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
张为民
张文霞
刘梅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85
|
|
2
|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的交集 |
封宗信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0 |
3
|
|
3
|
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验研究 |
程少云
杨芳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81
|
|
4
|
出国交换对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访谈研究 |
刘世生
刘梅华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5
|
重建自我: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华人形象再现 |
朱峰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6
|
海外语言与身份认同实证研究新发展 |
张浩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7
|
文明互鉴中诞生的中国现代幽默:美学视域下的《论语》半月刊再探 |
葛婉君
吴霞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学生工作经历对收入有影响吗 |
孙文凯
郭茜
|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9
|
孟而康、比较诗学与世界诗学的建构 |
王宁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0
|
论日语“に-が”构式及其谓语的语义特征 |
赵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1
|
世界主义及其于当代中国的意义 |
王宁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13
|
|
12
|
倾听与缄默:“不可信言说者”格吕克的生存之维 |
生安锋
郑春晓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3
|
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外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 |
崔刚
王月旻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重访英美“新批评”:起源、承继与超越 |
赵元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支持还是反对军事冲突?——日本与邻国争端中民意的调查实验分析 |
陈然
于朔
|
《国际安全研究》
|
2014 |
2
|
|
16
|
高校研究生英语能力需求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
吴莎
张文霞
郭茜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3
|
|
17
|
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评价的机制及特征——基于“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系统性”政策的案例研究 |
高阳
王传毅
赵世奎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儿童与民族:《格林童话》缘何为德意志的民族叙事 |
王丽平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9
|
猫的回视与人的主体性反思 |
陈永国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制度侨易的“变”与“常”——从维兰德小说《金镜》谈起 |
邓深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