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性哲学与美德伦理的当代复兴--读段德智教授的《主体生成论》 被引量:4
1
作者 万俊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4-526,共3页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 美德伦理 当代 生成论 伦理学问题 教授 本体论问题 哲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 本次笔谈除刘笑敢先生外,主要采自各位作者在2009年5月3日《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上的发言,所涉及问题均为目前中国哲学界关心最迫切、讨论最热烈、思考最深入的话题,相信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及中国哲学本身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话语体系 社会角色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与哲学:倾听不同的故事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0,共3页
自哲学伊始,理性能力就将女性拒斥于千里之外,女性主义研究也因理性与感性之争,精神与体验之辨,而被哲学推到边缘的地带,这让女性自认为占有哲学的劣势,女性主义的研究同时也是举步维艰。这其实也是对于哲学初衷的误解,当代哲学应该更... 自哲学伊始,理性能力就将女性拒斥于千里之外,女性主义研究也因理性与感性之争,精神与体验之辨,而被哲学推到边缘的地带,这让女性自认为占有哲学的劣势,女性主义的研究同时也是举步维艰。这其实也是对于哲学初衷的误解,当代哲学应该更多倾听不同的声音,将女性问题纳入到其宽容的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哲学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智慧延伸现代生存哲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广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29,共2页
在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涵蕴着丰厚的中性思维的思想资源,要善于发掘这种中性智慧,使之发扬光大,增宏今天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 生存哲学 中性 智慧 社会生活 哲学精神 中国传统 思想资源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的和平如何可能?——康德《永久和平论》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性解读 被引量:17
5
作者 万俊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4,共14页
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视角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的《万民法》这两篇重要的文本作了批评性的解读和比较,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只有平等的人权真正优先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人类世界之正义的和平才有可能。就此而言,康德的《永久... 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视角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罗尔斯的《万民法》这两篇重要的文本作了批评性的解读和比较,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只有平等的人权真正优先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人类世界之正义的和平才有可能。就此而言,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虽然过于理想化,却比罗尔斯的《万民法》更具有普世意义,因为后者对自由国家甚至是自由政体的过度偏执,妨碍了其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国家政治差异的宽容。尽管罗尔斯本人宣称《万民法》仍然遵循着《永久和平论》的思想理路,实际上却是康德立场的退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永久和平论》 罗尔斯 《万民法》 自由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智慧的思维旨趣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2
6
作者 邹广文 臧峰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7,共6页
中性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对高远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双重关注,我们可以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旨趣与生活世界的理想旨归两个层面对其加以时代重审。整合古今中外和谐文明的精华,发掘传统中性智慧的时代精神,... 中性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对高远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双重关注,我们可以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旨趣与生活世界的理想旨归两个层面对其加以时代重审。整合古今中外和谐文明的精华,发掘传统中性智慧的时代精神,有益于促进当代哲学创新与当代社会发展。以中性智慧的当代视野观察"文明的冲突"等现实问题,可以纠偏极端与断裂的对立思维模式,为多元文化共生多赢局面的形成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智慧 思维旨趣 生活世界 理想旨归 实践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美德伦理如何可能--序秦越存博士新著《追寻美德之路》 被引量:7
7
作者 万俊人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美德伦理 博士 传统道德文化 人类生活 道德文明 道德实践 伦理观念 观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信仰的维度理解金规则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晓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3,共6页
对整个全球伦理思想运动的评价离不开对金规则的评价。作者简要总结了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对金规则的研究状况,试图从信仰的维度理解金规则。作者指出金规则由来已久,在各种宗教和伦理传统中具有普遍性,但在现实生活中,金规则在具体情景... 对整个全球伦理思想运动的评价离不开对金规则的评价。作者简要总结了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对金规则的研究状况,试图从信仰的维度理解金规则。作者指出金规则由来已久,在各种宗教和伦理传统中具有普遍性,但在现实生活中,金规则在具体情景中发生“疲软”,其原因在于金规则的倡导者不能把金规则的适用范围最大化和适用范围内的人们不能将金规则信仰化或信念化。在指出了信仰或信念的目的性、理想性、优位性之后,作者力图洗去全球伦理的乌托邦色彩,还其道德信仰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维度 伦理思想运动 评价 金规则 优位性 全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0
9
作者 邹广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9-44,共6页
面对刚刚到来的 2 1世纪 ,人类有必要在文化实践层面进行更为自觉的反思与检讨 ,尤其是要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类主体实践的价值取向 ,从而在新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展示多重的文... 面对刚刚到来的 2 1世纪 ,人类有必要在文化实践层面进行更为自觉的反思与检讨 ,尤其是要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类主体实践的价值取向 ,从而在新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展示多重的文化生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文化发展 价值取向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统四德——论仁与现代价值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4,共13页
本论文系统论述了二程、朱子、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关于仁与四德关系的思想,以及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关于四德关系的思想在其所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的不同侧重。特别是本文从程颐、朱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历代诸儒关于仁与四德关... 本论文系统论述了二程、朱子、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关于仁与四德关系的思想,以及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关于四德关系的思想在其所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的不同侧重。特别是本文从程颐、朱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历代诸儒关于仁与四德关系的论述中,抉发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仁可以统摄仁爱、自由、平等、公正这一新的"仁统四德"的重要论述。此论述不但深刻揭示了传统程朱"仁统四德"思想所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现代价值,更从"仁统四德"这一特殊视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儒学如何"返本开新"作了重要示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价值 平等 自由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立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整体主义(holism)是环境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由于它在面对具体环境问题时所反映出来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被视为环境伦理学中最有前途的流派之一。本文将在对比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对整体主义所固有的理论... 整体主义(holism)是环境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由于它在面对具体环境问题时所反映出来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被视为环境伦理学中最有前途的流派之一。本文将在对比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对整体主义所固有的理论难题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整体主义 可操作性 环境问题 个人主义 理论难题 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播与人的本己存在方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伟希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6期5-9,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引进西方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到借鉴西方的各种法律、政治、经济制度 ,再到参照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分析 ,提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宏伟口号 ,显示出前所未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引进西方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到借鉴西方的各种法律、政治、经济制度 ,再到参照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分析 ,提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宏伟口号 ,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时期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全方位的 ,多层次的。从另一方面看 ,改革开放以来这二十年也是中国文化对西方产生最大影响的二十年 ,西方人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 ,对中国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肯定也超过以往。这一现实告诉我们 :每一种具有牢固的精神根基和历史传统的文化体系都不会从根本上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任何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体系也不可能不发生变化。中国学术界普遍承认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 ,它的文化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型变。为了进一步深入思考全球化趋势下的中西文化交流问题 ,本期主题研讨栏目推出这组短文 ,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热点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交流 全球化 文化传播 本己存在方式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与文化心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朝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引进西方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到借鉴西方的各种法律、政治、经济制度 ,再到参照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分析 ,提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宏伟口号 ,显示出前所未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引进西方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到借鉴西方的各种法律、政治、经济制度 ,再到参照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分析 ,提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宏伟口号 ,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时期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全方位的 ,多层次的。从另一方面看 ,改革开放以来这二十年也是中国文化对西方产生最大影响的二十年 ,西方人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 ,对中国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肯定也超过以往。这一现实告诉我们 :每一种具有牢固的精神根基和历史传统的文化体系都不会从根本上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任何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体系也不可能不发生变化。中国学术界普遍承认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 ,它的文化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型变。为了进一步深入思考全球化趋势下的中西文化交流问题 ,本期主题研讨栏目推出这组短文 ,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热点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交流 文化传播 全球化 文化视域 文化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史的定位:对观念的观念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伟希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1期62-63,68,共3页
本文引证了一种“把一切历史视为思想史”的观点,并认为思想史的研究,主要应以表现一般社会思想的“精英思想”为对象,而思想史的定位,立足于思想史存在之意义并以精英思想家们的观念为对象,称为“对观念的观念”。
关键词 思想史 历史 观念 精英思想 研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岂止是“搭台”、“唱戏”
15
作者 邹广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49,共1页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伴随中国30年改革进程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官员中,这可谓是毋庸置疑的执政理念。君不见从花样翻新的“××节”,到层出不穷的“××最”,再到“挖”出几位古人...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伴随中国30年改革进程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官员中,这可谓是毋庸置疑的执政理念。君不见从花样翻新的“××节”,到层出不穷的“××最”,再到“挖”出几位古人、攀上几个名人叫卖吆喝,“文化”不尴不尬地成了“经济”这朵“红花”下陪衬的“绿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经济” 改革进程 政府官员 执政理念 “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