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提高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质量的探讨
- 1
-
-
作者
高登仑
马桂林
-
机构
清华大学学位办公室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0年第2期16-19,共4页
-
文摘
在职人员申请学位是全面贯彻我国学位条例的重要一步。在职人员申请学位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授予学位的质量。以及如何促进在职人员边工作边学习,最后取得学位。本文拟根据我校试点工作情况对此问题加以探讨。一、试点工作的分析我校从1986年开始试点办理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以来。
-
关键词
在职人员申请学位
青年教师
硕士学位课程
研究生班
保证质量
试点工作
毕业生
基础理论
重要环节
资格考试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我国研究生学位英文命名方式的研究与探讨
- 2
-
-
作者
朱迪
杨红
胡洪营
-
机构
清华大学学位办公室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72,共7页
-
文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国际化迈进,来华留学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国家尚未对我国高等学校所授学位名称的英文翻译做出全面和统一的规范。以美国、英国、日本等三个国家为例,梳理了国外常见的研究生学位与名称,总结了我国研究生学位体系及学术型、应用型学位名称英文翻译的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研究生学位英文命名的思考与建议,希望能为形成统一的英文命名规范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体系
学位英文命名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博士生教育规模推演:2012-2025年中国为例
- 3
-
-
作者
董渊
王任模
钟晓征
韩芳明
-
机构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党委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清华大学学位办公室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
基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新时代直博招生方式的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编号:2020ZAA010)。
-
文摘
基于博士生教育链式反应规律,提出由历史数据估算学位授予率和退出率的方法,给出以实际或预测的指导教师、招生规模为输入,推演在学规模、学位授予规模的方法。以中国为例,实现“十四五”期间指导教师、招生、在学规模和学位授予规模的综合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新时代“稳定规模”到“稳步扩大”调控已完成;“十四五”末博士学位年度授予规模有望突破10万,从而超过NCES传统统计口径下美国学术类博士学位数。建议重点改革指导教师选聘和直博招生方式,探索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基于数理方法的规律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链式反应
规模推演
数值模拟
定量分析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基于链式反应规律的博士生教育规模调控模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董渊
王任模
钟晓征
韩芳明
-
机构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清华大学学位办公室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80,共10页
-
基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新时代直博招生方式的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编号:2020ZAA010)。
-
文摘
基于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揭示的链式反应规律,构建数学模型及相应数值求解方案,实现调控时期成长指数随时间变化情况下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全面定量分析。以“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博士生教育从“积极扩大”到“相对稳定”为例,给出规模调控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招生规模增速持续高于导师规模增速、直博招生推广使得平均修读时间增加和推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因素,造成生师比不断升高而带来的潜在质量风险是当时主要挑战;该调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招生规模成长指数均值于2003—2004年从约0.20降为约0.03是关键。基于数值模拟的定量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博士生教育发展规律,有助于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链式反应
规模调控
数值模拟
定量分析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博士生教育的链式反应规律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董渊
王任模
钟晓征
刘丽霞
章燕
-
机构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
清华大学学位办公室员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5,共8页
-
基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0年研究课题“新时代直博招生方式的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编号:2020ZAA10)。
-
文摘
基于连续函数近似,给出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发现其主要规模数据可以用链式反应类似的数学方程描述,符合指数变化规律。定义博士生教育成长指数并根据其取值划分为爆炸式增长、指数衰减和临界振荡三种发展模式。对美国1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中国40年来在学博士生规模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全球四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60年来博士学位授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链式反应模型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指数函数可以很好地近似主要规模数据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博士生教育不断延续发展并包含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传播传承的基本特征。根据历史数据和本文模型,初步给出四大经济体未来20~30年间博士生教育规模“不容乐观”的预测,美国可能进入“新冠”“衰减–恢复”周期,德国可能维持临界振荡甚至进入衰减,日本可能持续衰减,中国有望保持增长。
-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动力学模型
链式反应
指数规律
成长指数
规模预测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