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房认贷”政策放松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效应分析——基于住房交易挤出的视角
1
作者 黄河 张红宇 +1 位作者 梁尧 刘洪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28,共14页
明晰需求端政策调控对二手房和新房市场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认房认贷”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时间断点回归模型,分析2022年部分二三线城市“认房认贷”政策放松对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价的影响以及两个子市场的联动规... 明晰需求端政策调控对二手房和新房市场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认房认贷”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时间断点回归模型,分析2022年部分二三线城市“认房认贷”政策放松对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价的影响以及两个子市场的联动规律,并进一步检验政策放松的空间挤出效应。研究发现,“认房认贷”政策放松显著增加了二手房的成交量,并减缓了二手房成交价格的下行趋势,但政策生效存在1~2个月的时滞。然而,二手房市场流动性增强挤出了新房市场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使得大户型新房成交量显著减少,并带来当期新房成交价格的下降。此外,高能级城市“认房认贷”政策的放松对周边低能级城市住房交易有较强的挤出效应,对小中大户型的新房交易均有持续显著的抑制效果。据此提出要因城施策引导刚性和改善性购房者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房认贷”政策 住房价格 住房交易 挤出效应 时间断点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托宾Q值法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判别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红 杨飞 +1 位作者 王悦 李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89,共4页
为分析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结合沪深A股52家样本公司的财务和股市数据,计算房地产行业的均衡托宾Q值和2011年各公司的实际托宾Q值,判别样本公司2012年的投资价值,并根据2012年的股价增长率检验公司投资价值的判别效果。结果表... 为分析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结合沪深A股52家样本公司的财务和股市数据,计算房地产行业的均衡托宾Q值和2011年各公司的实际托宾Q值,判别样本公司2012年的投资价值,并根据2012年的股价增长率检验公司投资价值的判别效果。结果表明:①2005-2011年基于样本房地产上市公司求得的行业均衡Q值为0.506;②2011年52家样本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32家)具有投资价值,表明总体上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具有投资价值;③样本公司投资价值判别的准确率为78.9%,验证了托宾Q值法判别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公司 投资价值 托宾Q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率奖励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 被引量:5
3
作者 黎明月 吴璟 郑思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6,22,共6页
土地和建设资金是当前各级政府持续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两个主要瓶颈,容积率奖励作为一种规划激励手段,有可能成为破解这两个难题的有效政策措施。围绕容积率奖励机制,本文首先探讨其在我国"狭义"层面的应用现状,并基于... 土地和建设资金是当前各级政府持续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两个主要瓶颈,容积率奖励作为一种规划激励手段,有可能成为破解这两个难题的有效政策措施。围绕容积率奖励机制,本文首先探讨其在我国"狭义"层面的应用现状,并基于北京市某项目的案例分析,证明容积率奖励是提升开发企业配建保障性住房积极性最有效的配套措施之一。在此基础上,针对在"狭义"层面应用中存在的两大局限,从丰富容积率奖励对象和引入容积率转让机制两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广义"层面上更充分发挥容积率奖励机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率奖励 保障性住房 激励机制 容积率转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财政”下的土地和住宅市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73
4
作者 郑思齐 师展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0,共6页
在我国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和政绩的双重压力。我国目前实行地方政府垄断的土地出让制度,许多受"土地财政"理念主导的地方政府通过一些方式抬高土地出让价格(例如实施"饿地政策"),以弥补预... 在我国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和政绩的双重压力。我国目前实行地方政府垄断的土地出让制度,许多受"土地财政"理念主导的地方政府通过一些方式抬高土地出让价格(例如实施"饿地政策"),以弥补预算内收入的不足,缓解财政压力,但是却可能会推动居住用地价格和住宅价格的上涨。更进一步,为了在招商引资中占据优势,许多地方政府压低工业用地价格,抬高居住用地价格以弥补机会成本。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越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以及通过低价出让工业用地进行招商引资力度越强的城市,居住用地供给的受限程度越高,居住用地价格上涨的压力也越大。但上述地方政府行为通过土地市场传导至住宅市场的效果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土地出让 房价 地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被引量:106
5
作者 郑思齐 张英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2,共5页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选址过于偏远,且大多集中建设。这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成本负担,降低其就业概率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加剧弱势群体的空间聚集,强化居住分异,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选址过于偏远,且大多集中建设。这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成本负担,降低其就业概率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加剧弱势群体的空间聚集,强化居住分异,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必要慎重和科学地对待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问题,以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目标,并促进社会融合。本文将讨论低收入住房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以及国际经验和教训,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所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空间选址 居住分异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重复交易房价指数编制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思齐 孔鹏 郭晓旸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47,共7页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住房市场的实际特点,基于经典特征价格指数和重复交易指数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更高计算精确度和有效性的房价指数编制方法,即类重复交易法。该方法避免了重复交易法在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应用的局限性,同时极大地降...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住房市场的实际特点,基于经典特征价格指数和重复交易指数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更高计算精确度和有效性的房价指数编制方法,即类重复交易法。该方法避免了重复交易法在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应用的局限性,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特征价格法中遗漏变量问题所导致的指数计算偏误。在此基础上,利用某城市新建住房市场长时间段网签交易数据和其他5个城市短时间段网签交易数据的试算结果表明,相对于特征价格指数和中位数指数,类重复指数的趋势更平稳、波动更低、综合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指数 变量遗漏 样本匹配 混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对城市的影响——基于住房供给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赞 杨鸿杰 樊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136,共7页
伴随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展开,中国城市相继出台人口和产业调整政策,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城市人口、劳动力市场和住房市场是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探讨城市采取上述调整策略时对它们的影响。基于... 伴随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展开,中国城市相继出台人口和产业调整政策,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城市人口、劳动力市场和住房市场是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探讨城市采取上述调整策略时对它们的影响。基于Glaeser等(2006)提出的住房供给和城市发展理论模型,通过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3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后发现,住房供给弹性是联系住房市场与城市宏观经济的重要渠道:以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为代表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对城市人口、工资和房价带来影响时,住房供给富有弹性的城市表现出较快的人口增速和较小的工资和房价涨幅。该机制从供给角度揭示了住房市场在人口及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人力资本 住房供给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璟 徐曼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88,共14页
本文围绕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城镇家庭户机械增长和城镇存量住房拆除三项需求来源,设计了基于人口普查等公开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的系统性方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间全国和各省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进行... 本文围绕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城镇家庭户机械增长和城镇存量住房拆除三项需求来源,设计了基于人口普查等公开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的系统性方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间全国和各省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此期间新增住房供需关系经历了从基本均衡向供过于求的变化,同时存量住房拆除引致的被动需求取代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引致的主动需求,成为新增住房需求的最主要来源。东、中、西部省份在新增需求规模、新增供需比、需求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还进一步对2021—20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由于三项需求来源均趋于下降,2021—2025年和2026—2030年间全国年均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预计将较2011—2015年间分别下降33%和53%。本文设计的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测算方法和预测思路能够为各级政府"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编制、房地产企业战略制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需求 结构分解 趋势变动 城镇住房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