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频率调制吸收光谱测量钻井气样中甲烷^(13)C/^(12)C同位素比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佳民 张向辉 +2 位作者 陈金海 马万云 陈瓞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3-216,共4页
本文利用激光频率调制吸收光谱技术,测量了钻井气样中甲烷^(13)C/^(12)C同位素比。该方法不仅精度较高,而且具有检测限低、光谱分辨率高、样品处理简单和快速测量等优点,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激光频率调制吸收光谱 测量 钻井气 甲烷 同位素比 油气勘探 化学勘探 碳12 碳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CD的快速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及在活细胞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林丹樱 孙云旭 +1 位作者 马万云 韩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7-921,共5页
利用像增强型CCD、氩离子激光器和氙灯等建立了一套快速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并初步应用于活细胞研究。实时观测和拍摄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钙敏感荧光探针Fluo-3标记的钙离子浓度分布快速变化的图像,并选取动态图... 利用像增强型CCD、氩离子激光器和氙灯等建立了一套快速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并初步应用于活细胞研究。实时观测和拍摄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钙敏感荧光探针Fluo-3标记的钙离子浓度分布快速变化的图像,并选取动态图像中四个典型的点给出荧光强度灰度值的变化曲线。该系统可用于高灵敏实时记录活细胞内基于荧光显微成像的快速变化过程,为活细胞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观察和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CD 快速荧光显微成像 活细胞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通道实时荧光成像方法研究单个活细胞凋亡与胞浆pH值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林丹樱 刘晓晨 马万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81-1585,共5页
利用双波长分光器(Dual-View)和自制滤光片滑块,在基于像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的实时/快速荧光成像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单个ICCD的三通道实时荧光成像方法,同时发展了相应的图像校准处理方法用于消除光谱串扰的影响,并将该方... 利用双波长分光器(Dual-View)和自制滤光片滑块,在基于像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的实时/快速荧光成像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单个ICCD的三通道实时荧光成像方法,同时发展了相应的图像校准处理方法用于消除光谱串扰的影响,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单个活细胞的研究。利用Annexin V-FITC和SNARF-1两种荧光探针进行双标记,在单细胞水平上对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与其胞浆pH值变化的关系进行实时研究。结果揭示了GSNO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发生自发凋亡时胞浆pH值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为这种三通道实时荧光成像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道 实时荧光成像 活细胞 凋亡 胞浆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盆地中部凹陷油气地球化学勘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生 艾星涛 +1 位作者 马万云 陈瓞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析技术对渤海中部凹陷油气地球化学进行了勘查。结果表明,渤海中部凹陷2m深沉积物中苯和甲苯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0.107×10-6和0.130×10-6;返浆脱气样中的苯和甲苯的平...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析技术对渤海中部凹陷油气地球化学进行了勘查。结果表明,渤海中部凹陷2m深沉积物中苯和甲苯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0.107×10-6和0.130×10-6;返浆脱气样中的苯和甲苯的平均体积分数为0.844×10-6和0.195×10-6;利用激光频率调制吸收光谱测量技术测得井中返浆气样甲烷碳同位素比δ13C1为-21‰~-72‰。钻探结果证实,调查区内8口油气井中的6口井位于沉积物甲苯异常范围内,5口井位于苯异常范围内。苯和甲苯异常呈顶端聚集模式。返浆脱气样中的苯和甲苯浓度在油气层上方300m左右明显升高。研究区内天然气以油型气和煤成气为主,含少量生物成因气和深部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盆 渤海 盆地 勘查 异常 生物成因 碳同位素 油气地球化学 凹陷 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技术对小鼠植入前胚胎的实时观测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兵 林丹樱 +2 位作者 王晓广 陈瓞延 马万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7,共5页
双光子激发的蓝移效应可使利用同一束超快激光同时激发多种不同荧光特性的生物荧光染料的设想得以实现。选取锁模飞秒掺钛蓝宝石(Ti-sapphire)激光器输出的730nm激光,分别激发Hoechst33342,Fluo-4,PI和Indo-1四种常用生物荧光染料,分别... 双光子激发的蓝移效应可使利用同一束超快激光同时激发多种不同荧光特性的生物荧光染料的设想得以实现。选取锁模飞秒掺钛蓝宝石(Ti-sapphire)激光器输出的730nm激光,分别激发Hoechst33342,Fluo-4,PI和Indo-1四种常用生物荧光染料,分别利用(455±15)nm,(540±15)nm,(580±16)nm和(500±15)nm四种滤光片获得特异性荧光图像。结合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技术穿透深,光损伤小,信噪比好等优势,选取合适的荧光染料组,应用单束激光激发、双染双通道成像方法,对小鼠植入前胚胎内细胞中的钙信号和染色体进行三维、四维实时成像,为探究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规律提供一种全新的多参数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 小鼠植入前胚胎 染色体 细胞定位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