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S和3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及其S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1
作者 张婷 刘童通 +6 位作者 李春雨 姚孟 李炜 杨勃 孙子龙 牛胜 张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5,共8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属于冠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生的病原体。FIPV感染给猫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阐明FIPV遗传变异特征及主要抗原蛋白免疫原性对FIP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扩增4株FIPV山西株S和3c基因,分析FIPV山西...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属于冠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生的病原体。FIPV感染给猫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阐明FIPV遗传变异特征及主要抗原蛋白免疫原性对FIP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扩增4株FIPV山西株S和3c基因,分析FIPV山西株同源性和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4株FIPV山西株间S基因相似性为89.6%~91.9%,与已公布的Ⅰ型猫冠状病毒(FCoV)相似性为85.9%~92.7%。FIPV山西株间3c基因相似性为91.5%~95.3%,与公布的Ⅰ型FCoV参考株相似性为90.9%~95.9%。S、3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4株FIPV山西株均属于Ⅰ型FCoV。将表达、纯化的FIPV S蛋白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S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FIPV S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FIPV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刺突蛋白 3c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的分离纯化及遗传进化特征分析
2
作者 马增贤 张娜 +5 位作者 卢琳琳 李春雨 杨勃 孙子龙 牛胜 张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7-1714,共8页
猫杯状病毒(FCV)作为导致猫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危害猫科动物健康。为了解山西省FCV分离株变异水平及遗传发育特征,使用猫肾细胞(CRFK)分离、纯化山西省FCV分离株,用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形态,测定病毒半数感染量(TC... 猫杯状病毒(FCV)作为导致猫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危害猫科动物健康。为了解山西省FCV分离株变异水平及遗传发育特征,使用猫肾细胞(CRFK)分离、纯化山西省FCV分离株,用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形态,测定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_(50))和生长曲线,基于结构蛋白VP1分析猫杯状病毒基因、氨基酸变异水平与遗传发育特征。结果显示,试验纯化得3株山西省FCV分离株(SX-2021-1、SX-2021-2和SX-2021-3),病毒大小约为40 nm,TCID_(50)为10^(-8.43)/mL,FCV感染CRFK细胞的6~72 h中,在24 h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SX-2021-3)。SX-2021-1与SX-2021-2株的VP1基因同源性为99.8%,SX-2021-3株VP1基因呈现较高的变异性,与其他两株的同源性约为77%。FCV山西分离株与已公布FCV毒株同源性为70.7%~83.9%,其中SX-2021-1、SX-2021-2与我国黑龙江分离株(HRB-SS)同源性最高(83.9%),SX-2021-3与我国上海分离株(SH1)同源性最高(80.5%)。FCV山西分离株VP1蛋白在E区5′高变区和3′高变区均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SX-2021-3株与其他两株的VP1蛋白氨基酸差异性明显。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FCV山西分离株与疫苗株和VSD毒株亲缘关系均较远,SX-2021-1、SX-2021-2与我国黑龙江地区分离株(HRB-SS、WZ-1和XH)亲缘关系较近;SX-2021-3与上海毒株(SH1)处于同一分支。综上,本研究阐明了山西省FCV分离株变异水平及遗传发育特征,为FCV病原及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山西省 同源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与考评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潘勋 师亚敏 +1 位作者 常在 王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共4页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平台对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校级科研平台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改革探索,在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考评办法及流动机制等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和竞争...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平台对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校级科研平台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改革探索,在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考评办法及流动机制等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和竞争性、体现合理性和开放性的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科研平台 岗位设置 考评流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潘勋 师亚敏 +1 位作者 常在 王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公共科研平台的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是影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支撑能力、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然而遗留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编制"铁饭碗"与现行的非事业编制聘用制并存,成为了抑制公共科研平台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 公共科研平台的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是影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支撑能力、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然而遗留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编制"铁饭碗"与现行的非事业编制聘用制并存,成为了抑制公共科研平台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校级科研平台在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力求探寻适合公共科研平台发展的人员管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科研平台 事业编制 非事业编制 趋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