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后方交会精度分析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杰 范生宏 +2 位作者 刘昌儒 石磊 管乐鑫 《无线电工程》 2015年第12期59-63,共5页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是摄影测量计算三维坐标的关键步骤,有着严密且复杂的数学公式,其内部参数及外部环境都会成为交会精度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求解方法研究较多,而精度评价方面研究较少的现状,通过对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理...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是摄影测量计算三维坐标的关键步骤,有着严密且复杂的数学公式,其内部参数及外部环境都会成为交会精度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求解方法研究较多,而精度评价方面研究较少的现状,通过对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理论进行分析,寻找影响交会精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各种情况的后方交会实验,着重研究了像点坐标、物方点坐标、控制场大小和摄影距离对交会精度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这几种影响因素对交会精度的影响大小和影响趋势,对于实际工程应用中提高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精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交会 精度 分析 像点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 被引量:42
2
作者 唐嘉平 刘钊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种植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在充分评价土地潜力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进而优化生产布局。GIS技术是正在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高新技术 ,与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 ,可充分发挥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本研究以ArcV... 种植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在充分评价土地潜力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进而优化生产布局。GIS技术是正在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高新技术 ,与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 ,可充分发挥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本研究以ArcView为GIS工具 ,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并以澜沧江下游地区 96个乡 (镇 )为基本评价单元 ,对 14种热带特色经济作物进行了评价 ,生成了相应的专题地图 ,对种植适宜性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表 2 ,图 3,参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热带特色经济作物 种植适宜性评价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弱固定法反演地表温度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红蕊 杨斌 阳园燕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提出了弱固定敏感参数、控制信息流向目标参数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从热红外辐射传输机理出发,以MODIS为数据源,构建辐射传输方程,同时反演包括地表温度、大气平均温度、中红外(3~5μm)、远红外(8~14.5μm)6个波段的大气透过率和发射... 提出了弱固定敏感参数、控制信息流向目标参数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从热红外辐射传输机理出发,以MODIS为数据源,构建辐射传输方程,同时反演包括地表温度、大气平均温度、中红外(3~5μm)、远红外(8~14.5μm)6个波段的大气透过率和发射率共计14个参数.以MODTRAN模拟数据和重庆地区MODIS遥感影像为实验数据,进行参数弱固定法地表温度反演,并与劈窗算法反演结果、MODIS温度数据产品及地表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参数弱固定法反演地表温度的均方根误差达到0.57 K,精度优于传统的劈窗算法,表明了参数弱固定法反演地表温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反演 参数弱固定 辐射传输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端个体出行链数据自采设计及出行特征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静 陈艳艳 +1 位作者 刘冬梅 赵晓斐 《城市交通》 2020年第6期110-117,134,共9页
手机信令数据和GPS数据等移动互联网位置数据的应用,为获取完整的个体出行链提供了可能。基于移动互联网位置数据提取的出行特征及建立的出行分析模型,与真实的出行情况是否匹配,需要被测试。因此,有必要通过移动互联网位置数据采集和... 手机信令数据和GPS数据等移动互联网位置数据的应用,为获取完整的个体出行链提供了可能。基于移动互联网位置数据提取的出行特征及建立的出行分析模型,与真实的出行情况是否匹配,需要被测试。因此,有必要通过移动互联网位置数据采集和交通调查两种方式,获取同一个体完整的出行链数据,用交通调查数据来标定出行分析结果。设计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个体出行链数据自采方案,同时采集个体的GPS数据、基站位置数据以及出行链记录数据。在出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决策树两种方法,筛选可用于交通方式识别的关键特征。结果表明,速度最大值、速度均值、加速度标准差、速度标准差和方位角变化标准差可显著区分交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数据调查 出行链 出行方式 出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钢轨精密测量与几何状态调整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均平 高劲松 赵红蕊 《铁路技术创新》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正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列车的运行速度为350 km/h,轨道的几何状态必须满足高平顺性的要求。长钢轨铺设完成后,需对钢轨的几何状态进行精密测量和调整,保证高平顺性,从而保证设计时速。武广客运专线钢轨精密测量的成功经验,对同类工程施工... 正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列车的运行速度为350 km/h,轨道的几何状态必须满足高平顺性的要求。长钢轨铺设完成后,需对钢轨的几何状态进行精密测量和调整,保证高平顺性,从而保证设计时速。武广客运专线钢轨精密测量的成功经验,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仪 精密测量 客运专线 钢轨 平顺性 控制点 几何 控制措施 传感器 测量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