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首任系主任劳瑞·欧林视频贺词
1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4-74,共1页
“你好!”Hello,北京!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样。向清华问好!向我在中国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的朋友们问好!你们十周年系庆真是太好了!我真不敢相信时间过得那么快,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景观学 视频 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海龙 张丹明 +1 位作者 李金晨 颉赫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饱受雨洪内涝问题困扰,许多老旧街区尤其严重。景观水文理念强调将场地产—汇流分析及雨洪管理策略与场地景观设计相结合,以达到解决内涝、营造水景观、塑造场地精神等多重目标。以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项目为...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饱受雨洪内涝问题困扰,许多老旧街区尤其严重。景观水文理念强调将场地产—汇流分析及雨洪管理策略与场地景观设计相结合,以达到解决内涝、营造水景观、塑造场地精神等多重目标。以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项目为例,具体探讨如何在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内涝场地上,通过一系列雨水花园的建设和相关雨洪管理措施的应用,使最低洼片区能够解决2年一遇以下的暴雨内涝问题,并使雨洪管理措施与历史景观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空间序列重构、功能转换、文化符号等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水文 雨洪内涝 胜因院 历史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参与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晓笛 徐菊杰 王柳昕 《风景园林》 2018年第3期32-37,共6页
校园通过环境育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校园景观设计研究已成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位论文及设计课选题的主要对象之一。清华大学的教学与实践中,设计类专业学生参与校园景观营造的过程主要与其专业学习相结合,本科生与研究... 校园通过环境育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校园景观设计研究已成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位论文及设计课选题的主要对象之一。清华大学的教学与实践中,设计类专业学生参与校园景观营造的过程主要与其专业学习相结合,本科生与研究生各有侧重。非设计类专业学生是校园学生使用者中的多数,其参与过程以公众参与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理进行资源整合与计划协调,校园景观设计研究可以成为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理想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校园景观 学生参与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植设计单元的清华大学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晶 李树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7-53,共7页
以种植设计单元理论为基础,以清华大学各类种植设计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别于以植物观赏特性或生态学的植物群落样方法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研究方式,利用AHP法对不同单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养护管理水平、结构层次的清晰性与地被... 以种植设计单元理论为基础,以清华大学各类种植设计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别于以植物观赏特性或生态学的植物群落样方法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研究方式,利用AHP法对不同单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养护管理水平、结构层次的清晰性与地被覆盖率是影响所有植物景观的关键因素,而不同类型的种植设计单元的其他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设计单元 种植形式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5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84,共1页
"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承办,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 "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承办,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城市径流控制与河流修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协办。共有海内外学界、业界400余同仁参会,37位嘉宾作了精彩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 风景园林 城市径流 历史专业 专业指导委员会 修复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 资源研究所 设计研究院 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 科林富·兰克林系列讲座
6
《风景园林》 2006年第2期118-118,共1页
近日,安德鲁泊根事务所(Andropogon Associates)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师生带来了5场精彩讲座。
关键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讲座 事务所 安德鲁 景观学 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轴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技术研究院中心区环境改造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育帆 姚玉君 《中国园林》 2007年第2期5-11,共7页
纵览人类文明史数千年,轴向空间始终是人类永恒的设计命题,通过对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心区环境改造工程案例设计过程的论述,探讨了这种命题在当代设计中的某种变化,展示了基于轴向型空间原理研究之下,设计文脉的某种延续... 纵览人类文明史数千年,轴向空间始终是人类永恒的设计命题,通过对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心区环境改造工程案例设计过程的论述,探讨了这种命题在当代设计中的某种变化,展示了基于轴向型空间原理研究之下,设计文脉的某种延续性和延展性,同时强调了对场地属性的探知对景观设计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环境改造 规划设计 勒·诺特尔属性 凯利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通型 互动式 多尺度 公共性——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期6-11,共6页
概括了(古代)园林向(近现代)风景园林拓展和转变的3个趋势:公共性、跨学科、多尺度;从4个方面论述了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以"东西容通、新旧合治"为特征的教育理念;以"学科融贯、知行兼举"为特征的课... 概括了(古代)园林向(近现代)风景园林拓展和转变的3个趋势:公共性、跨学科、多尺度;从4个方面论述了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以"东西容通、新旧合治"为特征的教育理念;以"学科融贯、知行兼举"为特征的课程体系;以"多尺度、公共性"为特征的学科发展方向;以"融通型、互动式"为特征的学科建设战略。"融通"包括"古今融通""东西融通""知行融通"";互动"包括"学与教互动""规划与设计互动""新知与古义互动""中外互动""学科间互动"以及"理论与实践互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 教育 清华大学 融通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评述 被引量:8
9
作者 常湘琦 朱育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2期35-40,共6页
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 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6—2010年的探索阶段以及2011年至今的国际交流阶段。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至今具有四大特色,即选题的前沿性与复杂性、课程组织的国际化、打通业界边界与学制壁垒、关注设计逻辑与课程内外的完整性。最后,从新的环境新挑战、巩固中国本土性、风景园林师面对的新的世界议题几个层面展望了风景园林设计教育新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育 STUDIO 景观设计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办公空间的座位偏好研究——以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冰晶 姚亚男 李树华 《园林》 2019年第5期26-32,共7页
为探究学习办公空间中的座位偏好,本文对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的810个自习座位进行6次实地调研。以座位的使用情况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座位偏好的空间因素和座位特征。在空间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窗户类型,其次为绿植情况、空... 为探究学习办公空间中的座位偏好,本文对清华大学李文正图书馆的810个自习座位进行6次实地调研。以座位的使用情况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座位偏好的空间因素和座位特征。在空间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窗户类型,其次为绿植情况、空间丰富度与空间朝向,楼层与空间大小影响较弱。在座位特征中,使用者更偏爱长度较短的桌子,最佳座位模式是一侧靠窗一侧靠墙的座位。本研究再次证实窗景对于学习办公空间的重要作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会增加空间吸引力。文末为办公学习空间设计与座位布置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学习办公空间 座位偏好 空间因素 逗留景观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八陉古道沿线的传统景观特征与景观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子尧 林箐 王向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4,共7页
太行八陉是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线路与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陉道沿线设置关隘驿站、营建聚落、发展农业,形成了自然环境与人工营建高度融合的传统景观体系。通过梳理太行八陉的历史脉络、空间落位和景观价值,... 太行八陉是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线路与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陉道沿线设置关隘驿站、营建聚落、发展农业,形成了自然环境与人工营建高度融合的传统景观体系。通过梳理太行八陉的历史脉络、空间落位和景观价值,从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个维度系统性探究陉道沿线的传统景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太行八陉沿线的传统景观体系,明确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影响、耦合协调的陉道沿线传统景观营建逻辑与人居环境营建智慧,以期从新的视角为陉道沿线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转译复写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道 太行八陉 传统景观体系 景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清华学堂路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一瑶 郭国文 +1 位作者 孟真 刘海龙 《风景园林》 2016年第3期14-20,共7页
低影响开发强调通过源头控制保障城市水文循环。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LID在城市雨洪管理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城市雨洪模拟技术作为城市防洪减灾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的模拟并预期暴雨来临时研究区域的雨洪情况。基于S... 低影响开发强调通过源头控制保障城市水文循环。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LID在城市雨洪管理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城市雨洪模拟技术作为城市防洪减灾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的模拟并预期暴雨来临时研究区域的雨洪情况。基于SWMM雨洪模型,设计了清华大学学堂路区域的LID措施,对比分析增设LID措施前后径流量及蓄水量的变化,并探讨了高密度校园环境下雨水链景观系统构建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低影响开发 城市雨洪模型 清华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风景园林设计论研究(二)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56,共6页
从"天地人三才之道"出发,对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天才"指的是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植物景观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地才"指的是地形、土壤、水系、动... 从"天地人三才之道"出发,对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天才"指的是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植物景观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地才"指的是地形、土壤、水系、动植物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影响之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植物景观;"人才"指的是各种人文(为)因素,在这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之下,形成了多种人文(为)植物景观。由这些研究结论衍生、发展而来的有乡土植物理论、植物群落理论、潜生植被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以及适地适树原则等。我们称前者为"植物景观营造基础理论体系",称后者为"植物景观营造发展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天地人三才之道 植物景观营造 设计结合天、地、人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indexing到meshing——伦敦建筑联盟景观都市主义课程中的数字图解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凯中 朱育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35,共5页
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图解之间的传承性及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数字图解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溯源,并进一步定义了数字图解的基本概念。之后对笔者所参与的"伦敦建筑联盟(AA School)—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设计"实践进行了总结,分... 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图解之间的传承性及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数字图解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溯源,并进一步定义了数字图解的基本概念。之后对笔者所参与的"伦敦建筑联盟(AA School)—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设计"实践进行了总结,分别叙述了课程设计中场地信息图解(indexing)、原型设定(prototype)、网状发展(meshing)3种数字图解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这3种数字图解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从多学科融合、设计方法的转变2个层面论述了这3种数字图解对我国当下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数字图解 AALU 风景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展与解蔽——基于时空体验的景观与建筑的内外交互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方 《风景园林》 2018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基于时空关系与体验,探讨了景观与建筑的交接空间。对其建构方式与体验感知方式进行研究。基于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的"时空压缩"以及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的"空间时间"理论,通过诠释&... 基于时空关系与体验,探讨了景观与建筑的交接空间。对其建构方式与体验感知方式进行研究。基于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的"时空压缩"以及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的"空间时间"理论,通过诠释"厚性"的概念,分析了景观与建筑空间交接的2种基本出发点:基于时空拉伸的"延展",以及基于时空压缩的"解蔽";通过案例研究,对其不同的空间组织方法与空间界定材料的使用方式进行解读,并论述与此对应的2种空间感知过程:"可推导性"与"瞬时生成性";通过分析4个现当代景观实践案例,对景观设计在空间"内外交互"建构中所发挥的主动性与使用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最后,对时空建构的基本方法、综合使用等方面进行应用层面的分类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与建筑 阈限 厚性 延展 解蔽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氛围之上:北京上地·元中心景观设计创作复盘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育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6,共9页
【目的】气氛美学之于景观设计创作是一个当代命题,又可与中国传统意境美学互为参照,氛围设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需要不断建构和修正的景观理论。【方法/过程】以北京上地·元中心科技园景观从概念到落地呈现的设计创作为研究对象,重... 【目的】气氛美学之于景观设计创作是一个当代命题,又可与中国传统意境美学互为参照,氛围设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需要不断建构和修正的景观理论。【方法/过程】以北京上地·元中心科技园景观从概念到落地呈现的设计创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解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圆舞曲之庭”和“后工业基因城市绿带”两个重点部分的设计演进过程。【结果/结论】以实证回溯的方式复盘讨论了在本次设计实践中将“氛围”作为总体前置的景观设计控制方法的路径择取、空间应变和价值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氛围 轻快 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 《银河号》 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与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关系:课堂、户外实验室与世界之窗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恩·弗赖蒙德(美) 黄澄(译) 庄优波(校) 《风景园林》 2019年第4期20-27,共8页
201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庆祝其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间,作为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公园提供科学、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在中小学阶段,国家公园就成为学生们的学习场所。大学生在读期间会以实习生和季... 201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庆祝其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间,作为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公园提供科学、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在中小学阶段,国家公园就成为学生们的学习场所。大学生在读期间会以实习生和季节工的身份参加国家公园的实践。研究生在完成论文和论文项目时为国家公园提供必要的研究,而所有参与者也就成了传递国家公园价值的更好的老师。这种支持有助于实现公园保护目标、解决公园面临的问题。同时,为在校学生和毕业后的学生提供了丰富学习经验的平台。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以促进学校与公园的沟通、签订合约、建立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与国家公园共同创造了一种有利于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强有力合作伙伴关系,为世界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管理 合作伙伴关系 实习 美国教育系统 生态系统合作研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体育公园大地景观屋面覆土草坡技术研究
18
作者 刘海云 郭湧 +2 位作者 邓菁石 马策 宋肖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大地景观屋面融合了覆土建筑和屋顶绿化的特点,以大面积人工多维复杂曲面为空间载体,衔接屋面与地面,形成连续的植物覆被表面。衢州体育公园是大地景观屋面工程的代表性案例,其景观效果依赖于草坡完成面的设计建造,须突破面积巨大、坡... 大地景观屋面融合了覆土建筑和屋顶绿化的特点,以大面积人工多维复杂曲面为空间载体,衔接屋面与地面,形成连续的植物覆被表面。衢州体育公园是大地景观屋面工程的代表性案例,其景观效果依赖于草坡完成面的设计建造,须突破面积巨大、坡度复杂、与建筑结构协调及环境适应性等难点。针对衢州体育公园大地景观屋面覆土草坡的草种和种植基质选择、固土系统构建、雨洪管理系统等方面展开技术应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结缕草单属品种种植优于混播草种,宜选择40 cm以上达标种植土作为种植基质;坡面固土在屋面双重结构条件下通过在构造中增加技术支撑层改善覆土草坡基本构造,并通过优化钢绞线和装配式钢结构锚杆的措施升级土工格室装配技术,最终形成平面化整为零、断面分层抗滑的屋面固土体系;雨洪管理系统须通过构建地表径流排水和土壤下层下渗排水2套排水系统,形成与建筑结构和设备紧密结合的排水体系。衢州体育公园的建成效果有力地验证了工程应用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品质效果,可供后续相关工程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衢州体育公园 覆土建筑 屋面绿化 坡面固土 大地景观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带状绿地宽度与温湿效益的关系 被引量:83
19
作者 朱春阳 李树华 +2 位作者 纪鹏 任斌斌 李晓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3-394,共12页
带状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其他绿地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北京市西四环旁侧6块不同宽度带状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技术方法,分析城市带状绿地宽度与温湿效益... 带状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其他绿地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北京市西四环旁侧6块不同宽度带状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技术方法,分析城市带状绿地宽度与温湿效益的关系,为城市带状绿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每天8:00—18:00,每2h分别对6块不同宽度带状绿地和对照处的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同步测定,连续测定7d。结果显示:(1)当城市绿地宽度为6m时,绿地内部具有一定的增湿效应,但降温效果不明显;当绿地宽度为16—27m时,绿地内部的降温增湿效果较明显;当绿地宽度为34m时,绿地内部的降温增湿效果明显;当绿地宽度超过40m时,绿地内部的降温增湿效果极其明显且趋于稳定。经SPSS方差分析,6块绿地与对照间的温、湿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通过Duncan’S两两比较(P=0.05),认为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明显发挥温湿效益的关键宽度为34m左右(绿化覆盖率约80%),此时绿地已经表现出较佳的温湿效益;可以显著发挥温湿效益的关键宽度为42m左右(绿化覆盖率约80%)。(2)绿地对旁侧人行道的增湿降温效应存在一定影响,但由于其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规律不明显。(3)根据3d内6块绿地平均温湿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作出夏季带状绿地温、湿度关系的回归方程Y(相对湿度)=184.721-4.038x(温度),温度每升高1.0℃,相对湿度降低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绿地 宽度 温度 相对湿度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规划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战强 党安荣 +2 位作者 李树华 庄优波 王应临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38,共5页
在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综合集成遥感、实地调查、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建立数据库,构建了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因素空间分析方法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实现了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共包含8个因素15个指标,覆... 在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综合集成遥感、实地调查、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建立数据库,构建了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因素空间分析方法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实现了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共包含8个因素15个指标,覆盖河流水系、地质环境、热环境、氧源绿地、植物资源、动物资源、视觉景观、文化景观等方面。基于专家知识与加权叠加的多因素空间分析法,获得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综合评价 生态敏感性 景观生态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