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黄文熙讲座学术报告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
1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5-855,共1页
2013年《岩土工程学报》黄文熙讲座学术报告会于2013年4月13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于玉贞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土水学院院长陈永灿教授代表黄文熙讲座承办单位致欢迎辞,黄文熙先生原科研助手... 2013年《岩土工程学报》黄文熙讲座学术报告会于2013年4月13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于玉贞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土水学院院长陈永灿教授代表黄文熙讲座承办单位致欢迎辞,黄文熙先生原科研助手、清华大学濮家骝教授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黄文熙先生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学术报告会 讲座 《岩土工程学报》 承办单位 研究所 开幕式 主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黄文熙讲座学术报告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
2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6-1026,共1页
2013年《岩土工程学报》黄文熙讲座学术报告会于2013年4月13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于玉贞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土水学院院长陈永灿教授代表黄文熙讲座承办单位致欢迎辞,黄文熙先生原科研助... 2013年《岩土工程学报》黄文熙讲座学术报告会于2013年4月13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于玉贞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土水学院院长陈永灿教授代表黄文熙讲座承办单位致欢迎辞,黄文熙先生原科研助手、清华大学濮家骝教授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黄文熙先生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情况。黄文熙讲座主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以及学报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会议。张楚汉院士、陈祖煜院士、龚晓南院士以及来自全国30所高校和20个科研院所的300多位岩土工程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河海大学殷宗泽教授主持会议闭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报告会 清华大学 《岩土工程学报》 讲座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岩土工程的物理与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建民 王刚 陈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61-74,共14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来再现实际现象,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来弥补离心模型试验的缺陷,揭示模型试验规律,评价实际海岸岩土-结构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与强度稳定性及其变化。并简要地介绍了针对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来再现实际现象,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来弥补离心模型试验的缺陷,揭示模型试验规律,评价实际海岸岩土-结构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与强度稳定性及其变化。并简要地介绍了针对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作用机理研究、黄骅港外航道防沙堤工程安全性评价、上海洋山港浅置式大圆筒结构试验段工程安全性评价三个具体项目进行评价的成果,初步展现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在海岸岩土工程的机理研究、方案论证、结构与施工优化、结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岩土工程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水力劈裂发生机理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丙印 李娜 +1 位作者 李全明 孙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77-1281,共5页
探讨了心墙堆石坝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机理,认为在土石坝心墙中可能存在的渗水弱面以及在水库快速蓄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弱面水压楔劈效应为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重要条件。基于上述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水压力沿渗透软弱面渗入土体形成... 探讨了心墙堆石坝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机理,认为在土石坝心墙中可能存在的渗水弱面以及在水库快速蓄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弱面水压楔劈效应为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重要条件。基于上述思想,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水压力沿渗透软弱面渗入土体形成水压楔劈效应并诱导发生水力劈裂现象的试验装置,采用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心墙混合土料进行了水力劈裂试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渗透软弱面水压楔劈效应作用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劈裂 高心墙堆石坝 水压楔劈效应 土体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坝复合地基的计算参数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广信 余斌 宋二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常规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用复合试样、混和试样、曲线叠加、数值试验、参数叠加和分层试样确定的堤坝复合地基的Duncan Chang模型参数 ,并用这些参数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 :在复合地基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参数的选取时应考虑桩... 在常规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用复合试样、混和试样、曲线叠加、数值试验、参数叠加和分层试样确定的堤坝复合地基的Duncan Chang模型参数 ,并用这些参数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 :在复合地基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参数的选取时应考虑桩土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复合试样和复合试样数值试验的参数是合理的 ,并在复合地基局部水平应力大于竖直应力的区域改用分层试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坝 复合地基 邓肯-张模型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吸力式基础的土工离心模拟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建红 孙国亮 +1 位作者 严冬 鲁晓兵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7,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展的海洋平台吸力式基础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重点讨论了应用离心机模拟吸力式基础承载特性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吸力式基础 土工离心机 承载力 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单调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8
7
作者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使用新研制的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对粗粒土与人工粗糙钢板接触面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宏观和细观两个角度进行了测量,分析总结了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和受力变形机理。试验... 使用新研制的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对粗粒土与人工粗糙钢板接触面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宏观和细观两个角度进行了测量,分析总结了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和受力变形机理。试验表明:接触面的厚度约为5~6倍的平均粒径;接触面受剪时表现出明显的相对法向位移,其变化趋势与法向应力有关;接触面的变形可分解为同时发生、互相影响的土与结构交界面上的滑移变形以及结构面附近的土在结构面约束之下的剪切变形两部分,而后者是引起相对法向位移的主要原因;结构面粗糙度、土的种类和法向应力等因素对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接触面 试验 剪切仪 结构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4
8
作者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使用新研制的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对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宏观和细观两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测量,讨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接触面受力变形的规律和机理。试验表明,在循环荷载作... 使用新研制的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对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宏观和细观两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测量,讨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接触面受力变形的规律和机理。试验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相对法向位移总体上表现为单调增长,但在一个剪切循环内表现出有规律的增减变化,因此接触面的剪胀体变可以划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个分量。接触面表现出由于初次剪切造成的细观结构异向性导致的宏观结构异向性。剪切过程中接触面存在着土颗粒破碎和剪切压密两种物态变化机制,共同支配着接触面力学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接触面 变形 循环荷载 循环剪切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丙印 付建 李全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22-1526,共5页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料强度下的包线。当达到破坏强度后,在接触界面附近会产生集中的“刚塑性”接触面剪切变形,其位置发生在强度最薄弱处。两种散粒体间的接触变形特性可通过刚塑性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 接触面 单剪试验 刚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力学特性的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冯大阔 侯文峻 张建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9-175,共7页
运用80t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粗粒土与人造粗糙钢板接触面的三维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包括常法向应力条件下单调剪切试验(法向应力σ=200kPa、400kPa、700kPa、1000kPa)及十字、单向圆形和往返圆形路径下循环剪切试验(σ=400kPa)。... 运用80t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粗粒土与人造粗糙钢板接触面的三维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包括常法向应力条件下单调剪切试验(法向应力σ=200kPa、400kPa、700kPa、1000kPa)及十字、单向圆形和往返圆形路径下循环剪切试验(σ=400kPa)。结果表明:在单调和循环剪切时接触面均产生了明显的剪切体变,循环剪切时可分为遵循不同规律的可逆和不可逆两部分;不同剪切路径下接触面切向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有很大差别,但主剪应力-主切向位移关系类似;随循环剪切的进行,接触面在逐渐剪切硬化,主剪应力-主切向位移曲线形式均由双曲线形式向理想弹塑性模式转变;接触面抗剪强度具有各向同性,其与法向应力关系符合摩尔-库伦准则;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单调力学特性影响显著,剪切路径对其循环力学特性(剪切体变、切向应力-应变关系及破坏状态等)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三维 力学特性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颗粒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其数学描述研究 被引量:63
11
作者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87-1591,共5页
大型三轴试验研究了粗颗粒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及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粗颗粒土表现出明显的低围压下体胀高围压下体缩的体变性质,邓肯-张模型在描述粗颗粒土的体变特性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新的体变描述公式,在... 大型三轴试验研究了粗颗粒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及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粗颗粒土表现出明显的低围压下体胀高围压下体缩的体变性质,邓肯-张模型在描述粗颗粒土的体变特性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新的体变描述公式,在未增加模型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了邓肯-张模型的改进模型。采用改进模型对多种粗颗粒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初步表明改进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粗粒土的体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粗颗粒土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邓肯-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土工织物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上添加了拉拔试验模块,进行了大尺寸的粗粒土与土工布接触面的单调和往返剪切试验以及土工布拉拔试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粗粒土与土工布接触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应变软化,相对法向位移的变化受法向... 在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上添加了拉拔试验模块,进行了大尺寸的粗粒土与土工布接触面的单调和往返剪切试验以及土工布拉拔试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粗粒土与土工布接触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应变软化,相对法向位移的变化受法向应力影响很大,并表现出异向性。土工布拉拔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土与土工织物接触面的剪胀造成该类接触面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不再是线性关系;将接触面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方法结合起来是研究土与土工织物接触面力学特性较为全面和合理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土工织物 试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有泥皮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4-1378,共5页
进行了粗粒土与结构之间夹有泥皮和无泥皮两种状态的接触面单调和循环剪切试验,初步研究了夹有泥皮时接触面静动力学特性的规律和作用机理。试验表明,泥皮对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当泥皮不厚时,接触面仍表现出粗粒... 进行了粗粒土与结构之间夹有泥皮和无泥皮两种状态的接触面单调和循环剪切试验,初步研究了夹有泥皮时接触面静动力学特性的规律和作用机理。试验表明,泥皮对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当泥皮不厚时,接触面仍表现出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基本力学特性。泥皮越厚,接触面的抗剪强度越低,相对法向位移会越大。当泥皮极厚时,泥皮将隔断粗粒土与结构面的接触而成为泥皮与结构接触面。泥皮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不仅与泥皮本身的特性及其厚度有关,还与构成接触面的结构面材料与粗粒土的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泥皮 试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松林 张建民 黄启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25-1228,共4页
在已知岩石和节理蠕变规律的前提下,推导了节理岩体蠕变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假定岩石体积变形和节理法向压缩变形为弹性变形,忽略节理的剪胀现象,认为只有岩石畸变和节理剪切滑移与时间有关,从而推导了含三组相交节理的岩体蠕变模型及其... 在已知岩石和节理蠕变规律的前提下,推导了节理岩体蠕变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假定岩石体积变形和节理法向压缩变形为弹性变形,忽略节理的剪胀现象,认为只有岩石畸变和节理剪切滑移与时间有关,从而推导了含三组相交节理的岩体蠕变模型及其参数。根据反演出的岩石和节理蠕变模型,计算了含三组相交节理的岩体在单轴应力作用下一些节理参数对岩体单轴蠕变的影响。分析表明,节理间距、剪胀系数以及节理夹角都对岩体的单轴蠕变变形有明显影响。节理间距越大,剪胀系数越大,节理夹角越小,节理岩体的单轴蠕变柔量也就越小,岩体的蠕变变形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蠕变模型 蠕变柔量 畸变 体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静动力学特性的大型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01-1208,共8页
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对单剪条件下粗粒土与钢板接触面静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随单调剪切的进行,接触面土体变形由靠近结构面区域逐渐向远处传递和发展,并集中于剪切区域内,接触面厚度约为(6~7)D50;接触面达到强度时对应... 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对单剪条件下粗粒土与钢板接触面静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随单调剪切的进行,接触面土体变形由靠近结构面区域逐渐向远处传递和发展,并集中于剪切区域内,接触面厚度约为(6~7)D50;接触面达到强度时对应的滑动位移约为0.5D50,之后滑动位移发展变快,破坏发生在接触界面处;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厚度、土体变形沿试样深度分布形式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土体变形大小。循环剪切时接触面厚度未继续扩展;土体变形及变形位移幅值随循环剪切逐渐减小,并向初始剪切方向偏移,出现了异向性;接触面在不断剪切硬化,主要由结构面附近土体硬化所致;接触面强度是否达到主要取决于滑动位移,并在达到后逐渐减小,减小程度达16%,且正反向剪切时强度呈现异向性;接触面剪切体变、切向应力与3种位移(切向位移、变形位移、滑动位移)的关系稍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力学特性 土体变形 滑动位移 单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在非饱和土中迁移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建红 吕禾 王文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85-1890,共6页
利用土工离心机考察了铜离子泄漏后6个月至3年的时间里非饱和土中铜离子的变化和污染物的迁移机理。通过4种黏性土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总结出铜离子在这类土体中的扩散规律。铜离子在一年内,主要受重力影响和水力梯度的作用,随渗流运移... 利用土工离心机考察了铜离子泄漏后6个月至3年的时间里非饱和土中铜离子的变化和污染物的迁移机理。通过4种黏性土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总结出铜离子在这类土体中的扩散规律。铜离子在一年内,主要受重力影响和水力梯度的作用,随渗流运移,存在一个舌状竖向扩散峰,污染范围近似呈三角形;一年后扩散范围逐渐转变为近似的正方形。竖向扩散速度高于水平向。土体密实度对铜离子的扩散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有效的击实或者碾压有助于防止污染物迁移。黏粒含量对铜离子的迁移阻碍非常迅速而且有效,黏粒含量很小的变化都会对迁移范围和速度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铜离子 非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直剪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7-773,共7页
循环剪切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规律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循环剪切时,接触面产生了明显的颗粒破碎,并显著影响其宏观力学响应。接触面颗粒破碎细观上表现为大颗粒破碎、小颗粒含量增加及大孔隙的减少或消失,统计上表现... 循环剪切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规律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循环剪切时,接触面产生了明显的颗粒破碎,并显著影响其宏观力学响应。接触面颗粒破碎细观上表现为大颗粒破碎、小颗粒含量增加及大孔隙的减少或消失,统计上表现为粒径分布曲线的抬升和特征粒径的减小,宏观上表现为接触面不可逆性剪切体变;且不可逆性剪切体变可作为接触面颗粒破碎等物态演化的宏观度量。接触面颗粒破碎主要由剪切引起,相对破碎率与剪切路程、不可逆性剪切体变与相对破碎率间的关系均可用双曲线描述。法向应力越大、结构面板越粗糙、硬度越小,接触面颗粒破碎和损伤越严重;且相对破碎率与法向应力间符合幂函数关系;剪切路径对接触面相对破碎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颗粒破碎 循环剪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法向应力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单剪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对接... 法向应力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单剪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循环单剪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变形位移、滑动位移、切向应力、可逆性剪切体变和不可逆性剪切体变以及抗剪强度等接触面性能参量的数值有显著影响,但对参量间关系形式影响较小。法向应力越大,接触面变形位移在初始几个循环内越大,随循环剪切的进行,其减小速率越快,最终稳定值越小;切向刚度越大,切向应力稳定值也越大,初始几个循环内切向刚度系数越小;不可逆性剪切体变越大,可逆性剪切体变峰值和稳定值越小,相变位移和相变应力比越小;抗剪强度越大,其异向程度则先增大后减小。不同法向应力下,接触面循环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符合摩尔-库仑准则;切向应力比-切向位移关系、不可逆性剪切体变和剪切功密度关系均具有良好一致性,基本不受法向应力影响,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这将大大简化接触面本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接触面 循环单剪试验 法向应力 一致性 强度异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加载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侯文峻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4-161,共8页
运用最新研制的80吨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接触面产生了明显的剪切体变;在往返型路径下可以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部分;(2)切向应力应变关系呈现... 运用最新研制的80吨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接触面产生了明显的剪切体变;在往返型路径下可以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部分;(2)切向应力应变关系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接触面在循环剪切时不断剪切硬化;(3)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摩尔-库伦准则描述;(4)法向应力、法向边界条件、切向控制方式、加载幅值、剪切路径等对接触面力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三维力学特性 影响因素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路径对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循环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91,101,共9页
运用80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通过改变往返圆弧剪切路径的半径和旋转角度幅值研究不同剪切路径下接触面三维循环力学特性,重点分析了剪切路径的影响规律。剪切路径由于影响两正交切向位移大小、方向转变及结构面附近土颗粒运动形态,从... 运用80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通过改变往返圆弧剪切路径的半径和旋转角度幅值研究不同剪切路径下接触面三维循环力学特性,重点分析了剪切路径的影响规律。剪切路径由于影响两正交切向位移大小、方向转变及结构面附近土颗粒运动形态,从而导致接触面剪切体变及可逆性剪切体变-x或y向位移关系、切向应力位移关系及切向应力间关系形式差异显著。随旋转角度幅值的增大,接触面x向应力位移关系形式由双曲线向椭圆形转变;残余摩擦角由35°逐渐减小到33°,而后趋于稳定;峰值摩擦角则保持35°不变。不同剪切路径下接触面力学特性亦有诸多相同之处:抗剪强度具有各向同性;往返型路径下均产生明显的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剪切体变,随循环剪切的进行,前者单调增长,后者峰值逐渐减小而后趋于稳定;不同剪切路径下接触面可逆性剪切体变-主切向位移关系及主剪应力-主切向位移关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后者曲线形式随循环剪切的进行由双曲线形式逐渐向理想弹塑性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接触面 粗粒土 三维特性 剪切路径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