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14
1
作者 冯鹏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104,共6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作为土木工程中一类新型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及物理、化学特性,逐渐成为土木工程中传统材料的重要补充。本文介绍了土木工程中FRP加固结构、FRP筋索和预应力FRP筋混凝土结构、FRP组...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作为土木工程中一类新型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及物理、化学特性,逐渐成为土木工程中传统材料的重要补充。本文介绍了土木工程中FRP加固结构、FRP筋索和预应力FRP筋混凝土结构、FRP组合结构以及全FRP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并介绍了我国土木工程应用FRP的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情况,以期促进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快速、有序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组合结构 全FRP结构 标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和监测用的IMP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2
作者 郭玉涛 黄勇 王际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8年第4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结构试验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标准数字化与智能化: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6
3
作者 林佳瑞 陈柯吟 潘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9,共14页
为了推动工程标准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标准规范内容的机器可读、可算,系统调研了标准数字化研究现状,提出了建筑工程标准数字化发展阶段的分级模型及其典型应用场景,为标准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同时,建立了覆盖存量标准... 为了推动工程标准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标准规范内容的机器可读、可算,系统调研了标准数字化研究现状,提出了建筑工程标准数字化发展阶段的分级模型及其典型应用场景,为标准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同时,建立了覆盖存量标准智能解译、增量标准智能编制与标准多场景应用3个方面的建筑工程标准数字化关键技术框架,并系统综述了框架各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未来需求及关键挑战。研究表明,相关研究已在知识抽取、条文解译、协同设计、智能审查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标准数字化解译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完全实现标准数字化转型尚需时日,仍需结合多模态大模型(LMM)等技术,在标准数字模型、标准智能解译与编制、多场景应用等方面开展更多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体系 数字化转型 机器可读标准 规则解译 数字标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园出土古墓砖力学性能与微结构的关系
4
作者 韩建国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7,94,共7页
对清华园出土的跨越1600年历史的古墓砖,进行了形貌、力学性能和孔隙率等宏观性能测试,以及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等微观性能测试,全面剖析了不同朝代古墓砖的异同.结果表明:自晋朝至清朝,中国民间制砖工艺和制砖质量无显著变化;中国自秦... 对清华园出土的跨越1600年历史的古墓砖,进行了形貌、力学性能和孔隙率等宏观性能测试,以及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等微观性能测试,全面剖析了不同朝代古墓砖的异同.结果表明:自晋朝至清朝,中国民间制砖工艺和制砖质量无显著变化;中国自秦朝就掌握了红砖和青砖2种制砖工艺;相较于红砖,青砖的体积密度更小,孔隙率更大,强度更高,这是因为烧成过程中,附加的焖烧阶段提升了青砖的烧结程度,产生了更高程度的碳酸钙分解和伊利石结晶水的汽化,促进了钙长石和玻璃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墓砖 清华园 力学性能 化学组成 矿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木结构工程科技2035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陶慕轩 聂建国 +3 位作者 樊健生 潘文豪 汪家继 刘诚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中国城镇化亟须从"高速推进"转向"品质提升"的新阶段,土木结构工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创造人居环境,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品质提升的核心突破口之一。从现在到2035年将是我国土木结构工程领域的关键转型期和... 中国城镇化亟须从"高速推进"转向"品质提升"的新阶段,土木结构工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创造人居环境,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品质提升的核心突破口之一。从现在到2035年将是我国土木结构工程领域的关键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本文综述了世界上土木结构工程领域科技的先进水平,总结了面向2035年土木结构工程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识别了土木结构工程领域我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工程科技的需求,提出了土木结构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路径,指出了面向2035年土木结构工程领域需要国家层面部署的重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5年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发展趋势 关键技术 发展路径 重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驱动汽车产业智能跃迁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建平 李冠洲 +1 位作者 赵帅 黄玲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9-1664,共16页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的安全验证需求。仿真测试技术应包含数学建模、虚拟场景、硬件在环(HIL)、混合现实与云仿真集群等多层次的验证体系。数学建模可加速算法开发,虚拟场景仿真提升了感知系统的鲁棒性,HIL测试保障了控制器可靠性,而云仿真集群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实现了场景覆盖的指数级扩展。FLOWSIM平台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在真实人类驾驶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因级”人类驾驶行为模型,保障了仿真测试场景中交通流环境的精确性。FLOWSIM-MR基于数字孪生实现了一种自动驾驶虚实结合的测试范式。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及相应的测试技术发展成熟,新技术如生成式AI与数字孪生技术将推动仿真测试向更高精度与智能化演进,而国际标准(如ISO 34502)的制定与政产学研协同生态的构建,将成为突破“安全-成本-效率”三角困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 虚实结合仿真 测试场景库构建 自动驾驶安全验证 驾驶行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对偶数微分的无约束应力更新算法
7
作者 路德春 石安毓 +1 位作者 周鑫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3-1122,共10页
加卸载判断和繁琐的解析求导运算一直是制约先进弹塑性模型数值应用的瓶颈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超对偶数微分方法的无约束应力隐式更新算法,有效解决了上述计算难点。针对加卸载判断问题,新算法利用光滑函数代替弹塑性本构方程组中的K... 加卸载判断和繁琐的解析求导运算一直是制约先进弹塑性模型数值应用的瓶颈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超对偶数微分方法的无约束应力隐式更新算法,有效解决了上述计算难点。针对加卸载判断问题,新算法利用光滑函数代替弹塑性本构方程组中的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受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应力积分方程组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最小化问题,计算时无需加卸载判断。针对导数计算问题,新算法利用超对偶数微分方法代替解析求导,获得光滑函数的1阶导数以及塑性势函数的1阶和2阶导数,用于构造非线性计算的迭代公式,以保证局部应力更新迭代和全局平衡迭代的二次收敛速度。数值算例表明,相较于其它数值微分方法,超对偶数微分方法不受截断误差和减法消去误差影响,计算结果等同于解析求导。最后,基于所提算法编写了光滑莫尔库仑塑性模型的UMAT子程序,并通过3个典型边值问题的数值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更新算法 塑性模型 超对偶数数值微分 一致性切线刚度矩阵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钙粉煤灰玻璃体含量对强度发展的影响
8
作者 李建华 邓强 +5 位作者 赵中军 贾向阳 唐国旺 周锴 房奎圳 袁荟凯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01-2209,共9页
玻璃体含量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XRD-Rietveld方法选取含60%、70%、80%、90%(质量分数)玻璃体的低钙粉煤灰,分析比较了在近似细度下不同玻璃体含量的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微观与宏观性能的影响差异,并对不同玻璃... 玻璃体含量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XRD-Rietveld方法选取含60%、70%、80%、90%(质量分数)玻璃体的低钙粉煤灰,分析比较了在近似细度下不同玻璃体含量的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微观与宏观性能的影响差异,并对不同玻璃体含量的粉煤灰进行水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细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粉煤灰玻璃体含量与活性指数近似呈正向线性关系,含90%玻璃体的粉煤灰活性指数可达85.1%,比含60%玻璃体的粉煤灰提高了14.6%,含70%~80%玻璃体的粉煤灰活性指数增长趋势最明显。粉煤灰玻璃体含量的增多,可加速复合水泥各龄期水化进程,优化水泥微观结构。在复合水泥水化后期,玻璃体含量高的粉煤灰对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和孔结构均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28 d后,含90%玻璃体的粉煤灰复合水泥抗压强度较含60%玻璃体的粉煤灰提高了7.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玻璃体含量 XRD-Rietveld方法 活性指数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定含水率不同强度等级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下预压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时旭东 高一丹 崔一丹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9,137,共6页
通过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C60及C70的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试验,探讨其预压变形性能变化规律,并还考察正常和较高含水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点和温均点时的预压应变差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特性相近... 通过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C60及C70的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试验,探讨其预压变形性能变化规律,并还考察正常和较高含水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点和温均点时的预压应变差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特性相近,但不同含水率情况对其影响不同。正常含水率情况时呈现先稍减小后显著地增大的变化趋势,而较高含水率情况时则基本呈线性增大的变化趋势;预应力混凝土超低温作用下降温段和恒温段时的瞬态预压应变变化率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均较为复杂且具有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正常与较高含水率情况间也存在差异。试验结果及其拟合式可为低温储罐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预应力混凝土 强度等级 含水率 预压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瞬态释放条件下蚀变闪长玢岩损伤试验研究
10
作者 崔凯 焦堂贤 +2 位作者 王启睿 吴国鹏 马俊宁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2-1342,共11页
爆破能量瞬态释放条件下岩石损伤机制是爆破工程和地下空间工程的研究焦点。通过开展现场爆破试验,对能量释放前、后岩石进行纵波波速、孔隙率、电阻率和抗拉强度试验以及微观结构分析,揭示了能量释放条件下场地蚀变闪长玢岩损伤特征与... 爆破能量瞬态释放条件下岩石损伤机制是爆破工程和地下空间工程的研究焦点。通过开展现场爆破试验,对能量释放前、后岩石进行纵波波速、孔隙率、电阻率和抗拉强度试验以及微观结构分析,揭示了能量释放条件下场地蚀变闪长玢岩损伤特征与范围,而后通过引入宏观尺度孔隙率和微观尺度微裂隙密度的变化为基础建立损伤变量,对试样损伤机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联合分析。结果表明:BZ2、BZ3和BZ4随孔深的增大蚀变闪长玢岩宏观指标变化程度均不断减小且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阶梯状变化特征,同一孔深处指标变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Z2、BZ3、BZ4,依据宏观指标变化综合判定BZ2、BZ3和BZ4岩石损伤深度分别为5.72 m、3.71 m和2.85 m;爆破作用下试样裂隙、孔洞等缺陷发育程度、连通性的差异性改变是导致岩石试样呈现差异性损伤的根本原因;宏观、微观损伤变量与宏观损伤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量化线性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判定爆破能量瞬态释放条件下岩石损伤范围与程度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瞬态释放 蚀变闪长玢岩 损伤特征 损伤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结构BIM模型的结构分析数据转换和软件开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诗华 刘栋 +1 位作者 余香林 石永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为解决当前在钢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结构分析模型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在分析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表达方法的基础上,以ABAQUS为结构分析平台,开... 为解决当前在钢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结构分析模型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在分析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表达方法的基础上,以ABAQUS为结构分析平台,开发了钢结构BIM模型数据转换算法,运用C#语言和Xbim工具包,实现了结构构件信息提取、构件空间位置调整和分析数据自动添加,并形成了相应的转换软件;通过钢框架结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将其应用于安阳市游客集散中心的BIM模型转换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算法和软件解决了生成的结构分析模型节点不连接和人工添加分析数据工作量大等问题,实现了BIM中的钢结构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向ABAQUS结构分析模型数据的准确转换。与传统的在ABAQUS中直接建立结构分析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大大提高复杂钢结构的结构分析建模速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建筑信息模型(BIM) IFC标准 模型转换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强度对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破坏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强 肖广宁 +3 位作者 呙锴 张江伟 程晓辉 郭红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193,共10页
花岗岩残积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在降雨-干燥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易发生失稳破坏现象。为研究降雨强度对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特征的影响,通过缩尺模型试验模拟细雨和暴雨强度下边坡在历经3轮干湿交... 花岗岩残积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在降雨-干燥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易发生失稳破坏现象。为研究降雨强度对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特征的影响,通过缩尺模型试验模拟细雨和暴雨强度下边坡在历经3轮干湿交替作用下的响应,分别探讨坡体变形、含水率以及基质吸力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当降雨强度为0.7 mm/min时,坡体基质吸力在15 min后趋近于0,边坡破坏模式以浅层滑动为主,有明显滑动面;当降雨强度为1.6 mm/min时,雨水在坡面上形成径流,坡体基质吸力在15 min后趋近于0,边坡破坏模式以表面冲蚀为主,无明显滑动面。结果表明:不同的降雨强度对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干湿循环过程中干燥作用引起的雨水优势渗流通道,进而导致土体基质吸力的丧失,加速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失稳破坏。研究结果可为制定不同降雨强度下的花岗岩残积土边坡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降雨强度 花岗岩残积土 破坏模式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材料高温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哲 全坤韬 +2 位作者 毋凯冬 范圣刚 王元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7,共8页
不锈钢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是研究不锈钢结构抗火性能的基础。不锈钢作为一种高性能钢材,相较于普通碳钢,具有非线性强、无明显屈服点和屈服平台、应变硬化显著以及抗火性能优异等特性。基于一组不锈钢的高温材性试验,综合大量国内外不... 不锈钢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是研究不锈钢结构抗火性能的基础。不锈钢作为一种高性能钢材,相较于普通碳钢,具有非线性强、无明显屈服点和屈服平台、应变硬化显著以及抗火性能优异等特性。基于一组不锈钢的高温材性试验,综合大量国内外不锈钢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不同牌号的不锈钢进行分组,并给出了较为准确的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的高温折减系数及相关计算公式。基于我国《不锈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410—2015)中不锈钢材料的常温本构模型,提出了不锈钢材料的高温本构模型,并利用该组不锈钢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加以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结果总体相对准确,可为我国后续不锈钢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高温 材料力学性能 折减系数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注浆材料的性能与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才富 王栋民 +3 位作者 房奎圳 王吉祥 张信龙 陈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8-1336,共9页
本文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开发了一种低碳、低成本的固废基注浆材料,系统研究了固废基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XRD、SEM和MIP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硬化机理,并与水泥基注浆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 本文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开发了一种低碳、低成本的固废基注浆材料,系统研究了固废基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XRD、SEM和MIP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硬化机理,并与水泥基注浆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水泥相比,固废基胶凝材料提高了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和结石率,富水环境下显著降低了注浆材料的泌水率,但使凝结时间大幅延长。固废基注浆材料的早期强度偏低,后期强度大幅提升,两者均高于堵水用注浆材料28 d强度2.5 MPa的要求。固废基注浆材料水化生成了更多的水化产物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二者相互穿插、搭接,填充了内部孔隙,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凝胶孔含量增加,孔隙率降低,从而使抗渗性能和力学性能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基胶凝材料 注浆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尔兹曼熵的延河流域景观格局复杂度计算及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伊婷 赵红蕊 刘欣桐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6-1125,共10页
将流域视作自组织、有生命力的系统,构建了适用于土地利用数据的玻尔兹曼熵改进模型,提出了流域景观格局复杂度定量表征方法。通过计算1980-2020年延河流域景观格局复杂度及其动态变化,从“格局”和“动态”两个维度分析了延河流域的生... 将流域视作自组织、有生命力的系统,构建了适用于土地利用数据的玻尔兹曼熵改进模型,提出了流域景观格局复杂度定量表征方法。通过计算1980-2020年延河流域景观格局复杂度及其动态变化,从“格局”和“动态”两个维度分析了延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结果显示:(1)延河流域景观格局复杂度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地理位置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延安市辖区北部地区景观格局复杂度最高,南部地区较高,上游地区呈现交错分布的特点,下游地区最低;水库和坑塘平均景观格局复杂度最高,有林地、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平均景观格局复杂度最低;(2)延河流域景观格局经历了显著的变化:2000-2010年,75%的景观单元格局复杂度增加;2010-2020年,整体景观格局复杂度显著下降后趋于稳定,流域景观格局有序性增强。研究提出的基于玻尔兹曼熵的景观格局复杂度计算及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流域或景观类型,可为流域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性 玻尔兹曼熵 景观格局复杂度 土地利用 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混凝土路面切缝时机的预测预警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柯劲波 杨碧宇 +1 位作者 郭为强 魏亚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2,共6页
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场、临界拉应力、早期强度性能等进行预测计算,以此提出一种实用的路面切缝时机的预测预警方法,并在我国当前唯一的一条采用机制砂配制的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数值... 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场、临界拉应力、早期强度性能等进行预测计算,以此提出一种实用的路面切缝时机的预测预警方法,并在我国当前唯一的一条采用机制砂配制的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型预测的最早切缝时间与采用回弹强度法确定的切缝时间一致,表明该模型预测的强度结果与真实(回弹)强度接近。通过数值模型预测路面板内的最大拉应力,从而对最晚切缝时间做出预警,可以保障实际的断板率非常低(<2‰)。基于大量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际工程数据,表明上午铺筑的路面应当天切缝,下午铺筑的路面应次日清晨以后切缝。当混凝土摊铺时的温度低于气温,且保温条件良好时,模型结果表明切缝时间窗口总体上延长2~4 h;当混凝土摊铺时的温度高于气温,或者寒潮来临、保温条件差时,切缝时间窗口应提前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路面 应力预测 切缝时机 温度场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天轮结构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小盾 石永久 王元清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0-35,共6页
为促进摩天轮的发展和应用,对摩天轮的结构体系、驱动和支承的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摩天轮的诞生过程,综述了摩天轮在各国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摩天轮不同于一般游乐设施的技术特点。研究了摩天轮轮盘的刚... 为促进摩天轮的发展和应用,对摩天轮的结构体系、驱动和支承的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摩天轮的诞生过程,综述了摩天轮在各国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摩天轮不同于一般游乐设施的技术特点。研究了摩天轮轮盘的刚性和柔性两种结构体系,论述了摩天轮的驱动系统和支承结构的设计。研究了摩天轮的单侧旋转法、两侧并进法和中心旋转法3种施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摩天轮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将带来的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摩天轮 工程应用 刚性结构体系 柔性结构体系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光纤应变传感器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小平 查开德 +2 位作者 廖延彪 戚久祝 吴佩刚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5-21,共7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监测的本征型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其敏感部分是利用光刻技术在多模光纤上形成的齿槽周期结构。详细分析了该传感器原理,首次得到这种传感器既能测量拉应变,也能测量压应变的统一表示公式。传感器对应变的... 研究了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监测的本征型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其敏感部分是利用光刻技术在多模光纤上形成的齿槽周期结构。详细分析了该传感器原理,首次得到这种传感器既能测量拉应变,也能测量压应变的统一表示公式。传感器对应变的响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重复性,而且应变灵敏度完全由敏感元结构参数决定。给出了钢筋拉应变、混凝土压应变的试验结果。定标后传感器测量钢筋拉应变时,其应变的精度优于±2.5%;测量混凝土压应变时,其精度优于±2.9%。量程与精度已完全满足工程结构安全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土木工程 结构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工程决策平台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建锋 张建平 +1 位作者 胡振中 沈岐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18-1522,共5页
针对传统工程决策支持系统(EDSS)在知识获取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固有不足,提出一种将数据挖掘技术与工程决策支持技术进行集成的新机制,介绍相应的智能工程决策平台DM-EDSS的设计和实现.DM-EDSS是一个通用的工程决策支持平台,能够自动从... 针对传统工程决策支持系统(EDSS)在知识获取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固有不足,提出一种将数据挖掘技术与工程决策支持技术进行集成的新机制,介绍相应的智能工程决策平台DM-EDSS的设计和实现.DM-EDSS是一个通用的工程决策支持平台,能够自动从已有的历史工程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知识(预测模型或规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推理,从而辅助解决工程决策问题.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DM-EDSS从工程数据中提取出的知识对于工程决策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其推理预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工程实践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决策支持系统 推理机制 工程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5
20
作者 伍俊 郑全平 吴祥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2,共5页
阐述了复合土钉支护基本形式和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对未支护、单纯土钉支护和复合土钉支护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变形分析,从而验证了复合土钉支护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及控制变形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 复合土钉 数值模拟 土钉支护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