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战略治理演变特征、运动方向及逻辑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4,共8页
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国与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体现为战略谋划思维和战略执行思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战略构想先后经历了建国、兴国和强国三个阶段,演变特征具体表现为从经济战略向全面现代化战略演变、从补短板向破瓶颈... 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国与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体现为战略谋划思维和战略执行思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战略构想先后经历了建国、兴国和强国三个阶段,演变特征具体表现为从经济战略向全面现代化战略演变、从补短板向破瓶颈育优势转变、从战略吸纳向战略创新演变。当前,我国正处于强国方略发展初期,未来还需要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谋划强国战略集。强国方略运行需要遵循全局规律、轴心规律、渐近规律和合力规律,构建创新驱动的强国战略体系,增强战略治理能力,打造强国战略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国方略 战略谋划 战略执行 发展逻辑 战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有利发展条件与展望(2000—2035年)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析2000—202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大变局,即中国从低收入到中低收入再到中高收入,进而迈入高收入水平。分析并预测2023—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将保...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析2000—2023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大变局,即中国从低收入到中低收入再到中高收入,进而迈入高收入水平。分析并预测2023—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有望在203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劳动生产率比2020年实现三个翻一番。指出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八大中长期有利发展条件和能力:(1)保持世界较高国内储蓄率;(2)世界较高国内投资率;(3)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中高速增长;(4)制造业保持中高速增长;(5)具有庞大的人力资源;(6)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7)成为世界最大国内消费市场;(8)世界最大货物出口市场。提出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长期执政、正确领导,并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来源 中等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碳减排效应研究——来自ESG评级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泽浩 陈传龙 杨振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8,共17页
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软约束和隐形压力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ESG评级作为一项多元主体参与的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改善企业的信息披露产生信号传递效应,进而强化声誉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对企业绿色低碳... 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软约束和隐形压力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ESG评级作为一项多元主体参与的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改善企业的信息披露产生信号传递效应,进而强化声誉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以商道融绿开展的ESG评级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ESG评级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并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抑制短视行为、促进绿色创新等机制减少企业碳排放;ESG评级的碳减排效应,在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较高企业中显著,在非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较低企业中不显著,在重污染企业中比在非重污染企业中更显著;ESG同群效应能够促进企业碳减排,并强化ESG评级的碳减排效应;ESG评级分歧不利于企业碳减排,并弱化ESG评级的碳减排效应。因此,企业应以ESG评级为契机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并畅通ESG评级促进碳减排的传导机制;同时,要在强化ESG同群效应的同时减少ESG评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 碳减排 融资约束 短视行为 绿色创新 ESG同群效应 ESG评级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产力的理解向度、中国创新与实践展望——兼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鑫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的背景下,数字化与绿色化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两大鲜明标识,驱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来看,生产力的进步已由传统模式跃升为绿色生产力的新阶段,这既是21世纪生产力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的背景下,数字化与绿色化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两大鲜明标识,驱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来看,生产力的进步已由传统模式跃升为绿色生产力的新阶段,这既是21世纪生产力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新发展理念的鲜明体现。绿色生产力依托技术创新的突破和与发展模式的变革,加速推动绿色福祉的广泛增进与普惠,深刻契合了人类对美好生态环境的不懈追求与深切向往,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绿色生产力的创新实践已深刻融入中国发展多个五年规划之中,稳步推进绿色发展,率先引领了一场以绿色为特征的新产业质态变革,这场“绿色革命”深刻重塑了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面向“十五五”时期,需进一步深化绿色生产力的创新与发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联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同时,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经济金融政策工具,并积极推动全球化治理体系绿色变革。只有坚持长期主义,坚持绿色增长,将“绿色革命”推向深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 五年规划 长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共24页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十四五”时期(2020—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初步评估,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十四五”时期(2020—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初步评估,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效果显著,民生持续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全保障更加稳固,综合国力处在世界前列。“十四五”时期的突出成果为制定国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更高的发展水平、更优的发展质量、更强的发展能力,也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迎来了良好开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经济社会发展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生态文明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鞍钢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命题。绿色发展是对传统黑色发展模式的系统性超越,是可持续发展的升级版、创新版。它强调通过提高绿色投资、实现绿色创新,促进生态资本的增加和绿色财富的积累,... 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命题。绿色发展是对传统黑色发展模式的系统性超越,是可持续发展的升级版、创新版。它强调通过提高绿色投资、实现绿色创新,促进生态资本的增加和绿色财富的积累,实现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的转变,彰显了长期主义战略思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与智慧。以绿色现代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策略举措,应以国家绿色规划引导地方创新实践,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统筹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持续降碳减污,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算好中国降碳责任与机遇账,助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现代化 生态盈余 长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7
作者 胡鞍钢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21世纪头二十多年,中国迅速进入世界经济舞台中心,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也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突出表现在:研发支出、发明专利、国际专利跃居世界前列,基础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前列,自然指数首次超过美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 21世纪头二十多年,中国迅速进入世界经济舞台中心,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也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突出表现在:研发支出、发明专利、国际专利跃居世界前列,基础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前列,自然指数首次超过美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中国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基础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研发人力资源国,这是中国建成科技强国的人力资本基础;中国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已超过欧盟比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持续高速增长;已建成世界最大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作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地位更加巩固。中国式科技现代化是独辟蹊径的科技现代化道路。最后展望了到2035年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科技现代化 科技强国 创新强国 人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关键问题研究(2):我国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途径、交易品种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87
8
作者 夏清 陈启鑫 +3 位作者 谢开 庞博 李竹 郭鸿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01-2808,共8页
本轮电改全面推动了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建设,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亟待推动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国的电力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体系在市场力、交... 本轮电改全面推动了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建设,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亟待推动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国的电力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体系在市场力、交易壁垒、新能源消纳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协同交易、交易选择权、价值分配、信息披露等角度,提出了推进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的主要途径与方法;设计了考虑输电成本参与市场出清、配额制等因素的跨区跨省的交易品种;从市场交易组织、交易区域、合约交割、市场监督、信用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跨区跨省市场 资源优化配置 机制设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如何影响社区依恋?——基于北京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汝鹏 沈娅云 苏竣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5,共10页
智慧社区建设如何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命题。选取北京两个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调查,探究智慧化改造影响居民社区依恋的机制。研究发现:社区智慧服务感知质量对社区依恋有正向作用,但其直接效应小于通过社会资本和居民满... 智慧社区建设如何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命题。选取北京两个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调查,探究智慧化改造影响居民社区依恋的机制。研究发现:社区智慧服务感知质量对社区依恋有正向作用,但其直接效应小于通过社会资本和居民满意度的间接效应;智慧社区建设中提高公众参与度、增加互动互信有助于提升社区依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 社区依恋 居民满意度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变历程、内在逻辑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妍妍 孙佰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163,共8页
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变是一个继承与拓展、积累与完善、调整与深化、改革与创新的持续发展过程。根据"时景-图景-场景-愿景"四维分析框架,中国经历了基于传统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体系、基于转型国家安... 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变是一个继承与拓展、积累与完善、调整与深化、改革与创新的持续发展过程。根据"时景-图景-场景-愿景"四维分析框架,中国经历了基于传统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体系、基于转型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过渡型非传统国家安全体系、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总体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三个阶段,是不同时代主题和国际环境下中国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与国家安全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其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于应对不同时期国内外安全环境和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挑战,实现对国家安全更高层次的追求;内在动因源于国家安全理念和国家安全战略变化,外在动因源于重大国家安全事件的推动。新时期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敏锐洞察国家安全环境、更新深化国家安全理念、精准厘定国家安全内容、统筹规划国家安全战略布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战略 总体国家安全观 平安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发展 被引量:33
11
作者 胡鞍钢 黄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共2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其显著特征和突出品质。中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地从生态赤字缓慢扩大期、生态赤字快速扩大期、再进入生态赤字缩小期、局部生态盈余期,未来将转向生态盈余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其显著特征和突出品质。中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地从生态赤字缓慢扩大期、生态赤字快速扩大期、再进入生态赤字缩小期、局部生态盈余期,未来将转向生态盈余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低碳转型、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特色制度体系创新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基础性问题,结构性压力、根源性压力、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为此,中国必须坚持长期主义,避免短期机会主义,坚持绿色增长,追求绿色发展的长期价值,并以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即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整体推进与重点攻坚协同并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双向发力,多元参与与协同治理并行不悖,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绿色发展 生态盈余 长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独特道路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鞍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90,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特点之一是创新了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独特道路。经过70多年持续努力,长期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增加值跃居世界前列,谷物和粮食生产总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农业水利... 中国式现代化特点之一是创新了中国式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独特道路。经过70多年持续努力,长期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增加值跃居世界前列,谷物和粮食生产总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农业水利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长期持续的良种革命,农业科技进步率不断提高;长期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农村各类现代化要素持续投入和普及,初步实现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长期不断推进农民现代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超大规模转移,农村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农民健康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农民教育人力资本持续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村成为国内旅游大市场;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独特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新道路,成为中国式“三农”现代化长期目标与长期主义最好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 长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共17页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与关键所在。展望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经济实力、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分析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历程,旨在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科技创新力及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 基础设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推进与区域性差异——历史进程回顾与2035年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鞍钢 张泽邦 周绍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6,F0002,234,共14页
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甚大的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考虑各个地区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区域性差异,因此回顾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深刻理解其内涵并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总体来看,中国的人均GDP在... 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甚大的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考虑各个地区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区域性差异,因此回顾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深刻理解其内涵并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总体来看,中国的人均GDP在过去的30多年中整体实现了快速增长,不仅由世界银行标准下的低收入国家水平跃升至中高收入国家水平,而且占美国人均GDP的比值由不足5%提升到28%。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这种区域性差距出现了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动情况。结合历史发展经验和当前发展态势进行展望,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差异 人均GDP 2035年展望 中等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迈入全面建设世界经济强国新征程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
党中央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创建了自主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取得... 党中央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创建了自主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的经济和科技成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型国家。新时代,中国确立了支撑有力的强国方略,加速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正在朝着创新强国的方向跨越,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国不仅创造了当代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与稳定器,而且也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制造大国、农业生产大国、创新大国、对外贸易大国、现代化基础设施大国、市场主体创业大国;中国经济实力、产业实力、科技实力、贸易实力、基础设施实力以及综合国力日益跃升壮大。为此,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经济基础与重中之重,要继续提高经济实力、充分发挥作为世界最大规模、最具竞争力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成世界经济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世界经济强国 世界科技强国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乐文明的未来图景——媒介转换与礼图图像审美属性的凸显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涛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6,共12页
礼图是礼经的图像转写,是对经典世界中礼仪行为的形象化表达。礼图既有礼的属性,又有图的属性,它不仅是礼经的附属物,还应有其作为图像的艺术审美意义。从图像视角来审视以往被用作经学解释工具的礼图,可以窥见它在不同媒介下的形变。... 礼图是礼经的图像转写,是对经典世界中礼仪行为的形象化表达。礼图既有礼的属性,又有图的属性,它不仅是礼经的附属物,还应有其作为图像的艺术审美意义。从图像视角来审视以往被用作经学解释工具的礼图,可以窥见它在不同媒介下的形变。经历印刷礼图、影视礼图、数字礼图等不同媒介形态,礼图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礼乐情境。礼图媒介形态的更新,凸显了礼图作为图像的审美属性,打开了礼图溢出经学研究领域以外的能量,使礼图助力人类重返礼乐文化生活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图 经学 图像媒介 电影 数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信息披露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吗?——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财务作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泽浩 杨振 陈传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ESG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且这一结论在...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ESG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且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企业短视、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是ESG信息披露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有效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水平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在实践层面为构建与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企业非效率投资 企业短视 融资约束 环境不确定性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宜泽 胡鞍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7,共9页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突破了传统西方经济学和市场失灵理论的解释范畴,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命题。它既是适应技术生产社会化演进一般性规律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面对当前美国技术霸权主义挑战的经济制度回应,成为推动中国...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突破了传统西方经济学和市场失灵理论的解释范畴,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命题。它既是适应技术生产社会化演进一般性规律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面对当前美国技术霸权主义挑战的经济制度回应,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实力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制度“加速器”以及打破技术霸权主义封锁和霸凌的制度“杀手锏”。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应强化党对科技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政治保障,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筑牢战略基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组织流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壮大外部力量。如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荡交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政治经济学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生产关系 技术霸权主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规划:坚持长期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佳莹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92,共15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世界大党,以“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为执政理念,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以实施五年规划为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时期对国家现代化发展作长远战略目标及实施五年规划;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世界大党,以“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为执政理念,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以实施五年规划为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时期对国家现代化发展作长远战略目标及实施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长期主义,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治理手段。中国通过制定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以五年规划制度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从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而五年规划制度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规划 长期主义 台阶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中国:迈向共同富裕 被引量:165
20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共22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聚焦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全面阐述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实现目标与途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聚焦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全面阐述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实现目标与途径,以及设计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展望中国未来15年发展,对“十四五”至2035年共同富裕发展相关的经济社会目标作出中长期预测;探讨新时代中国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体目标与发展目标、政策建议及世界意义;提出分步骤、分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重大任务、关键措施;以期解决缩小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等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为人类破解贫富差距提供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共同富裕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公平正义 高质量发展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