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时程计算及参数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康永君
杨军
宋二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1-268,共8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安全系数时程的方法,该方法以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得到应力场,再使用遗传算法搜索每个时刻下的临界滑裂面,进而确定其安全系数,从而得到边坡在动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时程,物理意义明确。通过在基岩输入...
提出了一种计算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安全系数时程的方法,该方法以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得到应力场,再使用遗传算法搜索每个时刻下的临界滑裂面,进而确定其安全系数,从而得到边坡在动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时程,物理意义明确。通过在基岩输入不同周期的正弦波加速度,研究了动力作用周期对安全系数时程的影响,发现相同加速度幅值下周期越大安全系数越小,安全性越低。与边坡自振周期和振型比对后发现,地震波周期与边坡自振周期耦合引起的动力响应增大,不仅与周期耦合相关,还与相应的自振振型相关,只有与以坡体本身振动为主的振型耦合时,才会发生明显的动力响应增大,相应的安全系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动力
安全系数
时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ushdown分析的RC框架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40
2
作者
李易
陆新征
+1 位作者
叶列平
陈适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分析了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规律,为抗连续倒塌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线性静力Pushdown方法,对不同抗震设防烈度的非整体现浇板框架和整体现浇板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层间不均匀内...
目的分析了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规律,为抗连续倒塌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线性静力Pushdown方法,对不同抗震设防烈度的非整体现浇板框架和整体现浇板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层间不均匀内力是导致多层框架梁共同作用时相对承载力偏低的原因.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承载力分别由框架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决定.结论抗震设计增强了框架在梁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而对悬链线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提高有限.楼板显著增强了框架在梁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而对悬链线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的增强效果则取决于参与工作的楼板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
抗连续倒塌承载力
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
抗震设计
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砂土中的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40
3
作者
徐明
邹文浩
刘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4-181,共8页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开挖面的稳定性受到高度关注,而泥水支护压力控制则是保证开挖面稳定的关键。对超大直径盾构在砂土地层中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分析,重点研究在不同摩擦角下开挖面的失稳模...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开挖面的稳定性受到高度关注,而泥水支护压力控制则是保证开挖面稳定的关键。对超大直径盾构在砂土地层中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分析,重点研究在不同摩擦角下开挖面的失稳模式和极限支护压力,揭示了由泥水容重导致的支护压力不均匀分布对于预测结果的重要性。同时,还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楔形体模型进行对比,指出楔形体模型对于分析超大直径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局限性。本项研究可为超大直径盾构在砂土中掘进时合理确定泥水支护压力和保持开挖面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
砂土
开挖面稳定
三维数值模拟
楔形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徐明
陈金锋
宋二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96-2500,共5页
随着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高填方工程正在或将要兴建,而对填料力学性质的认识也就成为决定这些高填方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大型三轴试验,对分布于云南等地的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剪切力学特...
随着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高填方工程正在或将要兴建,而对填料力学性质的认识也就成为决定这些高填方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大型三轴试验,对分布于云南等地的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寺中微风化料与典型堆石料的力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其强度较低,并且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刚度等特征都比较接近于细粒土。另外,水对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力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遇水后强度大为降低,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对试验数据的拟合表明,邓肯-张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陡坡寺中微风化料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陡坡寺中微风化料
大型三轴试验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时隔断结构保护效果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邹文浩
徐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03-209,共7页
我国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建设日益频繁,而隧道施工会对周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威胁,必要时需要采取措施对重要建筑物进行保护。近年来隔断桩/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程中,对其保护效果的分析评估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对于...
我国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建设日益频繁,而隧道施工会对周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威胁,必要时需要采取措施对重要建筑物进行保护。近年来隔断桩/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程中,对其保护效果的分析评估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对于合理分析这类变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首先用FISH语言编程在FLAC3D中实现一种能反映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的本构模型,并分别通过模拟小应变三轴试验和土工离心机试验在土单元和边值问题两个层面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隔断桩/墙减少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效果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研究表明,隔断结构的深度对隔断效果影响最为显著,隔断结构应至少深入到隧道底部以下1倍隧道半径的深度;桩径(墙厚)、桩中心间距等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变化对隔断效果影响不大;隔断桩与地下连续墙的隔断效果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断桩/墙
隧道
地面沉降
小应变刚度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时程计算及参数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康永君
杨军
宋二祥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1-268,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2007AA11Z1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908123)
文摘
提出了一种计算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安全系数时程的方法,该方法以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得到应力场,再使用遗传算法搜索每个时刻下的临界滑裂面,进而确定其安全系数,从而得到边坡在动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时程,物理意义明确。通过在基岩输入不同周期的正弦波加速度,研究了动力作用周期对安全系数时程的影响,发现相同加速度幅值下周期越大安全系数越小,安全性越低。与边坡自振周期和振型比对后发现,地震波周期与边坡自振周期耦合引起的动力响应增大,不仅与周期耦合相关,还与相应的自振振型相关,只有与以坡体本身振动为主的振型耦合时,才会发生明显的动力响应增大,相应的安全系数明显降低。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动力
安全系数
时程
遗传算法
Keywords
slope stability
dynamic
factor of safety
time-history
genetic algorithm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ushdown分析的RC框架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40
2
作者
李易
陆新征
叶列平
陈适才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
大学
城市与
工程
安全
减灾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8,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3A02-01
2006BAJ06B06)
+2 种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0736)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ESR2010-03)
文摘
目的分析了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规律,为抗连续倒塌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线性静力Pushdown方法,对不同抗震设防烈度的非整体现浇板框架和整体现浇板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层间不均匀内力是导致多层框架梁共同作用时相对承载力偏低的原因.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承载力分别由框架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决定.结论抗震设计增强了框架在梁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而对悬链线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提高有限.楼板显著增强了框架在梁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而对悬链线机制作用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的增强效果则取决于参与工作的楼板宽度.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
抗连续倒塌承载力
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
抗震设计
楼板
Keywords
concrete frame
progressive-collapse resistance capacity
nonlinear
Pushdown analysis
anti-seismic design
slab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砂土中的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40
3
作者
徐明
邹文浩
刘瑶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4-18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109)
国家973计划(2010CB732103)
文摘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开挖面的稳定性受到高度关注,而泥水支护压力控制则是保证开挖面稳定的关键。对超大直径盾构在砂土地层中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分析,重点研究在不同摩擦角下开挖面的失稳模式和极限支护压力,揭示了由泥水容重导致的支护压力不均匀分布对于预测结果的重要性。同时,还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楔形体模型进行对比,指出楔形体模型对于分析超大直径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局限性。本项研究可为超大直径盾构在砂土中掘进时合理确定泥水支护压力和保持开挖面稳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
砂土
开挖面稳定
三维数值模拟
楔形体模型
Keywords
very large slurry shield
sand
face stability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wedge model
分类号
U455.4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51.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徐明
陈金锋
宋二祥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96-2500,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No.2007AA11Z113)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No.200800031061)
文摘
随着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高填方工程正在或将要兴建,而对填料力学性质的认识也就成为决定这些高填方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大型三轴试验,对分布于云南等地的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寺中微风化料与典型堆石料的力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其强度较低,并且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刚度等特征都比较接近于细粒土。另外,水对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力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遇水后强度大为降低,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对试验数据的拟合表明,邓肯-张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陡坡寺中微风化料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关键词
高填方
陡坡寺中微风化料
大型三轴试验
剪切特性
Keywords
high fills
Douposi moderately-to-slightly weathered fill
large scale triaxial test
shear behavior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时隔断结构保护效果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邹文浩
徐明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03-2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80
50808109)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732103)
文摘
我国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建设日益频繁,而隧道施工会对周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威胁,必要时需要采取措施对重要建筑物进行保护。近年来隔断桩/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程中,对其保护效果的分析评估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对于合理分析这类变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首先用FISH语言编程在FLAC3D中实现一种能反映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的本构模型,并分别通过模拟小应变三轴试验和土工离心机试验在土单元和边值问题两个层面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隔断桩/墙减少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效果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研究表明,隔断结构的深度对隔断效果影响最为显著,隔断结构应至少深入到隧道底部以下1倍隧道半径的深度;桩径(墙厚)、桩中心间距等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变化对隔断效果影响不大;隔断桩与地下连续墙的隔断效果差别较小。
关键词
隔断桩/墙
隧道
地面沉降
小应变刚度
三维数值模拟
Keywords
separation pile/diaphragm wall
tunneling
ground settlement
small strain stiffness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75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时程计算及参数研究
康永君
杨军
宋二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Pushdown分析的RC框架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研究
李易
陆新征
叶列平
陈适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砂土中的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徐明
邹文浩
刘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陡坡寺中微风化料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徐明
陈金锋
宋二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征时隔断结构保护效果的三维数值分析
邹文浩
徐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