软件的欠缺以及手语数据集及语料库的薄弱。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在于将手语数字化等同于信息化、手语信息化必须建立书写系统等认识上的误区,还在于中国手语至今仍缺乏完整的书写系统理论和必要的技术标准,多信道输入输出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等制约性的瓶颈。这就需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以中国语言为基础完善中国的手语书写系统理论,量身制定手语信息化标准,根据先机读后人读的原则制定手语输入输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手语 手语信息化 书写系统 多信道输入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