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山7.0级地震震后道路损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红蕊 王涛 +2 位作者 石丽梅 傅罡 李聪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7,共5页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损毁了灾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中断了灾区救援的交通生命线。为了满足震后灾区道路损毁风险评估的需要,有必要建立将次生地质灾害考虑在内的灾后道路损毁评估模型。在震后数据资源有限的情况...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损毁了灾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中断了灾区救援的交通生命线。为了满足震后灾区道路损毁风险评估的需要,有必要建立将次生地质灾害考虑在内的灾后道路损毁评估模型。在震后数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震前道路基础地理信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建立道路损毁风险评估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道路震害因子(如地震烈度、设防烈度)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对道路损毁的影响。将该模型应用于雅安地区芦山县、宝兴县、雨城区以及天全县四个区县的道路损毁风险评估中,评估结果与报告第一时间报送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评估结果与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和天地图联合开发的芦山7.0级地震地理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地震灾区道路损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以为震后长期恢复及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道路损毁 风险评估 次生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信息熵及其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超军 吴锋 +1 位作者 赵红蕊 陆胜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359-7367,共9页
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育、资源管理与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支撑。目前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多基于两个时相,不能充分地反映植被在时间维的连续变化特征。通过引入信息论,提出了利用时间信息熵来综合... 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育、资源管理与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支撑。目前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多基于两个时相,不能充分地反映植被在时间维的连续变化特征。通过引入信息论,提出了利用时间信息熵来综合表征植被长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研究以延河流域为试验区,基于MODIS/NDVI数据,应用时间信息熵方法来计算了2000—2010年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信息,厘清了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延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的变化以增加为主,占流域面积的80.7%;植被覆盖明显增加的区域占流域面积13.9%,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东北部和东南部;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占比2.4%,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部和西北部;严重减少的区域占比1.1%,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部和西南部,是需要重点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区域。时间信息熵方法与回归分析法相比,能够更为客观地表征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的连续变化强度和变化趋势,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变化检测 时序数据 时间信息熵 植被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巷组合下的北斗三频TurboEdit方法研究
3
作者 邵奎 白征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1,50,共4页
在传统的宽巷Turbo Edit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北斗三频组合观测值中的长波长、弱电离层延迟和弱噪声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巷组合的Turbo Edit方法。新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对3个频率的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单个频... 在传统的宽巷Turbo Edit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北斗三频组合观测值中的长波长、弱电离层延迟和弱噪声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巷组合的Turbo Edit方法。新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对3个频率的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单个频率的伪距噪声对周跳检验量的影响,增强了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三频 周跳 超宽巷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使用高次差法和TurboEdit法自动探测、修复周跳 被引量:26
4
作者 严新生 王一强 +1 位作者 白征东 过静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16,共6页
针对单独使用高次差法或TurboEdit法探测、修复周跳的不足,提出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探测和修复周跳。联合法将高次差法和TurboEdit法有机综合,扬长避短。首先,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说明实现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并在C环境下编... 针对单独使用高次差法或TurboEdit法探测、修复周跳的不足,提出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探测和修复周跳。联合法将高次差法和TurboEdit法有机综合,扬长避短。首先,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说明实现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并在C环境下编制了实用程序,最后通过实测数据的解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跳 高次差 TurboEdit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三视图的图像序列三维重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聪 赵红蕊 傅罡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69-1873,共5页
针对图像序列的高效、稳定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独立三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首先以三视图为重建单元,叠加三视图约束,实现基础矩阵的鲁棒性计算,然后通过三角测量恢复得到三视图对应的三维场景局部三维点云。对于三视图的稳定三维... 针对图像序列的高效、稳定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独立三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首先以三视图为重建单元,叠加三视图约束,实现基础矩阵的鲁棒性计算,然后通过三角测量恢复得到三视图对应的三维场景局部三维点云。对于三视图的稳定三维点云刚体结构,通过求解相邻三视图间转换参数,将整个图像序列的三维点云统一到同一空间坐标系,实现完整图像序列的三维点云重建。实验表明,所提出算法计算简单、效率高,并且不产生误差累积,重投影误差在1个像素左右,实现建模所需可靠三维点云数据的快速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三视图 基础矩阵 计算机视觉 摄影测量 转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高精度低温面形测量 被引量:6
6
作者 娄铮 钱元 +5 位作者 范生宏 刘昌儒 王海仁 左营喜 程景全 杨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受到检测设备工作温度条件的限制,目前低温环境下的高精度面形检测手段还十分缺乏.首次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低温环境下高精度太赫兹反射面板的面形检测,采用高分辨率工业相机,结合低温电机驱动的自动测试台,实现测量设备在低温环... 受到检测设备工作温度条件的限制,目前低温环境下的高精度面形检测手段还十分缺乏.首次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低温环境下高精度太赫兹反射面板的面形检测,采用高分辨率工业相机,结合低温电机驱动的自动测试台,实现测量设备在低温环境实验舱中的自动化拍摄,低温环境下的重复测量精度达到2.1μm rms.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在常温下对靶标厚度进行标定,从而消除了由靶标厚度差异造成的系统测量误差.在常温至-55?C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南极5米太赫兹望远镜(DATE5)铝制原型面板的面形误差,获得了面板在低温下的面形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望远镜 技术 面形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 面板 低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CAR的北斗三频相对定位 被引量:7
7
作者 元荣 白征东 过静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在三频载波相位观测值组合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三频组合模糊度固定方法(TCCAR),并实现了北斗三频数据的快速相对定位。TCCAR方法采用三组弱电离层超宽巷组合,可以快速解算整周模糊度,同时避免周跳问题。实测数据表明,TCCAR法的解算速度... 在三频载波相位观测值组合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三频组合模糊度固定方法(TCCAR),并实现了北斗三频数据的快速相对定位。TCCAR方法采用三组弱电离层超宽巷组合,可以快速解算整周模糊度,同时避免周跳问题。实测数据表明,TCCAR法的解算速度比LAMBDA搜索算法提高44.91%,同时对15.26 m的基线实现了mm级的相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三频模糊度固定 相对定位 mm级精度 三频组合模糊度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二代卫星厘米级相对定位 被引量:6
8
作者 白征东 元荣 +1 位作者 过静珺 王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3,共3页
我国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已经发射16颗北斗卫星,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已建设完成,已经具备我国范围内的初步三维导航定位能力。GPS的相对定位精度在区域范围内可达厘米级,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交通等行业,但是北斗系统在相... 我国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已经发射16颗北斗卫星,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已建设完成,已经具备我国范围内的初步三维导航定位能力。GPS的相对定位精度在区域范围内可达厘米级,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交通等行业,但是北斗系统在相对定位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研究北斗高精度相对定位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2012年5月29日的实测数据和处理结果,对10 km左右的基线实现了厘米级精度的北斗卫星高精度相对定位,为北斗二代系统的测试提供了相关试验与结果,同时厘米级的相对定位能力也使得北斗系统能够应用于测绘、交通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对定位 厘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 被引量:42
9
作者 唐嘉平 刘钊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种植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在充分评价土地潜力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进而优化生产布局。GIS技术是正在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高新技术 ,与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 ,可充分发挥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本研究以ArcV... 种植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在充分评价土地潜力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进而优化生产布局。GIS技术是正在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高新技术 ,与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 ,可充分发挥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本研究以ArcView为GIS工具 ,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并以澜沧江下游地区 96个乡 (镇 )为基本评价单元 ,对 14种热带特色经济作物进行了评价 ,生成了相应的专题地图 ,对种植适宜性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表 2 ,图 3,参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热带特色经济作物 种植适宜性评价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式位置服务下的旅游应用新模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钊 谢美慧 +1 位作者 高培超 田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58,63,共5页
信息服务是旅游服务中的重要因素,传统旅游服务中的动信息服务方式存在信息获取滞后、更新缓慢等情况。本文基于位置服务概念建立了一种主动式的移动旅游服务模型,该模型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前者以手机应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可... 信息服务是旅游服务中的重要因素,传统旅游服务中的动信息服务方式存在信息获取滞后、更新缓慢等情况。本文基于位置服务概念建立了一种主动式的移动旅游服务模型,该模型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前者以手机应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功能支持,后者则为客户端提供基础数据和计算支持。该系统运用地理围栏技术为用户提供主动式的景点信息提醒功能。最后以清华大学旅游服务为例,展示了该应用的原型系统用户界面和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主动式信息通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服务 旅游服务 地理围栏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弱固定法反演地表温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红蕊 杨斌 阳园燕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提出了弱固定敏感参数、控制信息流向目标参数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从热红外辐射传输机理出发,以MODIS为数据源,构建辐射传输方程,同时反演包括地表温度、大气平均温度、中红外(3~5μm)、远红外(8~14.5μm)6个波段的大气透过率和发射... 提出了弱固定敏感参数、控制信息流向目标参数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从热红外辐射传输机理出发,以MODIS为数据源,构建辐射传输方程,同时反演包括地表温度、大气平均温度、中红外(3~5μm)、远红外(8~14.5μm)6个波段的大气透过率和发射率共计14个参数.以MODTRAN模拟数据和重庆地区MODIS遥感影像为实验数据,进行参数弱固定法地表温度反演,并与劈窗算法反演结果、MODIS温度数据产品及地表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参数弱固定法反演地表温度的均方根误差达到0.57 K,精度优于传统的劈窗算法,表明了参数弱固定法反演地表温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反演 参数弱固定 辐射传输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日本大地震电离层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园 白征东 元荣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前空基和路基等电磁信号探测手段已经应用于地震电离层异常的探测。自从GPS数据可以用于计算电离层电子总量(TEC),这项技术被广泛关注的同时作为一个可行的手段用于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异常。本文利用东日本大地震震中附近多个IGS网络... 目前空基和路基等电磁信号探测手段已经应用于地震电离层异常的探测。自从GPS数据可以用于计算电离层电子总量(TEC),这项技术被广泛关注的同时作为一个可行的手段用于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异常。本文利用东日本大地震震中附近多个IGS网络站点的数据,分析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Mw9.0东日本大地震震区上空电离层信息,计算出TEC时间序列并进行波谱分析、包络线法异常分析、全球电离层异常地图绘制及震后3h扰动异常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震前存在明显的电离层异常,在3月8日即震前第3天存在异常;同时也计算了震后3h的各站与卫星路径上等价TEC的P4值;且多个站与多星路径上存在着明显的电离层扰动异常,并且不断远离震中,能量逐渐衰减,证明电离层异常的发生与地震有较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震 电离层异常 T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曲率线状实体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钊 高培超 +2 位作者 闵世平 赵龙 罗智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7,共5页
线状模型是虚拟三维场景中的重要模型,其精细程度直接影响着虚拟场景的视觉效果。制作线状模型的常用方法分为整体模型法和分段拼接法,对于弯曲程度较大的线状模型,使用整体模型法制作时难以控制顶点坐标和纹理贴图,而采用分段拼接法又... 线状模型是虚拟三维场景中的重要模型,其精细程度直接影响着虚拟场景的视觉效果。制作线状模型的常用方法分为整体模型法和分段拼接法,对于弯曲程度较大的线状模型,使用整体模型法制作时难以控制顶点坐标和纹理贴图,而采用分段拼接法又会在转弯处产生模型空隙和纹理重叠,导致模型失真。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大曲率线状实体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在几何模型制作阶段,根据路径和截面数据直接计算模型顶点坐标、法向量和索引数据,实现放样建模;在纹理贴图阶段,通过建立模型顶点与纹理图片像素的映射关系,实现模型贴图。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应用于铁路路基等大曲率线状模型的制作,具有精度可靠、人工交互少及可视化效果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模型 三维可视化 大曲率线状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量对双差模糊度固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常 白征东 元荣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2,共3页
国内学者提出了无整周单历元算法和单历元似单差算法来进行小变形的变形监测,其关键在于利用基准点和变形点的首期观测坐标来固定双差模糊度,而变形量的大小将决定是否能准确固定双差模糊度。本文首先推导变形点变形量与双差观测方程之... 国内学者提出了无整周单历元算法和单历元似单差算法来进行小变形的变形监测,其关键在于利用基准点和变形点的首期观测坐标来固定双差模糊度,而变形量的大小将决定是否能准确固定双差模糊度。本文首先推导变形点变形量与双差观测方程之间的关系,确定出可以固定任意情形下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然后利用数值计算分析确定出不同的卫星双差条件下能固定双差模糊度的最大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量 变形监测 双差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GPS监控系统通信网络"数据链"技术
15
作者 吴卫峰 过静珺 +1 位作者 聂志锋 卢建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1,共3页
针对目前GPS通信网络中各种通信方式的选择,介绍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以及目前在GPS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关键词 GPS 数据链 电台 集群系统 GSM CDPD 卫星通信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整周单历元算法进行连续变形监测的试验分析
16
作者 白征东 任常 蒋国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99,共4页
基于小变形静态监测的无整周单历元算法,提出利用高采样率接收机及无整周单历元算法进行连续变形监测的方法。试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GPS 无整周单历元算法 连续变形 监测 高采样率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