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年洪峰季节性的区域特征
1
作者
丁晨洋
杨汉波
+1 位作者
杨文聪
侯爱中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8,共7页
为分析中国各地区易受洪水影响的季节,揭示气候变化对洪水季节性的影响,收集了中国2719个水文站1960—2020年的年最大洪峰数据,采用循环统计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最大洪峰出现时间的季节规律、空间聚集特征、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
为分析中国各地区易受洪水影响的季节,揭示气候变化对洪水季节性的影响,收集了中国2719个水文站1960—2020年的年最大洪峰数据,采用循环统计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最大洪峰出现时间的季节规律、空间聚集特征、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最大洪峰发生时间的集中度很高,一般在6—9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根据洪水季节性可以聚类为贵州省和重庆市地区(集群1)、华南地区(集群2)、云南省等地区(集群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集群4)4个集群,其中集群2在空间上分布最集中;集群2和集群4的年最大洪峰发生时间分别呈显著推迟和提前趋势,集群1的发生时间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最大洪峰
洪水季节性
循环统计
聚类分析
区域特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在高烈度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胡钟玮
徐赵东
+3 位作者
管庆松
潘文
黄兴淮
潘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432,共8页
为提升建筑结构多方向的抗震能力,基于黏弹性材料的高耗能特性提出了一种由筒式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组成的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并应用于云南某小学的实际工程.首先通过试验得到筒式阻尼器的耗能特性,然后建立多维隔减震装置的力学模型和受...
为提升建筑结构多方向的抗震能力,基于黏弹性材料的高耗能特性提出了一种由筒式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组成的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并应用于云南某小学的实际工程.首先通过试验得到筒式阻尼器的耗能特性,然后建立多维隔减震装置的力学模型和受控结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比计算研究装置的多方向隔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装置中的筒式阻尼器具备较强的耗能能力,且其力学性能会随激励频率和幅值变化而变化;结构中加入新型装置后,水平和竖向的地震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在EI Centro地震波作用下,与橡胶隔震结构相比,多维隔减震结构X方向和Y方向的最大隔震层位移分别降低39.5%和38.9%,X方向和Y方向结构最大层间位移分别降低39.4%和45.5%,Z方向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分别降低12.2%和6.3%,说明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可有效减轻结构多方向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隔减震装置
黏弹性材料
性能试验
力学模型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拓宽软土路基差异沉降数值计算及监测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谭儒蛟
李明生
+1 位作者
张建根
徐文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7-452,共6页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是软土地区高速拓宽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北方某高速拓宽工程的试验段为例,运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拓宽软土路基变形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并与路基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是软土地区高速拓宽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北方某高速拓宽工程的试验段为例,运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拓宽软土路基变形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并与路基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结论一致地反映了路堤填筑初始阶段新路基的沉降速率较大,旧路基在填筑后期才产生较明显的附加沉降变形;路基变形在拓宽侧呈现明显的"沉降盆"效应,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是造成路基路面纵裂的主要因素;桩端地基土呈现出较明显的侧向挤压效应,则表明采用带帽PTC桩复合地基中用于减沉时,桩端应置于具有较高承载力的有效持力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拓宽
软土路基
差异沉降
带帽PTC桩
数值计算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耗能系梁的双肢高墩刚构桥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勇
刘晶波
李朝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0-135,共6页
双肢高墩刚构桥是一种常见的大跨公路桥梁,墩高多大于40 m,在强震下往往会进入塑性,墩-梁固结的结构特性使得地震发生时墩梁之间不会发生纵向相对位移,所以阻尼器或者减隔震支座在刚构桥上应用较少。由于双肢高墩常设置钢筋混凝土系梁...
双肢高墩刚构桥是一种常见的大跨公路桥梁,墩高多大于40 m,在强震下往往会进入塑性,墩-梁固结的结构特性使得地震发生时墩梁之间不会发生纵向相对位移,所以阻尼器或者减隔震支座在刚构桥上应用较少。由于双肢高墩常设置钢筋混凝土系梁来降低计算长度进而提高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系梁用新型耗能系梁来代替,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近远场地震作用下耗能系梁对双肢高墩刚构桥的减震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常规的梁-台间隙实际上限制了高墩刚构桥的墩顶纵向位移响应,进而限制了墩底塑性铰的发展,梁-台碰撞和桥墩剪力为主要地震响应;远场地震动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系梁虽会提高双肢高墩的耗能作用,但会增大墩底剪力,而耗能系梁能够有效防止梁端碰撞响应和降低墩底剪力;高墩刚构桥在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的梁端碰撞响应和墩底剪力响应均高于远场地震动,而耗能系梁的减震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刚构桥
耗能系梁
碰撞
近断层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作用下近断层高架桥碰撞响应及减撞控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勇
刘晶波
解梦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47-1955,共9页
为得出近断层高架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梁端碰撞响应规律及其最优减撞控制措施,本文对常规近断层连续高架桥纵向的梁-台碰撞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常用减隔震装置的减撞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碰撞会减小固定墩的塑性铰发展程度,...
为得出近断层高架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梁端碰撞响应规律及其最优减撞控制措施,本文对常规近断层连续高架桥纵向的梁-台碰撞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常用减隔震装置的减撞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碰撞会减小固定墩的塑性铰发展程度,但会造成固定支座失效,且近断层高架桥在地震发生时碰撞力会更大,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固定墩的剪切破坏;增大间隙虽不能有效降低碰撞力,但可以降低固定支座剪力;采用阻尼器能够对近断层高架桥起到有效的减撞控制,但近断层高架桥不宜使用隔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高架桥
碰撞
伸缩缝间隙
阻尼器
隔震支座
减撞控制
固定支座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年洪峰季节性的区域特征
1
作者
丁晨洋
杨汉波
杨文聪
侯爱中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部信息中心
出处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140)
国家洪水预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SKS-2022136)。
文摘
为分析中国各地区易受洪水影响的季节,揭示气候变化对洪水季节性的影响,收集了中国2719个水文站1960—2020年的年最大洪峰数据,采用循环统计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最大洪峰出现时间的季节规律、空间聚集特征、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最大洪峰发生时间的集中度很高,一般在6—9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根据洪水季节性可以聚类为贵州省和重庆市地区(集群1)、华南地区(集群2)、云南省等地区(集群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集群4)4个集群,其中集群2在空间上分布最集中;集群2和集群4的年最大洪峰发生时间分别呈显著推迟和提前趋势,集群1的发生时间基本不变。
关键词
年最大洪峰
洪水季节性
循环统计
聚类分析
区域特征
中国
Keywords
annual maximum flood peak
flood seasonality
cyclic statistics
cluster analysi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hina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在高烈度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胡钟玮
徐赵东
管庆松
潘文
黄兴淮
潘鹏
机构
东南
大学
土木工程
学院
震安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432,共8页
基金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资助项目(2016YFE0200500)
+1 种基金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资助项目
江苏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
文摘
为提升建筑结构多方向的抗震能力,基于黏弹性材料的高耗能特性提出了一种由筒式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组成的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并应用于云南某小学的实际工程.首先通过试验得到筒式阻尼器的耗能特性,然后建立多维隔减震装置的力学模型和受控结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比计算研究装置的多方向隔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装置中的筒式阻尼器具备较强的耗能能力,且其力学性能会随激励频率和幅值变化而变化;结构中加入新型装置后,水平和竖向的地震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在EI Centro地震波作用下,与橡胶隔震结构相比,多维隔减震结构X方向和Y方向的最大隔震层位移分别降低39.5%和38.9%,X方向和Y方向结构最大层间位移分别降低39.4%和45.5%,Z方向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分别降低12.2%和6.3%,说明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可有效减轻结构多方向地震响应.
关键词
多维隔减震装置
黏弹性材料
性能试验
力学模型
地震响应
Keywords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isolation and mitigation device
viscoelastic material
characteristic test
mechanical model
earthquake responses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拓宽软土路基差异沉降数值计算及监测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谭儒蛟
李明生
张建根
徐文杰
机构
天津市市政
工程
设计研究院天津
清华大学
水利
土木工程
学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7-452,共6页
文摘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是软土地区高速拓宽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北方某高速拓宽工程的试验段为例,运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拓宽软土路基变形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并与路基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结论一致地反映了路堤填筑初始阶段新路基的沉降速率较大,旧路基在填筑后期才产生较明显的附加沉降变形;路基变形在拓宽侧呈现明显的"沉降盆"效应,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是造成路基路面纵裂的主要因素;桩端地基土呈现出较明显的侧向挤压效应,则表明采用带帽PTC桩复合地基中用于减沉时,桩端应置于具有较高承载力的有效持力层上。
关键词
高速拓宽
软土路基
差异沉降
带帽PTC桩
数值计算
监测分析
Keywords
Expressway extension project, Soft soil subgrad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PTC pile with cap,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nitoring analysis
分类号
TU4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耗能系梁的双肢高墩刚构桥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勇
刘晶波
李朝红
机构
石家庄铁道
大学
土木工程
学院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0-1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8350
51478247
+3 种基金
5150835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6210087)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2014022)
河北省大型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文摘
双肢高墩刚构桥是一种常见的大跨公路桥梁,墩高多大于40 m,在强震下往往会进入塑性,墩-梁固结的结构特性使得地震发生时墩梁之间不会发生纵向相对位移,所以阻尼器或者减隔震支座在刚构桥上应用较少。由于双肢高墩常设置钢筋混凝土系梁来降低计算长度进而提高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系梁用新型耗能系梁来代替,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近远场地震作用下耗能系梁对双肢高墩刚构桥的减震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常规的梁-台间隙实际上限制了高墩刚构桥的墩顶纵向位移响应,进而限制了墩底塑性铰的发展,梁-台碰撞和桥墩剪力为主要地震响应;远场地震动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系梁虽会提高双肢高墩的耗能作用,但会增大墩底剪力,而耗能系梁能够有效防止梁端碰撞响应和降低墩底剪力;高墩刚构桥在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的梁端碰撞响应和墩底剪力响应均高于远场地震动,而耗能系梁的减震率仍较高。
关键词
高墩刚构桥
耗能系梁
碰撞
近断层地震动
Keywords
high-pier rigid frame bridge
energy absprption tie-beam
pounding
near-fault earthquake records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作用下近断层高架桥碰撞响应及减撞控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勇
刘晶波
解梦飞
机构
石家庄铁道
大学
土木工程
学院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47-195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350
51478247
+4 种基金
5150835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6210087)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BJ2018048)
石家庄铁道大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河北省大型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协同创新项目
文摘
为得出近断层高架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梁端碰撞响应规律及其最优减撞控制措施,本文对常规近断层连续高架桥纵向的梁-台碰撞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常用减隔震装置的减撞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碰撞会减小固定墩的塑性铰发展程度,但会造成固定支座失效,且近断层高架桥在地震发生时碰撞力会更大,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固定墩的剪切破坏;增大间隙虽不能有效降低碰撞力,但可以降低固定支座剪力;采用阻尼器能够对近断层高架桥起到有效的减撞控制,但近断层高架桥不宜使用隔震措施。
关键词
近断层高架桥
碰撞
伸缩缝间隙
阻尼器
隔震支座
减撞控制
固定支座
塑性铰
Keywords
near-fault viaduct
pounding
gap of expansion joint
dampers
seismic isolation measure
pounding control
fixed bearing
plastic hinge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年洪峰季节性的区域特征
丁晨洋
杨汉波
杨文聪
侯爱中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多维隔减震装置在高烈度区工程中的应用
胡钟玮
徐赵东
管庆松
潘文
黄兴淮
潘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速拓宽软土路基差异沉降数值计算及监测分析
谭儒蛟
李明生
张建根
徐文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耗能系梁的双肢高墩刚构桥减震控制研究
李勇
刘晶波
李朝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地震作用下近断层高架桥碰撞响应及减撞控制
李勇
刘晶波
解梦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